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政治志、组织志、纪律志、宣传志。
内容时限:
1949-1978
目录
封面
中国共产党通志(上)
中国共产党通志
--
编委会成员
--
主编
--
副主编
--
编写人员
前言
目录
第一卷政治志
--
(一)总序
--
(二)大事纪年
----
1921年
----
1922年
----
1923年
----
1924年
----
1925年
----
1926年
----
1927年
----
1928年
----
1929年
----
1930年
----
1931年
----
1932年
----
1933年
----
1934年
----
1935年
----
1936年
----
1937年
----
1938年
----
1939年
----
1940年
----
1941年
----
1942年
----
1943年
----
1944年
----
1945年
----
1946年
----
1947年
----
1948年
----
1949年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
----
1969年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三)政治主张
----
1920年11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宣言
----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纲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
1922年7月中基“二大”关于农民问题的观点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确定的议会行动方针
----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制定的党纲
----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关于农民问题的决议
----
1923年11月中共三届一次执委会制定的国民运动进行计划
----
1924年5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农村政纲
----
1924年11月中共中央提出的最低限度政治要求
----
中国共产党关于促成“国民会议”运动的方针
----
中国共产党对于段祺瑞“善后会议”的策略方针
----
1925年6月中共广东区委提出的最小限度政治要求
----
1925年7月中共中央、共青团中央提出的中国民众的政治要求
----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提出的党的主要任务
----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制定的农运方针
----
1925年10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农民最低要求
----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制定的农民协会组织办法
----
1925年12月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1926年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
----
1926年4月中国共产党致第一次全国农民大会的信
----
1926年7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制定的农民运动方针
----
1926年7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提出的广东农民运动最低政纲
----
1926年7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制定的商人运动方针
----
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制定的农民政纲
----
1926年12月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关于乡村自治问题的决议
----
1926年12月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关于乡村自卫问题的决议
----
1926年12月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关于地租和田赋问题的决议
----
1926年12月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关于取消高利贷问题的决议
----
1926年12月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关于农村合作社问题的决议
----
1926年1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制定的湘鄂赣三省农运方针
----
1927年2月中共上海市执委提出的最低限度共同政纲
----
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出的农民运动方针
----
1927年3月江西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农运方针
----
中共“五大”前中央农委提出的农村政权建设方针
----
中共“五大”以前中央农委提出的有关协作社的主张
----
1927年5月中共“五大”关手解决土地问题的政治主张
----
1927年5月中共“五大”制定的农民政纲
----
1927年5月中共“五大”关于当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案
----
192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确定的湖南工农运动方针
----
1927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制止农民无组织行动的方针
----
1927年6月全国农协对于农运之新规划
----
1927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的农运策略
----
1927年7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民革命的目前行动政纲草案
----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性质和任务的探讨
----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民运动方针
----
大革命时期李大钊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探讨
----
大革命时期彭湃对农民运动的贡献
----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与主张
----
1927年7月中共中央对政局宣言中提出的政治主张
----
1927年7月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对武汉反动政府的策略’
----
1927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的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农民运动总策略
----
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
1927年8月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
----
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城市中心论
----
瞿秋白的“一次革命论
----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
----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
----
关于中国革命在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的理论
----
1927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摈弃国民党旗帜的决定
----
192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的工农政纲
----
1927年12月中共中央确定的对国民党的工作方针
----
1928年1月中国共产党宣布国民党为国民公敌宣言
----
1928年6月中共中央给前委的信中提出的策略问题
----
1928年7月中共“六大”提出的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与十大纲领
----
1928年7月中共“六大”确定的农民运动方针
----
1929年1月中共中央确定的争取群众的策略
----
1929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反军阀战争中的工作方针
----
1929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党在群众中的组织任务
----
1929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制定的策略路线
----
1929年7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宣言提出的十五项政治任务
----
1929年七、八月间中共中央确定的对待中东路事件的方针
----
192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斗争的主要任务与策略
----
192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拥护苏联反对军阀战争的方针
----
1929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武装保护苏联的策略
----
1930年1月毛泽东给林彪的信中提出的中国革命道路
----
1930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党的主要任务
----
1930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对待国民党改组派的态度与方针
----
1930年2月中共中央提出的中心策略
----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的关于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
----
1930年9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党的主要任务
----
1930年9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关于群众工作的任务与方针
----
中国共产党对于“九一八事变”的政治方针
----
1932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
----
中国共产党对于上海事变的政治方针和斗争纲领
----
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日战争宣言
----
1932年9月中共临时中央确定的白区农民运动方针
----
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三条件
----
1933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的满洲工作方针
----
1934年4月中共中央拟定的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
----
1934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
----
1935年11月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的主张及十大纲领
----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关于建立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主张
----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的建立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的主张
----
1936年5月中国共产党对两广事变的方针
----
1936年2月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关于召集全国抗日救国代表大会的主张
----
1936年8月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中提出的政治主张
----
1936年9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
----
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的方针
----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的方针
----
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提出的政治主张
----
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对修改国民大会法规的主张
----
1937年5月中共苏区代表会议确定的从苏维埃制度向民主共和制度转变的方向
----
1937年5月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任务
----
1937年5月刘少奇在党的白区代表会议上提出的白区党和群众工作的方针
----
1937年7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申明的政治主张
----
1937年7月中共中央宣言中提出的八大主张
----
1937年7月毛泽东论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与前途
----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全面调整
----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抗战中地方工作的原则
----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
1937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党参加政府问题的决定
----
1937年9月毛泽东提出的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
----
1937年9月中共关于对待托陈派分子的原则
----
1937年10月张闻天、毛泽东对没收汉奸政策的解释
----
1937年10月刘少奇论述的抗日游击战争中的基本政策
----
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全国救亡运动的方针
----
1937年10月毛泽东同贝特兰谈话中对民主制度的论述
----
1937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召集临时国民大会的提议
----
1937年11月毛泽东论上海太原失陷后党的任务
----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对时局宣言中提出的六项政治主张
----
1938年3月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电提出的八项主张
----
1938年4月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与纲领的立场与策略
----
1938年6月陈绍禹等对于第三期抗战的政治问题的意见
----
1938年6月陈绍禹等对于第三期抗战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生活问题的意见
----
1938年6月陈绍禹等对于第三期抗战中解决人才问题的意见
----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阐述的理论、政策与策略问题
----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群众工作方针
----
1938年10月毛泽东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论述
----
1938年11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中华民族十五项紧急任务
----
1938年11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国共长期合作的主张
----
1938年11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对抗战胜利后中国政治前途的预想
----
1939年4月中国共产党对待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方针
----
1939年6月毛泽在《反投降提纲》中对抗战前途的分析
----
中国共产党对于宪政运动的方针
----
1939年10月毛泽东论目前形势与党S任务
----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阐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的新民主主义政治
----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
1940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积极参加国民党区小学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指示
----
1940年2月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对于国民大会组织法的修正案
----
1940年2月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宪政
----
1940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的目前政策
----
1940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在敌后地区没收大汉奸土地财产问题的指示
----
1941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时局的决定
----
1941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对时局方针的指示
----
1941年4月毛泽东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论述的党的政策
----
1941年11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演说中论新民主主义政策
----
1942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的抗战胜利后的建国主张
----
1943年初中国共产党对中英、中美间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态度
----
1943年3月刘少奇论华北对敌斗争的经验
----
1944年6月中共中央致国民政府意见书中关于改革政治制度的主张
----
1944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方针
----
1944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对中国大资产阶级及英美派资产阶级的政策问题
----
1944年8月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基础的论述
----
1944年9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
1944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与赫尔利签署的延安协定草案
----
1944年12月毛泽东提出的党在1945年的任务
----
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1945年4月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阐述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党的一般纲领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党的具体纲领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的中国两个前途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土地问题主张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张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外交政策
----
1945年7月中国共产党关于停止国民大会从速召开政治会议的建议
----
1945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的日本投降后党的任务
----
1945年8月毛泽东提出的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
----
1945年8月中共中央对时局宣言中提出的六项紧急措施
----
1945年8月中共中央确定的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方针
----
194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
----
1945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关于争夺东北的战略方针
----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双十协定》签定后党的任务与方针
----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党在和平建设过渡阶段的任务
----
1945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对待在华美军的方针
----
1945年12月毛泽东提出的1946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
----
1945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
----
1946年1月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
----
1946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协商会议上提出的和平建国纲领
----
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和平建国纲领
----
中国共产党在国共谈判中坚持的军队国家化的立场
----
1946年2月中共中央对于和平民主新阶段的估计
----
1946年2月中国共产党关于东北前途的四点主张
----
1946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时局与对策
----
1946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坚决反对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的方针
----
1946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群众工作中的错误问题的指示
----
1946年5月中共中央确定的解放区外交方针
----
1946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的时局及对策的指示
----
1946年6月中共代表团关于东北问题的四项和平建议
----
1946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言向国内外各方提出的四项呼吁
----
1946年7月周恩来关于反对扩大内战与政治暗杀的严正声明
----
1946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对美宣传中的政策
----
1946年11月周恩来关于国民党召开“国大”的声明
----
1947年1月朱德提出的1947年十大任务
----
1947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新收复区某些人员赏罚的指示
----
1947年2月中共中央提出的蒋管区的工作方针和斗争策略
----
194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在蒋管区发动农民武装斗争的指示
----
194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蒋管区工作方针的指示
----
194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蒋管区群众斗争方针的指示
----
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宣布的各项政策
----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将革命进行到底反对刘航琛一类反动计划的指示
----
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的党在1948年的任务
----
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工委关于阶级分析问题的指示
----
1948年1月毛泽东提出的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
1948年1月西北人民解放军前委扩大会议提出的政策问题
----
1948年2月中共中央确定的对在华外国人的政策
----
1948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政策必须适时向群众公开的规定
----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政策问题
----
1948年7月新华社关于农业社会主义问题的问答
----
1948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击破敌人假和平运动阴谋的方针
----
1948年8月中共中央制定的目前蒋管区斗争策略
----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新解放城市中组织各界代表会议的指示
----
1948年12月中共中央拟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入城布告宣布的约法八章
----
194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1949年的任务
----
1949年1月毛泽东关于时局的声明
----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
----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制定的外交政策
----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论述的经济政策
----
1949年6月毛泽东阐述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1949年7月至9月中共中决关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
----
1949年8月中共中央关手组织工商业联合会的指示
----
1949年9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处理旧人员的政策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关于新中国政权机关的规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的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
建国初期中共中央关于各地召开人民代表会议的方针
----
1949年9月、10月中共中央同意的“中间不动两头平”的土改政策
----
1949年10月新华总社关于土改后农村阶级划分的政策性意见
----
1949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新区实行土地改革的方针
----
1949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中国共产党党组的决定
----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对待富农的政策
----
1950年1月政务院关于处理老解放区市郊农业土地问题的政策
----
1950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减租减息及征收公粮向题的提议
----
1950年2月政务院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
----
1950年2月政务院关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和征收公粮的指示
----
1950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
----
1950年4月毛泽东在一组批语中提出的政策思想
----
1950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停止向地主退押金问题的指示
----
1950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的与西藏地方政府谈判的十项条件
----
1950年6月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
1950年6月政务院关于救济失业工人问题的指示
----
1950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1950年7月颁布的农民协会组织通则
----
1950年7月颁布的人民法庭组织通则
----
1950年7月政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
----
1950年8月政务院关于农村划分阶级的决定
----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划分中农与富农的指示
----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
----
1950年10月公安部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出的镇反方针
----
1950年10月政务院关于救济失业知识分子的补充指示
----
1950年11月颁布的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
----
1950年11月政务院关于加强人民司法工作的指示
----
195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划分小土地出租者的指示
----
1950年12月政务院关于管制美国在华财产冻结美国在华存款的命令
----
1950年12月新闻总署、新华总社关于旧式富农的政治权利问题的指示
----
1950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划定富农成分的指示
----
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要点
----
1951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
1951年4月政务院关于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工作的指示
----
1951年5月中共中央对犯有死罪的反革命分子应大部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政策
----
1951年5月中共中央对土地改革完成地区的地主参加劳动生产及就业问题的指示
----
195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方针
----
1951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清理“中层”“内层”的指示
----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
1951年6月政务院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
----
1951年6月中共中央批转华东局关于土地改革后管制和改造地主的规定
----
1951年7月刘少奇论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和发展道路
----
1951年7月中共中央对于工人阶级与半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的解释
----
1951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土改后农村和城市的工作任务与干部配备的指示
----
1951年8月周恩来关于美英对日和约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
----
1951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新区土改完成后应在经济上团结所有的人进行生产的指示
----
1951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清理厂矿交通等企业中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
----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
----
1952年1月周恩来谈“三反”运动和资产阶级
----
1952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三反”斗争中惩办犯法的私营工商业者和坚决打退资产阶级猖狂进攻的指示
----
1952年1月薄一波谈“三反”运动的性质、方针与政策
----
1952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宣传文教部门应无例外地进行“三反”运动的指示
----
1952年1月毛泽东关于“三反”展开后将注意力引向搜寻“大老虎”的指示
----
1952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首先在大中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
----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工矿企业进行“三反”运动的指示
----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五反”中几个策略问题的指示
----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对半违法半守法及严重违法的工商业资本家处理的指示
----
1952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在“五反”运动中对工商户分类处理的标准和办法
----
1952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县区一律停止“三反”全力领导生产的决定
----
1952年3月中节委关于处理贪污、浪费及克服官僚主义错误的若干规定
----
1952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处理小贪污分子的五项决定
----
1952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进行“三反”运动的指示
----
1952年3月政务院关于在“五反”运动中成立人民法庭的规定
----
1952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在“五反”斗争中及其以后必须达到的八项目的
----
1952年3月中节委关于追缴贪污分子赃款赃物的规定
----
1952年3月政务院关于在“三反”运动中成立人民法庭的规定
----
1952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参加互助组的意见
----
1952年4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宣部《关于(学习)杂志错误的检讨》
----
1952年4月中共中央制定的西藏工作方针
----
1952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肃清毒品流行的指示
----
1952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对待富农的政策
----
1952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干部交代和资产阶级的关系的指示
----
195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
----
1952年4月周恩来论我国的外交方针和任务
----
1952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五反”定案、补退工作等的指示
----
1952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争取“五反”斗争胜利结束中的几个问题’
----
1952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争取胜利结束“三反”运动中的若干问题
----
1952年6月毛泽东关于国内主要矛盾问题的批示
----
1952年7月颁布的管制反革命分子暂行办法
----
1952年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国内外矛盾和农村主要矛盾的意见
----
1952年8月颁布的治安保卫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
----
1952年8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关于处理资本家代理人的意见
----
1952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行司法改革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952年10月毛泽东接见西藏致敬团的谈话要点
----
1952年10月刘少奇论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
1952年10月中共中英批转廖鲁言关于结束“五反”运动和处理遗留问题的报告
----
1952年10月中共中央批转安子文关于结束“三反”运动和处理遗留问题的报告
----
1952年11月中央政府关于改变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机构与任务的决定
----
1953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
1953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缩减农业增产和互助合作发展的五年计划数字的指示
----
1953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各部门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及加强中央对于政府工作领导的决
----
1953年3月中共中央同意中南局关于纠正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中的急躁倾向的报告
----
1953年3月中共中央华北局关于纠正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中的盲目冒进偏向的指示
----
1953年9月中共中央批转华东局关于当前财政收支问题及对资产阶级问题的方针
----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收益分配问题的指示
----
1953年1月、11月毛泽东提出的农业互助合作方针
----
1953年10月李维汉谈私营企业利润“四马分肥”的原则
----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总路线宣传提纲中阐明的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和方针
----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总路线宣传提纲中阐明的逐步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总路线宣传提纲中阐明的逐步实现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方针
----
195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同意“依靠贫农和中农的巩固联盟”的口号
----
1954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处理“五反”运动遗留问题的政策
----
1954年3月中财委关于1953年度私营企业盈余分配问题的指示
----
1954年3月中财委关于有步骤地将有10个工人以上的资本主义工业基本上改造为公私合营企业的意见
----
1954年3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收缩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转入生产的指示
----
1954年3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公私合营企业利润分配的意见
----
1954年4月第二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农村工作任务和合作化方针
----
1954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954年6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若干政策问题
----
1954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的决定
----
1954年6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手工业改造的方式与原则
----
1954年7月中财委关于扩展公私合营工作中的若干政策问题
----
195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市场管理和改造私营商业的指示
----
1954年8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如何逐渐社会主义化的意见
----
1954年9月颁布的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
----
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954年12月第四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提出的建社任务和政策
----
1955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
----
1955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对私营工业生产安排的方针和措施
----
1955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的1955年公私合营扩展计划及其具体措施
----
1955年3月邓子恢阐述的党在农村的根本路线和团结中农的政策
----
1955年3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巩固现有合作社的通知
----
1955年3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对浙江省农业合作化工作的意见
----
1955年4月中共中央批发北京市委关于手工业改造的两个文件的指示
----
1955年4月邓子恢在全国第三次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政策
----
1955年5月中共中央批转河北省委关于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几项政策
----
1955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手工业生产和社会主义改造几个政策问题
----
1955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展开斗争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
----
1955年5月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的讲话
----
1955年7月周恩来在全国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阐述的外交政策
----
1955年7月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合作化方针
----
1955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彻底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
----
1955年9月毛泽东阐述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阶级路线
----
1955年9月12月毛泽东写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和按语
----
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
----
1955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阐明的农业合作化理论
----
195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肃反问题的指示
----
1955年10月毛泽东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座谈会上的讲话
----
1955年11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
----
1955年11月中共中央确定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针、任务和方法
----
1955年11月刘少奇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955年11月周恩来论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几个问题
----
1955年11月陈云提出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六点意见
----
1955年11月李维汉论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
----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应注意的问题
----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私营工业实行公私合营时对于财产清理估价中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原则
----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对公私合营企业私股推行定息办法的指示
----
1956年1月陈云提出的私营工商业公私合营中的三个问题
----
1956年2月中共中央批转江苏省委提出的办高级社应注意的事项
----
1956年2月国务院关于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若干事项的决定
----
195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
----
1956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合作社扩-大合并和升级中生产资料等问题的处理办法
----
1956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的解释及处理的政策界限
----
1956年4月邓子恢谈整顿和巩固合作社的三个问题
----
1956年4月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讲话
----
1956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把肃反运动又好又快又省地进行到底的指示
----
1956年4月中共中央转发商业部党组关于城市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几个问题
----
1956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公私合营及私营企业1955年盈余分配的指示
----
1956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深入改造农村私营商业做好供销业务的方针
----
1956年5月、6月陈云在全国私营工商业改造汇报会议上阐述的对资本家的政策
----
1956年6月周恩来关于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的谈话
----
1956年6月陈云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谈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
1956年6月颁布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
1956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公私合营企业定息办法的若干指示
----
1956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公私合营时安排原私方在职人员的指示
----
1956年7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手工业合作化的方针与政策
----
1956年7月国务院关于私营工商业、手工业、私营运输业改造中若干问题的指示
----
1956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并社和并乡撤区问题的指示
----
1956年8月中共中央转发的十人小组报告中提出的肃反工作任务
----
1956年9月董必武在中共“八大”发言中提出的加强人民民主法制工作的若干问题
----
1956年9月陈云在中共“八大”发言中提出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后的新问题
----
1956年9月中共“八大”确定的外交方针
----
1956年11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谈社会主义民主问题
----
1956年11月陈云论对资本主义企业的赎买政策
----
1956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的《正确解决少数手工业合作社社员退社问题》的社论
----
1956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广东省委报告时提出的对待退社问题的方针
----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学说
----
195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处理罢工、罢课问题的指示
----
1957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
----
195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继续组织党外人士对党政所犯错误缺点展开批评的指示
----
195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报导党外人士对党政各方面工作的批评的指示
----
1957年5月毛泽东《事情正在起变化》的文章
----
195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对待当前党外人士批评的指示
----
195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当前运动的领导的指示
----
1957年6月中共中央批转江苏省委关于正确处理农村人民闹事问题的指示
----
1957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加紧整风的指示
----
1957年6月《人民日报》社论《这是为什么?》
----
1957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
----
1957年6月中共中央确定的反击右派分子斗争的步骤与策略
----
1957年7月毛泽东在省、市委书记会议上论反右派斗争
----
1957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继续深入反对右派分子的指示
----
1957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
----
1957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反对资产阶级右派斗争中应注意的事项的通知
----
1957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严肃对待党内右派分子问题的指示
----
1957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工人、农民中不划右派分子的通知
----
1957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在企业中进行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指示
----
1957年9月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
1957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扩大的八届三中全会上阐述的整风运动方针
----
1957年10月中共中央制定的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
----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反浪费反保守运动的指示
----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
----
1958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整风问题的指示
----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1958年8月毛泽东审改的碴砑山人民公社试行简章
----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普遍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运动的指示
----
195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布的告台湾同胞书
----
195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再告台湾同胞书
----
1958年12月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
1958年12月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关于毛泽东不作下届国家主席候选人的决定
----
1958年12月毛泽东对《清华大学物理教研组对待教师“宁左勿右”》一文的批示
----
1959年1月中共中央对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馆陶县停伙、逃荒问题的检查报告的批语
----
1959年2月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提出的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方针
----
1959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上海会议提出的人民公社十八个问题
----
1959年7月彭德怀的意见书
----
1959年8月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对于阶级斗争的论述
----
1959年8月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关于“以彭德怀为首的反党集团”问题的决议
----
1959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右倾思想的指示
----
195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摘掉确实改悔的右派分子的帽子的指示
----
1959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的进行整社试点即进行两条道路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方针
----
1959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摘掉右派帽子人员的工作分配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
1959年11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总政关于划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标准和处理办法
----
1960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城市人民公社问题的指示
----
1960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指示
----
1960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中开展“三反”运动的指示
----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同意的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关于右派分子工作的意见
----
196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湖北省委和福建省委两个文件的重要指示
----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
1961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指示
----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的指示
----
1962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加速进行党员、干部甄别工作的通知
----
1962年5月刘少奇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谈话
----
1962年8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右派分子工作几个问题的复示中提出的政策
----
1963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厉行增产节约和开展“五反”运动的指示
----
1963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抓紧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批示
----
1963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社教方针
----
1963年6月中共中央批转甘肃省委、冶金工业部党组关于夺回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的领导权的报告
----
1963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问题的规定
----
1964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继续抓紧进行“五反”运动的指示
----
1964年9月中共中央转发“桃园经验”的指示
----
1964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修正草案)
----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转发李雪峰给刘少奇的信的批示
----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认真讨论刘少奇答江渭清的信的指示
----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夺权斗争问题的指示
----
1964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问题严重的地区由贫协行使权力的批示
----
1965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
----
1966年2月中共中央确定的指导学术讨论的方针
----
1966年5月毛泽东给林彪的信
----
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
1966年5月中共中央通知
----
1966年7月毛泽东给江青的信
----
1966年8月毛泽东给清华附中红卫兵的信
----
1966年8月毛泽东写的《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
----
1966年8月中共中央同意的公安部关于严禁出动警察镇压学生运动的规定
----
1966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1966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北京市委重要通告
----
1966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对大中学校师生进行短期军训的通知
----
1967年1月中共中央等给上海各造反团体的贺电
----
1967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反对经济主义的通知
----
1967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不得把斗争锋芒指向军队的通知
----
1967年1月中共中央等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
----
1967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民用航空系统由军队接管的命令
----
1967年1月中央军委命令
----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校师生和红卫兵进行徒步串连的通知
----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处理下乡上山知识青年外出串连、请愿、上访的通知
----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对待工作组问题的通知
----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夺权斗争宣传报导问题的通知
----
1967年2月中共中央给全国贫下中农和各级干部的信’
----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军委八条的通知
----
1967年2月关于上海市人民公社改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的决定
----
1967年3月中共中央等关于劝阻红卫兵和群众自发赴越援越抗美的通知
----
196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在春耕期间不要夺权的通知
----
1967年3月中共中央转发对需要实行军事管制的厂矿的布告;
----
196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夺权问题的通知
----
1967年3月中共中央转发的北京市公安局军事管制委员会的布告
----
196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停止全国大串连的通知
----
196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处理红卫兵抄家物资的几项规定
----
196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修养)的要害是背叛无产阶级专政》一文的通知
----
196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通令
----
1967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抓叛徒”问题的通知
----
1967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禁止挑动农民进城武斗的通知
----
1967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建造毛主席塑像问题的指示
----
1967年7月江青接见河南代表时关于“文攻武卫”的讲话
----
1967年8月谢富治关于砸烂公检法的讲话
----
1967年8月中共中央等关于派国防军维护铁路交通的命令
----
1967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报刊上点名批判问题的通知
----
1967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不准抢夺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和各种军用物资的命令
----
11967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严禁抢夺国家物资商品冲击仓库确保国家财产安全的通知
----
1967年9月中共中央等关于在外地串连学生和在京上访人员立即返回原单位的紧急通知
----
1967年7至9月毛泽东视察华北、中南、华东地区的重要指示
----
1967年10月中共中央批转的林彪“八九”讲话
----
1967年11月毛泽东批准的《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的文章
----
1967年12月中共中央等关于正确对待犯错误的“老造反派”的通知
----
1967年12月毛泽东关于绝对权威的批示和中共中央、中央文革的通知
----
1968年2月中共中央等对黑龙江省革委关于深挖叛徒工作情况的报告的批示
----
1968年5月tp共中央等转发毛泽东对北京新华印刷厂军管会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的批示的通知
----
1968年7月中共中央等关于解决广西问题的布告’
----
1968年7月中共中央等关于解决陕西问题的布告
----
1968年7月毛泽东关于制止武斗的指示
----
1968年9月中共中央等批发北京市革委关于选调和派遣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几条规定
----
1968年12月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关于对敌斗争中应掌握政策的通知
----
1970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
----
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时的谈话
----
1971年2月中共中央转发的毛泽东关于批陈整风的指示
----
1971年8月至9月毛泽东在外地巡视期间同沿途各地负责同志的谈话
----
1971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
----
1972年8月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信的批示
----
1972年8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征询对三支两军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
1974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批林批孔运动几个问题的通知
----
1974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批林批孔运动几个政策问题的通知
----
1975年1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975年2月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
----
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进行全面整顿的思想和方针
----
1975年11月中共中央转发《打招呼的讲话要点》的通知
----
1976年3月中共中央转发的华国锋在省、市、自治区和大军区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302)
----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事件的通知
----
1977年5月邓小平对于“两个凡是”的批评
----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四)重要会议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广州党团负责干部会议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西湖会议
----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中共三届一中全会
----
中共三届二中全会
----
中共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
----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中共四届二中全会
----
中共中央北京特别会议
----
中共四届三中全会
----
中共中央汉口特别会议
----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27年7月中共中央常委扩大会议
----
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
----
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
----
1927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广东省委联席会议
----
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
----
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中共六届一中全会
----
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
----
中共顺直省委扩大会议
----
中共六届二中全会
----
中共闽西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
----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
中央苏区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
----
1932年3月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
----
中共北方各省委代表联席会议
----
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
----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
----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道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猴场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遵义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理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两河口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芦花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沙窝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毛儿盖扩大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巴西紧急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俄界扩大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镇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下寺湾会议
----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晋西扩大会议
----
1936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1936年9月中共西北局岷山会议
----
1936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1936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延安扩大会议
----
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
----
中国共产党白区代表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
----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中共中央代表团与中共中央长江局第一次联席会议
----
193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193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
193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中共中央北方局黎城会议
----
1940年9月中共中央华北局党的高级干部会议
----
1941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中共中央南方局会议
----
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
----
1942年10月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
----
194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1943年9月至12月中共中央三次政治局会议
----
1944年4月延安高级干部会议
----
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中共七届一中全会
----
1945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1946年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会议
----
1947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全国土地会议
----
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
----
1947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
1948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
----
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
----
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194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
政务院第四十四次政务会议
----
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第一次全国农业互助合作会议
----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第三次全国农业互助合作会议
----
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第四次全国农业互助合作会议
----
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
----
1955年7月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
----
中共七届六中全会
----
国务院第二十四次全体会议
----
中共七届七中全会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中共八届一中全会
----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
----
1957年1月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
----
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
----
1957年7月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
----
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
1958年1月杭州会议
----
1958年1月南宁会议
----
中共中央成都工作会议
----
中共中央汉口工作会议
----
中共八届四中全会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
中共八届五中全会
----
1958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
----
中共中央第一次郑州工作会议
----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
----
中共中央政治局郑州扩大会议
----
中共八届七中全会
----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庐山扩大会议
----
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
1960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196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1960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
1960年1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
1961年3月中共中央广州工作会议
----
1961年5月中共中央北京工作会议
----
1961年8月中共中央庐山工作会议
----
1962年1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
----
1962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
----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
1962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工作会议
----
1962年7月中共中央北戴河工作会议
----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
1963年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
1963年5月毛泽东召集的讨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会议
----
1963年9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
全国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
----
1964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
1964年12月全国工作会议
----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1965年9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
196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
----
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
1966年10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
1967年2月怀仁堂碰头会
----
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
----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中共九届一中全会
----
1970年3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
中共九届二中全会
----
1970年12月华北会议
----
批陈整风汇报会
----
1973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中共十届一中全会
----
1974年1月批林批孔动员大会
----
197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1974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中共十届二中全会
----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1975年11月清华大学党委常委扩大会议
----
1975年11月中共中央打招呼会议
----
1976年2月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负责人会议
----
197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的打招呼会议
----
1977年3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
----
第十七次全国公安会议
----
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
----
第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五)事件与运动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农民运动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会
----
国民会议运动
----
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
平定广州商团叛乱
----
第一次东征
----
平定刘、杨叛乱
----
第二次东征
----
广东省第一次农民大会的召开
----
广东农民协会的成立
----
五卅运动
----
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
----
广东省第二次农民大会的召开
----
北伐战争
----
湖北、湖南农民大革命
----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
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
----
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
----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
“四·一二”政变
----
“四·一五”政变
----
“四·二八”大屠杀
----
平定夏斗寅叛变
----
马日事变
----
“七·一五”政变
----
土地革命战争
----
反对托陈取消派
----
反对罗章龙分裂主义
----
“九·一八”事变
----
上海抗战
----
中共临时中央迁入苏区
----
反“罗明路线”
----
批判“邓、毛、谢、古”
----
反“铁夫路线”
----
华北事变
----
“一二·九”运动
----
反对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
----
两广事变
----
西安事变
----
抗日战争
----
“七·七”事变
----
“八·一三”事变
----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
八路军政治委员制度的恢复
----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
----
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的建立
----
高敬亭事件
----
民主宪政运动
----
赫尔利与中共领导人的延安会谈
----
新疆三区革命
----
关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国共两党谈判
----
联合政府运动
----
解放战争
----
国共两党在受降问题上的斗争
----
国共两党重庆谈判
----
双十协定的签订
----
国共两党停战谈判与停战协定
----
美国调处国共军事冲突
----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反奸清算运动
----
全国内战爆发
----
安平镇事件
----
国共谈判完全破裂
----
台湾“二·二八”起义
----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成立
----
1949年4月的国共和谈
----
班禅宣布拥护中央政府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
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
西藏和平解放
----
土地改革运动
----
抗美援朝运动
----
镇压反革命运动
----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
“三反”、“五反”运动
----
高、饶事件
----
对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
----
潘、扬事件
----
肃反运动
----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出版
----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手玉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广西事件
----
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的成立
----
整风反右运动
----
“八·二三”炮战
----
“共产风”的出现
----
大办公共食堂
----
西藏平叛
----
1959年反右倾机会主义
----
信阳事件
----
新疆伊犁暴乱事件
----
《毛泽东选集》第1卷至第4卷出版
----
1963年至1965年的新“五反”运动
----
学习雷锋活动
----
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
----
毛泽东对“三自一包”和“三和一少”的批判
----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白银厂事件
----
桃园经验
----
小站经验
----
批判“三家村
----
对《二月提纲》的批判
----
批判彭、罗、陆、杨“反党集团
----
北京大学的第一张大字报
----
红卫兵运动
----
红卫兵大串连
----
“破四旧”运动
----
1966年11月北京工人体育场大会
----
安亭事件
----
上海康平路武斗事件
----
“一月风暴”
----
“二月逆流”
----
三支两军
----
围困中南海事件
----
“上柴联司”事件
----
“七·二○”事件
----
文攻武卫与全国性武斗
----
火烧英国驻华代办处
----
外交部夺权事件
----
毛泽东巡视华北、中南、华东
----
“六厂二校”经验
----
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
全国山河一片红
----
“斗、批、改”运动
----
清理阶级队伍
----
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集团”
----
“一打三反”运动
----
干部下放劳动与“五·七”干校
----
刘少奇、邓小平冤案
----
陶铸冤案
----
陆定一冤案
----
“彭、黄、张、周反党集团”案
----
杨、余、傅事件
----
“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
----
“抓叛徒”运动
----
“新疆叛徒集团”案
----
瞿秋白被诬陷案
----
“总政阎王殿”案
----
谭震林被诬陷案
----
青铜峡“反革命叛乱”案
----
冀东“红旗党”案
----
青海“赵永夫反革命”案
----
内蒙古“内人党”案
----
“东北帮叛党投敌反革命集团”案
----
遇罗克冤案
----
张志新冤案
----
李冬民假案事件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
批陈整风运动
----
林彪“第一个号令”事件
----
毛泽东视察南方
----
“九?一三”事件与林彪集团灭亡
----
批林整风运动
----
对极左思潮的批判
----
张铁生交白卷事件
----
“批林批孔”运动
----
“评法批儒”运动
----
马振扶中学事件
----
“一个小学生的信和日记”事件
----
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
----
1975年的全面整顿
----
风庆轮事件
----
评《水浒》
----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
“四·五”运动与天安门事件
----
江青集团灭亡
----
上海反革命武装叛乱事件
----
建立毛泽东主席纪念堂
----
揭批“四人帮”运动
----
平反冤假错案
----
为“右派分子”摘帽与平反
----
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
--
(六)附录
----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七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第二卷组织志
--
(一)总序
--
(二)大事纪年
----
1919年
----
1920年
----
1921年
----
1922年
----
1923年
----
1924年
----
1925年
----
1926年
----
1927年
----
1928年
----
1929年
----
1930年
----
1931年
----
1932年
----
1933年
----
1934年
----
1935年
----
1936年
----
1937年
----
1938年
----
1939年
----
1940年
----
1941年
----
1942年
----
1943年
----
1944年
----
1945年
----
1946年
----
1947年
----
1948年
----
1949年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
----
1969年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三)党的建设方针
----
中共“一大”关于共产党员是否可以做官的讨论
----
中共“一大”党纲中有关党的建设的规定
----
中共“二大”提出的建党思想
----
中共“三大”关于共产党员入政界问题的决议
----
1924年5月中共中央提出的组织工作任务
----
1924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务工作的指示
----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关于组织问题的决议案
----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提出的党的组织工作方针
----
1926年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关于开办最高党校的决定
----
1926年7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关于加强党团工作的规定
----
1926年7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提出的加强党的机关建设的任务
----
1926年7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关于在农村中发展党的组织的方针
----
1926年7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关于加强党的支部建设的思想
----
1927年5月中共“五大”提出的党的组织建设任务
----
1927年8月“八七”会议提出的党的组织建设方针
----
1927年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的党的组织建设任务
----
1928年5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党的组织的整顿发展与秘密工作方针
----
1928年7月中共“六大”确定的党的组织工作的任务与方针
----
1928年10月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党的改造与建设措施
----
1928年10月中共中央确定的使党无产阶级化的方针
----
1928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的改造党的指导机关的措施
----
1928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政治水平的措施
----
1928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加强党的支部建设的方针
----
1928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坚决肃清党内一切非无产阶级意识的决议
----
1929年3月周恩来提出的在白色恐怖下健全党的组织的方针一
----
1929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党的组织路线
----
1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
1929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巩固与发展党的组织的路线
----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党的建设方针
----
1930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产业工人入党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的方针
----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党的思想路线
----
1930年7月中共全国组织会议关于扩大党的无产阶级基础的方针
----
1930年7月中共全国组织会议关于引进新干部的方针
----
1931年3月中共共中央关于发展党的组织的决议
----
1931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全国组织报告的决议
----
1931年5月中共中央通过的中央巡视员条例
----
1931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中央代表与地方党委关系的规定
----
1931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苏区党的改造工作的方针
----
1931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干部工作的任务与方针
----
1933年1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关于巩固党的组织与领导的决议
----
1933年2月中共临时中央关于加强产业支部建设的方针
----
1933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局关于健全支部生活的指示
----
1934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党的组织工作方针
----
1934年4月颁布的苏维埃国有工厂支部工作条例
----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扩大与巩固共产党的任务
----
1937年5月毛泽东论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问题
----
1937年6月中共白区代表会议确定的干部工作方针
----
1937年六七月间中共中央关于红军中党的组织问题的决定
----
1937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红军改编后党的组织的决定
----
1937年7月毛泽东《实践论》
----
1937年8月毛泽东《矛盾论》
----
1937年9月毛泽东论反对自由主义
----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恢复党籍及重新入党问题的通知
----
1938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扩大党的组织大量发展党员的方针
----
1938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征收党费的通知
----
1938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恢复党籍及重新入党问题的通知
----
1938年9月陈云论干部政策
----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阐明的党的干部政策
----
1938年10月张闻天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论组织工作中国化
----
1938年10月张闻天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论述的党的组织工作方针
----
1938年10月张闻天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阐述的干部工作方针
----
1938年10月张闻天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论述的党的领导问题
----
1939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敌占区党的组织及工作任务的指示
----
1939年5月陈云论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
----
1939年7月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
1939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
1939年10月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
1939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
----
1939年12月陈云谈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
----
1940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
----
1940年11月陈云提出的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
----
1940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地方党及军队中党务委员会工作的决定
----
1941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
----
1941年2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的军政委员会条例
----
1941年4月张闻天关于提高干部学习质量的论述
----
1941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党员参加经济和技术工作的决定
----
1941年5月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
1941年6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制定的干部保健条例
----
1941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
----
1941年7月刘少奇关于中国党应克服缺乏理论的弱点的意见
----
1941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
----
1941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
----
1941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对老干部工作的指示
----
1941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高级学习组的决定
----
1941年9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党费的决定
----
1941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根据地内国民党员加入共产党的规定
----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
----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确定的延安干部学校的办学方针
----
1942年2月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
1942年2月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
194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
----
1942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党校组织及教育方针的新决定
----
1942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延安几种干部培养与使用的决定
----
194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讨论中央决定及毛泽东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
----
1942年7月12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对待原四方面军干部的政策
----
1942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实行一元化领导的决定
----
1942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团员团龄及转党问题的规定
----
1942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领导与精兵简政工作的指示
----
1942年12月中共中央总学委关于肃清延安“小广播”的通知
----
1943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征凋敌后大批干部来陕甘宁边区保留培养的决定
----
1943年1月任弼时论干部的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
----
1943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决定
----
1943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审查干部的方针
----
1943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反特务斗争必须坚持少捉少杀少捉不杀的指示
----
194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坦白分子的六种分析给各地的指示
----
1944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纠正反奸斗争中“左”的错误的指示
----
1944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审干反奸问题给各地的指示
----
1945年5月陈云关于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的论述
----
1945年5月刘少奇在中共“七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思想
----
1948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
----
1948年1月刘少奇关于土改整党中必须纠正左倾错误的信
----
1948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补充指示
----
1948年5月6月中共中央关于晋绥整党的指示
----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革命军人入党的办法
----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地主富农知识分子入党后改变成份的决定
----
194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严格执行报告制度的指示
----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健全党委制的指示
----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
----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
----
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为夺取全国政权准备干部的决议
----
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党的若干方针
----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组织部门业务与报告请示制度的通知
----
1948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政策研究室业务的通知
----
1948年12月中共中央对东北局《建党工作大纲》的修改意见
----
1948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培养产业工人于部的方针
----
1949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入党成份的规定
----
1949年3月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
1949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准备抽调大批干部问题的指示
----
1949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组织党委的决定
----
1949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华中局关于纠正乡村干部不良作风的决定
----
1950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
----
1950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
1950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的决定
----
1951年3月刘少奇提出的共产党员八项条件
----
1951年4月刘少奇提出的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的任务
----
1951年5月刘少奇关于在国营工厂中建立党委问题的信
----
1951年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提出的党对国营企业领导的任务与制度
----
1951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会议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
----
1951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会议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
----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三反”运动和整党运动结合进行的指示
----
1952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在“三反”基础上进行整党建党的决定
----
1952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处理农村中富农成分的党员的党籍问题的新规定
----
1952年9月中共中央转发的东北局关于县区村整党与党员雇工放债等问题的指示…(606)
----
1952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农村工作部的决定
----
1952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安子文关于目前整党和建党工作的报告
----
1953年2月中共中央批转华北局关于农村整党具体政策的两个规定
----
195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
----
195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统二调配干部团结和改造原有技术人员以及大量培养和训练干部的决定
----
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
----
1954年2月陈云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关于高级领导人要提高革命觉悟的发言
----
1954年2月邓小平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关于骄傲自满是团结的大敌的发言
----
1954年3月中共中央对中国科学院党组报告的批示中提出的科技干部使用与培养方针
----
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
----
1956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
1957年4月邓小平关于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观点
----
1958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下放干部进行劳动锻炼的指示
----
1958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成立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各小组的通知
----
1958年7月毛泽东拟定的《工作方法六十条》
----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决定
----
1958年1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今后接收党员的意见
----
1960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指示
----
1961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
----
1962年初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上论党的建设问题
----
1962年初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上谈党的建设问题
----
1962年2月周恩来谈党的作风问题
----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关于交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决定
----
1962年12月邓小平论执政党的干部问题
----
1963年1月中共中央对《组织工作会议纪要》的批示
----
1963年5月周恩来关于干部要过好“五关”的讲话
----
1963年5月周恩来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论述
----
1965年6月12月邓小平关于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的思想
----
1967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党员党籍处理问题的通知
----
1967年毛泽东提出的“五十字”建党方针
----
1967年12月中共中央等关于整顿恢复重建党组织的意见和问题
----
1967年12月中共中央关手修改党章党纲工作的通知
----
1968年9月中共中央等转发关于在产业工人中有步骤地发展新党员的请示报告
----
1969年4月林彪在中共“九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建党方针
----
197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高级干部学习问题的决定
----
1978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在中央各部委和国家机关中建立党组和党委问题的补充通知
--
(四)组织发展
----
共产主义小组
----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
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
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
济南共产主义小组
----
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
东京共产主义小组
----
巴黎共产主义小组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中共“一大”产生的中共中央局
----
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地方组织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中国共产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
----
中共“二大”以后的中共中央局
----
中共“二大”以后的地方组织
----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中国共产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
----
中共“三大”以后的中共中央局
----
中共“三大”以后的地方组织
----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中国共产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
----
中共“四大”以后的中共中央局
----
中共“四大”以后的地方组织
----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与主席团
----
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
----
中共“五大”选举的中央监察委员会
----
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
----
中共“五大”以后的中央领导机关
----
中共“五大”以后的主要地方组织
----
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
“八七会议”选举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
----
“八七会议”后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
----
“八七会议”后的各中央局和省委组织
----
南昌起义的领导机关
----
秋收起义的领导机关
----
广州起义的领导机关
----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各地领导武装起义的主要“特委”
----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农村根据地的党组织
----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
----
中共“六大”选举产生的中央审查委员会
----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
----
中共“六大”以后的中央领导机关
----
中共“六大”以后党在白区的各省委
----
中共“六大”以后各农村根据地的党组织
----
中央行动委员会
----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前后白区的中央派出机构
----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对中央领导成员的变动
----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对中央领导成员的变动
----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的中央领导机关
----
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
----
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时期的领导机关
----
1931年至1932年间中国共产党在白区的主要组织
----
中共苏区中央局
----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以后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党组织
----
1933年1月以后的中共中央局
----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对中央领导成员的变动
----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的中央领导机关
----
1933年至1934年间中国共产党在白区的主要组织
----
1935年1月遵义会议改组后的中央领导机关
----
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和苏区政府机关
----
红军长征后南方游击区的党组织
----
1935年至1937年7月间中国共产党在白区的主要组织
----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决定成立的新的中央军委
----
1937年8月至12月间的中共中央书记处
----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的中央政治局
----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的“七大”准备委员会
----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改组后的中央书记处与此后的中央领导机关
----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地方组织
----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党组织
----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补选的中央委员
----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后的中央领导机关
----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后的中央局、中央分局和主要省、区党委
----
1941年1月至1942年12月间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
----
1941年1月至1942年12月间的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和省、区党委
----
194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中央领导机关的调整
----
1943年1月至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主要组织
----
1943年1月至1945年8月各主要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组织
----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
----
中共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的政治局和书记处
----
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间的中共中央机关
----
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间的中央局、中央分局和部分省、市委
----
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
----
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
----
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后的中央机关
----
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后的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和解放区人民政府
----
建国初期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
----
建国初期的各中央局、中央分局
----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对中央委员会成员的变动
----
1950年至中共“八大”前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成员的变动
----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
----
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选举的中央领导机关
----
中共“八大”三次会议至八届十一中全会以前对中央领导机关成员的变动
----
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
----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的中央领导机关
----
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
----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
----
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产生的中央领导机关
----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
----
中共“十大”以后的中央领导机关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
----
中共“十一大”以后的中央领导机关
----
1949年9月至1978年12月间中共中央各部门负责人
--
(五)组织机构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
中央局
----
中共中央政治局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
中共中央书记处
----
中共中央组织部
----
中共中央教育宣传委员会
----
中共中央宣传部
----
中共中央办公厅
----
中共中央工农部
----
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
----
中共中央工人部
----
中共中央职工部
----
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
----
中共中央农民部
----
中共中央妇女部
----
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
----
中共中央民众运动委员会
----
中共中央军事部
----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
----
中共中央审查委员会
----
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
----
中央特科
----
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上海文委)
----
中央行动委员会
----
中央代表团
----
中共中央党报编辑委员会
----
中共中央特别工作委员会
----
中共中央局
----
中共中央组织局
----
三人团
----
中共中央白区工作部
----
中共中央白区工作委员会
----
中共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
----
中共中央白军工作部
----
中共东北军工作委员会
----
中共中央交通局
----
中共中央联络局
----
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
----
中共中央干部教育部
----
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
----
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
----
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
----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
中共中央管理局
----
中共中央总卫生处
----
中央政治研究室
----
中央党务研究室
----
中共中央党与非党干部审查委员会
----
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
----
中共中央组织委员会
----
中共中央编译局
----
中共中央社会部
----
中共中央情报部
----
中共中央调查部
----
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
----
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
----
中共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
----
中共中央法律委员会
----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
----
中共吊央对外联络部
----
中共中央工业交通部
----
中共中央财贸部
----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
----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党组
----
中共中央北方局
----
中共中央长江局
----
中共中央南方局
----
中共苏区中央局
----
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
----
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
----
中共上海中央局
----
中共中央分局
----
中共中央西北局
----
中共中央东南分局
----
中共中央东南局
----
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
----
中共中央东分局
----
中共中央中原局
----
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
----
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
----
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
----
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
----
中共中央华中局
----
中共中央太行分局
----
中共中央晋绥分局
----
中共中央平原分局
----
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
----
中共中央南方局
----
中共鄂豫皖中央局
----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
----
中共中央华东局
----
中共中央华中分局
----
中共中央东北局
----
中共中央冀热辽分局
----
中共中央北满分局
----
中共中央西满分局
----
中共中央华南分局
----
中共中央上海局
----
中共中央豫皖苏分局
----
中共中央华北局
----
中共中央西南局
----
党的代表大会
----
党的代表大会主席团
----
党的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
党的代表会议
----
党的地方组织
----
党的基层组织
----
地方党委书记处
----
地方党委常务委员会
----
党的基层党委
----
党的总支与总支委员会
----
党的支部与支部委员会
----
机关党委与机关党支部
----
党的派出机关
----
党组
----
联合支部
----
支部干事会
--
(六)组织制度
----
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
中共“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
----
中共“三大”制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
----
中共“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一
----
192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
----
中共“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
----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
中共“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
中共“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
中共“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
中基“十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
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
----
民主集中制
----
党内民主
----
党内集中
----
党委民主生活会制度
----
集体领导制度
----
党内选举制度
----
报告工作制度
----
党委全委会议制度
----
党委常委会议
----
党委扩大会议
----
支部党员大会
----
支部委员会会议
--
(七)党员
----
党员条件
----
党员义务
----
党员权利
----
入党手续
----
积极分子的考察与培养
----
入党宣誓仪式
----
党员誓词
----
党员类别
----
预备党员转正
----
追认党员
----
党员组织关系
----
党员登记
----
党费
--
(八)干部制度
----
干部任免制度
----
干部交流制度
----
干部鉴定制度
----
干部审查制度
----
干部工资制度
----
干部档案管理制度
----
干部分级管理制度
--
(九)干部教育机构
----
外国语学社
----
湖南自修大学
----
上海大学
----
安源党校
----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
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
中山学院
----
中山军事学校
----
中法学校
----
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
----
苏维埃大学
----
中共中央党校
----
马列学院
----
中共陕甘宁边区党校
----
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
----
陕北公学
----
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
----
延安大学
----
中国女子大学
----
民族学院
----
华北联大
--
(十)会议与与事件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洗党”运动
----
1930年7月全国组织会议
----
延安整风运动
----
审于运动
----
“抢救”运动
----
1947年的整党运动
----
建国初期的整党运动
----
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
----
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
----
第一次全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会议
----
关于高岗问题、饶漱石问题座谈会
----
1957年的整党整风
----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座谈会
--
(十一)附录
----
中国共产党纲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
中国共产党章程(一九二二年七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议决)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一九二三年七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议决)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一九二五年一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议决)
----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一九二七年六月一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议决案)
----
中国共产党党章(一九二八年七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
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通过)
----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六日通过)
----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六九年四月十四日通过)…(751)
----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八日通过)…(754)
----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七七年八月十八日通过)
第三卷 纪律志
--
(一)总序
--
(二)大事纪年
----
1921年
----
1922年
----
1923年
----
1924年
----
1925年
----
1926年
----
1927年
----
1928年
----
1929年
----
1930年
----
1931年
----
1932年
----
1933年
----
1934年
----
1935年
----
1936年
----
1937年
----
1938年
----
1939年
----
1940年
----
1941年
----
1942年
----
1943年
----
1944年
----
1945年
----
1946年
----
1947年
----
1948年
----
1949年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66年
----
1968年
----
1969年
----
1973年
----
1977年
----
1978年
--
(三)党的纪律
----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的党的纪律
----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二个决议规定的党的宣传纪律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关于议会行动的决议案规定的政治纪律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议决案规定的纪律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纪律
----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规定的纪律
----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规定的纪律
----
1926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
----
1927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规定的纪律
----
192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关于党的组织问题决议案规定的纪律
----
1927年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政治纪律决议案
----
1928年5月中共中央规定的秘密工作纪律
----
1928年6月中共“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关于纪律的规定
----
1929年6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组织问题议决案对于党的纪律的规定
----
1929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开除陈独秀、彭述之等人党籍的决议
----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对于党的纪律的规定
----
1931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开除罗章龙中央委员及党籍的决议案
----
1937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处理自首分子的政策
----
1937年10月毛泽东就黄克功处理问题致雷经天的信
----
1938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
----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重申的党的纪律
----
1939年5月陈云谈开除刘力功党籍问题
----
1939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严格建立财政经济制度的决定
----
1939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反奸细斗争的决议
----
1940年3月陈云在抗大第五期毕业生大会上谈严格遵守党纪问题
----
1940年9月中共中央社会部提出的锄奸政策
----
1941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中提出的政治纪律
----
1941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取消、改正与停止党员处分的手续的决定
----
1941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过去履行出狱手续者暂行处理办法
----
1941年7月刘少奇《论党内斗争》提出的纪律原则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对党的作风的论述
----
1945年5月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对党的作风和纪律的论述
----
1945年6月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纪律的规定
----
1948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新解放城市中对脱党、自首、叛变分子的政策
----
1948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城市公共房产问题的决定
----
1949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城市驻军纪律问题的决定
----
1950年5月朱德论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纪律检查工作的指示
----
1951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华北局关于刘青山、张子善案件调查处理情况的报告
----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在“三反”运动中县委书记、县长以上党员干部一律作自我检讨并作出鉴定的指示
----
1952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三反”运动中党内处分的规定
----
1953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和反对违法乱纪的指示
----
1953年11月朱德对过渡时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任务的论述
----
1956年9月中共“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纪律的规定
----
1956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对党的作风的论述
----
1957年4月邓小平论共产党要接受监督
----
1957年3月毛泽东在济南和南京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
1957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奖惩暂行规定
----
1958年1月中央监委关于纠正某些党的监察干部不尊重党委领导的通报
----
1958年12月中央监委办公厅关于少数干部强迫命令和违法乱纪情况的报告
----
1960年4月中央监委关于各级监委必须认真讨论中央和省、市、区党委的决议和指示的通知
----
1960年8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监委关于农村“三反”运动中几个具体政策问题的意见
----
1962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加速进行党员、干部甄别工作的通知
----
1962年11月中央监委关于共产党员犯有破坏人民公社集体经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处理意见
----
1962年11月中央监委关于清仓核资中的案件和违反财经纪律案件的处理意见
----
1962年11月中央监委关于严肃处理违法乱纪、腐化堕落等错误和反对特殊化行为的意见
----
1962年11月中央监委关于善始善终地做好甄别工作的意见
----
1964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监委关于“五反”运动中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问题的处理意见的报告
----
1969年4月中共“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纪律的规定
----
1970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指示
----
1970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
----
1973年8月中共“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有关党的纪律的规定
----
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有关党的纪律的规定
--
(四)纪律检查机构
----
1927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章程修正案有关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规定
----
工农监察委员会
----
苏维埃政府的工农检查机关
----
控告局
----
中共中央党务工作委员会
----
苏区反腐败轻骑队
----
区、村、镇监察委员会
----
1945年6月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有关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规定
----
华北人民监察院
----
1949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
----
1949年11月成立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1950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关系问题的指示
----
1952年8月政务院关于加强人民监察通讯员和人民检举接待室的指示
----
人民监察委员会
----
1955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关于成立中央及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
----
第一届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
----
第二届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
----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监察机关的决定
----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调整后的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
----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驻国务院各部门监察组
----
1968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业务组关于中央监委委员政治情况的报告
----
1969年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业务组关于撤销中央监察委员会机关的建议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建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五)纪律检查制度
----
1938年11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
----
1938年11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
----
1955年11月关于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和业务范围的规定
----
1955年5月制定的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工作细则
----
1956年11月中央监委关于处分党员的批准权限的规定
----
1956年11月中央监委关于处理控诉、申诉案件的规定
----
1958年3月制定的党的监察工作方法四十四条
----
1959年5月中央监委关于当前处理控诉、申诉工作的几点意见
----
1959年5月中央监委关于处分党员的批准权限和手续的规定
----
1962年11月制定的党的监察工作人员守则草案
----
1962年11月制定的中央监委驻中央局、国务院各部门监察组试行工作条例草案
----
1962年11月制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工作细则
--
(六)会议与事件
----
第一次全国监察工作会议
----
第一次全国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会议
----
第二次全国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会议
----
1954年12月工矿纪律检查工作座谈会
----
1955年3月农村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座谈会
----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一届一次全体会议
----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一届二次全体会议
----
第一次全国党的监察工作会议
----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一届三次全体会议
----
1956年3月全国工矿交通运输监察工作座谈会
----
1956年4月案件审理工作座谈会
----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二届一次全体会议
----
第二次全国党的监察工作会议
----
1957年11月七省、市监委副书记座谈会
----
1957年12月河北、河南、山东所属8县监委书记、副书记座谈会
----
第三次全国党的监察工作会议
----
1958年6月案件审批工作座谈会
----
1958年7月农村党的监察工作座谈会
----
1958年9月少数民族地区党的监察工作座谈会
----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二届二次全体会议
----
第四次全国党的监察工作会议
----
1959年5月案件审批工作座谈会
----
1960年3月全国城市党的监察工作会议
----
1960年7月省、市委监委副书记座谈会
----
1961年1月中共中央监委常委会议
----
1961年7月农村整风整社组织处理案件甄别工作座谈会
----
1962年11月中央监委全会和全国党的监察工作会议
----
1963年10月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组织处理政策界限座谈会
----
1964年1月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驻国务院各部门监察组组长座谈会
----
1965年6月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驻国务院气部门监察组组长座谈会
----
1965年8月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派驻各中央局监察组组长座谈会
----
1966年3月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驻国务院各部门监察组组长座谈会、
----
1966年4月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
----
开除李汉俊党籍
----
中央苏区的反贪污浪费、反官僚受贿运动
----
中央工农检察部处理中央总务厅赵宝成贪污案
----
张国焘叛党事件
----
枪决黄克功
----
开除刘力功党籍
----
刘青山、张子善案件
----
新三反运动
----
60年代的甄别平反工作
----
1966年的城市五反运动。
----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被撤销
----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重建
第四卷宣传志
--
(一)总序
--
(二)大事纪年
----
1920年
----
1921年
----
1922年
----
1923年
----
1924年
----
1925年
----
1926年
----
1927年
----
1928年
----
1929年
----
1930年
----
1931年
----
1932年
----
1933年
----
1934年
----
1935年
----
1936年
----
1937年
----
1938年
----
1939年
----
1940年
----
1941年
----
1942年
----
1943年
----
1944年
----
1945年
----
1946年
----
1947年
----
1948年
----
1949年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
----
1969年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三)方针政策
----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对宣传工作的规定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宣传工作的规定
----
1923年11月中共三届一中全会关于宣传教育问题的决议案
----
1924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内宣传教育工作的措施
----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对于宣传工作之决议案
----
1925年10月中共扩大的四届二中全会关于宣传工作的任务与方针
----
1926年7月中共扩大的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宣传部工作的决议案
----
1926年7月中共扩大的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对农民的宣传问题的规定
----
1927年3月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关于普及政治宣传的意见
----
1927年5月中共“五大”职工运动议决案关于职工宣传与教育工作的规定
----
1928年7月中共“六大”提出的党的宣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
1929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关于宣传工作的决定
----
1932年10月张闻天对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的批判
----
1932年11月张闻天论党的宣传鼓动工作
----
1933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中国法西斯蒂的提纲
----
1934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反对《华北停战协定》的宣传大纲
----
1936年1月中共中央为转变目前宣传工作给各级党部的信
----
1937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宣传方针的指示
----
1937年5月毛泽东谈北方青年与抗日民主
----
1937年9月洛甫、毛泽东关于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成后宣传内容的指示
----
1938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党报问题给地方党的指示
----
1938年10月张闻天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论述的宣传教育工作方针
----
1939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发行部的通知
----
1939年4月中共中央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告全党同志书
----
1939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
----
1940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
----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
----
1940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干部策略教育的指示
----
1940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方针
----
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充实和健全各级宣传部门的组织及工作的决定…(922)
----
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委关于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指示…(923)
----
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抗日根据地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
----
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内党支部教育的指示
----
1940年l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延安在职干部教育质量的指示
----
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大后方党的干部教育的指示
----
1941年1月总政治部、中央文委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指示
----
1941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反敌伪宣传工作的指示
----
1941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刊物问题的决定
----
1941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展开对国民党宣传战的指示
----
1941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出版《解放日报》等问题的通知
----
1941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统一各根据地内对外宣传的指示
----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拟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
----
1941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
----
1941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群众鼓动工作的指示
----
1942年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的宣传要点
----
1942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改造党报的方针
----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文艺工作方针
----
1942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
----
1942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联大工作的指示
----
1942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通讯社和报纸的宣传应符合党的政策的指示
----
1943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
----
1943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发动宣传反击的指示
----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进行阶级教育问题的通知
----
1944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政治教育问题的通知
----
1944年10月毛泽东论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文化教育、知识分子问题的主张
----
1945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提出的目前宣传方针
----
1945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对国民党军队进行宣传攻势的指示
----
1946年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停战后的宣传方针的通知
----
194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宣传反攻中应注意事项的指示
----
1946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广播、报纸宣传方针的通知
----
194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推荐文艺作品问题的指示
----
1947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禁止毁坏古书、古迹的指示
----
1947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反客里空运动的指示
----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日报编辑部会议上的讲话
----
1948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宣传工作中请示与报告制度的决定
----
1948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中原新解放区的知识分子方针
----
1948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新收复城市的大学教育方针
----
1948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城市党报的方针
----
1948年10月刘少奇提出的办报思想
----
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电影工作的方针
----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制定的新解放城市中中外报刊通讯社处理办法
----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关于纠正新闻报道中的右倾偏向的指示
----
1948年12月中共中央对新区出版政策的规定
----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布宣传口号问题给天津市委的指示
----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不要另提宣传口号的指示
----
1949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教育的方针
----
1949年2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报纸、刊物、通讯社登记暂行办法
----
1949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成立外文翻译机构的决定
----
1949年7月周恩来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提出的文学艺术工作方针
----
1949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出版物的规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的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政策
----
1949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宣教部门干部政治待遇的指示
----
1949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华总社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宣传工作中应注意事项的指示
----
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政府成立后党的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
----
949年12月全国教育会议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
1950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
----
1950年4月新闻总署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规定
----
1950年4月新闻总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
----
1950年5月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
1950年5月毛泽东在沈阳市政府关于铸毛泽东铜像给新闻摄影局公函上的批示
----
1950年6月政务院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
----
1950年6月周恩来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
----
1950年6月毛泽东就学生健康问题给教育部长马叙伦的信
----
1950年7月政务院关于保护古文物建筑的指示
----
1950年7月文化部颁布的电影新片颁发上演执照暂行办法
----
1950年7月文化部颁布的国产影片输出暂行办法
----
1950年7月文化部颁布的国外影片输入暂行办法
----
1950年7月文化部颁布的电影旧片清理暂行办法
----
1950年7月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
----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私立高等学校管理暂行办法
----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
----
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专科学校暂行规程
----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转发的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的工农教育方针
----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反对反革命宣传的指示
----
1950年10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领导的指示
----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
----
1950年10月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全国出版事业的指示
----
1950年12月政务院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
----
1950年政务院颁布的征集革命文物办法
----
1951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
----
1951年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关于接受外国津贴及外资经营之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登记实施办法
----
1951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调整各级党委宣传部的工作和机构的指示
----
1951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
----
1951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克服目前学校教育工作中偏向的指示
----
1951年5月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
1951年5月刘少奇在中共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1951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收集党史资料的通知
----
1951年9月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改造问题的讲话
----
1951年10月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
1951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文学艺术界开展整风学习运动的指示
----
1951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
----
1952年1月全国政协常委会关于开展各界人士思想改造学习运动的决定
----
1952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学习》杂志错误的检讨
----
1952年3月政务院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
----
1952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和清理“中层”的指示
----
1952年8月政务院颁布的管理书刊出版业印刷业发行业暂行条例
----
1952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国际时事宣传的规定
----
1952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培养高等及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
----
1952年 9月中共中央转发高教部党组关于在高等学校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报告
----
1952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教育部党组关于大中小学教育和扫盲运动等问题的报告
----
1952年12月文化部关于整顿和加强全国剧团工作的指示
----
1953年2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对文艺工作领导的报告
----
1953年4月中共中央批转天津市委工程技术人员会议情况及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961)
----
1953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1953至1954年干部理论教育的指示
----
195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教育工作的决定
----
1953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新华社记者采写内部参考资料的规定
----
1953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引用毛泽东或中央其他负责同志言论应注意事项的规定…(962)
----
1953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改善学校工作及防止学生罢课和请愿事件的指示
----
1953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改善党内通信工作的通知
----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
----
1954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文化艺术工作的任务和方针
----
1954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
----
195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在农村中的宣传工作的指示
----
1954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武汉大学要求撤销政治辅导处问题的通知
----
195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
----
1954年10月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
1954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毛泽东思想”应如何讲解问题的通知
----
1955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干部和知识分子中组织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演讲工作的
----
1955年1月中共中央转发的中宣部关于批判胡风思想的报告
----
195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
----
1955年4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宣传部关于检查标语的报告
----
1955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关于设置和培养专职理论教员实施办法的通知
----
1955年8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党的学校工作方针
----
1956年1月周恩来对于知识分子的估计
----
1956年1月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提出的科技发展方针
----
1956年1月李富春在知识分子会议上阐述的科技工作方针
----
195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决定
----
195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争取尚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留学生回国问题的政策
----
1956年3月刘少奇关于作家修养问题的谈话
----
1956年3月刘少奇对于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
----
1956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文章
----
1956年4月毛泽东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宣布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1956年4月陆定一关于学术性质、艺术性质、技术性质的问题要让它自由的发言
----
1956年5月陆定一对“双百”方针的阐述
----
1956年8月中共中央批转人民日报编辑委员会的报告
----
1956年8月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
1956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文章
----
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谈知识分子问题
----
1957年6月周恩来在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阐述的教育改革的方针
----
1957年7月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
----
1957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禁止用个人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等名字的通知
----
1958年1月毛泽东关于办好省报问题给刘建勋、韦国清的信
----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报纸刊物报道涉及兄弟党党内斗争、党的秘密和重大政治问题时注意事项的通知
----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宣传网问题的通知
----
1958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各省、市、自治区必须加强理论队伍和准备创办理论刊物的通知
----
1958年5月刘少奇关于中国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讲话
----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批转外事小组关于调整和加强对外宣传工作领导问题的报告…(977)
----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
1958年11月毛泽东关于读书的建议
----
1959年5月周恩来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讲话
----
1959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教育工作的十个文件的通知
----
1959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纠正乱印乱发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讲话记录的指示
----
1960年3月邓小平关于正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讲话
----
1961年6月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提出的“科研十四条”
----
1961年6月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阐述的文艺工作方针
----
1961年7月聂荣臻关于调整地方科研机构的意见
----
1961年8月陈毅关于红与专及思想改造和思想批判问题的讲话
----
1961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
1961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不要用龙来象征中国的通知
----
1962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重要新闻必须送请审查的通知
----
1962年3月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论知识分子政策
----
1962年4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当前文学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
1963年1月周恩来在上海科技会议上论科技现代化
----
1963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宣传部、组织部关于一年来轮训干部工作的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
----
1963年3月中共中央批转文化部党组关于停演“鬼戏”的请示报告
----
1963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转发总政宣传部《关于宣传雷锋事迹问题的报告的通知
----
1963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纪念历史人物应事先请示报告的通知
----
1963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提法的通知
----
1963年12月毛泽东关于文学艺术的批示
----
1964年6月中共中央批转高等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立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的报告
----
1964年6月毛泽东对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全国文联和各协会整风情况报告的批示
----
1964年8月刘少奇关于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讲话
----
196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县以上干部学习毛泽东哲学著作的决定
----
1964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半工半读教育制度问题的指示
----
1965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在新闻报道中消灭弄虚作假的通知
----
1965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绘制和印行领袖像等问题的通知
----
1965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半农半读教育的指示
----
1966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工作中的若干问题的汇报提纲
----
1966年2月林彪委托江青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
1966年6月至197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高校招生办法的几个文件
----
1966年6月中共中央批转文化部为彻底干净搞掉“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黑线”而斗争的请示报告
----
1967年1月至9月中共中央关于广播电台和报纸宣传的几个通知
----
1967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各省、市、自治区报纸宣传问题的几项规定
----
1967年3月至12月中共中央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几个通知
----
1967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建造毛泽东塑像问题的指示
----
1967年11月中共中央等转发江青在北京文艺界座谈会上的讲话
----
1967年12月中共中央等转发毛主席不同意绝对权威提法等问题的批示
----
1968年7月毛泽东关于办大学问题的指示
----
1968年8月至1969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派军宣队、工宣队进驻学校的几个文件
----
1971年7月印发的毛泽东关于对外宣传工作的指示
----
1971年8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1975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毛泽东对理论问题的指示的通知
----
1975年4月毛泽东对新华社关于报导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问题的请示报告的批示
----
1972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杜绝高等学校招生“走后门”现象的通知
----
1975年7月毛泽东对电影《创业》的作者张天民来信的批语
----
1975年8月毛泽东关于《水浒》的谈话
----
1975年10月至1976年1月毛泽东关于“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谈话
----
1977年5月邓小平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1977年11月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
----
1978年8月教育部重新颁布的中小学学生守则
--
(四)机构与组织
----
中共中央宣传部
----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出版部
----
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出版局
----
红色中华通讯社
----
新华通讯社
----
国际新闻社
----
延安电影团
----
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
----
新华书店
----
大众读物社
----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
文学研究会
----
民众社
----
莽原社
----
未名社
----
沉钟社
----
太阳社
----
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
----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
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
----
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
----
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
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
----
中国左翼教育家联盟
----
中国诗歌会
----
苏维埃剧团
----
高尔基戏剧学校
----
工农剧社
----
战斗剧社
----
战士剧社
----
八剧团
----
蓝衫剧团
----
火线剧社
----
中央剧团
----
三三剧社
----
工农美术社
----
红色教员联合会
----
新安旅行团
----
人民抗日剧社
----
中国文艺协会
----
上海孩子剧团
----
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
----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
----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
鲁迅艺术学院
----
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第三厅
----
文化工作委员会
----
大众剧社
----
大众习作社
----
中华剧艺社
----
延安诗会
----
延安平剧院
----
新中国剧社
----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中国作家协会
----
中国音乐家协会
----
中国美术家协会
----
中国电影家协会
----
中国曲艺家协会
----
中国舞蹈家协会
----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
----
中国摄影家协会
----
中国戏剧家协会
--
(五)党报党刊
----
新青年
----
每周评论
----
《晨报》副刊
----
星期评论
----
《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
湘江评论
----
少年中国
----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
新湖南
----
新社会
----
觉悟
----
湖南通俗报
----
劳动者
----
广东群报
----
新民学会会务报告
----
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
----
共产党
----
武汉《星期评论》
----
新江西
----
少年
----
赤光
----
向导
----
新时代
----
前锋
----
新民国
----
中国共产党党报
----
新琼崖评论
----
政治生活
----
热血日报
----
中州评论
----
政治周报
----
中国农民
----
犁头
----
战士
----
人民周刊
----
汀雷
----
楚光日报
----
革命军日报
----
汉口《民国日报》
----
陕西《国民日报》
----
布尔塞维克
----
曦光日报
----
红旗
----
兴宁红旗
----
赤花
----
安远红旗
----
红旗日报
----
文化批判
----
红旗周报
----
红旗
----
上海报
----
工农兵
----
老实话
----
新思潮
----
拓荒者
----
萌芽月刊
----
剑锋报
----
红报
----
永定红旗
----
闽西红旗
----
实话
----
东河通讯
----
通讯
----
支部生活
----
赤报
----
红旗
----
上海《文学导报》
----
战斗
----
政治简报
----
闽西三日刊
----
瑞金红旗
----
中国工农兵苏维埃第次全国代表大会日刊
----
红色中华
----
无线电材料
----
政治工作
----
实话
----
党的建设
----
斗争
----
文学月报
----
红的江西
----
赣东战线
----
艰苦斗争
----
文化月报
----
红色闽赣
----
春耕运动画报
----
火线
----
上杭红旗
----
省委通讯
----
司法汇刊
----
红色闽北
----
苏维埃文化
----
反帝战线
----
反帝拥苏通讯
----
突击
----
前线
----
突击
----
赤邮通讯
----
工农报
----
教育通讯
----
红色江西
----
救国时报
----
文学月刊
----
解放
----
新中华报
----
救亡日报
----
救亡呼声
----
抗战大学
----
群众
----
抗敌报
----
晋察冀日报
----
新华日报
----
新华日报(华北版)
----
新华日报(华中版)
----
新华日报
----
新华日报
----
西北
----
胜利报
----
抗战文艺
----
五日时事
----
冀中导报
----
大众报
----
拂晓报
----
雪枫报
----
中流
----
三罗日报
----
时事新刊
----
大众日报
----
龙川日报
----
小消息
----
抗战生活
----
新华南
----
冀南日报
----
共产党人
----
抗敌报
----
救国报
----
中国文化
----
边区群众报
----
群众日报
----
新会战报
----
抗战日报
----
抗战日报
----
卫河日报
----
晋西大众报
----
晋绥大众报
----
江准日报
----
新华报
----
淮南日报
----
人山报
----
苏北记者
----
解放日报
----
鲁西日报
----
冀鲁豫日报
----
光明报
----
人民报
----
淮海报
----
盐阜报
----
时事简讯
----
新浙东报
----
正义报
----
盐阜大众报
----
苏北日报
----
三日新闻
----
建国日报
----
消息
----
东北日报
----
正报
----
人民日报(晋冀鲁豫)
----
晋绥日报
----
燕京新闻
----
经济导报
----
光明日报
----
人民日报
----
红旗
----
新华月报
----
人民铁道
----
文汇报
----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机关报
----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各大城市市委机关报
----
内蒙古自治区地级党委机关报
----
山西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河北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辽宁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吉林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黑龙江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江苏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安徽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山东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浙江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江西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湖南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河南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湖北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广东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党委机关报
----
贵州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四川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云南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陕西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甘肃省地级党委机关报
----
中共县级党委机关报
----
中共各级党委主办或主管的主要晚报
--
(六)重要会议
----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
----
文艺大众化座谈会
----
山东解放区教育会议
----
延安文艺座谈会
----
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
----
华中宣传教育会议
----
东北解放区教育会议
----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49年12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1950年3月全国新闻工作会议
----
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
----
1950年7月全国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讨论会
----
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
----
1950年8月全国卫生会议
----
首次全国出版会议
----
首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
----
全国战斗英雄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
1950年11月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
首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
----
首次全国中等技术教育会议
----
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
----
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
----
1952年10月各中央局宣传部长联席会议
----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
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
----
大行政区文教委员会主任会议
----
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第一次全国综合大学会议
----
1953年11月各中央局宣传部长联席会议
----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54年3月全国文教工作会议
----
第四次全国文化工作会议
----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
----
1955年2月省市委宣传部长会议
----
中国文联主席团和作家协会主席团联席会议
----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
1956年1月各省、市委宣传部长座谈会
----
1956年5月15省、市委及宣传(文教)部长座谈会
----
1956年11月部分省、市委宣传部长座谈会
----
1957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
----
1957年7月各省、市委宣传部长、文教部长座谈会
----
1958年省、市委宣传部长座谈会
----
195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1958年9月文艺创作座谈会
----
1959年1月全国宣传工作座谈会
----
1959年11月省、市委文教书记会议
----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60年9月全国宣传工作座谈会
----
1960年12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
----
1961年6月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
----
1962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
----
1962年3月广州剧本创作会议
----
1963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的文艺工作会议
----
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
----
1963年11月全国宣传工作座谈会
----
1964年1月中央局宣传部长座谈会
----
1964年春节教育工作座谈会
----
1964年6月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汇演
----
全国城市半工半读会议
----
全国农村半农半读会议
----
全国中等和高等农业教育会议
----
全国半工半读高等教育会议
----
1966年4月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
----
1971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1976年11月全国宣传工作座谈会
----
1977年8月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
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
----
全国科学大会
----
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1978年5月全国宣传工作座谈会
--
(七)事件与运动
----
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论战
----
革命文学问题的争论
----
对“新月派”资产阶级文艺观的批判
----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
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
----
中国社会史分期问题的论争
----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
----
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批判
----
对“文艺自由论”的批判
----
苏维埃区域的新文化运动
----
国民党统治区文化战线上的反“围剿”斗争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翼文艺运动中的左倾错误
----
“两个口号”的争论
----
“孤岛”文学运动
----
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
《六大以前》和《六大以来》的编选和出版
----
批判蒋介石《中国之命运》
----
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
----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
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讨论
----
对胡适思想的批判
----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
毛泽东著作的编辑出版
----
“双百”方针的提出
----
对马寅初“人口论”的批判
----
中国古籍的整理与出版
----
1958年的教育革命
----
周恩来、陈毅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
对小说《刘志丹》的批判
----
学习雷锋运动
----
对孙冶方经济思想的批判
----
对杨献珍“合二而一”观点的批判
----
文艺界的整风和批判
----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公演
----
对翦伯赞史学观点的批判
----
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
----
学习焦裕禄活动
----
毛主席语录歌
----
“忠字舞”的盛行
----
革命样板戏的产生
----
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队进驻学校
----
工农兵学员“上、管、改”
----
“两个估计”的出笼
----
批判“黑画”事件
----
全国学习小靳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