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志(1986-2006)

赤水市志(1986-2006)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坚持继承传统、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客观、科学地记述赤水市(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二、本志为《赤水县志》的续修,是赤水市第一部市志。上限为1986年,下限至2006年底,个别史实年限有所上溯或下延,重大要事“特记”延至2010年。

内容时限: 1986-2006

出版时间: 2012年05月

目录

封面
赤水市志
图片
-- 赤水市行政区划图
-- 赤水市地势图
-- 赤水市政区交通图
-- 赤水市森林资源图
-- 1986年赤水县城
-- 2006年赤水市区
-- 2003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前排左二)在赤水调研
-- 2005年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中)在赤水视察
-- 2000年5月,中共贵州省委书记钱运录(左二)在赤水调研
-- 1995年1月,军事博物馆首任馆长、国防大学原副校长、赤水籍老红军贾若瑜将军(左一)在赤水考察
-- 1995年10月,贵州省省长陈士能(右二)在赤水新锦竹业有限公司调研
-- 2001年,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秘书长庹文升(前排左一)在赤水视察
-- 2005年5月,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石秀诗(前排左二)在赤水考察竹产业
-- 2005年3月.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右三)考察赤水旅游商品市场
-- 2006年9月,毛泽东女儿李敏(前排右二)到赤水红军烈士陵园祭奠先烈
-- 2005年9月,毛泽东孙子毛新宇大校(前排右二)到赤水红军烈士陵园祭奠先烈
-- 2006年,贵州省政协主席、省计划生育协会会长王思齐(左三)视察赤水计生协会工作
-- 2001年10月,赤水历届部分领导参加“三会一节”活动
-- 1990年12月22日.建市会场一角(赤水一中操场)
-- 1990年12月22日,赤水撤县建市庆祝会
-- 1990年12月22日,遵义地区行署向赤水市授衔牌
-- 1990年12月22日,赤水撇县设市庆祝活动游行队伍
-- 1991年1月14日,中共赤水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选出的市委常委会委员
-- 民国时期黔军第三师师部——太极楼(90年代初摄)
-- 20世纪80年代末老城十字口
-- 城区北后街的陈家院(20泄纪90年代摄)
-- 赤水市东门河边紫云宫王爷庙,后为盐帮公所、盐业公司和长征运输社(20世纪90年代摄)
-- 1997年在市府路改建的市委、政府大门
-- 城区人民南路街景
-- 赤水城河滨中路
-- 赤水桥头——富康大厦
-- 2003年河滨中路园林绿化一角
-- 1997年建于文化广场前的红军四渡赤水奇兵雕塑
-- 1997年建于政府门前的“同心协力”雕塑
-- 2005年建于人民西路的“红军长征在赤水”雕塑
-- 2004年建于东门码头的航道大厦
-- 1997年建于人民南路的电信大楼
-- 2005年装修后的中悦大酒店
-- 2006年建于赤切路的赤水桫椤博物馆
-- 2006年新建于河滨西路的旅游长途汽车客运站
-- 2004年,香樟林公园改建一角
-- 2004年修建的赤水城河滨中路广场
-- 1995年建于延安路旁的文化广场
-- 赤水城——1997年香港回归之夜
-- 1978年建成投产的国家一级企业——赤水天然气化肥厂
-- 2004年.官八井井场
-- 陈家湾电站机房
-- 贵州省内河运输第一大港——赤水鲢鱼溪货运码头
-- 赤水市鸿锐电冶有限责任公司
-- 赤水晒醋厂
-- 赤水市岔角煤矿一角
-- 大溪口赤水市污水处理厂
--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赤水新宇公司
-- 1993年5月,赤水举办“名河颂”大型音乐会
-- 2000年6月,徐沛东(中)、阎肃等12位著名音乐家在赤水河船上创作《赤水情》
-- 1996年在赤水市老城西门拍摄电视剧《遵义会议》
-- 2000年10月,第十届川滇黔《赤水河之声》音乐节在赤水举办
-- 2003年11月9日,在市运动场举行赤水市第一届运动会
-- 2000年在大同镇举行独竹漂活动
-- 1990年5月28日,赤水举办端午龙舟赛
-- 2000年,大同镇举办苗族采山节
-- 2005年“军事日”活动
-- 2005年全面完工的市体育馆
-- 2005年5月,中国作家协会赤水文学创作基地成立授牌
-- 赤水市第一小学
-- 赤水市第二小学
-- 赤水市第一中学
-- 赤水市第三中学
-- 20世纪90年代,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大楼
-- 2006年,两河口乡学校电化教育
-- 1994年2月18日,举行庆祝赤水风景名胜区晋升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盛大游行
-- 1991年11月,赤水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论证会
-- 2006年在成都举办旅游推介会
-- 2001年,中国侏罗纪公园揭幕仪式
-- 1987年4月,法国专家在桫椤保护区考察
-- 赤水大瀑布
-- 赤水大瀑布神奇的佛光
-- 2003年修建的赤水大瀑布大门后面雕塑
-- 2003年修建的赤水大瀑布大门正面雕塑
-- 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 佛肚竹
-- 竹海观海楼
-- 竹海闷头溪神女瀑
-- 四洞沟景区水帘洞瀑布
-- 五柱峰
-- 黄金水道——赤水河
-- 大同古镇
-- 历史文化名镇——丙安
-- 桫椤群落
-- 桫椤保护区内赤壁神州
-- 月亮湖
-- 赤水大瀑布景区中洞瀑布
-- 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
-- 桫椤保护区甘沟瀑布
-- 宝源梯田
-- 赤水红军烈士陵园
-- 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复兴场战斗遗址纪念碑
-- 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黄陂洞战斗遗址
-- 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风溪口红军渡
-- 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元厚渡口纪念碑
-- 赤水古城北门天泽门
-- 2006年,赤水城东门坡民居
-- 丙安古街
-- 1930年,二十五军副军长侯之担所建的公馆
-- 宝源农居
-- 大同镇永台郑氏石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官渡镇谢氏石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长沙镇沈家坝功德坊
-- 复兴镇江西会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赤水市万寿宫(2006年整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2006年扩建的长岭埂圆通寺
-- 2006年迁建于锦秀路的基督教堂
-- 天台山大佛
-- 元厚镇石梅寺保存的明祟祯九年二月铸造的铁馨
-- 1998年发掘的马鞍山晋汉岩墓群
-- 民国十七年,周西成在赤水造币厂所造贵州银币
-- 大同镇陈贡珊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1925年,周西成在赤水造币厂仿四川银元版式所造银币
-- 丹霞岩层中发现的鱼化石
-- 官渡镇岩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宝源乡回龙新村农居
-- 复兴镇长江新村农居
-- 2005年推广农业机械化
-- 元厚镇农家小院
-- 复兴镇风溪村农居
--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会
-- 引进台湾良种蕃木瓜
-- 竹荪采收
-- 石斛特色产业
-- 荔枝
-- 梨子
-- 桃子
-- 甜橙
-- 2000年粮食连续15年丰收
-- 龙眼(桂圆)
-- 竹乡乌骨鸡
-- 林下养鸡
-- 良种母猪
-- 2004年引进的波尔山羊
-- 2005年引进的秦川牛
-- 白鹇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熊
-- 猕猴
-- 名贵珍稀蝴蝶——枯叶蝶
-- 毛冠鹿
-- 云豹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苏门羚
-- 竹乡白鹤
-- 红腹锦鸡
-- 小黄花茶
-- 三头桫椤
-- 兰草
-- 楠木
-- 白茶树王
-- 红豆杉
-- 鹅掌楸
-- 竹雕
-- 全竹系列家具
-- 全竹工艺扇
-- 竹编毛泽东诗词
-- 赤水硒醋
-- 佛光岩
-- 杨家岩
-- 香溪湖内侧的万年灵芝石
-- 热气球
-- 2007年,全国丹霞地貌著名专家黄进在赤水考察
-- 2007年,世界自然联盟与世界保护区委员会喀斯特地貌与洞穴工作组主席艾勒瑞·哈密尔瑞·史密斯(右二)
-- 2009年9月21日,赤水干部群众举行万人欢迎仪式迎接IUCN专家组到赤实地考察赤水丹霞
-- 2009年7月,国家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李如生及贵州省申遗办赤水市领导在西班牙观摩33届世界遗产申报工
-- 2009年5月26日,赤水市委、市人民政府举行“赤水丹霞提名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攻坚动员大会”会场
-- 2010年8月2日,参加巴西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丹霞”申遣工作贵州代表团成员与外国友人共庆申遗
-- 2008年.黔北20万吨竹浆林纸一体化厂区
-- 2008年10月22日,赤天化竹纸一体化纸浆项目投产典礼剪彩
-- 2010年,天竹纸业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 黔北20万吨竹浆林纸一体化工程纸厂区内
-- 部分荣誉
-- 2007年4月,全市地方志工作会议
-- 2011年3月25日,赤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召开《赤水市志》志稿评审会合影
-- 2007年4月19日,常务副市长张集智(左二)和市方志办领导与聘请参加修志的老同志座谈
-- 2007年11月《赤水市志》编辑都全体人员合影
赤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5年11月7日)
赤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7年2月26日)
赤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0年10月15日调整)
赤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07年2月26日)
《赤水市志(1986-2006)》编辑部(2007年2月26日)
上善若水——《赤水市志》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置地理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建置
---- 第二节 境域
---- 第三节 政区
-- 第二章 街道
---- 第一节 市中街道
---- 第二节 文华街道
---- 第三节 金华街道
-- 第三章 镇乡
---- 第一节 天台镇
---- 第二节 复兴镇
---- 第三节 大同镇
---- 第四节 旺隆镇
---- 第五节 葫市镇
---- 第六节 元厚镇
---- 第七节 官渡镇
---- 第八节 长期镇
---- 第九节 长沙镇
---- 第十节 两河口乡
---- 第十一节 丙安乡
---- 第十二节 宝源乡
---- 第十三节 石堡乡
---- 第十四节 白云乡
-- 第四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气候
---- 第三节 水文
---- 第四节 土壤
---- 第五节 植被动物
---- 第六节 矿藏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水灾
---- 第三节 其他灾害
第二篇 人口民宗
-- 第一章 人口状况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人口自然变动
---- 第四节 人口迁移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年龄构成
---- 第二节 性别构成
---- 第三节 文化构成
---- 第四节 职业构成
-- 第三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计生宣教
---- 第二节 政策法规
---- 第三节 计生管理
---- 第四节 计生服务
-- 第四章 少数民族
---- 第一节 民族结构与分布
---- 第二节 苗族
---- 第三节 民族工作
-- 第五章 宗教
---- 第一节 宗教现状
---- 第二节 宗教场所及管理
-- 第六章 家庭家族
---- 第一节 姓氏与家庭
---- 第二节 家族
第三篇 生态建设环境保护
-- 第一章 赤水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 第一节 总体规划
---- 第二节 目标任务
---- 第三节 项目实施
---- 第四节 生态建设成效
-- 第二章 自然保护区
---- 第一节 保护区建立
---- 第二节 保护区规划
---- 第三节 保护管理
---- 第四节 科学考察
-- 第三章 赤水风景名胜区
---- 第一节 景区规划
---- 第二节 保护与管理
-- 第四章 国家森林公园
---- 第一节 森林公园
---- 第二节 生态建设管理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 第三节 法制宣教
---- 第四节 环境执法
---- 第五节 环境污染防治
---- 第六节 环境监测
---- 第七节 自然环境保护
第四篇 旅游
-- 第一章 风景旅游资源
---- 第一节 自然生态景观
---- 第二节 古镇人文景观
---- 第三节 历史人文景观
---- 第四节 风景游览区
-- 第二章 旅游业
---- 第一节 旅游开发
---- 第二节 旅游发展规划
---- 第三节 宣传推介
---- 第四节 旅游基础设施
---- 第五节 乡村旅游
-- 第三章 旅游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营体制
---- 第三节 行业管理
---- 第四节 经营企业
第五篇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经济管理综述
---- 第一节 国民经济计划执行
---- 第二节 经济结构调整
----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
---- 第四节 人民生活水平
--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企业经营体制改革
---- 第三节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 第三章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
---- 第四节 统计管理
---- 第五节 农村抽样调查
---- 第六节 审计管理
---- 第七节 质量技术监督
-- 第四章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 土地利用与保护
---- 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理
---- 第三节 矿产资源管理
---- 第四节 地质灾害预防
---- 第五节 执法与监察
第六篇 农业
-- 第一章 农业区划
---- 第一节 区域划分
---- 第二节 区域产业调整
-- 第二章 农作物种植
---- 第一节 作物种子
---- 第二节 粮食作物栽培
---- 第三节 经济作物栽培
-- 第三章 农作物保护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果树蔬菜
---- 第三节 农药药械
-- 第四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畜禽饲养
---- 第二节 渔业生产
---- 第三节 昆虫养殖
---- 第四节 畜牧管理
-- 第五章 农业开发产业建设
---- 第一节 农业综合开发
----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建设
---- 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六章 农业服务
---- 第一节 适用技术推广
---- 第二节 农业机具
---- 第三节 农技队伍
---- 第四节 气象服务
-- 第七章 农业经济管理
---- 第一节 耕地劳力畜力
---- 第二节 经营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农民减负
---- 第四节 农业管理
-- 第八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设施
---- 第二节 水土保持
---- 第三节 水政管理
---- 第四节 防汛抗旱
-- 第九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技术改造
---- 第四节 乡镇企业管理
---- 第五节 主要企业
-- 第十章 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目标规划
---- 第二节 保障机制
---- 第三节 创建成效
第七篇 林业
-- 第一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林地分布
---- 第二节 森林蓄积
---- 第三节 森林特产
-- 第二章 管理体制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经营企业
---- 第三节 学会协会
---- 第四节 改制
-- 第三章 林政管理
---- 第一节 林业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竹木材营销管理
---- 第三节 林业费征收
---- 第四节 林权争议
---- 第五节 野生动植物保护
---- 第六节 依法治林
-- 第四章 植树造林
---- 第一节 育苗引种
---- 第二节 引资贷款造林
---- 第三节 退耕还林
-- 第五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天然林保护
---- 第二节 森林防火
---- 第三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第八篇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经济
---- 第一节 规模类型
---- 第二节 产值效益
-- 第二章 企业改革改制
---- 第一节 国有及控股企业
---- 第二节 股份制企业
---- 第三节 租赁承包
---- 第四节 破产企业
-- 第三章 非公有制企业
---- 第一节 个体私营工业
---- 第二节 引资企业
-- 第四章 工业行业
---- 第一节 轻工业
---- 第二节 竹产业
---- 第三节 食品加工业
---- 第四节 化工工业
---- 第五节 冶炼与建材工业
---- 第六节 能源工业
---- 第七节 电力工业
---- 第八节 机械制造与造船工业
---- 第九节 电子与修理业
-- 第五章 工业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企业管理
第九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市建设
---- 第一节 城市改造建设
---- 第二节 街道建设
---- 第三节 市政设施
---- 第四节 住宅建设
---- 第五节 公共设施建筑
---- 第六节 城市景观建筑
-- 第二章 集镇
---- 第一节 主要集镇
---- 第二节 农居
---- 第三节 新村
---- 第四节 乡镇供水
-- 第三章 城乡建设规划
---- 第一节 城市规划
---- 第二节 乡镇规划
---- 第三节 古镇保护规划
-- 第四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设计与勘察
---- 第二节 建筑施工
---- 第三节 建筑装饰装修
---- 第四节 建筑监理
-- 第五章 房地产业
---- 第一节 公房管理
----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管理
---- 第三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六章 建设管理
---- 第一节 城乡建设管理
---- 第二节 建筑市场管理
-- 第七章 城市管理
---- 第一节 城市环境管理
---- 第二节 公交能源管理
---- 第三节 管护与监督
第十篇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设施
---- 第一节 航道
---- 第二节 港口
---- 第三节 渡口
---- 第四节 道路
---- 第五节 桥梁
---- 第六节 车站停车场
-- 第二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道路运输
---- 第二节 水路运输
---- 第三节 人畜力运输
-- 第三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 陆运管理
---- 第二节 专项管理
---- 第三节 水运管理
-- 第四章 交通安全管理
---- 第一节 公路安全监理
---- 第二节 水上安全监理
---- 第三节 渡口安全管理
---- 第四节 交通事故
-- 第五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政设施
---- 第二节 邮路投递
---- 第三节 函件包裹
---- 第四节 汇兑邮储
---- 第五节 发行集邮
-- 第六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报
---- 第二节 有线通信
---- 第三节 无线通信
---- 第四节 数据通信
---- 第五节 移动通信
第十一篇 商业贸易
-- 第一章 商业企业
---- 第一节 国营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民营商业
---- 第四节 股份制商贸企业
-- 第二章 商贸市场
---- 第一节 乡镇集市
---- 第二节 城区市场
-- 第三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工业品购销
---- 第二节 农产品购销
---- 第三节 出口商品
---- 第四节 商品储运
--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餐饮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 第五章 粮油
---- 第一节 粮油企业
---- 第二节 粮油购销
---- 第三节 粮油储运
---- 第四节 粮油加工
---- 第五节 粮油改革改制
-- 第六章 供销
---- 第一节 经营网点
---- 第二节 经营业务
---- 第三节 企业管理
---- 第四节 供销体改
-- 第七章 专卖专营
---- 第一节 烟草
---- 第二节 盐业
---- 第三节 石油
-- 第八章 名优特产
---- 第一节 名优产品
---- 第二节 地方名食
第十二篇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体制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第五节 国债发行
---- 第六节 财政监督
-- 第二章 税收
---- 第一节 税收收入
---- 第二节 税种税率
---- 第三节 税收征管
---- 第四节 税务稽查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储蓄
---- 第四节 信贷
---- 第五节 银行结算
---- 第六节 金融监管
---- 第七节 保险
第十三篇 政党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赤水市(县)委员会
---- 第一节 党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中共赤水市(县)委
---- 第三节 市(县)委会议
---- 第四节 工作机构
---- 第五节 组织机构
---- 第六节 思想作风建设
-- 第二章 重要决策
---- 第一节 改革试验区与发展目标
---- 第二节 民主政治建设
---- 第三节 改革与发展
-- 第三章 党务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干部工作
---- 第三节 宣传教育
---- 第四节 统战工作
---- 第五节 政法委工作
---- 第六节 党史编研
---- 第七节 党校教育
---- 第八节 老干部工作
---- 第九节 机要保密
-- 第四章 纪检监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党风党纪教育
---- 第三节 反腐倡廉
---- 第四节 执法监察
---- 第五节 纠风治理
-- 第五章 人民团体
---- 第一节 总工会
---- 第二节 青少年团体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六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七节 归侨侨眷联合会
---- 第八节 残疾人联合会
第十四篇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 人大代表
---- 第一节 人大代表选举
---- 第二节 乡镇人大代表选举
---- 第三节 代表大会
----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市(县)人大常委会
---- 第一节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人大常委会会议
---- 第三节 决定与决议
---- 第四节 基层人大工作
---- 第五节 来信来访
-- 第三章 权力行使
---- 第一节 人事任免
---- 第二节 工作监督
---- 第三节 法律监督
---- 第四节 个案监督
---- 第五节 议案办理
第十五篇 人民政府
-- 第一章 政府机构
---- 第一节 赤水市(县)人民政府
---- 第二节 政府工作机构
---- 第三节 派出与驻外机构
---- 第四节 乡镇政府
---- 第五节 外事接待
-- 第二章 行政制度
---- 第一节 会议制度
---- 第二节 协调督办
---- 第三节 信息调研
---- 第四节 信访工作
-- 第三章 政务纪要
---- 第一节 改革改制
---- 第二节 生态经济建设
第十六篇 人劳社保民政
-- 第一章 人事
---- 第一节 人事制度
---- 第二节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
---- 第三节 行政事业职工工资
---- 第四节 企业职工工资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
---- 第三节 劳动技能
---- 第四节 劳动权益
-- 第三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社保基金
---- 第二节 养老保险
---- 第三节 失业保险
---- 第四节 医疗生育保险
---- 第五节 工伤保险
-- 第四章 民政
---- 第一节 优抚安置
---- 第二节 救灾救济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四节 基层自治组织
---- 第五节 社会事务管理
---- 第六节 勘界工作
第十七篇 人民政协
-- 第一章 市(县)政协委员会
---- 第一节 市(县)政协委员
---- 第二节 市(县)政协委员全体会议
---- 第三节 机构联络组
-- 第二章 市(县)政协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 常委会组成
---- 第二节 常委会会议
---- 第三节 主席会议
-- 第三章 协商监督
---- 第一节 政治协商
---- 第二节 对口协商
---- 第三节 视察调研
---- 第四节 提案工作
-- 第四章 专项工作
---- 第一节 联络组工作
---- 第二节 智力支边
---- 第三节 文史工作
-- 第五章 联谊活动
---- 第一节 交往联谊
---- 第二节 赤水河开发活动
---- 第三节 助教兴教
---- 第四节 诗画联谊
第十八篇 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维护社会稳定
---- 第三节 打击犯罪活动
---- 第四节 户政管理
---- 第五节 治安管理
---- 第六节 出入境管理
---- 第七节 监所管理
---- 第八节 公安消防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职务犯罪检察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控申检察
----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判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刑事审判
---- 第四节 民事审判
---- 第五节 商事审判
---- 第六节 行政审判
---- 第七节 执行
---- 第八节 立案信访
---- 第九节 审判监督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普法依法治理
---- 第二节 人民调解
---- 第三节 律师公证
---- 第四节 法律服务与援助
---- 第五节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
-- 第五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一节 群防群治
---- 第二节 平安工程和综治创优
---- 第三节 “严打”整治斗争
第十九篇 军事
-- 第一章 人民武装部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国防教育
---- 第三节 人防战备
---- 第四节 拥政爱民
---- 第五节 双拥共建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预备役
---- 第二节 征兵工作
-- 第三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训练
---- 第三节 装备
-- 第四章 武警驻军
---- 第一节 武警中队
---- 第二节 消防大队
第二十篇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科技机构与队伍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二章 科技服务管理
---- 第一节 科技服务
---- 第二节 科技管理
---- 第三节 民营科技企业管理
-- 第三章 科学普及
---- 第一节 科普活动
---- 第二节 科普示范市创建
-- 第四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科研与技改
---- 第二节 示范推广
------ 附表:获奖成果表
第二十一篇 教育
-- 第一章 教育改革
---- 第一节 体制改革
----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 第三节 招生考试制度
-- 第二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学前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初中教育
---- 第四节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第五节 高中教育
-- 第三章 学校选介
---- 第一节 幼儿园
---- 第二节 小学
---- 第三节 中学
-- 第四章 职业教育
---- 第一节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二节 专业技术教育
-- 第五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扫盲教育
---- 第二节 成人学历教育
-- 第六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概况
---- 第二节 教师管理
---- 第三节 师资培训
---- 第四节 教师待遇
---- 第五节 师德建设
-- 第七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教育机构
---- 第二节 教育经费
---- 第三节 教育设施
---- 第四节 教育督导制度
-- 第八章 德育工作
---- 第一节 队伍建设
---- 第二节 基层组织
---- 第三节 德育教育活动
-- 第九章 教育教学研究
---- 第一节 教研机构
---- 第二节 教学管理
---- 第三节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 第四节 普及实验教学
---- 第五节 电化教育
---- 第六节 教研工作
第二十二篇 文化体育档案
-- 第一章 文化组织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文化组织
---- 第三节 文化场馆
-- 第二章 文化活动与创作
---- 第一节 文化活动
---- 第二节 文学创作
-- 第三章 文物
---- 第一节 考古发掘
---- 第二节 文物保护
---- 第三节 新发现文物
---- 第四节 文物藏品
-- 第四章 书报广播影视
---- 第一节 报刊
---- 第二节 广播电视电影
---- 第三节 图书馆与图书发行
---- 第四节 文化市场
-- 第五章 档案与地方志
---- 第一节 档案执法
---- 第二节 档案管理
---- 第三节 档案保管与利用
---- 第四节 地方志工作
-- 第六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组织
---- 第二节 体育设施
---- 第三节 全民健身活动
---- 第四节 竞技体育
---- 第五节 群众体育
---- 第六节 体育市场管理
第二十三篇 医疗卫生
-- 第一章 爱国卫生
---- 第一节 健康教育
---- 第二节 环境卫生
-- 第二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 地方病慢性病防治
---- 第四节 卫生监督监测
-- 第三章 医疗
---- 第一节 医疗机构
---- 第二节 医疗设备
---- 第三节 医疗技术
-- 第四章 药品
---- 第一节 生产与加工
---- 第二节 药材药品营销
---- 第三节 药政管理
-- 第五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六章 医疗卫生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医政管理
---- 第三节 合作医疗公费医疗管理
---- 第四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第二十四篇 社会习尚
-- 第一章 生活习俗
---- 第一节 服饰美体
---- 第二节 饮食
---- 第三节 居住
---- 第四节 出行与休闲
-- 第二章 礼仪习俗
---- 第一节 生育养育
---- 第二节 婚嫁寿庆
---- 第三节 丧葬
---- 第四节 禁忌
-- 第三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精神文明创建
---- 第二节 公民道德建设
---- 第三节 创建文明和谐环境
---- 第四节 社会新风
人物
-- 一、人物传
---- (一)中共党员
------ 袁沉颖
------ 廖林生
------ 王永修
------ 赵欲樵
------ 王鸣皋
------ 周潮声
------ 郗仁永
------ 张跃龙
------ 吴银安
------ 罗明
------ 秦川
------ 江浩然
------ 田广才
------ 孟国兴
------ 谢渝生
------ 解亭
------ 陈俊康
------ 郑汝声
------ 明方成
---- (二)社会各界人士
------ 游树廷
------ 李白诗
------ 李宋
------ 廖士楷
------ 赵君式
------ 聂永珍
------ 谢亮生
------ 邓国炘
------ 李显尧
------ 张茂诚
------ 周孔昭
------ 何世臣
------ 袁恒昌
------ 张声溶
------ 袁锡敏
-- 二、补遗人物
---- 袁吉皆
---- 李仕卿
---- 谢伦书
---- 谢鸣岐
---- 罗健生
---- 龙际飞
---- 罗翥丹
---- 明朗北
---- 王文荦
-- 三、烈士名录
---- 马利平
---- 赵品华
-- 四、先进人物名录
-- 五、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特记
附录
-- 文献辑存
---- 一、设立赤水市
---- 二、划定革命老区
---- 三、行政区域勘定协议
---- 四、赤水市(县)先进集体
---- 五、植物名录
---- 六、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名录
编纂始末
编修部门志稿单位
索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