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松江统计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实事求是原则,详今略古,力求全面记述松江统计事业的历史发展
进程,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二、本志记事,上溯起源,下限至2010年,有些内容适当延伸。
三、本志前设概述、大事记,统摄全志;次列各章、节、目等层次,横排纵述,纵横结合,
共分9章。志末列编后记。
四、本志行政区划、机构、地名等,均按当时名称记载。记述机构或事物名称,首次出
现时用全称,再次出现时用简称。
五、本志文字记述采用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彩色图片刊于卷首,黑白图片等
随文设置。
六、松江统计界已故优秀统计人士4人予以立传,优秀统计工作者9人作为先进人
物予以简介。
七、计量,除历史资料沿用原计量单位外,原则上按1984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在我
国统一实行计量单位的命令》执行。
八、本志采用现代语体文。
九、本志纪年,采用公元纪年与历史纪年。历史纪年用汉字,括注公元纪年。志中
“解放前、后”指1949年5月13日松江解放前、后。年代除标明以外,其余如50年代、60
年代等均指20世纪。农历日期用汉字书写,公历日期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十、本志资料取自档案、报刊及公开出版的著述,部分资料由相关部门提供。
内容时限:
-2010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松江财政志》编纂委员
图片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财政管理体制
--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沿革
--
第二节 税收分享政策的变动
第二章 财政收入
--
第一节 财政总收入
--
第二节 地方财政收入
--
第三节 税收收入
--
第四节 田赋一农业税
--
第五节 其他财政收入
--
第六节 一般预算收入
第三章 财政支出
--
第一节 财政总支出
--
第二节 经济建设支出
--
第三节 城市维护费支出
--
第四节 教科文事业支出
--
第五节 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支出
--
第六节 行政管理支出
--
第七节 其他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
第四章 预算和国库管理
--
第一节 财政预算管理
--
第二节 国库管理
--
第三节 非税收入管理
--
第四节 国债、周转金及专项资金管理
--
第五节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第五章 行政和企事业单位财政财务管理
--
第一节 企业财政财务管理
--
第二节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管理
--
第三节 农业财政财务管理
--
第四节 基本建设和城市维护财政财务管理
--
第五节 教科文事业财政财务管理
--
第六节 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事业财政财务管理
第六章 会计管理
--
第一节 企业会计制度管理
--
第二节 会计监督管理
--
第三节 会计人员管理
--
第四节 会计电算化
--
第五节 代理记账、会计委派
第七章 财政信息化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职责和设施配置
--
第二节 财政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
--
第三节 财政信息化系统应用及完善
--
第四节 “三个更加注重”财政资金安全试点
--
第五节 “乡财县管”电子政务平台
第八章 财政监督
--
第一节 财政监察
--
第二节 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
--
第三节 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
--
第四节 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第九章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一节 公产管理
--
第二节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第十章 财政法制化管理和财政调研
--
第一节 法制化管理
--
第二节 财政调研
第十一章 乡镇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所
--
第二节 乡镇财政收支
--
第三节 乡镇财政管理
第十二章 财政机构队伍
--
第一节 中共组织
--
第二节 行政机构
--
第三节 群团组织
--
第四节 人事管理
--
第五节 教育培训及纪检监察
--
第六节 财政局本部行政管理
--
第七节 政府附设机构
专记
--
一、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松江县支行
--
二、振兴投资服务公司
附记
--
附记一 1988-2010年松江区(县)财政重要文件
--
附记二 松江区(县)历年财政预决算报告摘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