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文化艺术志

通化市文化艺术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通化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各项事业。

出版时间: 1987年12月

目录

封面
通化市文化艺术志
1964年7月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和中共中央监察委
编辑人员
序言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 大事记
第三章 文化艺术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清朝、民国和日伪统治时期文化艺术事业管理机构的设置
-- 第三节 解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文化艺术事业行政机构的建立
-- 第四节 通化专员公署文化行政机构设置概况
第四章 文学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诗歌
-- 第三节 歌谣
-- 第四节 小说
-- 第五节 散文
-- 第六节民间文学
-- 第七节创作、编辑出版文学作品集
---- 一 短篇小说集
---- 二 中篇小说
---- 三 长篇小说
---- 四 散文集
---- 五 诗集
---- 六 民间文学集
---- 七 厂史集
-- 第八节 刊物
第五章 戏剧
-- 第一节 二人转
---- 一 概况
---- 二 通化市地方戏队
-- 第二节 吉剧
---- 一 吉剧的起源发展及艺术特色
---- 二 通化地区(市)吉剧团
-- 第三节 通化专区实验剧团
-- 第四节 通化地区民间艺术团
-- 第五节京剧
---- 一 京剧的传入
---- 二 专业表演团体
------ (一)筱九霄戏班
------ (二)刘振奎戏班
------ (三)王文娟戏班
------ (四)齐啸伯戏班
------ (五)通化市京剧团
---- 三 业余表演团体
------ (一)菊友俱乐部
------ (二)工商界业余剧团
------ (三)市总工会业余京剧团
-- 第六节 评剧
---- 一 评剧的传入
---- 二 专业表演团体
------ (一)通化市评剧团
---- 三 业余表演团体
------ (一)商业文艺宣传队
-- 第七节话剧、歌(舞)剧
---- 一 流入概况
---- 二 专业表演团体
------ (一)通化区文化协会文艺工作尉
------ (二)炮校文工团
------ (三)大众乐剧团
------ (四)鸭绿江文艺工作团
------ (五)通化地区文艺工作队
------ (六)○九四八部队政治部文工团
------ (七)通化地区工会文工团
------ (八)通化市文工团
------ (九)通化地区话剧团
---- 三 业余表演团体
------ (一)概况
------ (二)民众教育馆业余剧团
------ (三)文教宣传队
------ (四)中心业余剧团
-- 第八节戏剧创作机构
---- 一通化市戏剧编导室
---- 二 通化地区(市)戏剧创作室
第六章 曲艺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通化市曲艺团
第七章 马戏杂技戏法
-- 第一节马戏
-- 第二节 戏法
-- 第三节 通化地区(市)杂技魔术团
第八章 街头文艺
-- 第一节 扁担戏
-- 第二节 拉洋片
-- 第三节 卖艺
-- 第四节 要猴
第九章 演出管理场所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通化地区(市)演出公司
-- 第三节 演出场所
---- 一 公庆茶园
---- 二 复兴茶社
---- 三 东亚剧场
---- 四 公益舞台
---- 五 通化剧场
---- 六 地方戏小剧场
---- 七 长白山剧场
---- 八 雨田茶社
---- 九 通化茶社
---- 十 合作茶社
---- 十一 通化铁路文化宫
---- 十二 工人文化宫
---- 十三 二道江发电厂职工俱乐部
---- 十四 通化钢铁厂职工俱乐部
第十章音乐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 通化市汉族民间音乐艺术
---- 一 汉族民间歌曲
---- 二 汉族民间器乐曲
-- 第三节 创作歌曲及其影响
-- 第四节 戏曲音乐
---- 附:歌曲、谱例、释文
第十一章 舞蹈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民族民间舞蹈
---- 一 高跷秧歌
---- 二 地秧歌
---- 三 龙灯舞
---- 四 跑旱船
---- 五 跑驴
---- 六 老汉推车
---- 七 老汉背少妻
---- 八 腰鼓舞
第十二章美术书法金石
-- 第一节 美术
-- 第二节 书法 金石
第十三章 摄影
-- 第一节 概况
第十四章 电影发行与放映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通化映画馆
-- 第三节 满映馆
-- 第四节 人民电影院
-- 第五节 红星电影院
-- 第六节 电影放映队
-- 第七节 通化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 第八节 通化地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第十五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通化市文化馆
-- 第三节 文化站
-- 第四节 大队文化室(俱乐部)
-- 第五节 通化地区群众艺术馆
-- 第六节 东昌区文化馆
-- 第七节 二道江区文化馆
第十六章 图书馆事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通俗图书馆
-- 第三节 大众阅书室
-- 第四节 社会教育馆
-- 第五节 民众教育馆图书阅览室
-- 第六节 通化市图书馆
-- 第七节 图书馆各职能部门工作及设施
---- 一 采编组
---- 二 外借组
---- 三 科技服务组
---- 四 辅导组
---- 五 阅览组
---- 六 少年儿童阅览组
第十七章 文化艺术展览活动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展览
第十八章 图书发行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书局
---- 一 和顺玉书局
---- 二 学界书局
---- 三 东顺祥书局
---- 四 文义堂书局
---- 五 世昌局书
-- 第三节 书店
---- 一 光明书店
---- 二 团结书店
---- 三 辽东书店
---- 四 新华书店
-- 第四节 图书发行网点
-- 第五节 公私和营通化书店
-- 第六节 “知青”书店
-- 第七节 通化地区书店
第十九章文物古迹名胜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古遗址
---- 一 王八脖子遗址
---- 二 自安山城
---- 三 南头屯古墓群
-- 第三节 出土文物
---- 一 铜权
---- 二 银锭
-- 第四节 近现代遗存
---- 一 靖宇陵园
---- 二 烈士塔
-- 第五节 近现代文物
---- 一 朱德题词
---- 二 董必武题词
---- 三 胡耀邦题词
---- 四 彭真题词
-- 第六节 风景名胜
---- 一 玉皇山
第二十章 艺术教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通化市艺术学校
-- 第三节 通化市戏剧学校
-- 第四节 通化市业余艺校
-- 第五节 通化市京剧团学员班
-- 第六节 青少年宫
第二十一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通化区文化协会
-- 第二节 通化市文学创作研究会
-- 第三节 通化市曲艺改进会
-- 第四节 通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五节 通化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 第六节 通化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七节 通化地区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 第八节 协会
---- 一 美术摄影工作者协会
---- 二 文学工作者协会
---- 三 戏剧曲艺协会
---- 四 音乐舞蹈协会
---- 五 书法协会
---- 六 朝鲜族文学工作者协会
---- 七 白山国画会
第二十二章戏曲谚语
第二十三童轶闻传说
-- 第一节 轶 闻
-- 第二节 传 说
第二十四章人物传记
-- 项玉麟
-- 碧云凤
-- 杨林桐
后记
《通辽市文化艺术志》编纂组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