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淮南市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水利工程建设、防汛抗旱工作、水利行政工作等。
内容时限:
0000-1992
出版时间:
1997年07月
目录
封面
淮南市水利志
图片
--
淮南市水利工程图
--
1991年7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毛集慰问灾民
--
国务委员钱正英(中)在凤台县慰问灾民
--
1991年8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左三)视察灾民生活
--
省市水利部门领导在抗洪抢险前线
--
淮河峡山石拓宽工程,中为慰农亭,亭左为新拓宽河道
--
禹王站调度大楼
--
凤台县大修排涝干沟
--
窑河闸在维修
--
施工中的董峰湖退水闸
--
田家庵圈堤临王段块石护坡
--
装机25台套的永幸河抽水站机房
--
永幸河枢纽工程
--
为灾民送饭
--
抗洪抢险工地
--
行洪堤堵口工地
--
解救被水围困的灾民
--
涝灾淹没国庆路
--
水利局领导审定志稿。左起:总工程师周华东、局长倪泽寰、副局长边玉章、纪检组长王德尧。
--
水利局局长倪泽寰宙查志稿
--
参加《淮南市水利志》评议会人员合影
淮南市水利志编纂领导小组
淮南市水利志编审人员及评议单位
淮南市水利局水利志编写办公室
凡例
序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水事环境
--
第一节 行政区划
--
第二节 地形地质
----
一、地形
----
二、地质
--
第三节 水文气象
----
一、降水
----
二、洪水
----
三、水文站
----
四、气象
--
第四节 水资源
----
一、降水和农作物
----
二、地表水
----
三、地下水
----
四、淮河水
----
五、水质
----
六、用水
--
第五节 水旱灾害
----
一、综述
----
二、水灾
----
三、旱灾
第二章 水系
--
第一节 淮河
--
第二节 东淝河
--
第三节 西淝河
--
第四节 架河
--
第五节 泥黑河
--
第六节 窑河
--
第七节 焦岗湖
--
第八节 人工河道
----
一、茨淮新河
----
二、永幸河
----
三、尹家沟
----
四、二道新河
----
五、肖家叉新河
----
六、顾高新河
----
七、利民新河
第三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堤防
----
一、综述
----
二、颍淝堤圈
----
三、淝涡堤圈
----
四、城市工矿圈堤
----
五、行洪堤
----
六、保村圩堤
----
七、生产圩堤
--
第二节 庄台
----
一、董峰湖庄台
----
二、下六坊庄台
----
三、汤渔湖庄台
--
第三节 涵闸
----
一、综述
----
二、西淝河闸
----
三、新西淝河闸
----
四、港河闸
----
五、焦岗闸
----
六、尹家沟闸
----
七、青年闸
----
八、窑河闸
----
九、架河闸
----
十、永幸河闸
----
十一、陶沟涵和方沟涵
--
第四节 电力排灌
----
一、综述
----
二、国营电力排灌区
----
三、乡营电力排灌区
----
四、井灌与喷灌
--
第五节 永幸河排灌区
----
一、综述
----
二、枢纽工程
----
三、排灌区大沟
----
四、永幸河管理总站
--
第六节 芦沟枢纽工程
--
第七节 水库
----
一、乳山水库
----
二、老龙眼水库
----
三、泉山水库
----
四、丁山水库
----
五、泉源水库
----
六、南塘水库
----
七、罗山水库
--
第八节 农电建设
第四章 防汛抗旱
--
第一节 综述
--
第二节 防汛
--
第三节 抗洪记事
----
一、一九五零年
----
二、一九五四年
----
三、一九五六年
----
四、一九六八年
----
五、一九八二年
----
六、一九九一年
--
第四节 抗旱
----
一、一九六六年
----
二、一九七八年
----
三、一九八八年
第五章 水利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一、治淮机构
----
二、地方水利机构
----
三、领导方式
--
第二节 管理
----
一、淮河清障
----
二、工程管理
----
三、财务管理
----
四、物资供应与管理
附录
--
第一节 水利法规
--
第二节 水事纠纷
--
第三节 二道河改道工程
编志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