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青溪志(1371年-2005)

镇远县青溪志(1371年-200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的记述了青溪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工业、交通、军事、邮政、人物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相统一。二、本志概述、人物、图表、组编、附录组成。

内容时限: 1371-2005

目录

封面
镇远县青溪志
《镇远县青溪志》编纂委员会名单
《青溪志》办公室及编辑人员
图片
-- 镇远县青溪区行政区域图
-- 镇远县青溪镇并村区域图
-- 笔者:1986年任中共镇远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兼)青浪镇党委书记,区委委员,现任黔东南州政协主席。
-- 贵州省人民政府原任省长、全国人大常委民委主任
-- 原省长王朝文为青酒集团题词
-- 原省委书记钱运录(左起中一),在青溪酒厂视察
-- 原省长石秀诗为青酒集团题词
-- 贵州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现任贵阳市常务副市长
-- 《镇远县清溪志》审稿座谈会
-- 十国第一个官商合办钢铁企业—清溪铁厂(1885年)
-- 英国耐火砖
-- “天字一号”钢锭
-- 古文笔
-- 万寿宫
-- 古老造纸房与造纸麻塘
-- 建于一九四一年
-- 青溪大桥通车典礼
-- 青溪电瓷厂车间
-- 建于一九零七年
-- 古城南门
-- 1991年青溪区劳模代表团合影
-- 白云寺
-- 青溪铁厂炼铁炉
-- 毛铁
-- 杨府四合院
-- 清朝时期铁厂码头
-- 鸡鸣关
-- (氵舞)阳河
-- 竹坪仙人桥
-- 倪家滩
-- 鸡鸣关电站
-- 门背滩电站
-- 黔东火电厂施工现场
-- 320国道坪阳段
-- 烈士墓
-- 五里牌220变电站
-- 舞龙庆典
-- 玉凯高速青溪段
-- 后街大道
-- 生物示范园
-- 铺田移民新村
-- 青溪镇第五届党政班子
--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 科技先进乡镇
-- 先进集体
-- 1986年县首届民族文艺汇演青溪代表队合影
-- 青溪镇第三次党代会全体代表合影
-- 青溪镇第三届人代会全体代表合影
-- 1990年清溪区第一所老年大学城里,刘学明、孔中5明、杨英雄等州县领导合影。
-- 1991年全州群文研讨会在青溪召开,州、县领导与演员合影
-- 县政协主席朱鸣为花灯小戏《乡村喜事》颁发—等奖
-- 县镇领导与演职员合影
-- 民间傩戏
-- 1990花灯二人传(两亲家赶场》赴省演出节目
-- 1990年花灯歌舞《货郎下乡)赴省演出节目
-- 1987年第二届运动会
-- 1990年第三届运动会
-- 1993年第四届运动会
-- 1996年第五届运动会
-- 1999年第六届运动会
-- 2002年第七届运动会
-- 街道花灯队
-- 下河村花灯队
-- 政府文艺队
-- 东门村花灯队
-- 青酒集团办公大楼

序言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目录
第一篇 人口与自然状况
-- 第一章 自然状况
---- 第一节 地质地貌土壤
---- 第二节 气象水文
---- 第三节 森林矿产
-- 第二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变化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第二篇 历史沿革及疆域
-- 第一章 疆域
-- 第二章 明清及明国时期建置
---- 第一节 青浪卫引
---- 第二节 青浪西关
---- 第三节 青溪县引
---- 第四节 青溪区
---- 第五节 姓氏及自然寨的形成
--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公社
---- 第一节 青溪区
---- 第二节 青溪公社
---- 第三节 青溪区
-- 第四章 撤区并乡建镇
---- 第一节 青溪镇
---- 第二节 合并村
-- 第五章 党团组织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青溪县党部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青溪区委员会
-- 第六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明清行政机构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政府机构
---- 第三节 区公所机构
---- 第四节 解放后人民政府机构
-- 第七章 重大活动
---- 第一节 历届区委活动
---- 第二节 历届公社党代会
-- 第八章 中共青溪镇委员会
----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镇党委重大活动
-- 第九章 权力机构
---- 第一节 各界各族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人大主席团活动
第三篇 宣传组织妇女青年
-- 第一章 宣传工作
---- 第一节 理论学习
---- 第二节 形势政策宣传
---- 第三节 对外宣传
---- 第四节 精神文明
-- 第二章 组织工作
---- 第一节 发展党员
---- 第二节 党员教育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第四节 远程教育
---- 第五节 重大学习教育
-- 第三章 妇女青年
---- 第一节 妇联组织
---- 第二节 青年组织
---- 第三节 童子军少年先锋队
第四篇 民政人武
-- 第一章 民政工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优抚
---- 第三节 救济救灾福利
---- 第四节 婚姻管理
-- 第二章 地方军事机构
---- 第一节 明清时期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军事机构及驻军
---- 第三节 各个时期兵役状况
---- 第四节 民壮防空组织及训练
---- 第五节 民兵组织建制
---- 第六节 民兵教育训练及重要活动
---- 第七节 农民起义抗暴斗争
---- 第八节 战事记要
第五篇 农林水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种植及承包管理
---- 第二节 水稻栽培及品种技术推广
---- 第三节 旱粮
---- 第四节 经济作物
---- 第五节 蔬菜及瓜类
---- 第六节 果树
---- 第七节 畜牧水产沼气
-- 第二章 林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及职能
---- 第二节 森林资源及分部
---- 第三节 山林权属
---- 第四节 人工造林
---- 第五节 封山育林,基地造林
---- 第六节 营造“天保”林
---- 第七节 乱砍滥伐病虫防治
---- 第八节 森林防护及林产品
---- 第九节 珍稀古树
-- 第三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工程
---- 第二节 仙人桥水库
---- 第三节 青浪龙井金银洞大沟引水工程
---- 第四节 电力提灌站
第六篇 财政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机构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政预算管理
-- 第二章 农村信用合作社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历届理事会、监事会
---- 第四节 自身发展及建设
---- 第五节 铺田、鸡鸣、后山信用社简介
-- 第三章 营业所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信贷管理体制
---- 第三节 货币流通与管理
---- 第四节 城镇储蓄存款
---- 第五节 自身发展与建设
第七篇 民族文化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
---- 第一节 民众教育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与文艺团体的建立
-- 第二章 解放后群众文化团体
---- 第一节 文化工作站
---- 第二节 群众文化活动
---- 第三节 文化站工作及其活动
---- 第四节 农村俱乐部及业余文艺创作
---- 第五节 青溪花灯
---- 第六节 花灯老艺人
---- 第七节 经济困难时期与发展时期的群众文化
---- 第八节 群众文化十年浩劫时期
---- 第九节 改革开放群众文化发展时期
---- 第十节 民间故事及民间傩戏
-- 第三章 人物古墓山川河流
---- 第一节 山川
---- 第二节 名胜八景
---- 第三节 历史人物墓
-- 第四章 文物古迹及宗教寺庙
---- 第一节 宗教寺庙
---- 第二节 青浪卫城垣
---- 第三节 文笔塔
---- 第四节 万寿宫
---- 第五节 古码头
-- 第五章 节日习俗
---- 第一节 过年
---- 第二节 元宵节
---- 第三节 清明节
---- 第四节 端午节
---- 第五节 中秋节
---- 第六节 重阳节
第八篇 教育
-- 第一章 民国前期教育
---- 第一节 私塾、学馆
---- 第二节 民众教育
-- 第二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解放前竹坪小学
---- 第二节 竹坪初级小学
---- 第三节 解放后的竹坪小学
---- 第四节 羊坪小学
---- 第五节 龙塘小学
---- 第六节 石宝塘小学
---- 第七节 青溪实验幼儿园
---- 第八节 大塘小学
---- 第九节 关口小学
---- 第十节 鸡鸣小学
---- 第十一节 甘溪小学
---- 第十二节 河东小学
---- 第十三节 后山小学
---- 第十四节 铺田小学
---- 第十五节 青溪小学
-- 第三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青溪中学之沿革
---- 第二节 经费筹措及建校
---- 第三节 学校机构及教师
---- 第四节 教育教学管理
---- 第五节 学校训育工作
---- 第六节 教学及活动
-- 第四章 解放后青溪中学
---- 第一节 青溪中学
---- 第二节 教学经费及教学设施
---- 第三节 设立青溪中学高中部
---- 第四节 羊坪中学
---- 第五节 竹坪益民中学
-- 第五章 农民教育及职业教育
---- 第一节 农民教育
---- 第二节 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 第三节 职业教育
第九篇 广播电视电影体育
-- 第一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有线电视
-- 第二章 电影
---- 第一节 解放初期电影活动
---- 第二节 改革开放电影放映活动
-- 第三章 体育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体育活动
---- 第二节 解放后群众体育
---- 第三节 群众体育活动
第十篇 工商国土
-- 第一章 工商
---- 第一节 组织沿革及职能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和办公设备
---- 第三节 市场管理
---- 第四节 市场建设
---- 第五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六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七节 个体经济和企业的发展
---- 第八节 组织机构和人事变动
-- 第二章 国土资源
---- 第一节 机构设置沿革
---- 第二节 土地清理及耕地保护
---- 第三节 地藉管理及勘丈
---- 第四节 基本农田保护
---- 第五节 土地开发
---- 第六节 基本建设及获奖情况
第十一篇 交通集贸城镇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水上交通
---- 第二节 陆上交通
---- 第三节 铁路及高速公路
-- 第二章 集市贸易
---- 第一节 集市贸易沿革
---- 第二节 集市贸易的管理及发展
-- 第三章 城镇
---- 第一节 历史街区
---- 第二节 城区街道建设
---- 第三节 居民住宅及环境保护
第十二篇 民族工业
-- 第一章 民族工业发展概述
---- 第一节 清朝时期的青溪铁厂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青溪铁厂
---- 第三节 解放后青溪铁厂
---- 第四节 企业现状及发展
-- 第二章 青酒厂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青酒辉煌与展望
---- 第三节 青酒产品发展历程
---- 第四节 青酒集团
-- 第三章 青溪洪油厂
---- 第一节 建置及生产状况
---- 第二节 青溪电瓷厂
-- 第四章 黔东工业园区
---- 第一节 五里牌工业小区的创建
---- 第二节 工业园区建设
---- 第三节 园区的发展
---- 第四节 机构设置
-- 第五章 能源工业
---- 第一节 鸡鸣关水电站
---- 第二节 门背滩水电站
---- 第三节 铺田水电站
第十三篇 计生医疗卫生
-- 第一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设置及职责
---- 第二节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
---- 第三节 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与“三结合”
---- 第四节 计划生育“村为主”十六项标准
---- 第五节 基础设施普查普治
---- 第六节 优先优惠政策措施
---- 第七节 计划生育协会工作
-- 第二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二节 村卫生室
---- 第三节 民间卫生事业
---- 第四节 医疗队伍技术人员
---- 第五节 医疗卫生设施
---- 第六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七节 寄生虫地方病防治
---- 第八节 西医治疗
---- 第九节 节育手术
-- 第三章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区、乡镇卫生院改革及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全区农村卫生改革后的主要收获
---- 第三节 乡镇卫生院的改革成效
---- 第四节 卫生保健、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五节 获奖情况
第十四篇 供电邮政
-- 第一章 供电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服务范围及经营
---- 第三节 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
---- 第四节 组织建设及基础设施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概况
---- 第二节 邮政建设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三章 邮电
---- 第一节 民国后邮电设置
---- 第二节 电信工程与维修
---- 第三节 通信质量与通信水平
第十五篇 供销粮食工商联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合作事业
---- 第一节 合作组织发展及业务
---- 第二节 供销的成立
---- 第三节 机构设置
---- 第四节 民主管理
---- 第五节 经营方式、社务公开
---- 第六节 私营商业归口管理
-- 第二章 粮食
---- 第一节 粮食体制
---- 第二节 粮油统购统销
---- 第三节 粮油供应
---- 第四节 农村供应
-- 第三章 工商联
---- 第一节 组织情况
---- 第二节 工商联成立
---- 第三节 参政议政
第十六篇 公安法庭司法
-- 第一章 公安派出所
---- 第一节 机构设置及沿革
---- 第二节 社会治安及主要工作
---- 第三节 基础建设及获奖情况
-- 第二章 法庭
---- 第一节 巡回审判站与巡回法庭
---- 第二节 自身建设及发展
-- 第三章 司法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第十七篇 人物
-- 人物名录
---- 孔仲民
---- 姜毓萱
---- 王树芝
---- 王芳荣
---- 姚本才
---- 唐有祥
---- 胡杰
---- 黄文林
---- 张福元
---- 余龙
---- 吴廷富
---- 杨宏远
---- 唐斌
---- 王系松
---- 何昌富
---- 何昌明
---- 边子焜
---- 朱礼鹏
---- 宁望书
---- 杨祖泽
---- 龙斌
---- 周道德
---- 吴治德
---- 李秀平
---- 姚源洪
---- 丁仕华
---- 朱尚淳
---- 吴华样
---- 姚本祥
---- 聂启彬
---- 唐其明
---- 杨政学
---- 文义长
---- 石隆贵
---- 唐有忠
---- 张寿品
-- 人物小传
---- 董思禄
---- 余定国
---- 陈用之
---- 杨西横
---- 罗锦春
---- 黄俊义
---- 黄俊禄
---- 吴永顺
---- 余通文
---- 黄俊智
---- 陈学诗
---- 华顺廷
---- 葛立清
---- 刘希元
-- 革命英烈
-- 因公殉职人员
-- 在青溪牺牲的外藉烈士
-- 墓志铭
附录文献
修志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