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志政务志

西藏自治区志政务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追溯历史,“方志”一词最早语出《周礼.春官》:“外史掌四方之志。”汉唐盛世,国力倍增,史志学家辈出。司马迁、班固、常璩拔其萃, 《禹贡》、《汉书。地理志》、《华阳国志》括四方;宋元继其后,州县编修方志蔚然成风;及至明清,地方志的编纂不仅成为官民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而且纳入了国家正常的运行机制。

出版时间: 2007年12月

目录

封面
西藏自治区志政务志
西藏自治区志
西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工作)委员会
《西藏自治区志·政务志》编纂委员会
《西藏自治区志·政务志》编辑部
《西藏自治区志·政务志》总编编辑部
《西藏自治区志·政务志》出版编辑部
《西藏自治区志·政务志》编委会办公室
题词
--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张庆黎题词:为国修志 利藏利民
--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常务副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列确题词:努力编修好西藏地方志,为西藏经济社会发
-- 1956年4月,毛泽东主席题词:祝贺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成立
-- 1950年,朱德副主席题词:进军西藏,巩固国防,是光荣和伟大的任务
-- 1950年2月6日,邓小平题词:接受与完成党所给予的最艰苦的任务,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军人无上的光
-- 1998年5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题词:加快西藏发展 造福西藏人民
-- 1998年3月20日,李鹏总理题词: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民族团结 繁荣西藏
-- 1998年12月10日,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题词:支持西藏发展 实现共同繁荣
图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图
-- 西藏自治区政区图
--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主席亲切接见藏族青年
-- 1960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接见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西藏代表
-- 1962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接见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的战斗英雄吴元明等
-- 1974年11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到西藏检察指导工作
-- 1984年2月27日,中共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胡耀邦总书记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确定
-- 1984年8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到西藏调查指导工作
-- 1988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同志在西藏视察工作
-- 1989年10月1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热地
-- 1990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到西藏视察指导工作,受到各族群众的热烈欢迎
-- 1996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接见英雄模范陈金水、轮祖同志
--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
-- 李鹏总理在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 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作总结讲话
-- 1994年7月,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 1994年7月,江泽民、胡锦涛在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期间参加小组讨论会
-- 1995年9月,吴邦国副总理在藏族农民家中作客
-- 温家宝总理亲切接见全国十大杰出农民西藏妇女代表
-- 1995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在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期间,到拉萨居民
-- 1997年3月3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参加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全体会议
-- 2000年,李瑞环到西藏视察,区党委书记陈奎元等领导陪同。图为李瑞环高兴地接受藏族青年敬献的哈达
-- 中共十四大以后,西藏同全国一样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党中央十分重视西藏的改革工作。图为国务委员罗干
-- 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
-- 2001年7月17日,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为团长的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中央代表团受到各族群
-- 2001年7月,胡锦涛在藏族群众家中作客
-- 2001年7月,中央代表团团长胡锦涛向扎什伦布寺赠送《大藏经》
-- 1952年4月6日,毛泽东为中央起草关于西藏工作的指示。图为《关于西藏工作方针指示》手迹
-- 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
--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使者到唐朝都城长安请婚。公元641年唐王室文成公主出嫁吐蕃。图为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
-- 公元821年,吐蕃派使臣向唐请求和盟。公元822年在拉萨设盟坛,吐蕃与唐第八次会盟。公元823年立“
-- 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发行的货币:中统元宝交钞
-- 元朝也孙铁木尔皇帝给扎西丹寺的圣旨
-- 妥欢铁木尔皇帝分贞绐贞觉桑布等人的圣旨
-- 元朝答吉皇太后颁给古香扎巴坚赞的懿旨
-- 1652年,五世达赖进京朝见顺治皇帝,皇帝赐给他的金顶黄轿
-- 1793年,清朝颁布施行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章程对西藏地方在用人、行政、财政,军事、外事
-- 乾隆皇帝颁赐的掣签金本巴瓶
-- 布达拉宫供奉的清朝皇帝万寿牌
--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
-- 清帝所封达赖金印
-- 西藏地方政府向中央朝廷献送的金坛城
-- 清慈禧太后赐给十三世达赖的珍珠坛城
-- 1907年,清朝驻藏帮办大臣张荫棠、驻藏大臣联豫在拉萨创办了白话报馆,宗旨为“爱国、尚武、开通民智”
-- 20世纪初,清代光绪朝驻藏大臣与西藏地方官员合影
-- 九世班禅出席国民大会并与部分代表合影
-- 1934年5月,九世班禅(前排左五)到上海,在市长吴铁城陪同下检阅仪仗队
-- 国民政府驻藏办事处官员在拉萨合影
-- 1950年9月,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检查由各地运往西藏的物资
-- 1950年9月,从云南滇曲入藏的部队在进行动员
-- 中央决策和平解放西藏后,为促使西藏地方政府商谈和平解放事宜,中央在加强政治工作的同时,决定四路向心进
-- 图为1950年3月29日,十八军先遣部队从川,康出发向西藏进军
-- 1950年7月27日,十四军126团从云南出发向西藏进军
-- 1950年8月1日,从新疆出发的西北骑兵师向西藏进军
--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相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
-- 《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藏汉文本,双方签字手迹
-- 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在《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上签字
-- 1959年5月,朱德副主席向代表们祝酒庆贺《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签订
-- 西藏和谈代表返回西藏途经重庆,受到西南军政委员会邓小平副主席和各族群众的热烈欢迎
-- 十八军首长与西藏地方政府主要官员举行“为庆祝和平解放西藏团结宴会”后合影
-- 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胜利抵达拉萨,并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受到了藏族群众的热烈
-- 张国华将军和进藏指战员受到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
-- 1959年以前的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是一种比欧洲中世纪农奴制还要残酷、黑暗的社会制度,它从精神和政治
-- 农奴一出生就属于农奴主。图为农奴抱着新生儿到农奴主家登记,并交纳人头税
-- 安多县牧民推托被部落头人砍掉一只脚
-- 1959年,牧民布德在诉说被农奴主挖掉眼睛的经过
-- 牧民贝姆洪贞因偷拿了农奴主的半小口袋青稞,被农奴主砍掉右手
-- 被活活剥下的人皮
-- 1963年8月,张经武代表和翻身农奴一起欢度“雪顿节”
-- 翻身农奴在民主改革中焚烧租契、债契
-- 翻身农奴分到牲畜
-- 和平解放西藏,经过民主改革,使生活在封建农奴制度下的藏族人民获得了新生,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图为
-- 1951年12月,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中)返回西藏前与扎西旺徐(右),范明合影。1952年4
-- 民主改革后,翻身农奴当家做了主人,投下了神圣庄严的一票
-- 昌都解放委员会原址
-- 陈毅副总理在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会议上讲话
-- 1956年,西藏自冶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
-- 1956年修建的自治区筹委办公楼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
-- 1956年,陈毅副总理在拉萨西郊栽种苹果树苗
-- 中央驻藏工作人员向贫苦农牧民发放救济粮和无息贷款
-- 西藏军区政委、中共西藏工委副书记谭冠三和藏族群众一起修水渠
-- 驻藏部队官兵自力更生垦荒生产
-- 1965年9月,中央派出以国务院副总理谢富治为团长的代表团庆贺西藏自治区成立
-- 1965年9月1日,拉萨各族人民隆重集会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
-- 1965年9月9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拉萨召开
-- 197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十周年。中央派出的以国务院副总理华国锋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受到拉萨各族、
-- 1977年6月,任荣(右一)、天宝看望守卫烈士陵园的普布次仁老阿妈
-- 1980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率领中央工作组到西藏
-- 1980年5月,胡耀邦总书记在西藏视察工作期间与老干部交谈。区党委书记阴法唐(左二)、自治区人大常委
-- 1985年8月31日,庆祝西藏自冶区成立20剧年十部大会在西臧体育馆召开
-- 1985年8月27日,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启立为团长的庆祝自治区成立20周年中央代表团
-- 中央代表团参观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成就展,区党委书记伍精华(右二)等领导陪同
-- 1995年9月1日,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会在拉萨召开,中央代表团团长吴邦国在庆祝大会上发表讲
-- 1995年8月31日,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30剧年十部大会
-- 2001年7月17日,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自治区领导前往机场迎接
-- 2001年7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群众代表隆重集会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
-- 2001年7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向西藏铸赠“民族团结宝鼎”
--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在布达拉宫广场落成
-- 1990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临西藏考察指导工作,深入农村、工厂、学校和军营。图为江泽民向西
-- 1980年,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阴法唐在当雄县和牧民群众共商致富途径
-- 农牧民群众以传统方式喜迎丰收
-- 国营农场苹果喜获丰收
-- 采摘棉花
-- 农区粮食连年丰产
-- 草场机械化播种
-- 引进的西瓜优良品种在拉萨、日喀则和山南等地推广,增加了农民收入
-- 高原试种葡萄获得成功
-- 蔬菜大棚
-- 农牧民群众种植实用菌
-- 西藏系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图为藏北草原及肥美的羊群
-- 1990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拉萨市地毯厂
-- 1966年11月建成的林芝毛纺厂
-- 拉萨皮革厂引进的现代化设备
-- 20世纪90年代后期建立的拉萨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一流现代化设备的拉萨啤酒生产车间
-- “圣鹿牌”色拉油生产企业
-- 拉萨封闭式环保高大水泥厂
-- 金珠集团
-- 矿泉水生产线
-- 西藏生产的地毯、卡垫闻名国内外。图为编制卡垫
-- 绣制金线花帽
-- 1952年8月18日,毛泽东主席为修筑康藏公路通车西藏昌都的题词
-- 1954年11月27日,川藏公路全线贯通,东西两路筑路大军在川藏公路巴河桥会师。图为1954年12月
-- 1990年11月,青藏公路安多段109道班被交通部命名为“天下第一道路”
-- 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
-- 1954年12月,毛泽东主席为青藏、康藏公路通车题词
-- 1956年,空军某师伊尔—12型5116号飞机试航当雄机场
-- 拉萨贡嘎机场
-- 西藏历史上第一批藏族空中小姐
-- 199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邦达机场题名
--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临青海省出席青藏铁路开工典礼,宣布青藏铁路全线开工
-- 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出席青藏铁路开上典礼拉萨会场
-- 青藏铁路开工典礼格尔木会场
-- 青藏铁路开工典礼拉萨会场
-- 建设中的青藏铁路
--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胡锦涛,副书记丹增、田聪明等领导参加地质矿产局宣传活动
-- 区党委书记郭金龙、自治区主席列确、副主席孙岐文与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李元亲切交谈
-- 1986年9月,自治区主席多吉才让与在藏考察工作的地质矿产部部长孙大光交谈
-- 西藏自治区矿业开发总公司
-- 西藏玉龙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 1985年,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视察羊八井地热电厂
-- 1990年底,自治区党委书记胡锦涛视察纳金电厂
-- 1996年8月,国家电力部副部长陆延昌考察拉萨西郊变电站
-- 自治区领导陈奎元、热地、江村罗布等视察羊湖电站建设情况
-- 羊八井地热电站
-- 羊卓雍湖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机组
-- 西藏藏中电网110千伏江孜变电站
-- 1999年,科技部副部长邓楠在首届深圳高交会上参观西藏高科技产品
-- 自治区领导郭金龙、徐明阳等在科普一条街
-- 1998年8月7日,兰州—西宁—拉萨光缆通信十线正式开通,工程纪念碑在唐古拉山口落成,江泽民题词,西
-- 科技人员在检测EOS/MODIS卫星接受天线
-- 自治区太阳能研究示范中心和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共同研制的太阳能观光旅游车
-- 2000年9月1日,中央政冶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在自治区领导陪同下,视察拉萨市城关区娘热
-- 服务于西藏经济建设的自动气象站
--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寺庙僧人学习电脑知识
-- 在科技夏令营活动中,自动气象站工作人员向学生讲解气象知识
-- 1996年,西南五省区七方经济协调会第十二次会议在拉萨召开
-- 2001年,第二届中国西藏—尼泊尔经贸洽谈会在拉萨举行
-- 1955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外事帮办杨公素(右)与印度驻拉萨总领事梅农(左)在拉萨签订关于印度政
-- 1975年12月16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友好参观团在西藏访问,自治区党委书记巴桑(前排右二)等陪
-- 1976年夏,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左)访问西藏
-- 1977年9月,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乔·布什(右一)一行访问西藏自治区,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任荣(右三)
-- 1987年7月,德国总理科尔(右二)访问西藏时,参观拉萨八廓街,自治区副主席毛如柏(左一)陪同
-- 1998年10月,自治区主席列确(右三)率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代表团访问日本
--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藏历第十六饶迥火狗年),国立拉萨小学举行开学典礼,全体师生合影
-- 1956年,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到西藏小学视察
-- 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拉萨市第一小学并题词
-- 李岚清副总理视察西藏大学
-- 西藏培养的首批硕士研究生
-- 1992年,内地西藏班(校)帅生向上海市领导吴邦国(左二)敬献哈达
-- 内地西藏班学生登上天安门
-- 西藏教育快速发展,现代化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提高。图为中学生在语音室上听力课
-- 1997年,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尉健行在北京与西藏雪域少儿艺术团演员合影
-- 李岚清、热地、陈至立考察西藏
-- 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墨脱县乡村小学
-- 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健儿们第二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之巅
-- 藏族群众传统的体育活动——赛马和抱石头
-- 第十一届亚运会火种在西藏采集。图为正在采集圣火的藏族少女达瓦央宗
-- 西藏体育馆
-- 1990年7月22日,江泽民同志视察藏医院及藏医院研究所时,藏医专家强巴赤列向江泽民同志赠送《藏汉英
-- 国际藏医药学术会议在拉萨召开
-- 少年儿童疾病预防
-- 林芝奇正藏药厂厂房
-- 西藏华西药业集团四川威光制药有限公司
-- 西藏传统藏医药快速发展。图为西藏藏医学院教学现场
-- 学生观看人体解剖图
-- 矿物药图《四部医典》唐卡
-- 动物药图《四部医典》唐卡
-- 草药图《四部医典》唐卡
-- 自治区藏药厂药品加工
-- 全国各省市区援助西藏的救灾物资运抵青海省格尔木市,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杨传堂(右)亲赴青海
-- 中央拨给西藏的救灾物资交接仪式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自治区党政军领导参加
-- 2000年4月9日,波密县易贡发生特大型山体崩塌滑坡灾害。4月22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杨传堂率救灾工
-- 彩釉双体陶罐(卡若)
-- 《白琉璃))藏文历算典籍
-- 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
-- 银元宝 正面 背面
-- 清朝批准在西藏印制发行的钱币
-- 西藏馆藏古天文仪
-- 藏文手抄本贝叶经
-- 贝叶经
-- 《甘珠尔》丽江版
-- 大藏经
-- 永乐版大藏经
-- 明朝永乐皇帝对出版大藏经的赞文
-- 文殊菩萨(13世纪)唐卡
--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口头流传的世界最长的史诗。国家拨专款进行抢救、保护、发掘和整理。图为出版的《
-- 《格萨尔艺人桑珠说唱本》首发式
-- 快速发展的出版业
-- 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演出《文成公主》
-- 著名歌唱艺术家才旦卓玛
-- 传统的民间说唱艺术
-- 藏戏面具
-- 长袖舞
-- 布达拉宫
-- 改革开放后,西藏旅游呈快速发展态势,西藏成为最受国内外游客青睐的目的地。图为藏族姑娘用传统礼节欢迎国
-- 桑耶寺
-- 雍布拉康
-- 大昭寺
-- 阿里古格王宫遗址
-- 冈底斯神山冈仁波齐峰
--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 班公湖鸟岛
-- 拉萨夜景
-- 尼洋河秋色
-- 1996年,十一世班禅赴京拜见江泽民主席并敬献哈达
-- 西藏佛学院升学典礼
-- 藏历正月十五大昭寺举行的酥油花灯展
-- 1986年2月27日(藏历元月初八),拉萨三大寺,上下密院,佛学院,热堆寺等1000多名僧众聚集在大
-- 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奎元在藏族群众家中做客
-- 居民新宅
-- 农家新房
-- 居民群众普遍用上了快捷方便的移动通信
-- 西藏部分地方实现了“电话村”
-- 欢度藏历新年
-- 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农民旺久是西藏第一个使用电脑的农民。信息化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
-- 欢度林卡
-- 对口支援西藏干部工作座谈会
-- 自治区领导陈垒无、江村罗布、郭金龙、列确、杨传堂参观全国援藏62项工程展览
-- 43项工程之一的拉萨饭店
-- 62项工程之一的西藏博物馆
-- 拉萨新貌
-- 援建的自治区税务大楼
-- 援建的自治区外经贸大厦
-- 武警水电三总队援助西藏教育捐赠仪式,水电三队政委刘源(左二)、自治区副主席杨松(右二)等出席
-- 江苏省常州市建立的西藏民族中学
-- 改扩建后的拉萨步行街
-- 农业部向西藏农牧业部门赠送车辆、计算机、电视机、科技类图书总价值达1800余万元
-- 科技援藏项目签字仪式
-- 全国统战系统13家出版社向西藏赠送图书仪式
-- 全国部分省市社会保险机构援藏研讨会
-- 江西省人民政府援建的西藏经贸培训中心
-- 拉萨市群众以传统的民族方式欢迎北京代表团
-- 江苏省、西藏自治区领导出席江苏省援建的江苏中学揭牌仪式
-- 北京顺义区捐赠拉萨市尼木县办公车辆仪式
-- 江苏省援建的拉萨市江苏路竣工,江苏省领导季允石、自治区领导列确为江苏路竣工剪彩
-- 江苏省援建的拉萨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大楼
-- 北京市援建的拉萨北京中学
-- 援建的拉萨百货大楼
-- 江苏省援建的江苏生态园大酒店
-- 上海市援建的日喀则上海广场
-- 援助建设的日喀则客运大厦
-- 山东省援建的日喀则山东大厦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援建的仁布县哈尔滨中学
-- 援建的日喀则体育场
-- 援助建设的日喀则地区高级中学
-- 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新貌
-- 中共中央政冶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率湖北省党政代表团赴西藏,视察湖北省对口支援山南地区琼结县援藏
-- 国家财政部、湖北省、湖南省援助建设的山南地区财政大楼
-- 湖北省援建的山南广电中心
-- 中粮集团援建的高圣酒业有限公司,为山南地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 湖北省援建的山南湖北大厦
-- 山南地区泽当镇新貌
-- 支援林芝地区汽车交接仪式
-- 支援林芝地区的汽车
-- 援建的林芝电力调度中心大楼
-- 援建的林芝花园
-- 广东省援建的林芝广东广场
-- 林芝地区八一镇新貌
-- 昌都地区受援项目竣工剪彩仪式
-- 四川省援助昌都地区教育物资交接仪式
-- 援建的昌庆街
-- 重庆市援建的昌都地区图书馆
-- 天津市援建的天津广场
-- 东风汽车公司援建的昌都地区贡觉县政府综合楼
-- 昌都地区新貌
-- 宁波市援建那曲地区“希望小学”工程签字仪式
-- 辽宁省援建的那曲镇辽宁路和乡企展销中心
-- 中信集团援建的申扎县畜牧产品交易市场
-- 中国海油援建的尼玛县政府办公楼
-- 浙江省温州、台州、湖州援建的嘉黎县委综合办公楼
-- 那曲地区新貌
-- 内蒙古对口支援建设项目签字仪式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援助阿里地区移动电话网工程项目签字仪式
-- 河北省援建的阿里地委党校
-- 中国移动援建阿里地区改则县市政道路通车剪彩仪式
-- 内蒙占自冶区援建的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门诊大楼
-- 陕西省援建的阿里地区狮泉河饭店
-- 阿里地区狮泉河新貌
-- 阿沛·阿旺晋美
-- 1965年9月8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阿沛·阿旺晋美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
-- 天宝
-- 1973年,任荣(右一)、天宝等领导到工布江达县视察工作
-- 多杰才旦
-- 多杰才旦等与唐占拉107道班工人合影
-- 多吉才让
-- 1980年,多吉才让同志率团在香港举办西藏自治区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
-- 江村岁布
-- 1989年,江村罗布同志陪同胡锦涛书记视察民族手工业
-- 列确
-- 1999年,列确同志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展活动
-- 向巴平措
-- 向巴平措同志视祭拉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试验区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政务性刊物
-- 2006年9月,《政务志》编委会先后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分别召开征求意见会议。图为成都会场
-- 2006年9月,《政务志》征求意见会议西安会场
-- 2006年9月,原自治区主席江村罗布、副主席侯杰同志在征求意见会上发言
-- 2006年9月,原自治区领导王云祥、胡宗林等在征求意见会上发言
--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白玛赤林同志做重要讲话
-- 2007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志·政务志》复审会议在拉萨召开。
-- 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在《西藏自治区志·政务志》终审会议上做重要讲话
-- 2007年7月13日,《西藏自治区志·政务志》终审会议在拉萨召开。
总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篇 政区设置与政权组织
-- 第一章 政区设置
---- 第一节 位置、面积、人口
---- 第二节 唐宋前及唐宋时期部落联盟和吐蕃政区
---- 第三节 元朝吐蕃地方政区
---- 第四节 明朝乌思藏政区
---- 第五节 清朝西藏地方政区
---- 第六节 民国时期西藏地方政区
---- 第七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地方政区
-- 第二章 政权组织
---- 第一节 唐宋前及唐宋时期部落联盟和吐蕃政权组织
---- 第二节 元中央治藏及地方政权组织
---- 第三节 明朝中央治藏及乌思藏地方政权组织
---- 第四节 清朝中央治藏及西藏地方政权组织
---- 第五节 民国中央治藏及西藏地方政权组织
---- 第六节 和平解放至自治区成立前政权组织
---- 第七节 自治区成立后政权组织
-- 第三章 官员
---- 第一节 雅隆部落及吐蕃官员
---- 第二节 元明中央治藏官员及西藏地方官员
---- 第三节 清中央驻藏官员及西藏地方官员
---- 第四节 民国中央驻藏官员及西藏地方政府官员
---- 第五节 和平解放至2000年行政官员
第二篇 典制
-- 第一章 中央政府治藏制度
---- 第一节 元代治藏制度
---- 第二节 明代治藏制度
---- 第三节 清代治藏制度
---- 第四节 民国中央治藏制度
---- 第五节 中央人民政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第二章 西藏地方制度
---- 第一节 吐蕃政权制度
---- 第二节 元明时期西藏地方制度
---- 第三节 清时期西藏地方制度
---- 第四节 自治区成立前后西藏地方制度
-- 第三章 法规与监督制度
---- 第一节 法规
---- 第二节 司法制度
---- 第三节 执法与监督
---- 第四节 行政监察与审计制度
-- 第四章 议事决策制度
---- 第一节 吐蕃及噶厦的议事决策制度
---- 第二节 人民政权议事决策制度
-- 第五章 社会保障制度
---- 第一节 劳动就业制度
---- 第二节 城乡社会救济和保险制度
---- 第三节 社会福利制度
---- 第四节 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制度
第三篇 施政
-- 第一章 部落联盟至民国时期施政
---- 第一节 唐宋前及唐宋时期施政
---- 第二节 元代施政
---- 第三节 明代施政
---- 第四节 清代施政
---- 第五节 民国施政
-- 第二章 和平解放至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时期中央治藏方略
---- 第一节 和平解放西藏
---- 第二节 执行“协议”,经营西藏
---- 第三节 平息拉萨骚乱
---- 第四节 开展反帝爱国统一战线工作
---- 第五节 制定“保障军供,兼顾民需”的方针
---- 第六节 修筑康藏、青藏公路
---- 第七节 统一西藏外事工作
---- 第八节 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
---- 第九节 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
---- 第十节 大力培养藏族干部
---- 第十一节 中央对西藏的财政支持
---- 第十二节 平息西藏上层反动集团的武装叛乱
---- 第十三节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 第十四节 中央对阿里地区工作的调整
-- 第三章 和平解放至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时期人民政权施政
---- 第一节 昌都地区解放委员会施政
---- 第二节 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施政
---- 第三节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施政
---- 第四节 自治区革委会施政
-- 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中央治藏方略
---- 第一节 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 第二节 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 第三节 中央政治局讨论西藏工作会议
---- 第四节 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 第五章 改革开放时期自治区人民政府施政
---- 第一节 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 第二节 贯彻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 第三节 贯彻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 第四节 贯彻中央政治局讨论西藏工作会议精神
---- 第五节 贯彻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 第六节 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
---- 第七节 扩大对外开放
---- 第八节 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
---- 第九节 贯彻党的宗教政策
---- 第十节 推进民族文化建设
---- 第十一节 发展教育事业
---- 第十二节 实施科教兴藏战略
---- 第十三节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 第十四节 实施扶贫开发战略
---- 第十五节 政府机构改革
---- 第十六节 全面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