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庄志

尚庄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等篇。

内容时限: 公元前221-1985

目录

封面
照片
-- 镇党委、镇政府、镇纪委领导成员
-- 编写小组成员
序一
序二
凡例
概述
目录
第一篇 地理
-- 第一章 建制区划
---- 第一节 位置面积
---- 第二节 建制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集镇村庄
---- 第一节 集镇
---- 第二节 村庄
-- 第三章 人口土地
---- 第一节 人口来源
------ 一、人口变化
------ 二、人口密度
---- 第二节 人口结构
------ 一、文化程度
------ 二、职业构成
------ 三、婚姻状况
---- 第三节 土地利用
-- 第四章 自然概貌
---- 第一节 地形地貌
---- 第二节 山脉水系
------ 一、山脉
------ 二、水系
---- 第三节 气候
------ 一、四季特征
------ 二、气温
------ 三、霜期
------ 四、日照
------ 五、降水
---- 第四节 土壤植被
------ 一、土壤
------ 二、植被
-- 第五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利资源
---- 第三节 生物资源
------ 一、动物
------ 二、植物
---- 第四节 矿产资源
-- 第六章 自然灾异
---- 第一节 季节性灾害
---- 第二节 灾异录
第二篇 经济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土地制度的变革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第三节 耕作制度及作物分布
---- 第四节 农作机具
---- 第五节 农业科技
---- 第六节 多种经营
-- 第二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种分布
---- 第二节 造林护林
---- 第三节 林业“三定”
-- 第三章 水利电力
---- 第一节 蓄水工程
---- 第二节 排灌工程
---- 第三节 堤坝工程
---- 第四节 电力供应
-- 第四章 煤炭工业
---- 第一节 煤田分布
---- 第二节 开采技术
---- 第三节 煤炭生产
---- 第四节 原料供应 产品销售
---- 第五节 机构 职工 福利
-- 第五章 其他乡镇企业
---- 第一节 手工业
---- 第二节 镇办企业
---- 第三节 村办企业
---- 第四节 个人专业户
---- 第五节 主要企业简介
-- 第六章 交通邮电
---- 第一节 交通运输
---- 第二节 交通管理
---- 第三节 邮政电讯
-- 第七章 乡镇建设
---- 第一节 圩镇建设
---- 第二节 工业区建设
-- 第八章 财政金融
---- 第一节 财赋
---- 第二节 金融概况
---- 第三节 金融机构
-- 第九章 商业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 第三节 集市贸易
---- 第四节 个体户商业
---- 第五节 粮油购销
---- 第六节 畜禽购销
第三篇 政治
-- 第一章 政党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一、组织建设
------ 二、党员代表会
------ 三、党员教育与纪律教育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
---- 第三节 农工民主党
-- 第二章 政权
---- 第一节 政府
---- 第二节 代表会议
------ 一、乡民代表会
------ 二、人民代表会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同善社
---- 第二节 农会组织
---- 第三节 工会组织
---- 第四节 妇女组织
---- 第五节 青年组织
---- 第六节 少年组织
-- 第四章 军事
---- 第一节 兵役制度
---- 第二节 民兵建设
---- 第三节 重大兵事记略
------ 一、日本侵略军窜扰
------ 二、国民党军队害民
-- 第五章 政法
---- 第一节 民政
---- 第二节 治安
---- 第三节 司法与调解
第四篇 文化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群众文艺
---- 第二节 广播电视
---- 第三节 电影放映
---- 第四节 新闻报导
---- 第五节 艺文
---- 第六节 名胜古迹
---- 第七节 民间传说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私塾教育
---- 第二节 国民教育
---- 第三节 幼儿教育
---- 第四节 小学教育
---- 第五节 中学教育
---- 第六节 农中教育
---- 第七节 业余教育
---- 第八节 函授、电大教育
-- 第三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四章 卫生
---- 第一节 机构设施
------ 1、建国前卫生设施
------ 2、建国后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预防接种
---- 第三节 疾病医疗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乡村医生
----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七节 血吸虫病防治
---- 第八节 计划生育
第五篇 社会
-- 第一章 民族、姓氏、耄寿
---- 第一节 民族、姓氏
---- 第二节 耄寿
-- 第二章 宗教信仰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天主教
-- 第三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婚姻
---- 第二节 丧葬
---- 第三节 寿庆
---- 第四节 祭祀
---- 第五节 庙会
---- 第六节 服饰
---- 第七节 烹饪
---- 第八节 民俗
---- 第九节 陋习
---- 第十节 迷信活动
---- 第十一节 新风尚
-- 第四章 时序节日
---- 第一节 国家法定节日
---- 第二节 传统节日
---- 第三节 时令节日
-- 第五章 方言俗谚
---- 第一节 方言
---- 第二节 谚语
-- 第六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民生活
---- 第二节 职工生活
---- 第三节 福利事业
第六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第一节 历代名人
------ 熊鸣夏
------ 熊鸣歧
------ 鄢臣
------ 宋守诏
------ 徐文钟
------ 范浑桂
---- 第二节 英明录
------ 龚广元
------ 雷发生
------ 冯全喜
------ 要少屏
---- 第三节 能工巧匠
------ 范庆云
------ 熊长保
------ 熊福生
------ 张来八
------ 宋细妹
---- 第四节 民间良医
------ 博晓初
------ 徐鸿章
------ 龚金元
-- 第二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历代名人表
---- 第二节 模范人物表
---- 第三节 能工巧匠表
---- 第四节 党政军干部名录
---- 第五节 各界闻人名录
---- 第六节 获江西省三十年以上荣誉证书者
第七篇 大事记
后记
修志领导小组成员
编写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