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志(1991~2000)

南陵县志(1991~2000)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新编《南陵县志》(1991~2000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反映本县自然、社会的基本情况和重要史实。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相统一。

内容时限: 1991-2000

出版时间: 2007年08月

目录

封面
南陵县志
南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南陵县志》审定机关
《南陵县志》特约编审
《南陵县志》编审
南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南陵县志》(1991-2000)采编人员名单
图片
-- 原中纪委副书记陈作霖在南陵考察
-- 美国等10国14名记者在三里镇采访灾后重建工作
-- 南陵县县党政办公大楼
-- 南陵县原县委会大楼
-- 南陵县人民政府县长韩万青同志在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与外商签约
-- 《南陵县志》(1991-2000)志稿评议会全体同志合影
-- 南陵县城区新貌
-- 安徽省县级最大的下沉式文化广场
-- 都市化的南陵县城关居民小区
-- 春谷公园夜景
-- 徽式风格的三里居民小区
-- 田园式的许镇居民小区
-- 整齐洁净的农民新居
-- 南陵县广电中心办公大楼
-- 南陵县农行办公大楼
-- 籍山小区
-- 南陵大桥
-- 南陵县体育馆
-- 南陵县第一中学
-- 南陵县医院
-- 芜湖英格瓷ECC有限公司
-- 芜湖杉杉新明达制衣有限公司
-- 芜湖阪神制衣有限公司
-- 金牛变压器厂车间
-- 顺荣汽车配件厂
-- 南陵县工业园区
-- 南陵县许镇商城
-- 南陵县三里镇木业市场
-- 南陵县弋江镇三鼎市场
-- 南陵县籍山镇春谷农贸市场
-- 南陵县许镇镇国家粮食储备库
-- 紫云英生产基地
-- 东塘蘑菇生产基地
-- 久负盛名的奚滩烟草生产基地
-- 蘑菇产品
-- 丫山牡丹
-- 野生洋河藕
-- 葛林千亩板粟林
-- 南陵县东源集团水产养殖生产基地
-- 南陵县家发镇饲养场的孔雀
-- 成群的白鹭栖息于南陵境内
-- 南陵县家发镇饲养场的驼鸟
-- 科技化养鸡场
-- 南陵县境内的扬子鳄
-- 科技化养猪场
-- 南陵县三里镇饲养场的獭兔
-- 丫山丹皮
-- 南陵王系列酒
-- SN-51型耕整机
-- 4LL-1.2型稻麦联合收割机
-- 小磨麻油、百善酥
-- 南陵优质米
-- 西山风景区
-- 乌霞寺
-- 花海石林
-- 小格里风光
-- 奎湖风光
-- 西山燕呢洞
-- 广场文化活动
-- CCTV5在体育馆直播步步高全国女排比赛
-- “亚运之光”火炬在中山公园交接
-- 安徽省十运会在体育馆游泳比赛场景
-- 南陵县第二届全民运动会开幕式
-- 李家发烈士纪念碑
-- 何湾古柏
-- 何志诚为大学生演讲
-- 全省皮划艇比赛在奎湖举行
-- 太平天国火炮
-- 出土于千峰山的古陶罐
-- 清代铜钟
-- 大工山古铜矿遗址
-- 文风塔
-- 魁星阁
-- 吴王光剑(春秋)
-- 陶马车(晋)
-- 石斧(新石器时代)
-- 牯牛山古城遗址
-- 张尚明画
-- 沈力画
-- 蒋克海画
-- 潘庆五书
-- 南陵县行政区域图
-- 南陵县城区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特载
南陵史略
-- 附:建置沿革表
第一章 环境资源人口
-- 第一节 环境
---- 一、自然环境
---- 二、环境质量
---- 三、环境监测与治理
---- 四、环境管理
---- 五、生态环境建设
-- 第二节 资源
---- 一、土地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气候资源
---- 四、生物资源
---- 五、矿产资源
---- 六、旅游资源
-- 第三节 人口
---- 一、人口总量与分布
---- 二、人口构成
---- 三、人口变动
---- 四、人口控制
第二章 改革开放
--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二、经营体制改革
---- 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 四、农村税费改革
-- 第二节 工业企业制度改革
---- 一、管理体制改革
---- 二、经营方式改革
---- 三、三项制度改革
-- 第三节 流通体制改革
---- 一、商业体制改革
---- 二、物资体制改革
---- 三、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
---- 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五、外贸体制改革
-- 第四节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 一、财政体制改革
---- 二、税务体制改革
---- 三、金融体制改革
-- 第五节 科教卫生体制改革
---- 一、科技体制改革
---- 二、教育体制改革
---- 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第六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一、公费医疗制度改革
---- 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 三、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第七节 政治体制改革
---- 一、民主制度建设
---- 二、党政机关改革
---- 三、事业单位改革
-- 第八节 开发开放
---- 一、对外开放
---- 二、招商引资
---- 三、工业园区
第三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县城建设
---- 一、县城规划
---- 二、市政建设
---- 三、公用事业
-- 第二节 村镇建设
---- 一、村镇规划
---- 二、集镇建设
---- 三、中心村建设
---- 四、移民建镇
第四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交通
---- 一、公路建设
---- 二、公路运输
---- 三、公路养护
---- 四、公路管理
-- 第二节 水上交通
---- 一、水路航线
---- 二、港口、码头、渡口
---- 三、水上运输
---- 四、水运管理
第五章 邮政电信
-- 第一节 邮政
---- 一、邮政设施
---- 二、邮政业务
---- 三、邮政储蓄
---- 四、邮政管理
-- 第二节 电信
---- 一、电报
---- 二、长途电话
---- 三、市内电话
---- 四、无线电话
---- 五、数据通信
---- 六、农村电话
-- 第三节 移动通信
---- 一、网络建设
---- 二、通信业务
-- 第四节 联通
---- 一、网络建设
---- 二、通信业务
第六章 电力
-- 第一节 输变电
---- 一、输电
---- 二、变电
-- 第二节 供电
-- 第三节 用电
-- 第四节 农电
---- 一、农网建设
---- 二、农电体制改革
-- 第五节 电业经营和管理
---- 一、电业管理
---- 二、电业经营
---- 三、经营效益
第七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设施
-- 第二节 农田水利
---- 一、河道治理
---- 二、圩堤工程建设
---- 三、其它工程建设
-- 第三节 防汛抗旱
---- 一、防汛
---- 二、抗旱
-- 第四节 经营管理
第八章 农业
-- 第一节 种植业
---- 一、粮食作物
---- 二、经济作物
---- 三、其它作物
---- 四、土壤肥料
---- 五、良种引进和推广
---- 六、种子生产
---- 七、植物保护与检疫
-- 第二节 畜牧业
---- 一、家畜饲养
---- 二、家禽饲养
---- 三、特种畜禽饲养
---- 四、饲料
---- 五、疫病防治
-- 第三节 渔业
---- 一、水产养殖
---- 二、特种水产养殖
---- 三、鱼病防治
---- 四、渔政管理
-- 第四节 农机管理与监理
---- 一、农业新机具引进与推广
---- 二、农机管理与监理
-- 第五节 农业开发项目及基地建设
-- 第六节 国营农场
第九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一、林业用地
---- 二、林木蓄积
---- 三、经济林
---- 四、树种资源
-- 第二节 营林
---- 一、荒山绿化
---- 二、平原绿化
---- 三、全面绿化
---- 四、林业建设二次创业
---- 五、绿色长廊工程
---- 六、林业基地
-- 第三节 护林
---- 一、护林队伍
---- 二、护林防火
---- 三、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 林政
---- 一、管理机构
---- 二、限额采伐
---- 三、经营管理
---- 四、育林基金征收
---- 五、林业案件
-- 第五节 林业产业
---- 一、国营林场
---- 二、龙头企业
第十章 工业
-- 第一节 工业体制
---- 一、国有企业
---- 二、集体企业
---- 三、私营企业
---- 四、独资企业
-- 第二节 工业门类及企业
---- 一、采矿业
---- 二、机械
---- 三、建材
---- 四、化工
---- 五、机电
---- 六、纺织
---- 七、造纸印刷
---- 八、食品
-- 第三节 经济效益
---- 一、产值利税
---- 二、名优产品
---- 三、重点企业
-- 第四节 企业管理
---- 一、生产管理
---- 二、技术管理
---- 三、质量管理
---- 四、财务管理
---- 五、市场营销
第十一章 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 第一节 乡镇企业
---- 一、产业结构
---- 二、资源开发
---- 三、经济效益
---- 四、企业管理
-- 第二节 民营经济
---- 一、个体经济
---- 二、私营经济
第十二章 建筑房地产业
-- 第一节 建筑业
---- 一、队伍建设
---- 二、勘察设计
---- 三、建筑工程施工
---- 四、建筑市场管理
---- 五、执法监察
---- 六、经济效益
---- 七、建筑企业
-- 第二节 房地产业
---- 一、房地产经营
---- 二、房地产交易
---- 三、房地产管理
---- 四、房屋装潢
第十三章 商贸业
-- 第一节 商业体制
---- 一、管理机构
---- 二、经营体制
---- 三、国营公司(厂)简介
-- 第二节 商业市场
---- 一、街市店铺
---- 二、专业市场
-- 第三节 商品经营
---- 一、农副土特产品购销
---- 二、生活资料销售
---- 三、生产资料供应
---- 四、废旧物资经营
---- 五、专营商品经营
-- 第四节 对外贸易
---- 一、管理体制
---- 二、出口商品
第十四章 粮油业
-- 第一节 粮油购销
---- 一、粮油收购
---- 二、粮油销售
-- 第二节 粮油储备
---- 一、储备设施
---- 二、国粮储备
---- 三、省粮储备
-- 第三节 粮油工业
---- 一、工业设施
---- 二、粮油加工
---- 三、粮油贸易
第十五章 社会服务业
-- 第一节 餐饮业
---- 一、饭店酒店
---- 二、快餐茶室
---- 三、特色餐饮
-- 第二节 旅馆业
---- 一、旅馆宾馆
---- 二、重点宾馆
-- 第三节 美容理发沐浴
---- 一、美容理发
---- 二、浴室
-- 第四节 休闲娱乐业
---- 一、歌舞厅台球室
---- 二、游戏室网吧
-- 第五节 其它服务业
---- 一、图章刻字
---- 二、摄影扩印
---- 三、干洗
---- 四、维修
---- 五、电脑文印
---- 六、信息中介
第十六章 财政税务
-- 第一节 财政
---- 一、机构
---- 二、财政收入
---- 三、财政支出
---- 四、财政监督
---- 五、财政管理体制
---- 六、预算管理
-- 第二节 税务
---- 一、农业税收
---- 二、国家税务
---- 三、地方税务
第十七章 金融保险
-- 第一节 金融
---- 一、机构
---- 二、存款
---- 三、贷款
---- 四、结算
---- 五、外汇
---- 六、债券
---- 七、网络建设
---- 八、金融监管
-- 第二节 保险
---- 一、机构
---- 二、险种
---- 三、理赔
---- 四、防灾防损
第十八章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节 计划
---- 一、机构
---- 二、计划编制与执行
---- 三、项目审批
-- 第二节 统计
---- 一、机构
---- 二、农村住户抽样调查
---- 三、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 四、统计报表
---- 五、统计服务
---- 六、统计监督
-- 第三节 审计
---- 一、机构
---- 二、国家审计
---- 三、内部审计
---- 四、社会审计
---- 五、审计管理
--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
---- 一、机构
---- 二、经济合同管理
---- 三、企业注册登记管理
---- 四、商标广告管理
---- 五、市场管理
---- 六、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七、消费者协会
---- 八、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五节 物价
---- 一、机构
---- 二、物价改革
---- 三、物价管理
---- 四、物价监督
---- 五、价格调整
-- 第六节 质量技术监督
---- 一、机构
---- 二、质量监督与管理
---- 三、计量监督与管理
---- 四、标准化监督与管理
---- 五、组织机构代码与商品条码管理
-- 第七节 国有资产管理
---- 一、机构
---- 二、清产核资与产权登记
---- 三、国有资产评估
---- 四、国有企业产权变革
第十九章 中共南陵县委员会
-- 第一节 中共南陵县委员会
---- 一、机构
---- 二、党员代表大会
---- 三、县委重大决策简述
-- 第二节 中共南陵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 一、机构
---- 二、党风廉政建设
---- 三、行政监察
-- 第三节 主要党务工作
---- 一、组织工作
---- 二、宣传工作
---- 三、统战工作
---- 四、老干部工作
---- 五、党校工作
第二十章 人大政府政协
-- 第一节 南陵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一、机构
---- 二、人民代表大会
---- 三、议案办理
---- 四、依法监督
---- 五、代表视察
---- 六、推进法制建设
-- 第二节 南陵县人民政府
---- 一、机构
---- 二、政府机构改革
---- 三、政府职能转变
---- 四、政府常务会议
---- 五、综合政务
---- 六、政府实事
-- 笫三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陵县委员会
---- 一、机构
---- 二、政协全体委员会议
---- 三、提案工作
---- 四、专题调研视察考察
---- 五、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第二十一章 民主党派工商联
--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
---- 一、组织
---- 二、活动
-- 第二节 工商联合会
---- 一、组织
---- 二、活动
第二十二章 社会团体
-- 第一节 南陵县总工会
---- 一、组织
---- 二、活动
-- 第二节 共青团南陵县委员会
---- 一、组织
---- 二、团员青年工作
---- 三、少先队活动
-- 第三节 南陵县妇女联合会
---- 一、组织
---- 二、活动
-- 第四节 南陵县残疾人联合会
---- 一、组织
---- 二、活动
第二十三章 劳动人事
-- 第一节 劳动
---- 一、机构
---- 二、用工制度
---- 三、分配制度
---- 四、劳动保护与福利
---- 五、安全生产
---- 六、劳动争议仲裁与监察
---- 七、劳务输出
-- 第二节 社会保障
---- 一、机构
---- 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三、失业工伤保险
---- 四、农村养老保险
---- 五、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 六、保险费收支
---- 七、社会化管理
-- 第三节 人事
---- 一、机构
---- 二、干部管理
---- 三、编制管理
---- 四、干部工资福利
---- 五、军转安置
---- 六、大中专毕业生分配
---- 七、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 八、人才交流
第二十四章 治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一、打击刑事犯罪
---- 二、专项治理
---- 三、帮教工作
-- 第三节 取缔邪教组织
-- 第四节 治安行政管理
---- 一、户政管理
---- 二、交通安全管理
---- 三、危险物品管理
---- 四、特种行业管理
---- 五、监所管理
-- 第五节 消防
-- 第六节 重大刑事案件侦破
第二十五章 司法
-- 第一节 检察
---- 一、机构
---- 二、刑事检察
---- 三、反贪污贿赂
---- 四、民事行政检察
---- 五、控告申诉检察
---- 六、法纪检察
-- 第二节 审判
---- 一、机构
---- 二、审判方式
---- 三、刑事审判
---- 四、民事审判
---- 五、商事审判
---- 六、行政审判
---- 七、执行工作
---- 八、审判监督
-- 第三节 司法行政
---- 一、机构
---- 二、法制宣传
---- 三、民事调解
---- 四、律师事务
---- 五、公证事务
---- 六、基层司法行政
第二十六章 军事
-- 第一节 军事组织
---- 一、南陵县人民武装部
---- 二、预备役部队
---- 三、民兵组织
---- 四、驻军
-- 第二节 国防教育
-- 第三节 征兵工作
-- 第四节 拥政爱民
-- 第五节 后勤保障
第二十七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结构
---- 一、普通教育
---- 二、专业教育
---- 三、职业教育
---- 四、成人教育
-- 第二节 教育设施
---- 一、学校布局
---- 二、教学设备
-- 第三节 教师队伍
---- 一、师资结构
---- 二、师资培训
---- 三、教师职称评定
---- 四、教师资格认定
---- 五、民办教师
-- 第四节 教育教学研究
-- 第五节 社会力量办学
-- 第六节 教育经费
---- 二、经费支出
---- 三、校园经济
-- 第七节 教育管理
---- 一、行政管理
---- 二、教学管理
---- 三、财务管理
第二十八章 科学
-- 第一节 科学技术
---- 一、科技网络
---- 二、科技普及
---- 三、科技队伍
---- 四、科技成果
---- 五、防震减灾
---- 六、气象服务
---- 七、农村能源开发
---- 八、民营科技
-- 第二节 社会科学
---- 一、档案
---- 二、党史研究
---- 三、地方志
---- 四、文史资料
---- 五、社科理论研究
第二十九章 卫生体育
-- 第一节 卫生
---- 一、机构
---- 二、医疗水平
---- 三、卫生防疫
---- 四、地方病防治
---- 五、妇幼保健
---- 六、药政管理
---- 七、红十字血站
-- 第二节 体育
---- 一、机构
---- 二、场馆建设
---- 三、群众体育
---- 四、学校体育
---- 五、重大赛事
---- 六、体育彩票
第三十章 文化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化事业
---- 一、文学创作
---- 二、音乐舞蹈
---- 三、美术、工艺
---- 四、图书
---- 五、电影
---- 六、戏剧
---- 七、群众文化
---- 八、文化市场管理
---- 九、对外文化交流
---- 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三节 文物
---- 一、古文化遗址
---- 二、古墓葬
---- 三、古建筑
---- 四、重要文物藏品
---- 五、近、现代文物
---- 六、文博考古
第三十一章 广播电视报纸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视
-- 第三节 报纸
第三十二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明建设
-- 第三节 思想道德教育
-- 第四节 考核管理
-- 第五节 精神文明典型选介
---- 一、文明单位选介
---- 二、新人新风选介
---- 三、“五好文明家庭”选介
第三十三章 民政
-- 第一节 基层政权建设
---- 一、村民委员会建设
---- 二、居民委员会建设
-- 第二节 优抚安置
---- 一、优抚
---- 二、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三节 救灾救济
---- 一、灾害救济
---- 二、社会救济
-- 第四节 福利事业
---- 一、县社会福利院
---- 二、乡镇敬老院
---- 三、社会福利企业
---- 四、福利彩票
-- 第五节 婚丧管理
---- 一、婚姻管理
---- 二、殡葬管理
-- 第六节 社团管理收养登记
---- 一、社团管理
---- 二、收养登记
-- 第七节 地名管理勘界
---- 一、地名管理
---- 二、勘界
-- 第八节 烈土褒扬
---- 一、烈士调查报批
---- 二、烈士墓碑
第三十四章 人民生活风俗宗教
-- 第一节 人民生活
---- 一、居民收入
---- 二、居住条件
---- 三、居民消费
---- 四、小康镇村建设
-- 第二节 风俗
---- 一、生活风俗
---- 二、生产习俗
---- 三、时岁习俗
---- 四、社会习俗
-- 第三节 宗教
---- 一、佛教
---- 二、道教
---- 三、伊斯兰教
---- 四、基督教
---- 五、天主教
第三十五章 乡镇
-- 第一节 乡镇区划
---- 一、解放前区划
---- 二、解放后区划
-- 第二节 乡镇概况
---- 一、镇
---- 二、乡
第三十六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何琦
---- 张乔
---- 徐勣
---- 沈尧中
---- 盛此公
---- 俞昌准
---- 叶宗涛
---- 徐乃昌
---- 何许人
---- 梅光迪
---- 李家发
---- 朱志亮
---- 周可玉
---- 王克祥
---- 汪忠才
---- 董学财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何志城
---- 王维
---- 刘学忠
---- 阮子昭
---- 沈力
---- 章安民
---- 沈德源
---- 汪传文
---- 汪海洋
---- 程金保
---- 张运年
---- 刘中伟
---- 陈旭东
---- 程太平
---- 汪锡文
---- 张尚明
---- 丁勇
-- 第三节 人物表
---- 一、革命英烈表
---- 二、党政军主要领导人
---- 三、获博士、硕士学位人员表
---- 四、获省部级、省级部门荣誉称号人物表
---- 五、获正高职称专业技术人物表
---- 六、出国留学人员表
---- 七、南陵籍在外地正县(军队正团)级以上人物表
附录
-- 一、重要文件辑录
-- 二、有关南陵的诗、词、赋选
-- 三、历修方志简介
-- 四、历代志序选
编纂始末
索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