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县志

长安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9

出版时间: 1999年09月

目录

封面
長安縣誌
图片
-- 长安县地图
-- 韦田镇街区图
-- 韦曲镇凤栖东路
-- 韦曲镇友谊街夜景
--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门前广场
-- 韦曲镇青年南街住宅小区
-- 韦曲北原航天工业城
-- 韦曲凤栖原西安南郊变电站
-- 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墩·西哈努克亲王参观小新村
-- 国务院副总理陈毅视察王莽村
-- 长安县广播电视调频发射塔(韦曲)
-- 国务院水电部部长线正瑛视察石砭峪水库
-- 樊川夏景
-- 小麦丰收
-- 西(安)弥(陀寺)公路潏河桥
-- 县邮电局万门程控电话交换机机房
-- 石砭峪水库
-- 日光大棚蔬菜
-- 王庄喷灌
-- 插秧时节
-- 东大热水养鱼场
-- 猕猴桃园
-- 长安板粟
-- 韦曲韭黄
-- 引镇种鸡场
-- 终南山飞播造林地面烟雾指示
-- 县氮肥厂一角
-- 长安酒厂部分获奖产品
-- 长安前进电器厂激光切割
-- 西安翠宝集团花卉公司(郭杜镇)
-- 通用电缆集团公司生产线
-- 长安县第一中学微机室
-- 引镇集贸市场
-- 长安县第二中学教学楼
-- 申店乡初级中学教学楼
-- 樊村乡初级中学宿办楼
-- 郭杜医院
-- 五星乡南河头小学教学楼
-- 正在建设中的县医院病房楼
-- 高冠瀑布
-- 南五台独松阁宾馆
-- 沣峪大坝沟旅游度假村
-- 位于韦曲镇的长安乐园一角
-- 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
-- 嘉午台朝天梯
-- 子午古道石羊雄关
-- 兴教寺玄奘舍利塔
-- 丰镐遗址内的西周车马坑(马王镇张海坡村)
-- 位于纪杨乡古城村的秦阿房宫前殿遗址
-- 东大沣园度假村
-- 香积寺善导塔
-- 杨虎城将军陵墓
-- 新石器时代石斧、石凿、石镰、石钺
-- 位于少陵原上的明秦藩王陵
-- 战国时期吴虎鼎(国家一级文物)
-- 西汉铜镜
-- 唐银铤(国家一级文物)
-- 唐玄奘由印度带回的贝叶经
-- 申店乡水磨村锣鼓
-- 长安社火
-- 南五台圣寿寺所藏于右任书“印光大师影堂”
-- 崔浩(在职干部)书
-- 县剧团演出秦腔《游西湖》剧照
-- 县剧团演出长安道情《隔门贤》剧照
-- 胡文华(在职干部)书
-- 韩世(禾农)(退休干部)书
-- 张琪(在职干部)书
-- 张新生(工人)书
-- 李安虎(在职干部)书
-- 郭斌(农民)书
-- 李文艺(在职干部)书
-- 耿星谱(在职干部)篆刻
-- 吕志平(在职干部)画
-- 王仁志(在职干部)版画
-- 丁沙(教师)画
-- 骆晓敏(在职干部)画
-- 秘修斌(在职干部)画
长安县志编纂委员会
《长安县志》顾问
长安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长安县志》主编、副主编
审稿单位

凡例
目录
第一编 概述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第二编 大事年表
第三编 建制
-- 第一章 沿革、政区
---- 第一节 置县沿革
---- 第二节 区域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政区沿革
------ 政区划分
-- 第二章 县城
---- 第一节 县署
---- 第二节 县城变迁
-- 第三章 区、乡(镇)、亭、里
---- 第一节 区
---- 第二节 乡、镇、仓、廒、社
------
------
------ 廒、社、仓
---- 第三节 亭、里、坊、市
------
------
------ 坊、市
---- 第四节 村
第四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构造
---- 第二节 地层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秦岭山区
---- 第二节 黄土台原
---- 第三节 洪积平原
---- 第四节 渭河冲积平原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基本特征
------ 季节特征
------ 地域特征
---- 第二节 光照
------ 太阳辐射
-------- 1959~1980年长安县月平均辐射总量表
-------- 长安县与周围各地太阳辐射比较表
------ 生理辐射
-------- 1~12月长安县生理辐射表
------ 日照
-------- 1~12月长安县平均日照时数表
---- 第三节 气温
------ 1~12月长安县平均气温表
------ 长安县各农业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日数与活动积温表
---- 第四节 地温
------ 月均地温
------ 层深地温
-------- 1959~1980年长安县各月平均地温
------ 土壤冻结
---- 第五节 降水
------ 空间分布
------ 时间分布
------ 降水日数、强度与相对变率
---- 第六节 物候
------ 春季
------ 夏季
------ 秋季
------ 冬季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河流
------ 长安县水系图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水质
------ 地下水质
------ 地表水质
-------- 沣峪河水质情况表
-- 第五章 土壤
---- 第一节 分类
---- 第二节 土壤特征及分布
------ 土类成因及特征
------ 土壤分布
-------- 长安县土壤分类系统表
-------- 长安县土壤分布断面示意图
第五编 自然资源
-- 第一章 土地
---- 第一节 土壤肥力
------ 有机质含量
-------- 长安县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级表
------ 氮磷钾含量
-------- 长安县耕层土壤碱解氮分级统计表
-------- 长安县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分级表
-------- 长安县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分级表
---- 第二节 耕地类型
------ 1949~1989年长安县各类耕地面积统计表
---- 第三节 土地利用状况
------ 1982年长安县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
-- 第二章 水
---- 第一节 水量
------ 长安县主要河流不同频率年径流量表
------ 长安县主要过境河流不同频率年径流量表
---- 第二节 水功储量
------ 落差
------ 流量
------ 水力资源
-- 第三章 地热
---- 第一节 地热田
---- 第二节 温泉
------ 长安县热水井情况统计表
---- 第三节 地热水化学特征
------ 水化学类型
------ PH值
------ 矿化度及总硬度
-------- 北大二号井各含水层总硬度表
-------- 北大二号井主要阴离子含量表
------ 其他微量
-- 第四章 动、植物
---- 第一节 野生动物
---- 第二节 植物
-- 第五章 矿藏
---- 第一节 金属矿藏
---- 第二节 非金属矿藏
-- 第六章 药材
---- 第一节 植物药材
------ 分布与蕴藏量
------ 种类
---- 第二节 动物、矿物药材
------ 动物药材
------ 矿物药材
第六编 自然灾异
-- 第一章 旱灾
---- 第一节 历代旱灾
---- 第二节 旱情特征
------ 成因及旱象类别
-------- 1959~1980年长安县干旱统计表
------ 干旱分布情况
-------- 长安县干旱分布图
-- 第二章 水灾
---- 第一节 涝灾
------ 成因
-------- 1959~1980年长安县连阴雨情况表
------ 连阴雨灾害
---- 第二节 洪灾
------ 1959~1980年长安县暴雨分布情况表
------ 长安县各地暴雨强度表
-- 第三章 病虫灾
---- 第一节 蝗灾
---- 第二节 其他病虫灾
------ 小麦吸浆虫灾
------ 棉花病虫害
------ 林果病虫害
-- 第四章 雹灾
---- 第一节 成因及分布
------ 成因及变化
------ 阵雹地域
---- 第二节 雹灾述略
-- 第五章 风灾
---- 第一节 大风灾
------ 成因及变化
-------- 1959~1980年长安县大风次数统计表
-------- 1980~1981年长安县麦秸磊站与县气象站大风对照表
------ 大风灾述略
---- 第二节 干热风
------ 成因
------ 危害
-- 第六章 霜雪寒潮
---- 第一节 成因、变化
------ 成因
------ 变化
---- 第二节 霜雪寒潮灾害
-- 第七章 地震及灾害
-- 第八章 滑坡、泥石流及灾害
-- 第九章 异常现象
---- 第一节 天体异象
---- 第二节 生物异常
---- 第三节 其他异常
第七编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规模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清以前人口数量
------ 中华民国时期人口数量
-------- 中华民国时期(部分年份)长安县人口数量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数量
-------- 1949~1989年长安县人口数量表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地理分布
-------- 1982年长安县南部山区人口分布状况表
-------- 1982年长安县东部川原人口分布状况表
-------- 1982年长安县西部平原人口分布状况表
-------- 1949~1989(部分年份)长安县人口城乡分布情况表
------ 城乡分布
------ 行政区域分布
-------- 1982年7月1日长安县各公社人口数量表
-------- 1990年7月1日人口普查长安县各乡(镇)人口数量表
------ 人口密度
-------- 1949~1990年(部分年份)长安县人口密度表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年龄构成
------ 人口年龄类型
-------- 国际通用人口年龄类型标准与长安县人口年龄类型比较表
------ 人口再生产类型
-------- 国际通用人口年龄类型标准与长安县人口年龄类型比较表
------ 各年龄组人口
-------- 1964年长安县人口普查各年龄组人口性别构成表
-------- 1990年长安县人口普查各年龄组人口性别构成表
------ 平均年龄
------ 平均寿命
------ 长安县高寿老人谱
---- 第二节 性别构成
------ 中华民国时期性别构成
-------- 中华民国时期(部分年份)长安县性别比例表
------ 解放后人口性别构成
-------- 194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性别比例表
---- 第三节 民族构成
------ 汉族
------ 少数民族
-------- 长安县人口普查中各民族人数表
---- 第四节 文化构成
------ 文盲半文盲
------ 小学以上文化程度
---- 第五节 职业构成
------ 农民
------ 其他职业
-------- 1982年人口普查长安县各行业就业状况表
-------- 1978年、1980年、1983年长安县农村劳动力分布情况比较表
-------- 1985~1989年长安县劳动力资源与分配平衡表
-------- 1989年长安县在业人口行业构成情况表
---- 第六节 姓氏
-- 第三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自然变动
------ 出生
-------- 194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人口出生情况表
------ 死亡
-------- 194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人口自然死亡情况表
------ 自然增长率
-------- 194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人口自然增长率表
---- 第二节 机械变动
------ 迁徒
------ 流动人口
-- 第四章 婚姻、家庭
---- 第一节 婚姻
------ 包办婚姻
------ 自主婚姻
---- 第二节 家庭
------ 家庭规模
------ 家庭结构
-------- 牛角、前进、普渡3个大队家庭拥有代数比较表
-- 第五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人口问题
------ 人口与耕地
------ 人口与粮食产量
---- 第二节 教育、管理
------ 思想教育
------ 培训宣传骨干
------ 管理机构
---- 第三节 晚婚晚育
------ 晚婚
-------- 1974~1989年长安县晚婚情况表
------ 晚育
-- 第六章 人口管理
---- 第一节 户籍管理
------ 户籍管理
------ 居民身份证
---- 第二节 人口普查
第八编 农业
-- 第一章 农业经济体制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封建土地所有制
------ 地主剥削方式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减租减息
------ 土地改革
------ 查田定产
-------- 土地改革前后长安县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 土地改革中长安县耕地财产分配统计表
---- 第三节 合作化
------ 互助组、变工队
------ 初级合作社
------ 高级合作社
-------- 长安县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统计表
---- 第四节 人民公社
------ 组织机构
------ 管理体制
------ 经营管理
------ 收益分配
-------- 1971~197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农村集体现金分配统计表
-------- 1972~197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农村粮食分配统计表
------ 公共食堂
------ 农业学大寨
---- 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 联产承包责任制
-------- 1979~1983年长安县农村责任制形式统计表
------ 双层经营体制
------ 收益分配
-------- 1980~1989年长安县农村经济收入分配统计表
-- 第二章 农业区划与产业结构
---- 第一节 农业区划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第三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作物及生产
------ 小麦
-------- 1949~1989年长安县小麦产量统计表
------ 玉米
-------- 1949~1989年长安县玉米产量统计表
------ 水稻
-------- 1949~1989年长安县水稻产量统计表
------ 杂粮
-------- 1949~1989年长安县粮食产量统计表
---- 第二节 经济作物及生产
------ 棉花
-------- 1949~1989年长安县棉花产量统计表
------ 蔬菜
------ 甜瓜
------ 油料
-------- 194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油料生产统计表
------ 其他经济作物
---- 第三节 耕作制度与方法
------ 耕作制度
------ 耕作方法
---- 第四节 植保
-- 第四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畜、禽饲养
------
------ 马、骡、驴
-------- 194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大家畜统计表
------
-------- 194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生猪存栏、交售统计表
------
------
------
------ 鹿
------
------ 鸭、鹅
------ 鸽子
------
---- 第二节 鱼类饲养
------ 渔业资源
------ 渔业生产
-------- 1970~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渔业生产统计表
------ 渔业区划
-------- 1981年长安县渔业区划表
---- 第三节 饲料
------ 饲料资源
------ 饲料加工
---- 第四节 畜禽防疫与动物检疫
------ 疫病防治
------ 动物检疫
------ 畜牧兽医服务单位
-------- 1950~1972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家畜禽瘟疫、中毒、寄生虫发病情况统计表
-- 第五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传统农具
---- 第二节 农业机械
------ 农业机械
-------- 1960~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农业机械统计表
------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 畜牧植保机械
---- 第三节 农机管理
-- 第六章 管理、服务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农技服务
---- 第三节 良种推广
------ 改良更新种子
------ 种子服务单位
第九编 林业
-- 第一章 林业资源
---- 第一节 森林分布
------ 混交林
------ 云杉纯林
------ 锐齿栎林
---- 第二节 林带划分
---- 第三节 林业区划
---- 第四节 珍稀树种
------ 古银杏
-------- 百塔寺古银杏
------ 古槐
------ 日本落叶松
------ 玉兰
-- 第二章 育苗、造林
---- 第一节 育苗
------ 育苗
------ 苗圃
---- 第二节 造林
------ 人工造林
------ 飞播造林
-------- 1950~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育苗植树造林统计表
------ 次生林抚育改造
-------- 1981~1989年长安县次生林改造出材量
---- 第三节 果林营造
------ 1949~1990年(部分年份)长安县果林面积产量统计表
------ 1980年长安县猕猴桃资源统计表
------ 1989年长安县板粟生产情况调查表
---- 第四节 其他经济林营造
------ 竹类
------ 油桐、水冬瓜
------ 花木
---- 第五节 活木蓄积
------ 长安县山区用材林种蓄积统计表
-- 第三章 林业生产
---- 第一节 木材加工
------ 产品、效益
------ 加工企业
---- 第二节 林特生产
------ 生漆
------ 木耳
-- 第四章 林木管护
---- 第一节 病虫害防治
------ 病虫害调查
------ 病害防治
-------- 1981年长安县杨树病害情况调查表
------ 虫害防治
-------- 1984年长安县粟瘿峰危害情况调查表
---- 第二节 林木管护
------ 森林保护
------ 封山育林
------ 森林防火
-- 第五章 林业体制
---- 第一节 国有林
------ 国有林
------ 国营林场
---- 第二节 集体林
------ 集体林
------ 集体林场
---- 第三节 个体林、承包林
------ 个体林
------ 承包林
-- 第六章 机构及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管理机构
------ 林业果树工作站
---- 第二节 管理
------ 森林资源管理
------ 采伐管理
------ 运输管理
------ 野生动物管理
------ 经费管理
第十编 水利
-- 第一章 蓄水工程
---- 第一节 陂塘
------ 古代陂塘
------ 现代陂墉
-------- 1972~1989年长安县陂塘统计表
-------- 1989年长安县陂塘分布表
---- 第二节 水库
------ 1989年长安县小(二)型水库统计表
-- 第二章 灌溉工程
---- 第一节 堰渠
------ 1989年长安县小型自流引水渠道统计表
---- 第二节 井灌
------ 普通灌溉井
------ 机井
------ 井灌区建设
---- 第三节 电灌工程
------ 灌区
------ 设施建设
---- 第四节 抽水站
------ 长安县小型抽水站分布表
---- 第五节 喷灌
------ 自压喷灌
------ 机压喷灌
---- 第六节 重点灌区
------ 194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有效灌溉面积统计表
------ 1950~1989年长安县农田水利投资统计表
------ 长安县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投资项目表
-- 第三章 防洪排涝工程
---- 第一节 沣河堤防工程
---- 第二节 其他河道堤防工程
------ 渭河堤防工程
------ 高冠河防洪工程
------ 潏河防洪堤
------ 大峪河防洪工程
------ 滈河堤防工程
------ 浐河防洪工程
------ 新河防洪工程
------ 太峪河防洪工程
------ 子午峪防洪工程
------ 金沙江防洪堤
---- 第三节 渍涝治理
------ 渍涝地区
------ 渍涝合理
---- 第四节 排水渠系
------ 太平河排水渠
------ 斗门排水渠
------ 泥河排水渠
------ 河头排水渠
------ 灵沼河排水渠
------ 西甘河排水渠
------ 五星排水系统
------ 定西排水系统
------ (氵皂)河排水系统
---- 第五节 防洪抗旱
------ 防洪抗洪
------ 人工降雨抗旱
-- 第四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
------ 长安县水土流失面积及土壤浸蚀程度表
---- 第二节 治水保土
------ 少陵原平整土地
-- 第五章 供水工程
---- 第一节 历代长安城供水工程
---- 第二节 当代西安城市供水
---- 第三节 农村饮水改水工程
------ 山、原区饮改水工程
-------- 1989年长安县饮水改水工程统计表
------ 平川、沿山区饮水改水工程
-------- 1989年长安县饮改水工程统计表
-- 第六章 水利机构及管理
---- 第一节 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直属单位
------ 县水利工作队
------ 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 沣河管理处
------ 县机械钻井队
------ 大峪灌区管理处
------ 石砭峪水库工程处
------ 机械施工队
------ 县水产站
------ 石砭峪灌区管理处
------ 水利建筑工程公司
------ 潏河管理处
------ 浐河管理处
------ 沙石管理站
---- 第三节 乡(镇)村水利管理
------ 乡(镇)水利管理
------ 村级水利管理
第十一编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产业结构
---- 第一节 工业企业
------ 机械工业
------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仪器、仪表及其他计量器具制造业
------ 金属制品业
------ 金属冶炼及延加工业
------ 建材业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缝纫业
------ 皮革、皮毛及其制品业
-------- 1975~1989年长安县乡镇企业基本情况及行业产值构成表
-------- 1980~1989年长安县乡镇工业企业情况统计表
------ 纺织业
------ 竹、藤、棕、草制品业和家具制造业
------ 食品制造业
------ 饮料制造业
------ 化学工业(包括医药工业、化学纤维工业、橡胶制品业)
------ 塑料制品业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印刷业
------ 工艺美术品制造业
------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石油、煤炭加工业
------ 其他工业
-------- 1980~1989年长安县乡(镇)、村工业企业产值统计表
---- 第二节 建筑业
------ 现代建筑业
------ 古建筑业
-------- 1980~1989年长安县乡镇建筑业统计表
----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 集体运输业
-------- 1980~1989年长安县乡、村集体运输业统计表
------ 个体运输业
-------- 1984~1989年长安县个体、联户运输业统计表
---- 第四节 商饮服务业
------ 商业
-------- 1986~1989年长安县乡镇商业企业统计表
------ 饮食业
-------- 1986~1989年长安县乡镇饮食业统计表
------ 服务业
-------- 1986~1989年长安县乡镇服务业统计表
---- 第五节 农业企业
------ 种植业
------ 养殖业
-------- 1980~1989年长安县农业企业统计表
-- 第二章 管理体制
---- 第一节 管理服务机构
------ 县级管理机构
------ 区、乡管理机构
------ 企业性服务机构
---- 第二节 承包责任制
------ 推行与管理
------ 内容与办法
---- 第三节 股份合作制
------ 试行与推广
------ 集资方式
------ 分配方式
-- 第三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劳动管理
------ 职工录用
------ 劳动报酬
------ 安全生产
---- 第二节 技术管理
------ 技术培训
------ 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
------ 质量管理
---- 第三节 供销管理
------ 原材料供应
------ 产品销售
---- 第四节 财务管理
------ 财务管理
------ 收益分配
-------- 1975~1989年长安县乡镇企业经济效益统计表
---- 第五节 横向经济联合
------ 联合形成
------ 项目与成果
-- 第四章 企业、产品选介
---- 第一节 企业选介
------ 长安前进电器厂
------ 长安电子仪器厂
------ 陕西省长安汽车配件厂
------ 长安溶解乙块厂
------ 韦曲灯具厂
------ 杜陵电线厂
------ 长安电话设备一厂
------ 引镇铝笼厂
------ 西安黄河电器仪表控制设备厂
------ 长安县皮件厂
---- 第二节 产品选介
------ “凤凰”牌人造革箱、包
------ 一喷灵避蚊祛痱水
------ JYN270型移开式户内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 GG—IACF型高压开关柜
------ PGLI型低压配电瓶
------ PGJ—1—2无功功率自动补偿瓶
------ 单双面印刷制线路板、气压调节器、继动阀
------ “长征”牌男女皮鞋
------ 灯具
------ 挤砖机
------ 气力上料机
------ 电子覆膜机
------ 152QT15型农用宝压机
------ 165Q型车用空压机
第十二编 工业
-- 第一章 私营工业、手工业
---- 第一节 造纸、砖瓦、陶器
------ 造纸
------ 砖瓦陶器
---- 第二节 纺织、编 织
------ 纺织
------ 编织
---- 第三节 其他工业
------ 榨油
------ 酿造
------ 火柴梗片
------ 铁木竹器
-------- 1950年长安县主要手工业产品产销统计表
-- 第二章 工业企业
---- 第一节 机械工业
------ 水利机械制造业
------ 柴油机配件制造业
------ 轴承制造业
------ 缝纫机制造业
------ 钢材加工企业
------ 轻工机械制造业
------ 钟表机械制造业
------ 军械工业
------ 手表制造装配业
---- 第二节 化学工业
------ 化肥制造企业
------ 玻璃制造业
------ 塑料工业
------ 其他化工
---- 第三节 冶金、建材工业
------ 冶金工业
------ 建材工业
---- 第四节 印刷、造纸、皮革工业
------ 印刷业
------ 造纸业
------ 皮革业
---- 第五节 纺织、服装工业
------ 纺织业
------ 服装制作业
---- 第六节 光学、仪表工业
------ 光学零件制造工业
------ 仪表工业
---- 第七节 酿酒、食品、粮油加工工业
------ 酿酒业
------ 食品工业
------ 粮棉油加工企业
---- 第八节 其他工业
------ 汽车修配业
------ 五金、金属制品
------ 衡器制造
------ 木器制造加工
------ 烟草加工
-------- 1949~1989年长安县工业生产统计表
---- 第九节 名优产品选介
------ 朱雀牌涤纶长丝纺毛西服呢
------ 秦丰牌碳酸氢铵
------ 有光纸、凸板纸
------ 白水泥
------ 秦乐牌江米条
------ 长安特曲酒
-- 第三章 工业管理
---- 第一节 体制
------ 1970年长安县工业生产合作社(组)统计表
------ 1965年长安县经委所属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 1985年长安县二轻局管辖的集体工业企业概况表
------ 1985年长安县二轻局管辖的集体企业规模表
---- 第二节 管理
------ 管理机构
------ 企业管理体制
-------- 1977~1989年长安县经委系统全民单位盈亏统计表
-------- 1977~1989年长安县经委系统企业完成利税统计表
------ 财务管理
------ 供销管理
------ 质量管理
------ 安全管理
---- 第三节 职工队伍
------ 职工队伍
------ 职工素质
-------- 1985年长安县县属全民企业职工年龄、文化程度、技术人员统计表
-------- 1985年长安县属城镇集体工业企业职工文化素质统计表
-- 第四章 电业
---- 第一节 高压输电线路
------ 35千伏线路
------ 110千伏线路
------ 330千伏线路
---- 第二节 变电站
---- 第三节 6~10千伏配网
------ 1957~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配网情况表
---- 第四节 小水电
------ 1982年长安县小水电统计表
---- 第五节 电力使用
------ 1957~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用电量统计表(不含西安、咸阳管理部分)
---- 第六节 安全用电
------ 事故
------ 安全措施
------ 设备检修
---- 第七节 管理机构
------ 县管理机构
------ 基层单位
-------- 1989年长安县供电站简部表
第十三编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古道、官马大道
---- 第一节 古道
------ 东方干道
------ 子午栈道
------ 三谷道
---- 第二节 官马大道
-- 第二章 公路
---- 第一节 干线公路
---- 第二节 支线公路
---- 第三节 专用公路
---- 第四节 乡镇公路
---- 第五节 山区道路
------ 1989年长安县山区道路统计表
------ 194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公路通车里程表
-- 第三章 桥梁
---- 第一节 土桥、石桥
------ 土桥
------ 石桥
------ 石拱桥
---- 第二节 铁桥、木桥
------ 铁索桥
------ 铁板桥
------ 木桥
---- 第三节 钢筋混凝土桥
-- 第四章 公路运输
---- 第一节 货运
------ 货运单位、工具
------ 货运量
-------- 194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货物运输统计表
---- 第二节 客运
------ 客运单位、工具
------ 客运量
-------- 196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客运统计表
---- 第三节 民间运输
------ 运输单位、工具
------ 运输量
---- 第四节 运输公司
-- 第五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 公路养护与路政管理
------ 公路养护
------ 养路工区、道班
-------- 长安县公路道班简况表
------ 路政管理
---- 第二节 交通监理与运输管理
------ 交通监理
------ 运输管理
------ 汽车维修管理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第六章 铁路
---- 第一节 县境内陇海铁路
---- 第二节 轻便铁路
---- 第三节 西户铁路
-- 第七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路、邮运工具
------ 省属邮路
------ 县内邮路
---- 第二节 邮政
------ 194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邮政业务量统计表
-- 第八章 电信
---- 第一节 线路设备
------ 线路
-------- 194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市话、市话线路统计表
------ 电报设备
------ 长途电话设备
------ 市内电话设备
------ 农村电话设备
------ 维护管理
---- 第二节 电信业务
------ 电报
------ 电话
-------- 194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电信业务量统计表
-- 第九章 邮电机构
---- 第一节 驿铺、民信局
------ 驿铺
------ 民信局
---- 第二节 邮政机构
------ 邮局
------ 邮电支局
------ 邮电所
------ 邮寄代办所
------ 信柜、邮票代售处
---- 第三节 电信机构
------ 王曲电报营业处
------ 长安县地方电信管理所
第十四编 商业
-- 第一章 集市贸易
---- 第一节 集市与集日
------ 市场
------ 集日
------ 古会
---- 第二节 集市交易和物资交流大会
------ 交易
------ 调控
------ 物资交流大会
-- 第二章 商业体制与管理
---- 第一节 商业体制与网点
------ 私营、个体商业
-------- 民国37年(1948年)长安县各集镇部分私营商业统计表
-------- 1979~1989年长安县个体有证商业单位统计表
------ 集体、国有商业
-------- 中华民国23~30年(1934~1941年)长安县合作社简况表
-------- 1970~1983年长安县代购代销情况表
-------- 1978~1989年长安县国有商业零售机构和人员情况表
-------- 1978~1989年长安县供销社商业零售机构和人员情况表
-------- 1978~1989年长安县集体商业(除供销社系统)机构和人员情况表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资金结构
-------- 196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商业、供销系统资金统计表
------ 固定资产
------ 机械设备
------ 仓库管理
------ 经营管理及经营方式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当行、盐行、钱行
------ 长安商会
------ 合作指导室
------ 县商业管理机构
------ 县物资管理机构
-- 第三章 商品购销
---- 1950~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统计表
---- 1950~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国营、供销合作商业商品购、销、存总值统计表
---- 第一节 生产资料购销
------ 农业生产资料
-------- 1975~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销售化肥统计表
------ 工业生产资料
-------- 1960~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物资局物资购销利润统计表
-------- 1960~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物资部门主要物资销售统计表
---- 第二节 生活资料购销
------ 副食品
------ 日用百货
------ 限购控购
-------- 长安县1958~1989年(部分年份)生活资料销售统计表
-- 第四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粮食收购
------ 统购
------ 超购
------ 议购
-------- 1949~1989年长安县粮食收购统计表
---- 第二节 粮食销售
------ 城镇粮食供销
-------- 长安县城镇人口粮食定量标准分等级规定表
-------- 1953~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城镇粮食销售统计表
------ 农村粮食供销
-------- 1953~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农村粮食销售统计表
------ 议价购销
---- 第三节 粮食仓储保管
------ 粮仓建设
------ 仓储保管
---- 第四节 粮食加工
------ 1961~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粮食系统加工粮食数量统计表
---- 第五节 油脂油料购销调储
------ 统购定购
------ 供应销售
-------- 1953~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城乡食油销售统计表
------ 议购议销
-------- 1957~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油脂油料购销调储加工数量统计表
---- 第六节 粮油管理
------ 管理机构
------ 基层机构
------ 价格管理
-- 第五章 饮食、服务、外贸
---- 第一节 饮食、服务
------ 私营饮食、服务业
-------- 1978~1989年 (部分年份)长安县个体饮食、服务业机构、人数统计表
------ 集体和国营饮食、服务业
------ 管理机构
-------- 1986~1989年长安县商业局系统饮食服务业营业额统计表
---- 第二节 对外贸易
------ 出口数量
------ 出口金额
-------- 197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外贸出口统计表
------ 外贸机构
-- 第六章 农副产品经营
---- 第一节 扶持生产
---- 第二节 收购
------ 1956~1988年(部分年份)长安县收购蔬菜情况统计表
------ 1950~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棉花收购统计表
------ 1970~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中草药购额统计表
------ 1953~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部分农副土特产品收购统计表
---- 第三节 废旧物资回收
------ 回收品种
------ 回收金额
-------- 1965~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废旧物资回收统计表
第十五编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明、清财政收入
--------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咸、长两县本色粮和银两征收统计表
------ 中华民国财政收入
-------- 中华民国29~30年(1940~1941年)长安县财政收入表
-------- 中华民国34年(1945年)长安县财政收入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财政收入
-------- 1950~1989年长安县预算的财政收入表
-------- 1953~1989年长安县财政预算外收入统计表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清代财政支出
-------- 清嘉庆九年(1804年)咸宁县、长安县财政岁支银两统计表
-------- 清嘉庆九年(1804年)咸宁县、长安县财政岁支本色粮统计表
--------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咸宁县、长安县财政岁支银两统计表
--------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咸宁县、长安县财政岁月本色粮统计表
------ 民国时期财政支出
-------- 中华民国29年(1940年)长安县财政支出决算表
-------- 中华民国34年(1945年)长安县财政支出预算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财政支出
-------- 1950~1989年长安县预算内财政支出统计表
-------- 1953~1989年长安县预算外财政支出统计表
---- 第三节 公产
------ 公产
------ 公产管理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预算内财政管理
-------- 中华民国37年(1948年)长安县各机关员役定额及月支薪饷
------ 预算外资金管理
------ 乡镇财政管理
---- 第五节 财政机构
------ 县财政机构
------ 乡镇财政机构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种税率
------ 税种
------ 税率
-------- 1949~1989年长安县开征税种税率表
---- 第二节 税金征收
------ 农业税征收
-------- 1950~1989年长安县农业税片收统计表
------ 工商各税片收
-------- 中华民国32~38年(1943~1949)5月长安县部分捐税征收统计表
-------- 1950~1989年长安县工商各税征收统计表
------ 其他税捐征收
---- 第三节 税务机构
------ 稽征处、稽征分处
------ 税务局
------ 基层税收机构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货币
------ 货币流通
------ 币值
---- 第二节 信贷
------ 私营及合营合作工商业贷款
-------- 1981~1989年长安县私营及合作企业贷款数额表
------ 工业信贷
-------- 1954~1989年长安县工业贷款余额表
------ 商业信贷
-------- 1951~1989年长安县商业贷款年末余额表
------ 农业信贷
-------- 1950~1989年长安县农业贷款统计表
------ 民间借贷
------ 组织存款
---- 第三节 存款
------ 存款种类
------ 存款额
------ 利率
-------- 1951~1989年长安县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统计表
---- 第四节 基建拨款
------ 县建设银行拨款
------ 县农业银行拨款
---- 第五节 现金管理与金银管理
------ 现金管理
------ 金银管理
-------- 金银门市收购价格表
---- 第六节 农村信用合作
------ 股金
------ 公积金
-------- 1951~1990年长安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股金、公积金统计表
------ 存款
------ 贷款
-------- 1951~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存、贷款统计表
---- 第七节 有价债券
------ 航空捐款
------ 胜利折实公债
------ 经济建设公债
-------- 1954~1968年长安县认购经济建设公债统计表
------ 国库券
------ 地方工业集资券
-------- 1982~1990年长安县各类债券发行统计表
---- 第八节 金融机构
------ 长安县银行
------ 中国人民银行长安支行
------ 中国农业银行长安支行
------ 中国工商银行长安支行
------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长安县支行
------ 长安农村信用合作社
------ 其他金融机构
-- 第四章 保险
---- 第一节 险种、保费和赔偿
------ 保险种类
------ 保费收入
------ 保险赔偿
---- 第二节 保险机构
------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长安县支公司(简称县保险公司)
------ 代办所、保险站
第十六编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编 制与实施
------ 计划编制
------ 计划实施
---- 第三节 计划管理
------ 流通计划管理
------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
------ 人口计划管理
------ 劳动力计划管理
-- 第二章 统计
---- 第一节 机构、网络
------ 统计机构
------ 网络
---- 第二节 综合平衡统计
------ 综合统计
------ 平衡统计
-------- 1949~1988年(部分年份)长安县社会经济主要统计指标
---- 第三节 专业统计
------ 1972~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农村收入分配统计表
------ 长安县县属企业部分财务指标统计表
------ 195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固定资产投资(部分项目)统计表
------ 194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属全民、集体职工工资统计表
---- 第四节 部门统计
---- 第五节 农村抽样调查
-- 第三章 审计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国家审计
------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
------ 财政金融审计
------ 企业审计
---- 第三节 内部审计
---- 第四节 社会审计
------ 社会审计机构
------ 审计内容
-- 第四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市场价格
------ 中华民国时期市场价格
-------- 中华民国36~38年(1947~1949年)长安地区部分物价变化情况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价格
---- 第三节 计划价格
------ 计划价格
------ 价格补贴
-------- 1953~1989年长安县主要粮食购销价格表
---- 第四节 价格调整
------ 1987~1989年长安县部分粮价调整表
------ 1987~1989年长安县部分油料(脂)价格表
------ 1953~1987年长安县生猪收购价格对比表
------ 1986~1989年长安县农用化肥销售价格表
---- 第五节 物价检查与农产品成本调查
------ 物价检查
------ 农产品成本调查
-------- 长安县物价局农产品成本调查统计表
-- 第五章 计量管理
---- 第一节 机构、管理
------ 机构
------ 计量管理
---- 第二节 计量监测
--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县管理机构
------ 管理所(会)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集市管理
------ 集市建设
---- 第三节 企业、企业法人登记
------ 企业登记
------ 企业法人登记
---- 第四节 商标、经济合同管理
------ 商标管理
------ 经济合同管理鉴证
---- 第五节 取缔非法经营
-- 第七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土地变更
------ 耕地变更
------ 林地变更
------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变更
------ 其他用地变更
-------- 194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耕地面积、人均耕地统计表
---- 第二节 土地管理
------ 管理机构
------ 村民宅基管理
------ 地籍、地政管理
------ 土地清查
------ 国土观念教育
第十七编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街巷建设
------ 街巷分布
-------- 1989年长安县韦曲镇街巷分布表
------ 拓展老街巷
------ 新建街道
-------- 1984~1988年修筑的韦曲镇街道统计表
---- 第二节 住宅建设
------ 公共住宅
-------- 1973~1984年韦曲镇公共住宅建设统计表
------ 商品住宅
------ 民建公助住宅
---- 第三节 市政建设
------ 给水排水
-------- 1974~1985年韦曲镇自来水井简况表
-------- 1978~1985年韦曲镇给水设施能力统计表
------ 街道照明
-------- 1989年韦国镇路灯设置统计表
------ 公共交通
------ 园林绿化
-------- 1965~1987年韦曲镇主要街道植树统计表
---- 第四节 县城建设规划
-- 第二章 乡镇、村建设
---- 第一节 辖镇建设
------ 街道建设
------ 水电设施
------ 排水
------ 街道照明
-------- 1985~1990年引镇等集镇街道路灯统计表
------ 公共交通
---- 第二节 住房建设
------ 公房建设
-------- 1981年10月长安县各公社公房统计表
------ 农房建设
-------- 1980~1988年长安县农村人均使用房屋面积抽样调查统计表
-------- 1980~1985年长安县农村房屋结构抽样调查表
-------- 1980~1985年长安县农村新建房屋抽样调查表
------ 居民点
------ 驻县单位房屋建设
-------- 1952~1988年(部分年份)驻长安县单位房屋竣工面积统计表
-- 第三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
------ 废气烟尘污染
------ 废水污染
------ 噪音污染
-------- 1985年长安县部分大气污染源统计表
-------- 1985年长安县部分水污染源统计表
---- 第二节 污染治理
-- 第四章 机构与管理
---- 第一节 房产管理
------ 私房改造
------ 公房管理
------ 房租
-------- 长安县韦曲镇公有住房租金表
---- 第二节 建设管理与环保管理
------ 建筑管理
------ 环保管理
---- 第三节 机构
第十八编 政党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长安县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建立与地下斗争
------ 建立与发展
------ 斗争与活动
-------- 1927年长安县第四区农协印
---- 第二节 中共长安县代表大会
------ 县党代表大会
------ 公社、乡镇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重要决策
------ 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时期
------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开始时期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第四节 组织工作
------ 组织建设
------ 党员教育
------ 干部考核
------ 组织整顿
------ 干部培养、提拔
---- 第五节 宣传工作
------ 理论教育
------ 社会宣传
---- 第六节 纪律检查
------ 案件查处
------ 复查纠正
---- 第七节 统战工作
------ 党派、群团事务
------ 海外联谊事务
------ 民族宗教事务
------ 落实统战政策
------ 其他事务
---- 第八节 政法工作
---- 第九节 党校
------ 县委党校
------ 乡镇党校
---- 第十节 县委机构设置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长安县党部
---- 第一节 组织概况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三节 三青团长安县分团部
---- 第四节 国民党军政组织在长安的特务机构
------ 国民党中统特务机构在长安县的组织
------ 国民党中统特务机构在长安的外围组织
------ 胡宗南在长安的特务组织
-- 第三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长安支部
---- 第二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长安工作委员会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长安县总工会
------ 县总工会
------ 行业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长安县委员会
------ 解放前组织建设与活动
------ 长安解放后组织建设
------ 县团代会、积代会
------ 主要工作
---- 第三节 长安县妇女联合会
------ 组织及工作
------ 历届代表会
------ 妇女积极分子代表会
---- 第四节 长安县农民协会贫下中农协会
------ 长安县农民协会
------ 长安县贫农下中农协会
---- 第五节 长安县工商业联合会
第十九编 政权、政协
-- 第一章 清至民国代议机构
---- 第一节 县自治公所、参事会
------ 县自治公所
------ 参事会
---- 第二节 参议会
------ 参议会
------ 乡(镇)民代表会
-- 第二章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与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 选举
-- 第三章 汉至民国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县衙、县署
---- 第二节 县公署、县政府
------ 县府、县长
------ 县政
---- 第三节 基层政权
------ 中华民国38年(1949年)元月长安县属机关设置及定员表
-- 第四章 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沿革
------ 工作机构
------ 派出机构
---- 第二节 人民政府基层政权
---- 第三节 重要施政活动
------ 巩固政权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全面建设时期
------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第五章 检察
---- 第一节 检察机构
------ 初级检察厅
------ 人民检察院(署)
---- 第二节 检察业务
------ 刑事检察
------ 法纪检察
------ 经济检察
------ 监所检察
------ 控告申诉
------ 法制宣传
-- 第六章 审判
---- 第一节 审判机构
------ 县审判机构
------ 区、乡审判机构
---- 第二节 审判业务
------ 中华民国时期审判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审判
-------- 1949~1985年部分年份长安县人民法院审结刑事、民事、经济案件统计表
-------- 1986~1989年长安县法院案件审结数统计表
-- 第七章 劳动人事
---- 第一节 劳动
------ 招工
------ 就业管理
------ 工人调配
------ 安全监察
---- 第二节 人事
------ 机构编制
------ 编制定员
------ 干部构成
------ 干部管理
-------- 1981~1989年长安县接收大、中专毕业生人数表
------ 人才交流
---- 第三节 工资、福利、奖惩
------ 工资
-------- 工资分实发情况表
------ 福利
------ 奖惩
---- 第四节 离退休与老龄事业管理
------ 离休管理
------ 退休管理
------ 养老保险
------ 老龄事业管理
---- 第五节 劳动人事机构
-- 第八章 行政监察
---- 第一节 监督检查
------ 监督检查
------ 涉外合同清理
---- 第二节 案件处理
------ 案件查处
------ 来信来访处理
---- 第三节 监察机构
-- 第九章 民政、信访
---- 第一节 救灾救济
------ 赈济
------ 扶贫
---- 第二节 社会福利
------ 五保
------ 残疾人事业
------ 募捐
---- 第三节 婚姻登记
---- 第四节 优抚安置
------ 优军优属
------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
------ 烈士褒扬
------ 抚恤
---- 第五节 殡葬改革
---- 第六节 其他民政事务
------ 地名普查
------ 地图绘制、发行
------ 收容遗送
------ 边界争议
---- 第七节 民族、侨务管理
------ 民族
------ 侨务
---- 第八节 民政机构
------ 民政局
------ 杨虎城将军陵园管理处
------ 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
------ 殡仪馆
------ 衬衫厂
---- 第九节 信访
------ 机构
------ 信访办理
-------- 1980~1989年长安县群众来信来访处理登记表
-- 第十章 外事
---- 第一节 来访
---- 第二节 出访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第十一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长安县委员会
---- 第一节 筹委会和历届委员会
----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及工作机构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参政议政
------ 文史资料征集
------ 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联谊活动
第二十编 军事
-- 第一章 军事地理
---- 第一节 军事交通
------ 通道
------ 桥梁
---- 第二节 军事要地
------ 子午峪
------ 白鹿原
------ 大峪、库峪
------ 引驾回
---- 第三节 军事设施
------ 城池
------ 城堡、碉楼
-------- 长安县防空袭军事控制要点表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兵制
------ 秦至清代兵制
------ 中华民国兵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制
---- 第二节 兵役
------ 中华民国26~37年(1937~1948年)长安县征募壮丁统计表
------ 1951~1989年长安县征集义务兵、飞行员、滑翔员统计表
-- 第三章 驻军
---- 第一节 古代驻军
------ 西周驻军
------ 汉、魏驻军
------ 唐代驻军
------ 清代驻军
---- 第二节 中华民国驻军
------ 东北军
------ 抗日第三军
------ 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
------ 军官训练团
------ 中央军校西北军官训练班
------ 军官总队
------ 绥靖公署军官训练团
------ 国民党西北陆军大学参谋训练班
------ 秦岭守备区
------ 西北游击干部训练班
------ 韩国光复军(进朝鲜军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军、六十一军
------ 58005部队、59195部队、58012部队、西安通讯学院
-- 第四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民团局、保安团
------ 民团局
------ 保安团、保警大队、自卫团
---- 第二节 民团、国民兵团
------ 民团
------ 国民兵团
---- 第三节 地方游击队
------ 中共长(安)柞(水)人民游击队
------ 南乡游击队
------ 王曲游击队
------ 五权游击队
------ 东乡游击队
------ 长北底侠(地下)武工队
------ 其他游击队
---- 第四节 人民武装部
------ 县人民武装部
------ 区、乡镇、厂人民武装部
-- 第五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
------ 组织建设
------ 思想建设
---- 第二节 民兵代表会
-- 第六章 人民防空
---- 第一节 工程设施及管理维护
------ 工程设施
------ 管理维护
---- 第二节 组织机构
-- 第七章 国民党集中营
---- 第一节 白道峪看守组
---- 第二节 青训总队
-- 第八章 兵事记要
---- 第一节 商周至民国重要兵事
---- 第二节 反暴抗捐
------ 丰镐国人抗暴君
------ 回民起义
------ 魏寨民团抗捐斗争
---- 第三节 红军在长安的战斗
------ 红四方面军在长安的战斗
------ 红二十五军北上过长安
------ 国民党一个连起义
------ 宋登贤游击队
------ 红军七十四师在长安整休
-------- 红七十四师在大峪练兵
---- 第四节 解放长安的战斗
------ 大峪、库峪之战
------ 杜曲阻击战
------ 裴家埪遭遇战
------ 神禾原之战
------ 小五台之战
------ 龙渠村伏击战
------ 智取嘉午台
------ 大峪夺粮战
第二十一编 公安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民国警政
------ 警察机构
------ 违警案件
------ 禁烟禁毒
-------- 民国37年(1948年)全县辑毒情况表
---- 第二节 人民公安机构
------ 县公安机构
------ 公安派出所
-------- 1989年驻长安县单位公安派出所简况表
---- 第三节 剿匪、镇反、党团登记
------ 剿匪
------ 镇压反革命
------ 党、团登记
---- 第四节 治安管理
------ 禁毒
------ 禁赌
------ 取缔反动会道门
------ 四类分子监督改造
------ 治安组织
---- 第五节 交通安全管理
------ 机构
------ 管理
-------- 1960~1989年长安县交通事故统计表
---- 第六节 消防管理
------ 机构
------ 管理
-------- 1975~1989年长安县火灾统计表
---- 第七节 刑事侦缉
---- 第八节 监所管理
------ 看守所
------ 人犯管理
-- 第二章 司法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调解
------ 调解组织
------ 民事调解
---- 第三节 法制宣传
------ 宣传
------ 培训
---- 第四节 律师、公证
------ 律师
------ 公证
第二十三编 教育
-- 第一章 明清教育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社学、义学、学舍及学塾
------ 社学
------ 义学
------ 学舍
------ 游艺学塾
---- 第三节 县学
---- 第四节 书院
---- 第五节 学堂
------ 咸宁、长安两县历代推荐及科举及第人数表
-- 第二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幼儿园
------ 幼稚园
------ 县幼儿园
------ 农村幼儿园
------ 县属企业和驻县单位幼儿园
-------- 1989年驻县单位及县办企业办幼儿园统计表
---- 第二节 学前班
-- 第三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学校
------ 私立小学
------ 公立小学
------ 民办小学
------ 长安县实验小学简介
-------- 1989年长安县中心小学一览表
-------- 1949~1989年长安县小学基本情况表
------ 私立中学
------ 省立中学(含军队办中学)
------ 县立中学
-------- 1949~1989年长安县办、乡办中学情况表
-------- 1989年长安县办中学概况表
------ 民办中学
------ 乡镇中学
-------- 1989年长安县乡镇中学概况表
-------- 1989年长安县乡镇九年制学校概况表
------ 长安县第一中学简介
------ 企、事业职工子弟学校
-------- 1989年驻县单位子弟学校概况表
-------- 1977~1989年长安县被录入中专以上学校人数统计表
---- 第二节 普通教育内容
------ 德育
------ 智育
-------- 194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各类学校招生人数及毕业人数统计表
------ 教学研究
------ 体育
------ 劳动技术教育
---- 第三节 教师
------ 任用、调配
-------- 1949~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教师人数统计表
------ 学历、职称
-------- 长安县小学专任教师学历统计表
-------- 长安县中学专任教师学历统计表
-------- 1989年长安县中小学教师技术职称情况表
-- 第四章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师范教育
------ 师范学校
------ 进修学校(含训练班)
------ 中师函授部
---- 第二节 职业教育
------ 实业学堂、培华职业学校
------ 农业中学
------ 园艺中学
------ 卫生学校
------ 人民大学
------ “五七”大学
------ 职业中学
------ 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
------ 技工学校
-------- 1988年驻县企业技工学校概况表
-- 第五章 高等教育
---- 第一节 军事院校
------ 西北军政大学
------ 西安陆军学院
------ 西安通讯学院
---- 第二节 地方院校
------ 西安美术学院
---- 第三节 函大、电大
------ 函大工作站
------ 电大工作站
-- 第六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农民教育
------ 民众学校
------ 冬学
------ 扫盲班
------ 农民业余学校
------ 农民技术学校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 职工业余教育
------ 职工文化、技术补习班
------ 职工培训中心
------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长安分校
---- 第三节 干部教育
------ 干部业余学校
------ 县委党校
---- 第四节 社会知青文化补习
------ 民盟长安支部文化补习学校
------ 民进高考补习班
------ 劳动就业培训中心高考补习班
-- 第七章 特殊教育
---- 第一节 盲聋哑学校
------ 陕西省西京盲哑教养院
------ 长安县聋哑学校
---- 第二节 孤儿教养院
------ 私立子宜教养院
------ 孤儿教养所
---- 第三节 工读学校
-- 第八章 教育行政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学校行政
-- 第九章 教育经费和教育设备
---- 第一节 经费
------ 国家投资
------ 县政府筹资
------ 乡政府筹资
------ 学校筹资
-------- 1982~1989年长安县中小学勤工俭学情况表
---- 第二节 集资办学
------ 1978~1989年长安县集资办学情况统计表
---- 第三节 设备
------ 校舍
------ 教学设备
-- 第十章 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 第一节 宣传发动
------ 任务现状
------ 宣传、发动
------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资金筹措
------ 集资捐资
------ 国家投资
---- 第三节 学校建设
------ 调整布点
------ 校园建设
------ 校舍建设
-------- 滦镇景民中学
------ 教学设施
------ 教学质量
---- 第四节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 第五节 评估验收
---- 第六节 表彰奖励
第二十四编 医疗卫生
-- 第一章 医疗
---- 第一节 医院
------ 县医院
------ 地段医院
------ 乡镇卫生院
---- 第二节 农村医疗组织
------ 农村卫生室
------ 合作医疗
---- 第三节 私营诊所、医院
------ 诊所
------ 医院
------ 医技人员
---- 第四节 中医
------ 医技人员
------ 诊治
------ 单验方
---- 第五节 驻县单位医疗机构
------ 机构
------ 治疗
-- 第二章 防疫
---- 第一节 机构
------ 卫生防疫站
------ 防疫组织
----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 黑热病
------ 甲状腺肿、克汀病
------ 麻风病
------ 出血热
------ 流行地域
------ 发病峰期
------ 年龄分布
------ 传播媒介
---- 第三节 传染病预防和管理
------ 流行情况
-------- 1960~1989年长安县传染病发病情况一览表(一)
-------- 1960~1989年长安县传染病发病情况一览表(二)
------ 计划免疫
------ 传染病管理
---- 第四节 卫生管理
------ 食品卫生管理
------ 学校卫生管理
------ 劳动卫生管理
-- 第三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机构及管理
------ 县妇幼保健机构
------ 基层妇幼保健机构
---- 第二节 妇女保健
------ 新法接生
------ 妇女劳保
------ 妇女病诊治
-------- 1980年长安县普查、普治妇女子宫脱垂、尿瘘病统计表
-------- 1976~1989年(部分年份)长安县妇女病普查统计表
---- 第三节 儿童保健
------ 接种疫苗
------ 早期教育
------ 普查诊治
-------- 1974~1976年长安县0~14岁儿童死因调查表
-------- 1979年长安县儿童疾病调查情况表
-- 第四章 环境卫生
----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 除害灭病
------ 净化环境
------ 全国卫生模范村——尚村
---- 第二节 市容卫生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第五章 卫生行政、药品检验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经费
---- 第三节 药品检验
第二十五编 科技
-- 第一章 科技管理
---- 第一节 科技单位与团体
------ 科技普及机构
------ 科研推广机构
------ 科技团体
---- 第二节 科技机构与体制
------ 管理机构
------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科技管理
------ 项目管理
------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技术职称的评聘与晋升
-------- 1987年长安县获任职资格人数统计表
-- 第二章 技术引进、推广与成果
---- 第一节 良种引进与推广
------ 小麦
------ 玉米
------ 水稻
------ 棉花
------ 林木
------ 家畜
------ 家禽
------ 蜜蜂
---- 第二节 技术引进与推广
------ 作物栽培技术
------ 土肥处理技术
------ 蔬菜种植技术
------ 打井技术
------ 畜、禽饲养技术
------ 畜、禽疫病防治技术
------ 工业生产技术
------ 渔业技术
---- 第三节 科技成果
------ 石砭峪水库定向爆破筑坝
-------- 石砭峪水库定向瀑破现场
------ 中华猕猴桃调查研究
------ 南茶北移
------ 王庄自压喷灌自动控制工程
------ 冷精配种改良黄牛
------ 笼养蛋鸡的示范、推广与综合利用
------ 长安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
------ 长安县农业气候资源调查与区划报告
------ 丰产方技术承包
-- 第三章 科技服务
---- 第一节 农业科技服务
------ 科技示范户
------ 气象预报
------ 农业气象观测
---- 第二节 科技宣传与普及
------ 科普宣传
------ 农业科技培训
------ 兽医技术普及
------ 林定园艺技术普及
------ 青少年科普活动
---- 第三节 地震、滑坡测报
------ 地震测报
------ 滑坡测报
-- 第四章 民办科研
---- 第一节 民办科研单位
---- 第二节 技术与成果
------ 神农胶囊
------ 兰达牌CATV系统配套器材
-- 第五章 驻县科研单位
---- 第一节 航天航空技术研究单位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航空结构热强度研究所
---- 第二节 机械电子工业研究单位
------ 机械电子工业部203研究所
------ 机械电子工业部205研究所
---- 第三节 应用电子技术研究单位
------ 西安应用电子技术研究所
第二十六编 文化艺术
-- 第一章 文化单位与设施
---- 第一节 文化单位
------ 文化馆(站)
------ 人民剧团
------ 文物管理处
------ 书店
------ 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 第二节 文化设施
------ 文化室
------ 图书馆(室)
------ 博物馆
------ 马厂地主庄园博物馆
------ 电影站(放映站)
------ 影剧院
------ 戏楼
------ 何家营长安鼓乐陈列馆
-------- 鼓乐陈列馆老艺人为英国客人演奏
-- 第二章 民间艺术
---- 第一节 社火
---- 第二节 民间乐曲
---- 第三节 工艺制作
------ 剪纸
------ 刺绣
------ 编织
------ 大蜡
------ 添碟子
------ 花灯
-- 第三章 戏剧与电影
---- 第一节 秦腔
---- 第二节 眉户、碗碗腔
------ 眉户
------ 碗碗腔
---- 第三节 长安道情
---- 第四节 电影放映
------ 放映队
------ 放映站
------ 电影放映院
-- 第四章 书画雕刻
---- 第一节 书法
---- 第二节 绘画
---- 第三节 雕塑
---- 第四节 石刻
-- 第五章 群众文艺
---- 第一节 文化娱乐
------ 歌咏
------ 舞蹈
------ 赛诗
------ 故事
------ 曲艺
---- 第二节 业余创作
------ 文学
------ 戏剧
------ 书法、绘画
-------- 王仁志(在职干部)书
-------- 阎沫(在职干部)书
-------- 李开(十二岁)书
-------- 杨栋(十二岁)书
-------- 杨振中(退休干部)书
-------- 宋克强(退休干部)书
-------- 李正平(在职干部)画
-------- 刘超群(在职干部)画
-------- 杨建国(退休干部)画
------ 故事、传说
---- 第三节 社团、协会
------ 故事队
------ 曲艺队
------ 文学社
------ 西安市美术家协会长安分会
-- 第六章 图书报刊
---- 第一节 图书
------ 馆藏图书
------ 图书发行
-------- 1953~1989年长安县新华书店图书发行统计表
---- 第二节 《长安报》
---- 第三节 其他报刊
------ 《乡村工作》
------ 《红专》杂志
------ 《社教报》
------ 《支部小报》
------ 《长安科技》
------ 《长安文艺》
-- 第七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机构与事业管理
------ 县广播电视机构
------ 乡(镇)广播站
------ 电视及音像管理
------ 广播电视服务部
---- 第二节 广播电视设备、网络
------ 设备
-------- 1959~1989年长安县广播站添置设备、器材简表
------ 网络
-------- 1980~1989年长安县乡(镇)广播统计表
---- 第三节 节目设置
------ 新闻节目
------ 专题节目
------ 转播节目
---- 第四节 节目采制
-- 第八章 档案
---- 第一节 机构
------ 县级档案机构
------ 部门、单位档案室
------ 区、乡镇、村档案室
------ 科技档案室
------ 综合档案室
---- 第二节 馆藏档案、资料
---- 第三节 设备与管理
------ 档案馆库
------ 档案保管
------ 档案鉴定
------ 档案编研
------ 档案损失
---- 第四节 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
------ 资源开发
------ 档案利用
-------- 1959~1989年长安档案利用情况统计表
---- 第五节 机械电子工业部档案馆
第二十七编 旅游
-- 第一章 旅游资源
---- 第一节 樊川寺院游览区
---- 第二节 东南名山古洞游览区
---- 第三节 南五台风景名胜游览区
---- 第四节 沣峪温泉风景游览区
---- 第五节 西部古遗址游览区
---- 第六节 东部古陵墓游览区
-- 第二章 旅游业
---- 第一节 景点开发与道路建设
------ 景点开发
------ 道路建设
---- 第二节 服务设施
------ 长安宾馆
------ 独松阁宾馆
------ 西北饭店
------ 长安饭店
------ 避署山庄
---- 第三节 经营效益
------ 收入
-------- 1981~1989年长安县旅游收入情况表
------ 第三产业收入
-------- 1981~1989年长安县旅游“三产”收入情况表
-------- 1981~1989年长安县旅游景点收入统计表
-- 第三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县、区、乡旅游管理机构
------ 县旅游管理机构
------ 区、乡镇旅游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景点管理单位
第二十八编 文物
-- 第一章 古遗址
----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遗址
------ 五楼村遗址
------ 王曲遗址
------ 沈家村遗址
------ 嘴头遗址
------ 杨湾遗址
------ 孙家崖遗址
------ 客省庄遗址
------ 仓颉造字台遗址
---- 第二节 周代遗址
------ 丰镐遗址
-------- 考古队发掘丰镐遗址
------ 周文王灵台遗址
---- 第三节 汉唐遗址
------ 昆明池遗址
------ 子午道遗址
------ 翠微宫遗址
-- 第二章 墓葬
---- 第一节 西周墓葬
------ 西周墓群
------ 西周车马坑
---- 第二节 汉代陵墓
------ 汉宣帝杜陵
------ 许后少陵
-------- 少陵
---- 第三节 隋代墓葬
------ 皇甫诞墓
------ 赵芬墓
---- 第四节 唐代墓葬
------ 韦氏墓群
------ 杜氏墓群
------ 颜氏墓群
------ 唐代名人墓葬
---- 第五节 明秦藩王墓群
------ 憨王朱樉(一代秦王)墓
------ 隐王朱尚炳(第二位秦王)墓
------ 僖王朱志堩(第三位秦王)墓
------ 怀王朱志均(第四位秦王)墓
------ 康王朱志(土絜)(第五位秦王)墓
------ 惠王朱公锡(第六位秦王)墓
------ 简王朱诚泳(第七位秦王)墓
------ 昭王朱秉(权又)(第八位秦王)墓
------ 定王朱惟焯(第九位秦王)墓
------ 宣王朱怀埢(第十位秦王)墓
------ 靖王朱敬镕(第十一位秦王)墓
------ 敬王朱谊澏(第十二位秦王)墓
------ 肃王朱谊漶(第十三位秦王)墓
------ 世子朱敬珍墓
---- 第六节 近现代名人墓
------ 张云山墓
------ 朱子桥墓
-------- 于右任书朱子桥墓志铭
------ 井勿幕墓
------ 张季鸾墓
------ 杨虎诚将军陵园
---- 第七节 古陵墓正误
------ 周穆王陵
------ 汉丙吉墓
-- 第三章 名寺古刹
---- 第一节 樊川八大寺
------ 兴教寺
------ 牛头寺
------ 华严寺
-------- 华严寺塔
------ 观音寺
------ 法幢寺
------ 神经寺
------ 洪福寺
------ 兴国寺
---- 第二节 隋唐名寺和明杜公祠
------ 圣寿寺
------ 香积寺
-------- 善导大师1300年忌辰纪念法会
------ 净业寺
------ 翠微寺
------ 百塔寺
------ 弥陀寺
------ 丰德寺
------ 天池寺
------ 国清寺
------ 温国寺
------ 杜公祠
-------- 杜公祠
-- 第四章 古建筑
---- 第一节 隋唐砖塔
------ 圣寿寺塔
-------- 圣寿寺隋塔
------ 玄奘法师塔
------ 圆测和窥基舍利塔
------ 杜顺和尚塔
------ 清凉国师塔
------ 善导和尚塔
------ 善导弟子塔
------ 二龙塔
---- 第二节 明清建筑
------ 天池寺塔
------ 子午镇戏楼
------ 镐京观建筑
-- 第五章 文物藏品
---- 第一节 商周青铜器
---- 第二节 碑石墓志
------ 大周韦孝宽墓志
------ 唐韦几墓志铭
------ 唐韦君(石朱)书砖志
------ 唐曹州刺史韦府君夫人王婉墓志铭
------ 唐东宫细引郭暠墓志铭
------ 唐龙州刺史郭恒墓志铭
------ 吴尊师原露仙馆诗序碑
-------- 吴尊师毕原露仙馆诗序碑
------ 唐杜公长女墓志铭
------ 唐李盈墓志铭
------ 唐故司户参军韦挺夫人柏氏墓志铭
------ 唐青州户曹参军韦挺墓志铭
------ 唐法云寺尼辩惠禅师神道志铭
------ 唐承议郎行临海郡宁海县令陈府君墓志铭并序
------ 唐静乐寺尼惠因墓志铭
------ 张云山墓志铭并序
------ 朱子桥先生墓志铭
------ 朱子桥将军碑
------ 长安县历代碑石目录
---- 第三节 铜镜
---- 第四节 古钱币
------ 秦代货币
------ 西汉五铢钱范
------ 波斯萨珊朝银币
------ 北宋铁钱
------ 宣城郡银铤
---- 第五节 唐墓壁画
------ 唐饮宴图
------ 人物、树木、花卉屏风画
------ 五人男女侍者图
------ 三人男女侍者图
------ 舞女图
------ 侍女图
---- 第六节 陶瓷器
---- 第七节 石雕艺术
------ 西汉织女牛郎雕像
------ 明代线雕汉白玉观音像
------ 青华山石刻卧佛
-------- 青华山卧佛
------ 明秦藩王墓石雕群
-- 第六章 文物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县级文物管理机构
------ 文物点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
第二十九编 体育
-- 第一章 体育项目
---- 第一节 田径、武术
------ 田径
------ 武术
---- 第二节 水上运动
------ 泛舟、竞渡
------ 游泳
---- 第三节 体育游戏
------ 百戏
------ 拔河
------ 秋千
------ 其他体育游戏
---- 第四节 体操
---- 第五节 球类
------ 足球
------ 篮球
------ 排球
------ 乒乓球
------ 其他球类活动
---- 第六节 自行车、摔跤、举重
------ 自行车
------ 摔跤
------ 举重
---- 第七节 射击、航模、无线电通讯
------ 射击
------ 航模
------ 无线电通讯
---- 第八节 桥牌、棋类
------ 桥牌
------ 围棋
------ 中国象棋
---- 第九节 钓鱼、信鸽
------ 钓鱼
------ 信鸽
-- 第二章 学校体育
---- 第一节 体育教学
------ 教师
------ 教材教法
---- 第二节 课外体育活动
------ 体育达标活动
-------- 1984~1989年长安县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情况表
------ 两操两活动
------ 代表队
-- 第三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职工体育、农村体育
------ 职工体育
------ 农村体育
---- 第二节 妇幼及老年体育
------ 女子体育
------ 幼儿体育
------ 老年体育
-- 第四章 人才培训
---- 第一节 运动员培训单位
---- 第二节 体育工作者培训
------ 干部培训
------ 教练 裁判培训
-- 第五章 竞赛
---- 第一节 运动会
------ 学校运动会
------ 综合运动会
-------- 长安县大型运动会一览表
---- 第二节 竞赛成绩
------ 竞赛名次
-------- 长安县运动员在西安市运动会名次统计表
-------- 长安县运动员在西安市运动会获第一名成绩表
------ 竞赛成绩
-------- 儿童男子组
-------- 儿童女子组
-------- 少年男子乙组
-------- 少年女子乙组
-------- 少年男子甲组
-------- 少年妇子甲组
-------- 成年男子组
-------- 成年女子组
-- 第六章 体育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管理机构
------ 体育社团
---- 第二节 场地、经费
------ 体育场所
------ 体育经费
第三十编 习俗、方言、宗教
-- 第一章 习俗
---- 第一节 婚姻习俗
------ 订婚
------ 嫁娶
------ 续亲
---- 第二节 丧葬习俗
------ 寿终
------ 入殓
------ 下葬
------ 祭祀
---- 第三节 喜庆习俗
------ 生子
------ 寿诞
------ 上梁
---- 第四节 节 日习俗
------ 春节
------ 元宵年
------ 清明节
------ 谷雨节
------ 端午
------ 乞巧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十月一
------ 冬至
---- 第五节 村会、庙会
------ 村会
------ 庙会
-- 第二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长安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 长安境内方言分区特点
------ 长安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比较
------ 长安方言声韵特殊的字与普通话语音的比较
------ 长安话与普通话声调的比较
---- 第二节 词汇
---- 第三节 语法
------ 长安话与普通话名词后缀的比较
------ 长安话的重叠词
------ 长安话党见句式与普通话句式比较
-- 第三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宗派
------ 寺庙
------ 僧尼
------ 名僧
------ 僧肇
------ 佛事活动
---- 第二节 道教
------ 观、庵(宫)
------ 宗派
------ 道徒
---- 第三节 基督教
------ 教堂
------ 教派
------ 教徒
第三十一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第一节 革命英烈传
------ 张新法
------ 康居仁
------ 徐汉儒
------ 李艮
------ 张周勤
---- 第二节 名人传
------ 宋联奎
------ 李云亭
------ 张云山
------ 马开臣
------ 陈雨农
------ 黄竹斋
------ 卢慧卿
------ 郝耀东
------ 封至模
------ 郑伯奇
------ 郑自毅
------ 王独清
------ 余海丰
------ 张锋伯
------ 陈天人
------ 岳劼恒
------ 张灵甫
------ 何寓础
------ 左协中
------ 蒲忠智
------ 何振中
------ 袁克勤
------ 柳青
------ 孟遏云
-- 第二章 人物录
---- 第一节 烈士英名录
---- 第二节 西周至清末人物录
---- 第三节 游子录
-- 第三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英模表
---- 第二节 名人表
第三十二编 附录
-- 一、古今咏长安诗选
-- 二、长安、万年(咸宁)县方志编 纂始末
-- 三、经籍著述
1982~1999年长安县志编纂委员会历任成员名单
1982~1993年《长安县志》历任主编、副主编
1982~1993年县志办公室历任成员名单
《长安县志》特约编辑与撰稿人
《长安县志》资料采集人员
长安县人民政府《长安县志》审稿组成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