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市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3
出版时间:
1995年11月
目录
封面
汨罗市志
《汨罗市志》编修机构及人员
《汨罗市志》审定机构及人员
图片
--
汨罗市政区图
--
1991年3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参观任弼时同志故居
--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题词
--
任弼时同志铜像
--
任弼时同志故居
--
汨罗市城区鸟瞰
--
建设路
--
市城区中心广场
--
市邮电局微波塔
--
罗城经济开发区
--
市氮肥厂生产区
--
市铝材厂生产线
--
市黄金公司采金船
--
市铝材厂生产的铝材系列产品
--
市保险柜厂生产的保险柜
--
城郊乡鞋楦厂生产的鞋楦系列产品
--
川山坪镇毛华厂制作的艺字牌毛华
--
市通用机械厂生产的三马力柴油机
--
市电线厂生产的各种户铜、铝电线
--
市酒厂生产的屈原酒
--
市磨料磨具总厂生产的各种磨具
--
三江乡吨粮田
--
磊石漁场
--
磊石乡蔬菜基地
--
天井乡茶场
--
智峰乡林场
--
大荆乡西瓜
--
铜盆乡蜜桔
--
新塘乡烟叶
--
生猪
--
养鸭
--
市蓝家洞水库
--
汩罗江防洪大堤
--
市第一座小水电站-桥坪电站
--
磊石围壁
--
毛致用参加湖溪垸抗洪抢险
--
京广铁路汩罗车站
--
市邮电局1000门程控电话机房
--
正在兴建的芝田码头
--
107国道新市段
--
22万伏变电站外景
--
市工商银行大厦
--
市中心集贸市场
--
外宝在龙城一条街购物
--
市一中教学大楼
--
市一中电化教学室
--
市城关镇第一完全小学
--
市幼儿园小朋友在活动
--
市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
--
花鼓戏《八品官》剧照
--
著名剧作家曹禺来汩罗市观看《屈原在汩罗江畔》后接见演员
--
市图书馆阅览室
--
扑龙头
--
汩罗江上赛龙舟
--
玩龙
--
耍蝦子
--
舞狮
--
踩高跷
--
耍蚌壳
--
玩故事
--
川山坪文峰塔
--
仇敬芬书法
--
王原一书联
--
(蓝)(高泉山东周文物)
--
孙中山给任鹤年亲笔信
--
匜(高泉山东周文物)
--
屈原碑林離骚阁与天问坛
--
屈原碑林九歌室
--
屈原碑林九章馆
--
屈子祠
--
岳阳市《汨罗市志》稿评论会与会人员合影
--
中共汨罗市委常委部分成员合影 左起:王德恩 周立标 龙协邦 陈德辉 任年丰 刘文锋 葛送培 蒋亚雄
--
《汨罗市志》编纂主管负责人与主要编纂人员 左起:王德恩 胡震球 李新民 罗允绪 任建云 左国祥 刘叠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建置·自然环境
--
第一章建置
----
第一节地理位置
----
第二节沿革
----
第三节行政区划
--
第二章乡、镇、场
----
第一节镇
----
第二节乡
----
第三节场
--
第三章地质·矿藏
----
第一节构造
----
第二节地层
----
第三节岩浆岩
----
第四节矿藏
--
第四章地貌
----
第一节山地
----
第二节丘陵
----
第三节岗地
----
第四节平原
--
第五章气候
----
第一节气候特征
----
第二节日照·辐射
----
第三节温度·霜期
----
第四节降水
----
第五节气压·风
----
第六节湿度·蒸发与干燥度
--
第六章水文
----
第一节水系
----
第二节湖泊及边界
----
第三节水资源
--
第七章土壤·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第二节植被
--
第八章野生动植物
----
第一节动物
----
第二节植物
--
第九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洪涝
----
第二节干旱
----
第三节冰冻·严寒·暴雪
----
第四节病虫害
----
第五节其他
第二篇人口
--
第一章人口发展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自然增减
----
第三节迁移增减
--
第二章人口分布
----
第一节城乡分布
----
第二节地区分布
----
第三节密度
--
第三章人口结构
----
第一节自然结构
----
第二节社会结构
--
第四章人口素质
----
第一节健康状况
----
第二节寿命
----
第三节文化水平
----
第四节专业技术
--
第五章人口统计与调查
----
第一节常年统计
----
第二节定期普查
----
第三节抽样调查
--
第六章人口控制
----
第一节机构·队伍
----
第二节宣传教育
----
第三节控制措施
第三篇党派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汨罗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代表大会
----
第三节组织建设
----
第四节思想建设
----
第五节作风建设
----
第六节干部工作
----
第七节纪律检查
----
第八节统一战线工作
--
第二章中共汨罗市(县)委重大决策与活动
----
第一节创建新县
----
第三节改善生产条件
----
第四节改革经济体制
----
第五节发展城乡经济
----
第六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七节平反冤假错案
----
第八节综合治理社会治安
----
第九节振兴教育事业
----
第十节推行计划生育
--
第三章其他党派汨罗地方组织
----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
----
第二节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四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人团体
----
第二节农民团体
----
第三节青少年团体
----
第四节妇女团体
----
第五节工商业团体
----
第六节其他社会团体
第四篇政务
--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代表
----
第二节代表会议
----
第三节常设机关
--
第二章政府
----
第一节县级机构
----
第二节基层机构
----
第三节施政纪略
--
第三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历届委员会
----
第二节常务委员会及工作机构
----
第三节主要活动
--
第四章综合政务
----
第一节民政
----
第二节人事
----
第三节劳动
----
第四节行政监察
----
第五节信访
----
第六节侨务
----
第七节外事
第五篇公安·司法·军事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侦察破案
----
第三节治安管理
----
第四节户政管理
----
第五节经济文化保卫
----
第六节道路交通管理
----
第七节消防
----
第八节监所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行政审判
----
第六节告诉申诉审判
----
第七节案件执行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法制宣传教育
----
第三节人民调解
----
第四节公证、律师事务
----
第五节劳改农场
--
第五章军事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兵役
----
第三节共和国成立前的地方武装
----
第四节群众武装和人民武装
----
第五节民兵
----
第六节驻军
----
第七节防空
----
第八节战事
第六篇经济综合
--
第一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土地改革
----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人民公社化
----
第四节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章经济建设
----
第一节投资
----
第二节经济结构
----
第三节发展水平
----
第四节经济效益
--
第三章居民生活
----
第一节收入
----
第二节消费
--
第四章经济监督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三节物价管理
----
第四节统计管理
----
第五节审计监督
----
第六节标准化、计量和质量监督管理
----
第七节土地管理
----
第八节农村经营管理
第七篇工业
--
综述
--
第一章企业类型
----
第一节市(县)属企业
----
第二节街道、乡(镇)、村属企业
----
第三节联营、个体、私营企业
--
第二章行业
----
第一节金属加工、制造业
----
第二节机电工业
----
第三节化学工业
----
第四节纺织、缝纫业
----
第五节造纸、纸制品、印刷业
----
第六节食品、饮料业
----
第七节饲料加工业
----
第八节采矿工业
----
第九节建筑材料加工业
----
第十节电力工业
----
第十一节其他工业
--
第三章企业选介
----
第一节市属国有工业企业
----
第二节部门工业企业
----
第三节二轻工业企业
----
第四节合资企业
--
第四章投资·产品·效益
----
第一节投资·固定资产
----
第二节主要产品产量
----
第三节名优产品
----
第四节经济效益
--
第五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企业管理
第八篇农业
--
综述
--
第一章种植业
----
第一节耕地利用
----
第二节粮油作物生产
----
第三节经济作物生产
----
第四节种子·肥料
----
第五节植物保护
----
第六节行政管理
--
第二章林业
----
第一节营林
----
第二节森林保护
----
第三节林产品
----
第四节管理
--
第三章养殖业
----
第一节畜牧
----
第二节水产
----
第三节管理
--
第四章农机具
----
第一节传统农具
----
第二节农业机械
----
第三节农机管理
--
第五章水利
----
第一节工程建设
----
第二节防汛抗旱
----
第三节水土保持
----
第四节水政管理
第九篇乡镇企业
--
第一章发展概况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经济成分
----
第三节规模
----
第四节资金筹措
----
第五节产业结构
----
第六节产品开发
----
第七节企业选介
--
第二章机构·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章效益
----
第一节经济效益
----
第二节社会效益
第十篇贸易
--
综述
--
第一章市场网点
----
第一节城乡集市
----
第二节购销网点
--
第二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收购
----
第二节销售
----
第三节储运
----
第四节粮、油市场
--
第三章生产资料购销
----
第一节肥料·农药·农药械具
----
第二节金属材料
----
第三节石油·煤炭
----
第四节机电设备
----
第五节建筑、化工材料
----
第六节木材·楠竹
----
第七节废旧物资回收
--
第四章农副产品购销
----
第一节茶叶
----
第二节棉花
----
第三节麻类及其他
--
第五章日用工业品购销
----
第一节纺织品·百货
----
第二节五金交电
----
第三节日用杂货
--
第六章副食品购销
----
第一节畜禽水产品
----
第二节南杂食杂
----
第三节蔬菜·水果
--
第七章食盐、烟草、药材购销
----
第一节食盐
----
第二节烟草
----
第三节药材
--
第八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旅栈业
----
第三节其他
--
第九章商品出口
----
第一节主要品种
----
第二节货源培植
第十一篇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综述
--
第一章城镇规划
----
第一节城区总体规划
----
第二节村镇规划
--
第二章城区建设
----
第一节市政工程
----
第二节公用事业
----
第三节绿化与市容
----
专记:罗城经济开发区
--
第三章多镇建设
----
第一节建制镇建设
----
第二节乡村建设
--
第四章城镇房地产
----
第一节城区房屋建设
----
第二节房地产管理与经营
--
第五章建筑业
----
第一节建筑队伍
----
第二节工具·机械
----
第三节设计
----
第四节施工
----
第五节建筑风格
----
第六节经济效益
----
第七节建筑管理
--
第六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宣传·监督
----
第二节监测·调查
----
第三节污染治理
第十二篇交通·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公路运输
----
第二节铁路运输
----
第三节水上运输
----
第四节搬运装卸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邮政
----
第二节电信
第十三篇财税·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第三节财政支出
----
第四节财政管理
----
第五节债券发行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税种税率
----
第三节稽征·管理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体制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存款·储蓄
----
第四节信贷
----
第五节结算·监督
----
第六节保险
第十四篇教育·科技
--
第一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学前教育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第三节中学教育
----
第四节教学
--
第二章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女子文化技术教育
----
第二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三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教育
----
第二节职工业余教育
----
第三节函授教育
----
第四节广播电视教育
----
第五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第四章教师
----
第一节来源·结构
----
第二节培训
----
第三节待遇
--
第五章教育经费与教学设施
----
第一节教育经费
----
第二节校舍
----
第三节学校布局
----
第四节仪器设备
--
第六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目标管理
----
第三节经费管理
--
第七章科技机构与队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队伍
--
第八章科技活动与管理
----
第一节研究及成果
----
第二节服务
----
第三节管理
第十五篇文化·体育
--
综述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活动
----
第三节业余文艺创作
--
第二章戏剧·电影
----
第一节戏剧
----
第二节电影
--
第三章新闻事业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视
----
第三节报刊
--
第四章图书·档案
----
第一节书刊发行
----
第二节图书阅览
----
第三节档案工作
--
第五章文物博物
----
第一节任弼时故居
----
第二节古迹
----
第三节馆藏文物
----
第四节湮没古迹
--
第六章编纂著述
----
第一节地情资料
----
第二节学术著作存目
----
第三节文艺作品存目
--
第七章体育
----
第一节体育活动
----
第二节场地设备
----
第三节人才培训
----
第四节竞赛
第十六编 屈原纪念地
--
第一章 建筑·遗址
----
第一节 屈子祠
----
第二节屈原墓
----
第三节屈原碑林
----
第四节独醒亭、骚坛、濯缨桥、招屈亭
----
第五节相关遗址
--
第二章凭吊纪略
----
第一节民间凭吊
----
第二节地方政府官员凭吊
----
第三节名人凭吊
--
第三章龙舟竞渡
----
第一节船式
----
第二节程序及规划
----
第三节竞渡纪略
--
第四章诗文选录
----
第一节文赋
----
第二节诗联选辑
第十七篇卫生·血防
--
第一章防疫保健
----
第一节疫病及防治
----
第二节妇幼保健
----
第三节公共卫生
--
第二章医疗
----
第一节医疗技术
----
第二节医疗设施
--
第三章血吸虫病防治
----
第一节疫区·疫情
----
第二节灭螺·治病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机构·队伍
----
第二节药政药检
----
第三节医疗管理
第十八篇社会
--
第一章姓氏·家庭
----
第一节姓氏
----
第二节宗族
----
第三节婚姻
----
第四节家庭
--
第二章方言
----
第一节概说
----
第二节音系
----
第三节词汇
----
第四节语法特点
----
第五节俗语·谚语·歇后语
--
第三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生产·交易
----
第二节衣食住行
----
第三节人际关系
----
第四节婚丧喜庆
----
第五节岁时节日
--
第四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基督教
--
第五章会社
----
第一节帮会
----
第二节会道门
人物
--
传记
----
邓进思 邓进忠
----
邓忠臣
----
易先
----
夏元吉
----
彭谦
----
彭泽
----
周锡溥 周锡渭
----
彭峨
----
张学尹
----
李星沅 李杭 李桓
----
虞绍南
----
任光藻
----
仇亮
----
黄世和 黄品松
----
任树德
----
黄铭功
----
杨德群
----
黄福生
----
王月贞
----
聂次荫
----
王升庆
----
蓝泽
----
周铁山
----
伏良成
----
彭家煌
----
丁庭松
----
任鹤年
----
任炳煌
----
任邦柱
----
任理
----
何绳床
----
韩笠圃
----
任作民
----
瞿寿提
----
王存度
----
余可嘉
----
彭兆璜
----
丁爱田
----
杨绾生
----
周体云
----
游凯
----
任凯南
----
任企虞
----
宋至平
----
李肖白
----
胡国梁
----
任弼时
----
陈熙珊
----
巢功赞 巢功常
----
周正江
----
左磊饮
----
黄绍琼
----
王原一
----
郑泽
----
江海宗
----
戴雪岑
----
梁金华
----
许升云
----
任建冰
----
龙瓒
----
吴佳新
----
仇鳌
----
吴咏湘
----
胡达
----
彭明晃
----
袁福清
----
杨宗胜
----
李有莘
----
敖德胜
----
仇硕夫
----
李运成
----
吴子炉
----
吴剑真
----
康濯
----
任曼君
----
周秉钧
名表·名录
--
烈士名录
--
汨罗市(县)1951~1993年省、部级劳动模范名表
--
汨罗市(县)1966~1993年正科(乡)级以上干部名录
--
汨罗市(县)1982~1993年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名录
--
汨罗市1993年底以前在外地工作的部分地(师)级以上干部名表
--
汨罗市1993年在外地工作的部分正处(团)职干部名录
--
汨罗市(县)1993年底以前在外地工作的部分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表
--
汨罗市部分旅外华侨知名人士名录
--
汨罗市部分赴台、港、澳知名人士名录
附录
--
一、文存
--
二、奇闻趣事
--
三、驻汨县(处)级单位简介
--
四、曾经参与《汨罗市志》初稿编写和资料提供人员名单
后记
赞助本志版单位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