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边县志(1993-2005)

盐边县志(1993-200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盐边县志》(1993~2005)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解放思想,以史为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如实记叙盐边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二、本志记述时间上限为1993年,接续上本志书,下限至2005年底。为保证事物记述的连续性和资料的完整性,方便读者了解县情全貌,部分内容上、下限适当上溯和下延。志中年代(如80年代、90年代)均为20世纪年代。三、本志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并用。

内容时限: 1993-2005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

目录

封面
盐边县志(1993~2005)
题词
-- 国务院总理李鹏题词
-- 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题词
图片
-- 盐边县行政政区划图
-- 1999年5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左四)、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左三)、中央组织部部长曾庆红
-- 1997年6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二滩水电站视察
-- 1998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左三)、四川省省委书记谢世杰(左四)视察二滩水电站
-- 1996年10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二滩水电站视察
-- 1993年12月11~12日,二滩水电站截流,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前左二)、国家计委主任叶青(前左三
-- 1999年5月2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右四)视察二滩水电站
-- 1996年7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伍精华(前左三)等一行视察盐边
-- 2008年9月6日,四川省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左一)在和爱乡视察灾情
-- 2004年8月11日,攀枝花市委书记张成明(中)、市长赵爱明(右一)视察盐边县
-- 2005年2月7日,攀枝花市委书记赵爱明(左二)、市长孙平(中)视察盐边县
-- 2009年1月24日,攀枝花市委书记赵爱明(左二)、市长刘晓华(左三)等领导看望慰问益民乡地震受灾农
-- 2009年1月19日,县委书记李仁杰(右二)看望慰问环卫工人
-- 2009年5月17日,县长邓斌(右四)在红格镇视察烤烟移栽情况
-- 2002年12月16日,西攀高速公路建设攀枝花段在新九乡举行开工仪式
-- 2003年12月7日,国家射击射箭训练基地奠基典礼,在红格温泉度假区举行
-- 2003年11月28日,投资5000万元的攀枝花明基温泉国际会馆在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工
-- 2000年1月1日,四川省省委书记谢世杰(右二)带领四川省攀西旅游资源开发考察团一行到二滩水电站视察
-- 1996年5月14日,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右二)等领导视察二滩水电站
-- 1998年2月19日,四川省省委书记谢世杰(右三)在攀枝花市委书记秦万祥(右二)陪同下视察二滩水电站
-- 1996年5月8日,国家体改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张皓若(左四)、四川省省长宋宝瑞(左三),国家体改委副
-- 2005年2月13日,四川省省委书记张学忠(左二)在益民乡看望移民
-- 2008年9月3日,四川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左二)看望慰问盐边县和爱乡顺利村中村社“
-- 2003年11月30日,稻攀路(渔门至盐源界)改造工程开工典礼在盐边县永兴镇六合村举行
-- 2009年2月14日,在箐河乡举行箐河瀑布景区建设开工典礼
-- 已建成的西攀高速公路金沙江特大桥
-- 2003年3月,盐边县红宝乡“花山节 ”开幕式
-- 2007年3月20日,全国手曲棒垒球锦标赛在红格镇举行
-- 2007年12月22日,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走进盐边”大型文艺活动在盐边县渔门镇举行
-- 2003年11月29日,渔门镇举行首届“花鱼节 ”
-- 2006年7月13日,盐边县在移民广场隆重庆祝盐边县民主改革50周年
-- 2009年4月26日,中国·攀枝花格萨拉索玛花节在格萨拉开幕
-- 盐边县政府综合办公楼
-- 盐边县人民法院
-- 盐边县新城派出所
-- 县城一角
-- 盐边县移民广场
-- 盐边县人民医院
-- 盐边县渔门中学
-- 远眺渔门镇
-- 二滩水电站外国员工住地——欧方营地
-- 二滩水电站泄洪瀑布
-- 红格温泉
-- 盐边县红格修日酒店绿化区
-- 格萨拉影视基地--太古城
-- 格萨拉湿地秋景
-- 箐河瀑布
-- 柏林山春景
-- 美丽的渔门岛
-- 国胜名茶
-- 烤乳猪
-- 浑浆豆花
-- 坨坨猪肉
-- 早市四季豆
-- 芒果
-- 桂圆
-- 椪柑
-- 水稻
-- 蚕茧
-- 长势良好的烤烟
-- 红格镇早市蔬菜
-- 2010年5月25日,《盐边县志》(1993~2005)通过县级评审
-- 《盐边县志》评审稿
-- 编辑对志稿进行最终校订
《盐边县志》(1993~2005)编纂委员会
《盐边县志》(1993~2005)总编室
《盐边县志》(1993~2005)县级评审小组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政区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大笮县的建立
---- 第二节 甸卫司时期
---- 第三节 废厅改县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境域变更
---- 第二节 区划调整
-- 第三章 乡镇概况
---- 第一节 桐子林镇
---- 第二节 红格镇
---- 第三节 渔门镇
---- 第四节 永兴镇
---- 第五节 新几乡
---- 第六节 益民乡
---- 第七节 和爱弊族乡
---- 第八节 红果彝族乡
---- 第九节 鲢鱼彝族乡
---- 第十节 共和乡
---- 第十一节 国胜乡
---- 第十二节 红宝苗族彝族乡
---- 第十三节 惠民乡
---- 第十四节 箐河傈僳族乡
---- 第十五节 格萨拉彝族乡
---- 第十六节 温泉彝族乡
第二篇 地理环境
-- 第一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构造
---- 第三节 地貌
-- 第二章 水系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温度
---- 第二节 降雨
---- 第三节 日照
-- 第四章 土壤
---- 第一节 构成
---- 第二节 类型
---- 第三节 分布
---- 第四节 养分
---- 第五节 低产田土
---- 第六节 土壤利用分区
-- 第五章 植被
---- 第一节 类型
---- 第二节 分区
-- 第六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矿产资源
---- 第二节 生物资源
---- 第三节 农业气候资源
---- 第四节 土地资源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暴雨、洪涝
---- 第二节 干旱
---- 第三节 寒潮
---- 第四节 低温冷害
---- 第五节 冰雹
---- 第六节 雷击
---- 第七节 地震
---- 第八节 虫灾
第三篇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规模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人口出生与死亡
---- 第二节 人口迁移
-- 第三章 人口结构
---- 第一节 性别结构
---- 第二节 年龄结构
---- 第三节 民族结构
---- 第四节 文化结构
-- 第四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生育政策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管理
---- 第三节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 第四节 优生优育
第四篇 民族与宗教
-- 第一章 民族构成
---- 第一节 汉族
---- 第二节 彝族
---- 第三节 傈僳族
---- 第四节 苗族
---- 第五节 纳西族
---- 第六节 傣族
---- 第七节 其他民族
-- 第二章 民族事业
---- 第一节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第二节 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
---- 第三节 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第四节 民族地区横板房改造
---- 第五节 民族十部的培养
---- 第六节 民族事务
-- 第三章 宗教
---- 第一节 宗教构成
---- 第二节 主要寺庙建设
---- 第三节 宗教事务管理
第五篇 经济总貌
-- 第一章 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
---- 第三节 财税收入
---- 第四节 基本建设投资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第三章 招商引资
---- 第一节 招商引资政策
---- 第二节 招商引资措施
---- 第三节 招商引资成果
-- 第四章 城乡居民收入
---- 第一节 国有在职职工收入
---- 第二节 农民人均纯收入
---- 第三节 城乡储蓄余额
---- 第四节 社会阶层变化
-- 第五章 城乡居民消费
---- 第一节 饮食消费
---- 第二节 服饰穿着
---- 第三节 文化娱乐消费
---- 第四节 就医治病
---- 第五节 家用设备
第六篇 移民
-- 第一章 移民安置规划
---- 第一节 总体迁建规划
---- 第二节 搬迁规划
-- 第二章 移民安置
---- 第一节 移民机构
---- 第二节 搬迁建设
---- 第三节 移民搬迁
---- 第四节 企业搬迁
---- 第五节 矛盾疏导
-- 第三章 后期扶持
---- 第一节 政策扶持
---- 第二节 项目扶持
---- 第三节 对口支援
第七篇 扶贫
-- 第一章 扶贫规划与措施
---- 第一节 贫困调查
---- 第二节 计划编制
---- 第三节 扶贫政策与措施
-- 第二章 扶贫项目与资金
---- 第一节 项目实施
---- 第二节 资金投入与管理
-- 第三章 扶贫帮扶与成果
---- 第一节 对口帮扶
---- 第二节 扶贫成果
第八篇 农业
-- 第一章 体制结构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生产
---- 第二节 蔬菜生产
---- 第三节 水果生产
---- 第四节 烤烟生产
---- 第五节 茶叶种植
-- 第三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畜牧业
---- 第一节 水产业
---- 第三节 养蚕、养蜂
-- 第四章 农业经营管理
---- 第一节 新品种试验示范
----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
---- 第三节 安宁河流域开发
---- 第四节 农业综合开发
----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
---- 第六节 农村能源律设
---- 第七节 农机管理
---- 第八节 农村税费改革
-- 第五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设施建设
---- 第二节 病害设施整治
---- 第三节 水政水保
---- 第四节 渔政管理
第九篇 林业
-- 第一章 林业资源
---- 第一节 森林面积
---- 第二节 树种及分布
---- 第三节 主要林区
---- 第四节 林下资源
-- 第二章 造林绿化
---- 第一节 采种、引种、育苗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经济林木
---- 第四节 退耕还林
---- 第五节 林业科技
-- 第三章 天然林保护
---- 第一节 护林防火
----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三节 野生动物保护
-- 第四章 采伐与经营
---- 第一节 采伐
---- 第二节 经营
---- 第三节 林副产品
---- 第四节 主要森工企业
-- 第五章 林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林权
---- 第三节 林政
---- 第四节 区划调查
第十篇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构成
---- 第一节 国有工业
---- 第二节 集体工业
---- 第三节 私营工业
-- 第二章 煤炭工业
---- 第一节 生产与管理
---- 第二节 重点煤炭企业
-- 第三章 冶金、矿产
---- 第一节 生产与管理
---- 第二节 重点冶金、矿产企业
-- 第四章 建材
---- 第一节 水泥生产
---- 第二节 砖瓦生产
---- 第三节 构件生产
---- 第四节 石灰生产
-- 第五章 电力
---- 第一节 电站建设
---- 第二节 电网建设
---- 第三节 供用电管理
---- 第四节 盐边县电力公司
-- 第六章 农副产品加工业
---- 第一节 粮油加工
---- 第二节 酿酒
---- 第三节 缫丝
---- 第四节 副食品生产
---- 第五节 饲料生产
---- 第六节 服装生产
-- 第七章 其他工业
---- 第一节 机具制造
---- 第二节 造纸
---- 第三节 非金属矿生产
---- 第四节 玻璃生产
-- 第八章 工业园区
---- 第一节 新九工矿区
---- 第二节 安宁工业园区
-- 第九章 工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业管理
---- 第三节 工业企业体制改革
第十一篇 交通
-- 第一章 路桥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铁路
---- 第三节 桥梁、隧道
---- 第四节 航道、渡口、码头
-- 第二章 运输
---- 第一节 机动车运输
---- 第二节 船舶运输
-- 第三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 公路养护
---- 第二节 路政管理
---- 第三节 运政管理
---- 第四节 交通规费征收
---- 第五节 安全管理
第十二篇 邮政与通讯
-- 第一章 邮政
---- 第一节 业务
---- 第二节 网络
---- 第三节 投递
-- 第二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话
---- 第二节 电报
---- 第三节 网络
第十三篇 商贸
-- 第一章 市场
---- 第一节 场镇与场期
---- 第二节 商业网点
---- 第三节 商品运输渠道
-- 第二章 经济成分
---- 第一节 国有商业
----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三节 集体商业
---- 第四节 个体工商业
-- 第三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粮食油料购销
---- 第二节 土特产品购销
---- 第三节 农副产品购销
---- 第四节 副食品购销
---- 第五节 日用百货购销
---- 第六节 工业品购销
---- 第七节 废旧物资回收
---- 第八节 烟草营销
---- 第九节 医药医械营销
-- 第四章 饮食服务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第十四篇 旅游
-- 第一章 旅游资源
---- 第一节 自然资源
---- 第二节 人文资源
-- 第二章 旅游设施
---- 第一节 景点景区建设
---- 第二节 宾馆、度假村、农家乐
---- 第三节 旅游线路
-- 第三章 旅游活动
---- 第一节 攀两生态旅游节
---- 第二节 渔门花鱼节
---- 第三节 格萨拉彝族火把节
---- 第四节 乡风美食节
-- 第四章 旅游管理
---- 第一节 行业管理
---- 第二节 市场监督管理
---- 第三节 旅游宣传
第十五篇 财税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国家税务
---- 第一节 国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国税收入
---- 第三节 税收征管
-- 第三章 地方税务
---- 第一节 地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地税收入
---- 第三节 地税征管
第十六篇 金融
-- 第一章 金融机构
---- 第一节 中国农业银行盐边县支行
---- 第二节 中国建设银行二滩支行
---- 第三节 盐边县农村信用社
---- 第四节 保险机构
-- 第二章 货币
---- 第一节 现金管理
---- 第二节 反假币
-- 第三章 金融业务
---- 第一节 存款
---- 第二节 信贷
---- 第三节 中间业务
-- 第四章 保险
---- 第一节 保险业务
---- 第二节 理赔
第十七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市规划
---- 第一节 新县城总体规划
---- 第二节 城市工程规划
---- 第三节 城市景观规划
---- 第四节 城市绿化要位规划
---- 第五节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 第六节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 第二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新县城选址
---- 第二节 新县城场平工程
---- 第三节 城市供排水
---- 第四节 城市照明
---- 第五节 城市道路
---- 第六节 房屋建设
---- 第七节 城市绿化
---- 第八节 市政设施建设及维护
-- 第三章 城市管理
---- 第一节 城市临察
---- 第二节 工程质量监督
---- 第三节 住房管理
---- 第四节 环境卫生管理
---- 第五节 住房公积会管理
-- 第四章 集镇建设
---- 第一节 渔门集镇
---- 第二节 永兴集镇
---- 第三节 (鳃)鱼集镇
---- 第四节 红格集镇
第十八篇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环境污染与监测
---- 第一节 环境污染
---- 第二节 监测网络
---- 第三节 水质监测
---- 第四节 大气监测
---- 第五节 噪声监测
-- 第二章 污染治理
---- 第一节 工业污染治理
---- 第二节 区域污染治理
---- 第三节 水源保护
-- 第三章 环保管理
---- 第一节 目标管理
---- 第二节 排污费征收
---- 第三节 宣传教育
第十九篇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发展计划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编制
---- 第三节 计划执行
---- 第四节 计划管理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统计业务
---- 第二节 统计执法
---- 第三节 统计服务
---- 第四节 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价格管理
---- 第二节 行政事业收费标准管理
---- 第三节 价格监督检查
---- 第四节 价格鉴定、认证
---- 第五节 价格监测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管理
----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
---- 第三节 商标广告监管
----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六节 介体劳动者管理
-- 第五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量监督与管理
---- 第三节 标准化监督与管理
---- 第四节 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
-- 第六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国家审计
---- 第二节 社会审计
-- 第七章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土地规划编制
---- 第三节 土地调查与登记发证
---- 第四节 土地资源管理
---- 第五节 矿产资源管理
---- 第六节 地质灾害与防治
-- 第八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第一节 煤炭行业安全监管
---- 第二节 非煤矿山安全监管
---- 第三节 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
---- 第四节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
---- 第五节 安全事故案例
第二十篇 中共盐边县委员会
-- 第一章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中共盐边县第九次党代会
---- 第二节 中共盐边县第十次党代会
---- 第三节 中共盐边县第十一次党代会
-- 第二章 制度建设
---- 第一节 会议制度
---- 第二节 学习制度
---- 第三节 工作制度
---- 第四节 公文发布
-- 第三章 重大决策
---- 第一节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 第二节 移民搬迁
---- 第三节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 第四节 培育旅游产业
-- 第四章 信访工作
---- 第一节 信访工作制度
---- 第三节 重大信访案例
-- 第五章 目标管理
---- 第一节 目标考核
---- 第二节 督查督办
-- 第六章 党史和政策研究
---- 第一节 党史研究
---- 第二节 政策研究
-- 第七章 组织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党员发展与管理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第四节 知识分子工作
-- 第八章 宣传工作
---- 第一节 理论学习
---- 第二节 社会宣传
---- 第三节 新闻报道
---- 第四节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九章 纪检监察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全委会议
---- 第三节 廉政建设
---- 第四节 案件检查
---- 第五节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 第六节 执法监察
---- 第七节 效能建设
-- 第十章 统一战线
---- 第一节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
---- 第二节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 第三节 对台、侨务工作
-- 第十一章 县委党校工作
---- 第一节 培训
---- 第二节 函授
-- 第十二章 机要保密与电子政务建设
---- 第一节 机要保密
---- 第二节 电子政务建设
第二十一篇 盐边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一章 选举
---- 第一节 县人大代表选举
---- 第二节 乡镇人大代表选举
-- 第二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 县人大常委会
---- 第一节 决定重要事项
---- 第二节 监督与评议
---- 第三节 人事任免
---- 第四节 办理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
---- 第五节 指导乡镇人大工作
---- 第六节 信访工作
---- 第七节 对外交流
第二十二篇 盐边县人民政府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成员组成
---- 第二节 办事机构
---- 第三节 驻成都办事处
-- 第二章 施政形式
---- 第一节 制发公文
---- 第二节 举行会议
---- 第三节 实行任期日标责任制
---- 第四节 设立顾问团
---- 第五节 联系群众
-- 第三章 主要政务
----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
---- 第二节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 第三节 促进工业生产
---- 第四节 移民迁建和后期扶持
---- 第五节 扶贫开发
---- 第六节 发展旅游
-- 第四章 接受人大监督和与政协联系协商
---- 第一节 接受人大监督
---- 第二节 与政协联系协商
第二十三篇 政协盐边县委员会
-- 第一章 政协会议
---- 第一节 政协盐边县委员会全委会议
---- 第二节 政协盐边县委员会主席会议
---- 第三节 政协盐边县委员会常委会议
-- 第二章 政协工作
---- 第一节 视察工作
---- 第二节 提案办理
---- 第三节 专题调研
---- 第四节 文史资料征集
---- 第五节 联谊活动
第二十四篇 群团组织
-- 第一章 工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竞赛活动
---- 第四节 职工民主管理
---- 第五节 职工扶贫解困
---- 第六节 职工教育与文体活动
---- 第七节 职工维权
---- 第八节 女职工工作
---- 第九节 经费审查工作
-- 第二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 第三节 少先队工作
---- 第四节 专题活动
---- 第五节 关心下一代工作
--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 第三节 主体活动
---- 第四节 妇女参政
-- 第四章 残疾人事业
---- 第一节 残疾人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残疾人救助
---- 第三节 残疾人体育
第二十五篇 民主党派 工商联
-- 第一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民盟盐边支部
---- 第二节 民进盐边支部
---- 第三节 九三学社盐边支社
---- 第四节 致公党盐边支部
-- 第二章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活动
第二十六篇 司法
-- 第一章 维护稳定与综合治理
---- 第一节 维护稳定
---- 第二节 综合治理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治安行政管理
---- 第二节 侦查
---- 第三节 预审看守
---- 第四节 户政管理
---- 第五节 交通安全管理
---- 第六节 消防管理
---- 第七节 移民搬迁保卫
---- 第八节 法制建设
-- 第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侦查监督
---- 第二节 公诉
---- 第三节 反贪污贿赂
---- 第四节 渎职侵权检察
---- 第五节 预防职务犯罪
---- 第六节 监所检察
---- 第七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八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九节 司法警察
-- 第四章 审判
---- 第一节 刑事审判
---- 第二节 经济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行政审判
---- 第五节 执行工作
---- 第六节 审判监督
---- 第七节 民事调解
---- 第八节 立案信访
---- 第九节 司法警察
---- 第十节 典型案例
-- 第五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普法依法治理
---- 第二节 人民调解
---- 第三节 安置帮教
---- 第四节 公证工作
---- 第五节 律师工作
---- 第六节 法律援助
第二十七篇 国防
-- 第一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盐边县人民武装部
---- 第二节 乡镇人民武装部
-- 第二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章 兵役
---- 第一节 兵役机构
---- 第二节 兵员征集
---- 第三节 预备役登记
-- 第四章 人民防空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防空建设
-- 第五章 驻军
---- 第一节 武警盐边县中队
---- 第二节 武警盐边县消防大队
---- 第三节 武警二滩直属大队
---- 第四节 武警盐边森林大队
---- 第五节 武警攀枝花市消防支队二滩中队
-- 第六章 参建参治
---- 第一节 维持社会秩序
---- 第二节 处置突发事件
---- 第三节 支援工农业建设
---- 第四节 支援二滩水电站建设
---- 第五节 支援地方工作
---- 第六节 抢险救灾
---- 第七节 护林防火
---- 第八节 抗击疫情
-- 第七章 双拥共建
---- 第一节 拥军优属
---- 第二节 拥政爱民
第二十八篇 民政
-- 第一章 社会事务
---- 第一节 勘界
---- 第二节 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节 村居委会调整
---- 第四节 婚姻管理
---- 第五节 殡葬改革
---- 第六节 地名管理
---- 第七节 社团管理
---- 第八节 收养登记
---- 第九节 老龄工作
-- 第二章 社会救济
---- 第一节 自然灾害救济
---- 第二节 城乡社会救济
---- 第三节 农村“五保”供养
-- 第三章 优抚
---- 第一节 优待抚助
---- 第二节 军民互助
---- 第三节 烈士褒扬
---- 第四节 退伍军人安置
-- 第四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社会福利院
---- 第二节 康复院
---- 第三节 福利企业
---- 第四节 残疾人就业
---- 第五节 福利彩票发行
第二十九篇 劳动和社会保障
-- 第一章 劳动用工
---- 第一节 用工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劳动合同鉴证
---- 第三节 工龄认定
---- 第四节 退休审批
---- 第五节 工伤认定
---- 第六节 劳动争议仲裁
-- 第二章 劳动工资
---- 第一节 工资
---- 第二节 福利
-- 第三章 就业服务
---- 第一节 就业政策
---- 第二节 就业安置
---- 第三节 就业培训
---- 第四节 劳务输出
-- 第四章 劳动信访与监察
---- 第一节 劳动信访
---- 第二节 劳动监察
---- 第三节 劳动保护
-- 第五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 第二节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 第三节 职工养老保险
---- 第四节 失业保险
---- 第五节 医疗保险
---- 第六节 农村医疗救助
---- 第七节 工伤保险
第三十篇 人事
-- 第一章 机构编制
---- 第一节 机构编制管理
---- 第二节 机构改革
---- 第三节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一节 干部队伍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第三节 工资与福利
---- 第四节 人才交流服务与专家基地建设
第三十一篇 教育
-- 第一章 基础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义务教育
---- 第三节 高中教育
---- 第四节 民办基础教育
---- 第五节 教育教学研究
-- 第二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扫盲
---- 第二节 农业技术培训
---- 第三节 职工培训
-- 第三章 招生考试
---- 第一节 中小学招生考试
---- 第二节 大中专招生考试
---- 第三节 成人招生考试
-- 第四章 教师队伍
---- 第一节 师资
---- 第二节 待遇
---- 第三节 培训
---- 第四节 奖惩
-- 第五章 教育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学制
---- 第四节 教育质量管理
---- 第五节 德育管理
---- 第六节 教育经费
---- 第七节 教育设备
---- 第八节 教育督导
---- 第九节 教育改革
---- 第十节 勤工俭学
第三十二篇 科技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科技机构
---- 第二节 学术团体
-- 第二章 科技管理
---- 第一节 科技经费管理
---- 第二节 科技副乡镇长管理体制
---- 第三节 科技队伍
-- 第三章 科技活动
---- 第一节 科普宣传
---- 第二节 科技培训
---- 第三节 科技扶贫
-- 第四章 科技成果开发及应用
---- 第一节 科技成果开发
---- 第二节 科技成果应用
---- 第三节 表彰奖励
-- 第五章 科技工作
---- 第一节 地震科技
---- 第二节 双亿工程
---- 第三节 气象监测与预报
---- 第四节 人丁影响天气
第三十三篇 文化
-- 第一章 文化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文化机构与团体
-- 第二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乡镇文化
---- 第二节 校园,文艺
---- 第三节 民间民族文化活动
---- 第四节 社区文化活动
---- 第五节 大笮文化研究
-- 第三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文艺普及
---- 第二节 文艺创作
---- 第三节 文艺演出
---- 第四节 书画摄影
---- 第五节 《盐边艺苑》
-- 第四章 电影图书文物
---- 第一节 电影
---- 第二节 图书
---- 第三节 文物
-- 第五章 文化产业
---- 第一节 文化市场
---- 第二节 文化市场监管
-- 第六章 档案
---- 第一节 档案收集
---- 第二节 档案管理
---- 第三节 档案利用
-- 第七章 地方志编修
---- 第一节 县志编修
---- 第二节 部门志编纂
---- 第三节 年鉴编纂
第三十四篇 广播电视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县级机构
---- 第二节 乡镇宣传文化中心
-- 第二章 广播
---- 第一节 县城广播
---- 第二节 农村广播
-- 第三章 电视
---- 第一节 县城电视
---- 第二节 农村电视
-- 第四章 新闻宣传
---- 第一节 广播宣传
---- 第二节 电视宣传
-- 第五章 广播电视事业建设
---- 第一节 广播电视迁建
---- 第二节 广播电视奔小康工程
---- 第三节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第三十五篇 体育
-- 第一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职工体育
---- 第二节 老龄体育
---- 第三节 全民健身
-- 第二章 竞技体育
---- 第一节 县级体育竞赛
---- 第二节 参加市级体育竞赛
---- 第三节 参加省级体育竞赛
-- 第三章 学校体育
---- 第一节 体育教学
---- 第二节 业余训练
---- 第三节 学生运动会
---- 第四节 体育达标
---- 第五节 人才输送
-- 第四章 体育设施
---- 第一节 社会体育设施
---- 第二节 学校体育设施
第三十六篇 卫生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医疗机构
---- 第三节 防疫机构
---- 第四节 妇幼保健机构
---- 第五节 卫生监督机构
---- 第六节 盐边县红十字会
-- 第二章 医疗业务
---- 第一节 医疗设备
---- 第二节 西医
---- 第三节 中医
---- 第四节 医疗成果
-- 第三章 疾病预防控制
----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二节 地方病及寄生虫病防治
---- 第三节 计划免疫
-- 第四章 卫生监测
---- 第一节 食品卫生监测
---- 第二节 劳动卫生监管
---- 第三节 环境卫生监测
---- 第四节 学校卫生监管
---- 第五节 放射卫生监督
-- 第五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三节 婚前医学检查
---- 第四节 妇幼保健项目实施
-- 第六章 初级卫生保健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第二节 以县为单位实现初保目标
---- 第三节 以乡镇为单位实现初保目标
-- 第七章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 除“四害”
---- 第二节 创建卫生城市
-- 第八章 医药管理
---- 第一节 医政管理
---- 第二节 卫生行业管理
---- 第三节 药政管理
---- 第四节 医疗事故鉴定
---- 第五节 临床用血管理
-- 第九章 重点医疗单位
---- 第一节 盐边县人民医院
---- 第二节 盐边县中医院
---- 第三节 红格中心医院
第三十七篇 社会生活
-- 第一章 新生活 新产业
---- 第一节 通讯
---- 第二节 计算机运用
---- 第三节 夜生活
---- 第四节 健身保健
---- 第五节 美容美发
-- 第二章 民风民情
---- 第一节 家庭 宗族
---- 第二节 生活民风
---- 第三节 生产民风
---- 第四节 节令民风
---- 第五节 婚丧民风
---- 第六节 正在消失的职业
-- 第三章 方言 谚语 歌谣
---- 第一节 方言
---- 第二节 谚语
---- 第三节 民歌民谣(节选)
第三十八篇 特产名食
-- 第一章 特产
---- 第一节 水果类
---- 第二节 干果类
---- 第三节 菌类
---- 第四节 动物类
---- 第五节 其他类
-- 第二章 名食
---- 第一节 羊肉全锅汤、羊肉米线
---- 第二节 苗家狗肉
---- 第三节 牛肉汤锅
---- 第四节 荞粑粑、血肠粑
---- 第五节 浑浆豆花
---- 第六节 油炸蜂蛹
---- 第七节 油底肉
---- 第八节 坨坨肉
---- 第九节 盐边烧烤
第三十九篇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沈荫葆
---- 张顺海
---- 强子华
---- 李永成
---- 毛文芬
---- 谭绍春
-- 第二节 人物迹录
---- 何大金
---- 郑德智
---- 江运坤
---- 冉琏
-- 第三节 人物名录
附录
-- 一、重要文件辑录
-- 二、先进单位名录
-- 三、劳模名录
-- 四、前志补正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