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雅安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1-1987
出版时间:
1996年11月
目录
封面
雅安市志
图片
--
雅安市政区图1995年
--
雅安市政区图1985年
--
雅安市鸟瞰
--
中共雅安市第八届委员会常委会成员合影(1996.3.14)。(前排左三为市委书记郑勇同志)
--
雅安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领导成员合影(1996.3.14)。(左叫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万德全同志)
--
雅安市第十一届人民政府领导成员合影(1996.3.14)。(前排左三为市人民政府市长沙国霖同志)
--
政协雅安市第九届委员会领导成员合影(1996.3.14)。(前排左三为市政协主席李国光同志)
--
节日之夜
--
张家山儿奄乐园
--
青少年宫
--
沿江路一段
--
滨江绿化带
--
古榕新姿
--
雅安广播电视台
--
中里镇电视差转台
--
舞龙灯
--
乡村晚会
--
雅安市与日本国三次市民问友好交流签字仪式
--
日本客人在雅安实验小学
--
四川农业大学
--
中学健身房
--
中学语音室
--
商业一条街
--
商场掠影
--
上坝新区
--
南郊民居
--
小康之家
--
速生丰产林
--
茫茫林海
--
黄龙湖
--
金凤山远眺
--
雅鱼产地——周公河雪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凤寺——山门景
--
金风寺罗汉常
--
雅鱼
--
良种奶山羊
--
竹海一斑
--
7000门程控交换机房
--
盛夏青衣江畔
--
实力雄厚的雅安通工汽车厂
--
部优产品蒙山牌6YL一95型螺旋榨油机生产厂——四川青江机器厂
--
星月山庄
--
荣获国际金奖的“峨眉毛峰”名茶产地——凤鸣
--
中华猕猴桃
--
白马泉(一)
--
全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岛颐阙(建于汉建安十四年即公元2 0 9年)
--
白马泉(二)
--
雅安皮革总厂
--
上里石牌坊——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
精湛的木刻艺术
--
红军标语石刻——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
--
红军标语石刎——赤化全川
--
1935年的县苏维埃旧址
--
文物
--
馆藏文物
--
蒙顶山图(民国·关山月)
--
双马l雹(民国·徐悲鸿)
--
对联(民国·李景福)
--
富贵长寿图(民国·李石君)
--
烈士陵园
--
陇西永兴寺
《雅安市志》修志机构、人员名录
--
雅安市志编纂委员会
--
雅安市志编委会编辑室
--
《雅安市志》完稿人员
--
《雅安市志》复审人员
--
雅安地区终审审订人员(姓氏笔画为序)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建置沿革
--
第一章置县
----
第一节建置前
----
第二节建置后
--
第二章境域 县城
----
第一节境域
----
第二节县城
--
第三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清代
----
第二节中华民国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
--
第四章镇乡
----
第一节镇
----
第二节乡
第二篇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质 地貌
----
第一节地质发育简史
----
第二节地层及岩性
----
第三节地质构造
----
第四节地貌
--
第二章气候
----
第一节气温
----
第二节降水
----
第三节日照和湿度
----
第四节风
----
第五节气候资源
--
第三章河流
----
第一节水系和水文特征
----
第二节干流青衣江
----
第三节青衣江支流
--
第四章土壤
----
第一节成土母质
----
第二节类型及分布
--
第五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水资源
----
第三节矿产资源
----
第四节野生动植物资源
----
第五节自然旅游资源
--
第六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灾害性天气
----
第二节泥石流及滑坡
第三篇人口
--
第一章变动 分布
----
第一节人口变动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二章人口结构
----
第一节性别与年龄构成
----
第二节民族构成
----
第三节职业构成
----
第四节婚姻构成
----
第五节文化程度
--
第三章统计 普查
----
第一节人口统计
----
第二节人口普查
--
第四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宣传教育
----
第三节计划生育法规
----
第四节计划生育措施
第四篇国民经济与管理
--
第一章经济发展
----
第一节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第二节“一五”计划时期
----
第三节“三年困难”及调整时期
----
第五节改革开放时期
--
第二章经济结构
----
第一节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产业结构
--
第三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城镇
----
第二节农村
--
第四章经济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基本建设投资
----
第三节统计管理和审计监督
----
第四节工商行政管理
----
第五节物价管理
----
第六节标准计量管理
第五篇农业
--
第一章土地所有制
----
第一节封建所有制
----
第二节农民所有制
----
第三节集体所有制
----
第四节全民所有制
--
第二章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
第一节耕地
----
第二节土壤
----
第三节气候
----
第四节劳动力
--
第三章种植业
----
第一节作物结构
----
第二节肥料
----
第三节耕作制度
----
第四节种子
----
第五节栽培
----
第六节植物保护
--
第四章农村经营管理
----
第一节管理组织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三节劳动管理
----
第四节财务管理
----
第五节收益分配
--
第五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农业机具推广使用
----
第二节农机经营管理
----
第三节农机修造
--
第六章乡镇企业
----
第一节产业结构
----
第二节经济效益
第六篇林业
--
第一章森林资源
----
第一节资源调查
----
第二节森林蓄积
----
第三节植被类型
----
第四节珍稀古树
----
第五节林副产品资源
--
第二章植树造林
----
第一节造林组织
----
第二节林木种苗
----
第三节造林绿化
--
第三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森林防火
----
第二节森林病虫害防治
----
第三节制止乱砍滥伐
--
第四章林政管理
----
第一节山林权属
----
第二节落实林业“两制”
----
第三节采伐调运管理
--
第五章林产品经营
----
第一节经营机构
----
第二节木材采伐加工
第七篇水利 水电
--
第一章水利建设
----
第一节引水
----
第二节蓄水
----
第三节提水
----
第四节水利工程管理
--
第二章水电开发
----
第一节水能资源
----
第二节电力开发
----
第三节供电用电
----
第四节电力管理
--
第三章防洪 水土保持
----
第一节防洪工程
----
第二节山地灾害防治
----
第三节水土流失治理
--
第四章渔业
----
第一节渔业资源
----
第二节渔业生产
----
第三节渔政管理
第八篇茶业
--
第一章茶叶种植
----
第一节茶园
----
第二节茶树品种
----
第三节茶树栽培
----
第四节改造低产茶园
----
第五节病虫害防治
--
第二章茶叶加工
----
第一节边茶制作
----
第二节细茶制作
--
第三章茶叶经营
----
第一节经营机构
----
第二节收购
----
第三节销售
第九篇畜牧 兽医
--
第一章畜牧
----
第一节家畜和家禽
----
第二节良种繁育
----
第三节饲草饲料
--
第二章兽医
----
第一节兽医组织
----
第二节疫病防治
--
第三章科技推广
----
第一节畜牧科技
----
第二节兽医科技
第十篇工业
--
第一章工业结构
----
第一节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工业产业结构
--
第二章工业生产
----
第一节电力
----
第二节矿冶
----
第三节建材
----
第四节机械工业
----
第五节电子电器 仪表仪器
----
第六节汽车及航空工业
----
第七节化工
----
第八节皮革
----
第九节造纸 印刷
----
第十节服装 织染
----
第十一节食品 饮料
--
第三章工业管理
----
第一节行政管理
----
第二节企业管理
第十一篇交通 邮电
--
第一章道路
----
第一节古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二章河道
----
第一节渡口
----
第二节桥梁
--
第三章运输
----
第一节人畜力运输
----
第二节人力车运输
----
第三节机动车运输
----
第四节水上运输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公路管理
----
第二节运输管理
--
第五章邮政
----
第一节业务
----
第二节邮路
----
第三节投递
--
第六章电信
----
第一节电报
----
第二节电话
第十二篇城建 环保
--
第一章城市建设
----
第一节街道
----
第二节房屋
----
第三节桥梁
----
第四节市政设施
--
第二章市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城市建设资金管理
----
第三节城市规划管理
----
第四节房地产管理
--
第三章村镇建设
----
第一节农村建设
----
第二节建制镇
----
第三节赶场集镇
--
第四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
----
第二节治理
--
第五章建筑业
----
第一节古建筑
----
第二节近代建筑
----
第三节现代建筑
----
第四节建筑队伍
----
第五节建筑管理
第十三篇商业
--
第一章所有制
----
第一节私营
----
第二节集体
----
第三节供销合作
----
第四节国营
--
第二章收购
----
第一节农副产品
----
第二节地方工业品
----
第三节日用杂品
----
第四节废旧物资
--
第三章销售
----
第一节生产资料
----
第二节生活资料
--
第四章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服务业
--
第五章贸易网点
----
第一节城关
----
第二节乡镇
----
第三节物资交流会
第十四篇粮油贸易
--
第一章粮食征收
----
第一节田赋
----
第二节公粮
--
第二章粮食收购
----
第一节计划收购
----
第二节合同订购
----
第三节市场收购及换购
--
第三章粮食供销
----
第一节市镇粮食供应
----
第二节行业和军需及补助用粮
----
第三节农村返销
--
第四章油脂和油料购销
----
第一节食用油脂和油料收购
----
第二节食油销售
----
第三节非食用油(料)购销
--
第五章粮油储运
----
第一节调拨
----
第二节运输
----
第三节仓储
--
第六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经营网点
----
第三节粮油价格
----
第四节支援农业
第十五篇财税
--
第一章管理体制
----
第一节财政体制
----
第二节税收体制
--
第二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收入
----
第二节财政支出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第四节公债和国库券
--
第三章税收
----
第一节农业税
----
第二节农林特产税
----
第三节工商税收
--
第四章财税监督检查
----
第一节财政监督
----
第二节税利检查
第十六篇金融
--
第一章货币
----
第一节流通
----
第二节管理
--
第二章机构
----
第一节票号 银号
----
第二节银行
----
第三节信用合作组织
----
第四节保险公司
--
第三章信贷
----
第一节存款
----
第二节工商贷款
----
第三节农业贷款
----
第四节固定资产贷款
----
第五节民间借贷
--
第四章储蓄
----
第一节城镇储蓄
----
第二节农村储蓄
--
第五章结算
----
第一节同城及县内结算
----
第二节异地结算
--
第六章保险
----
第一节承保
----
第二节防灾理赔
--
第七章拨款监督 代理业务
----
第一节拨款监督
----
第二节代理国库
----
第三节经理债券
第十七篇党派 群团
--
第一章党派
----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中国国民党及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其他党派
--
第二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农会
----
第三节青年团 少先队
----
第四节妇女组织
----
第五节工商业者组织
第十八篇政权 政协
--
第一章议事会 参事会 参议会
----
第一节县议事会及参事会
----
第二节县参议会及国大代表
--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人民代表选举
----
第三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县(市)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三章地方政府
----
第一节知县公署 知事公署 县政府
----
第二节县、市人民政府
----
第三节基层政权
--
第四章政协
----
第一节历届委员会
----
第二节政协常委会工作
第十九篇劳动 人事
--
第一章劳动
----
第一节就业安置
----
第二节劳动调配
----
第三节工资 保险
----
第四节劳动保护 安全生产
----
第五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干部队伍
----
第三节干部管理
----
第四节干部福利
----
第五节机构编制管理
第二十篇军事
--
第一章军事机关及地方武装
----
第一节军事机关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二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军事训练
----
第三节政治教育
----
第四节武器管理
----
第五节作用及贡献
--
第三章兵役
----
第一节制度 机构
----
第二节征(募)兵
----
第三节招飞 选滑
----
第四节预备役
--
第四章驻军
----
第一节四川(川边)陆军
----
第二节国民革命军保安部队
----
第三节解放军武警部队
--
第五章战事
----
第一节保路同志军围攻雅州城
----
第二节“三、边两军”之战
----
第三节民国剿匪
----
第四节二十四军、二十三军争夺雅安
----
第五节刘文辉败退雅安
----
第六节红军困敌雅安城
----
第七节截击“反共救国军”
----
第八节收复五家口
----
第九节解放初期剿匪
--
第六章防空
----
第一节抗日防空
----
第二节人民防空
第二十一篇民政
--
第一章民政业务
----
第一节优抚
----
第二节安置
----
第三节社会救济
----
第四节社会福利事业
----
第五节婚葬改革
--
第二章地名管理
----
第一节地名普查及补查
----
第二节地名命名及更名
----
第三节地名建档及服务
第二十二篇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整顿社会治安
----
第三节打击刑事犯罪
----
第四节治安管理
----
第五节交通管理
----
第六节消防管理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法纪检察
----
第四节经济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民事审判
----
第三节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复查申诉
----
第六节陪审员制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律师工作
----
第三节公证
----
第四节调解
----
第五节法制宣传
第二十三篇科技
--
第一章科技机构
----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科研机构
----
第三节科技推广机构
----
第四节学术团体
--
第二章科技服务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科技情报 学术交流
----
第三节科技培训
----
第四节气象 地震 沼气
--
第三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引进推广
----
第二节获奖项目
--
第四章科技管理
----
第一节课题管理
----
第二节专业技术职称评定
----
第三节经费管理
第二十四篇教育
--
第一章学校教育
----
第一节私塾 义学
----
第二节学前教育
----
第三节小学教育
----
第四节中等学校教育
----
第五节高等学校教育
--
第二章业余教育
----
第一节扫盲
----
第二节文化补习
----
第三节广播电视教育
----
第四节函授
----
第五节自修自考
--
第三章教学
----
第一节学制
----
第二节课程
----
第三节教学改革
--
第四章教育行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教育及教学管理
----
第三节教育经费管理
--
第五章教师
----
第一节任用
----
第二节待遇
----
第三节福利
第二十五篇文化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文化馆(宫、站)俱乐部
----
第二节图书馆
----
第三节书店
--
第二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文学
----
第二节音乐 舞蹈
----
第三节戏剧 曲艺
----
第四节书画 摄影 雕刻
--
第三章民间文艺
----
第一节民间文学
----
第二节民间歌舞
----
第三节民间工艺美术
--
第四章新闻 广播 电影 电视
----
第一节新闻
----
第二节广播
----
第三节电影
----
第四节电视
--
第五章档案 修志
----
第一节档案
----
第二节修志
--
第六章文物 名胜
----
第一节地面文物
----
第二节馆藏文物
----
第三节名胜
--
第七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文化局
----
第二节广播电视局
----
第三节档案局(馆)
----
第四节市志办公室
第二十六篇卫生 体育
--
第一章医疗单位
----
第一节市(县)以上医院
----
第二节区乡卫生院(所)
--
第二章中医 西医
----
第一节中医
----
第二节西医
----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
第三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公共卫生
----
第二节卫生监测
----
第三节传染病管理和防治
----
第四节地方病防治
--
第四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妇女保健
----
第二节儿童保健
--
第五章医药
----
第一节药品生产
----
第二节药品经营
----
第三节药政管理
--
第六章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第三节运动员培养
--
第七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运动会
----
第二节竞赛成绩
第二十七篇社会风土
--
第一章社会组织
----
第一节宗族
----
第二节家庭
----
第三节行会
----
第四节帮会
----
第五节一贯道
--
第二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伊斯兰教
----
第四节天主教
----
第五节基督教
--
第三章民俗
----
第一节婚丧
----
第二节饮食 服饰
----
第三节居宅 行路
----
第四节祭祀 庆典 庙会
----
第五节节日
----
第六节禁忌
----
第七节劣俗
--
第四章方言
----
第一节语音
----
第二节词汇
----
第三节谚语选
----
第四节歇后语选
人物
--
一、传略
----
高颐
----
古维哲
----
黄云鹄
----
李景复
----
杨联陛
----
余良选
----
李明智
----
贾鸿基
----
韩炳
----
罗日增
----
陈文高
----
王嘉猷
----
罗西玲
----
余彦良
----
高南斗
----
罗良君
----
李廷俊
----
赵存善
----
张祉滋
----
但秀孚
----
杨致中
----
穆金华
----
刘文辉
----
胡有明
----
施成信
----
陈珠珊
----
陶春轩
----
叶宗陶
----
彭海清
----
郑成级
----
张朝全
----
孙盛辅
----
杨联鉴
----
潘行之
----
欧阳枢北
----
陈强立
----
楚禅
----
郭和卿
----
秦世馀
----
周岐昌
--
二、烈士英名录
----
土地革命
----
抗日战争
----
解放战争
----
抗美援朝
----
剿匪 民改
----
对越自卫反击战
----
其他
附录
--
一、重要文告
--
二、诗词文存
----
(一)诗词
----
(二)文选
----
(三)杂记
--
三、旧志序跋
--
四、新志文存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