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工会志

沅陵县工会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工人组织、工人运动、群众生产、职工教育、民主管理、工会建设、人物等章。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5年08月

目录

封面
沅陵县工会志
图片
-- 沅附县总工会办公楼一角
-- 沅陵县工人文化宫
-- 《沅陵县工会志》编写组成员
-- 《沅陵县工会志》编纂领导小组成员
-- 县职工学校西侧楼层
-- 1.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模奖章获得者、县中医院长刘明汉在为不育男性患者诊治
-- 2.县工人文化宫工作人员在开业庆典时合影
-- 3.医卫职工代表队获怀化地区卫生系统乒乓球赛团体冠军
-- 4.1989年10月县职工代表队获省“洞庭之秋”文艺汇演节目优秀奖
-- 5.1989年5·1节全县职工各代表队参加环城长跑赛
-- 县总工会获得的部分奖旗、奖状(一)
-- 县总工会获得的部分奖旗、奖状(二)
-- 右图:县工会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
-- 沅陵县工会主席王雄发列上图后排右起第八
-- 沅陵县工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体代表合影1955.5.8
-- 沅陵县工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合影1957.8.30
-- 1953年4月25日县工会同志欢送第一任工会主席郑运岗(后排左六)合影
-- 1964年4月27日县首次老工人暨第五次工会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合影
--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二日县总工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合影
-- 全县职工后勤管理经验交流表彰大会
-- 一九八0年八月二十日县代表队参加黔阳地区职工乒乓球赛获男女团体一、二名
-- 一九八九年县煤矿工人代表队参加「五·一」文艺活动大奖赛
-- 商业职工代表队参加县总工会组织的文艺汇演
-- 1979.6.1儿童节,县水泥厂幼儿园演出“果园比武”获一等奖
-- 1.县交通汽车航运工人晨曦中清洗轮渡甲板
-- 2.县苗圃技工培育花木
-- 3.县职工夜校电工班师生进行电子售油器电原理分析实验
-- 4.省先进工作者侯广梯老师制作生物标本
-- 5.省优产品沅陵大典包装特运
《沅陵县工会志》编纂领导小组
《沅陵县工会志》编写组
《沅陵县工会志》审批单位
《沅陵县工会志》审稿小组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工人队伍
-- 第一节采矿冶炼
-- 第二节造纸印刷
-- 第三节染织缝纫鞋革
-- 第四节机械建筑建材
-- 第五节交通邮电
-- 第六节商业贸易
-- 第七节财政金融
-- 第八节森工化工
-- 第九节水利电力
-- 第十节文化教育
-- 第十一节医药卫生
第二章工人组织
-- 第一节早期组织
---- 一、行会
---- 二、帮会
-- 第二节民国时期组织
---- 一、大革命时工会
---- 二、大革命后工会
-- 第三节建国后组织
---- 一、县总工会
---- 二、历届会员代表大会
---- 三、基层工会
---- 四、产业与联合工会选介
第三章工人运动
-- 第一节民主革命运动
---- 一、宣传新思想、新政策
---- 二、成立工人纠察队
---- 三、查封逆产、没收洋货
---- 四、火烧平安园
---- 五、公审县知事,镇压大土豪
---- 六、双利公司工会的斗争
---- 七、宥日事变
-- 第二节抵制日货运动
-- 第三节抗日救亡活动
---- 一、概况
---- 二、活动
-- 第四节迎接解放
---- 一、护厂保车
---- 二、稳定市场
---- 三、迎渡解放军
---- 四、维护社会秩序
-- 第五节民主政治运动
---- 一、参加抗美援朝
---- 二、宣传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制
---- 三、投入“三反”、“五反”
---- 四、改造私营工商业
---- 五、改造个体手工业
-- 第六节政治思想教育
---- 一、社会主义教育
---- 二、精神文明教育
---- 三、时事政策知识竞赛
---- 四、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 五、普法教育
第四章群众生产
-- 第一节增产节约
-- 第二节劳动竞赛
---- 一、爱国主义劳动竞赛
---- 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 三、“五好”竞赛
---- 四、抓革命、促生产劳动竞赛
---- 五、技术革新竞赛
---- 六、为四化立功竞赛
---- 七、双文明班组竞赛
---- 八、“双增双节”竞赛
---- 九、“挖潜力、上水平、增效益”竞赛
---- 十、商业优质服务竞赛
-- 第三节支援农业生产
-- 第四节技术协作
---- 一、机构建立
---- 二、任务和要求
---- 三、技术革新
---- 四、技术培训
---- 五、科技成果
第五章劳保福利
-- 第一节劳动保护
---- 一、组织机构
---- 二、干部培训
---- 三、安全生产
---- 四、工业卫生
---- 五、职业病普查
---- 六、劳动争议调处
-- 第二节劳动保险
---- 一、发展慨况
---- 二、劳保待遇
---- 三、清理整顿
-- 第三节集体福利
---- 一、办好职工食堂
---- 二、关心教职工
---- 三、关心退休职工
---- 四、组织互助储金会
---- 五、职工困难补助
---- 六、扶贫工作
---- 七、物价监督检查
第六章职工教育
-- 第一节职工学校
---- 一、组织演变
---- 二、扫除文盲
---- 三、文化、技术教育
-- 第二节自学成才
-- 第三节工人俱乐部
---- 一、组织状况
---- 二、体育活动
---- 三、文艺活动
---- 四、图书阅览
---- 五、工人文化宫
第七章民主管理
-- 第一节职工代表大会
---- 一、建立和整顿
---- 二、恢复和巩固
-- 第二节培训干部
-- 第三节落实“五权”
---- 一、行使审议、决定、通过权
---- 二、行使民主选举权
---- 三、行使评议监督权
---- 四、调查“五权”落实
-- 第四节理论研讨会
-- 第五节参政议政
第八章女职工工作
-- 第一节组织演变
-- 第二节家属工作
-- 第三节女工干部培训
-- 第四节维护合法权益
-- 第五节特殊保护
-- 第六节开展“三创一争”活动
---- 一、创先进集体
---- 二、创先进个人
---- 三、创“五好家庭”
---- 四、为“四化”争贡献
-- 第七节婚姻家庭
---- 一、关心大龄青年职工婚事
---- 二、提倡婚事新办
---- 三、正确对待恋爱、结婚
-- 第八节托幼工作
第九章财务工作
-- 第一节组织演变
---- 一、财务部
---- 二、经费审查委员会
-- 第二节工会经费
---- 二、收缴与分配
---- 三、使用原则
---- 四、开支范围
---- 五、历年收支情况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一、建立制度
---- 二、互相审查
---- 三、财务整顿
---- 四、开展检查
---- 五、会同审计
-- 第四节财产管理
---- 一、管理范围
---- 二、管理要求
---- 三、管理状况
第十章工会建设
-- 第一节县总机关建设
---- 一、党组织建设
---- 二、团组织建设
---- 三、工会小组活动
-- 第二节干部队伍建设
---- 一、干部配备
---- 二、干部培训
---- 三、培养积极分子
---- 四、积极分子代表会
-- 第三节整组建家
---- 一、宣传发动
---- 二、层层办点
---- 三、验收与表彰
---- 四、整组建家成果
-- 第四节目标管理
-- 第五节岗位责任制
---- 一、主席岗位责任制
---- 二、副主席岗位责任制
---- 三、办公室岗位责任制
---- 四、组织宣传部岗位责任制
---- 五、生产生活部和女工委员会岗位责任制
---- 六、财务工作岗位责任制
-- 第六节兴办第三产业
-- 第七节自身改革
第十一章人物
-- 第一节人物传
---- 李顺其
---- 李士林
---- 沈大方
---- 陈必尧
---- 周先林
---- 王发金
---- 陈玉年
---- 李炳汉
---- 郑运岗
---- 陈焕章
-- 第二节劳模录
---- 张家贵
---- 周先林
---- 张海燕
---- 李炳汉
---- 赵良臣
---- 王发金
---- 许廉耻
---- 廖清富
---- 汪有庆
---- 朱囊世
---- 杨新山
---- 何定成
---- 陈仲庄
---- 刘道斋
---- 成金清
---- 韦瑞初
---- 徐希明
---- 胡信章
---- 张福耕
---- 栾永顺
---- 田淑钧
---- 俞国钧
---- 王维善
---- 向其生
---- 王义
---- 邬世(騂)
---- 田映云
---- 周立志
---- 李棣堂
---- 谢全心
---- 陈明亮
---- 粟学桃
---- 郑佩
---- 张本银
---- 汪荣福
---- 邓巍然
---- 彭庆之
---- 杨佑生
---- 刘俊良
---- 邓甘胜
---- 贺石生
---- 高梦清
---- 罗洪福
---- 邱长兴
---- 凌国正
---- 张其银
---- 田自安
---- 陈焕章
---- 朱文锦
---- 朱泽俊
---- 黄知翔
---- 肖恒荣
---- 舒陵
---- 海大志
---- 杨德全
---- 赵世珍
---- 刘明汉
---- 谢长云
-- 第三节人物表
---- 一、职工地、县级劳动模范表
---- 二、工会干部当选中共沅陵县党代表、县委委员表
---- 三、工会干部当选省各界代表、县人民代表、县人委(人大)委员表
---- 四、工会干部当选历届县政协委员、常委表
---- 五、出席全国、省总工会代表大会代表
---- 六、湖南省厅(局)等部门表彰的各类先进个人表
附录
-- 一、文件辑存
-- 二、条例(草案)
-- 三、要文选录
本志编纂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