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1)《大里村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全村
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2)本志贯穿古今,略古详今,上起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二十五年),下限
2010年,部分事例延至志书出版时期。
(3)本志根据挖掘、取材难易,可详则详,难详则略,篇章安排按具体资料而定。
(4)纪年:古代及民国时期沿用旧纪年,括注公元纪年,月系农历。1949年10
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起,本志称“共和国”。1949年7月5日宁海县解放
之日起,称“解放后”。
(5)人物:限本村籍人士,以宗谱为依据,按迁徙情况酌情而定,以出生年份为
序。以“生不立传”为原则,生者只记业绩。
(6)度量衡:个别用旧制外,一般按现行法定计量。
(7)记事和统计数字按2005年原大里自然村为主,农业按1982年10月承包
到户、林业按1983年承包到户的统计数据为准;人口按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
查大里自然村数据为准。
(8)本志谱系按现行法律,人人平等,做到各姓氏一视同仁,既增本族之亲情,
亦有利于各姓之团结,互助互勉,共同繁荣。宗支世传,必须体现男女平等,女可继
承,婿可作子,改变过去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9)本志资料来源各姓宗谱、馆藏之档案、史志、专著、古碑、报刊、调查采访,当
事人、知情人口述,书信、电告,虽经复核鉴别,亦实难臻完善。
                
            
            
                
                    内容时限:
                    公元前222年-2010年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大里村志》编委会
        
        
            
            
            
            
            序一
        
        
            
            
            
            
            序二
        
        
            
            
            
            
            序三
        
        
            
            
            
            
            重修大里王氏宗谱序
        
        
            
            
            
            
            凡例
        
        
            
            
            
            
            目录
        
        
            
            
            
            
            概 述
        
        
            
            
            
            
            大里村大事记
        
        
            
            
            
            
            第一章 建 置
        
        
            --
            
            
            
            一、建置沿革
        
        
            --
            
            
            
            二、行政区划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一、地理位置
        
        
            --
            
            
            
            二、山脉
        
        
            --
            
            
            
            三、溪流
        
        
            --
            
            
            
            四、气候
        
        
            --
            
            
            
            五、自然灾害
        
        
            
            
            
            
            第三章 姓氏人口
        
        
            --
            
            
            
            一、姓氏溯源
        
        
            --
            
            
            
            二、大里氏族源流状况
        
        
            --
            
            
            
            三、人口
        
        
            --
            
            
            
            四、家庭结构
        
        
            --
            
            
            
            五、计划生育
        
        
            
            
            
            
            第四章 村区建设
        
        
            --
            
            
            
            一、住宅建设
        
        
            --
            
            
            
            二、给水排水
        
        
            --
            
            
            
            三、照明
        
        
            --
            
            
            
            四、环境保护
        
        
            --
            
            
            
            五、健身设施
        
        
            --
            
            
            
            六、通信
        
        
            --
            
            
            
            七、远景规划
        
        
            
            
            
            
            第五章 经济史略
        
        
            --
            
            
            
            一、土地私有制
        
        
            --
            
            
            
            二、土地改革
        
        
            --
            
            
            
            三、互助合作
        
        
            --
            
            
            
            四、生产承包责任制
        
        
            
            
            
            
            第六章 农 业
        
        
            --
            
            
            
            一、耕地
        
        
            --
            
            
            
            二、种植业
        
        
            --
            
            
            
            三、养殖业
        
        
            --
            
            
            
            四、农业科技
        
        
            --
            
            
            
            五、农用机具
        
        
            
            
            
            
            第七章 山 林
        
        
            --
            
            
            
            一、山林旧貌
        
        
            --
            
            
            
            二、山林的衰败
        
        
            --
            
            
            
            三、山林恢复
        
        
            
            
            
            
            第八章 水 利
        
        
            
            
            
            
            第九章 工 业
        
        
            --
            
            
            
            一、村办工业
        
        
            --
            
            
            
            二、民营企业
        
        
            --
            
            
            
            三、造纸业
        
        
            
            
            
            
            第十章 商贸服务业
        
        
            
            
            
            
            第十一章 社会保障
        
        
            --
            
            
            
            一、农村养老保险
        
        
            --
            
            
            
            二、农村医疗保险
        
        
            
            
            
            
            第十二章 教 育
        
        
            --
            
            
            
            一、学龄前教育
        
        
            --
            
            
            
            二、私塾与小学
        
        
            --
            
            
            
            三、中学
        
        
            
            
            
            
            第十三章 文化活动
        
        
            --
            
            
            
            一、戏剧
        
        
            --
            
            
            
            二、广播电视
        
        
            
            
            
            
            第十四章 医疗保健
        
        
            
            
            
            
            第十五章 交通运输
        
        
            --
            
            
            
            一、古道
        
        
            --
            
            
            
            二、公路
        
        
            
            
            
            
            第十六章 村风民俗
        
        
            --
            
            
            
            一、古今村风
        
        
            --
            
            
            
            二、民间习俗
        
        
            --
            
            
            
            三、农谚俗语
        
        
            --
            
            
            
            四、宗教信仰
        
        
            
            
            
            
            第十七章 名胜古迹及古建筑物
        
        
            --
            
            
            
            一、王氏宗祠(老祠堂)
        
        
            --
            
            
            
            二、王氏家庙(新祠堂)
        
        
            --
            
            
            
            三、孝姑岭山麓
        
        
            --
            
            
            
            四、狮子岩山麓
        
        
            --
            
            
            
            五、郎官第
        
        
            --
            
            
            
            六、神堂
        
        
            --
            
            
            
            七、匾额
        
        
            --
            
            
            
            八、银杏古树
        
        
            --
            
            
            
            九、寅饯桥
        
        
            --
            
            
            
            十、寅宾桥
        
        
            --
            
            
            
            十一、五美桥
        
        
            --
            
            
            
            十二、三星桥(下金桥)
        
        
            --
            
            
            
            十三、衍村桥(廊桥)
        
        
            --
            
            
            
            十四、蛙蟆岩
        
        
            --
            
            
            
            十五、一村五潭
        
        
            --
            
            
            
            十六、荷花塘
        
        
            --
            
            
            
            十七、孝姑岭与状元岭
        
        
            --
            
            
            
            十八、上峡江与下峡江
        
        
            --
            
            
            
            十九、硖石门
        
        
            
            
            
            
            第十八章 组织活动
        
        
            --
            
            
            
            一、共产党组织
        
        
            --
            
            
            
            二、国民党组织
        
        
            --
            
            
            
            三、行政组织
        
        
            --
            
            
            
            四、军事组织
        
        
            --
            
            
            
            五、共青团
        
        
            
            
            
            
            第十九章 群众团体
        
        
            --
            
            
            
            一、农民协会
        
        
            --
            
            
            
            二、妇女联合会
        
        
            --
            
            
            
            三、青少年组织
        
        
            --
            
            
            
            四、老年协会
        
        
            
            
            
            
            第二十章 人 物
        
        
            --
            
            
            
            一、黄公(约前255-前175)
        
        
            --
            
            
            
            二、王羲之(303-361)
        
        
            --
            
            
            
            三、王孟衤青(1448-1529)
        
        
            --
            
            
            
            四、王锡桐(1860-?)
        
        
            --
            
            
            
            五、王国荣(1561-1618)
        
        
            --
            
            
            
            六、王士术(1679-1741)
        
        
            --
            
            
            
            七、王朝卫(1842-1912)
        
        
            --
            
            
            
            八、王锡杜
        
        
            --
            
            
            
            九、陈茂英(1860-1939)
        
        
            --
            
            
            
            十、华诤禅师(1860-1898)
        
        
            --
            
            
            
            十一、王朝陈(1867-1940)
        
        
            --
            
            
            
            十二、王任优(1886-1904)
        
        
            --
            
            
            
            十三、王朝汰(1904-1948)
        
        
            --
            
            
            
            十四、道明师太
        
        
            --
            
            
            
            十五、王常来
        
        
            --
            
            
            
            十六、王锡良(1918-)
        
        
            --
            
            
            
            十七、王爱国(1948-)
        
        
            --
            
            
            
            十八、孙垂裳(1864-?)
        
        
            --
            
            
            
            十九、王任叔(1901-1972)
        
        
            --
            
            
            
            二十、王艾村(1921-)
        
        
            
            
            
            
            附录一 报刊文选
        
        
            --
            
            
            
            黄公何时魂归故里
        
        
            --
            
            
            
            大里造纸
        
        
            --
            
            
            
            1943年1月3日的黑色记忆---武装土匪在大里的作乱纪实
        
        
            --
            
            
            
            反帝首领王锡桐
        
        
            --
            
            
            
            寅饯桥
        
        
            
            
            
            
            附录二 诗词辑录
        
        
            --
            
            
            
            一、颂王锡桐
        
        
            --
            
            
            
            二、大里八景
        
        
            --
            
            
            
            三、王任俊诗词辑录
        
        
            --
            
            
            
            四、其他
        
        
            
            
            
            
            附录三 村规民约
        
        
            
            
            
            
            附录四 祖 训
        
        
            
            
            
            
            附录五 大里村现存宗谱目录
        
        
            
            
            
            
            附录六 硖石门与大里的由来
        
        
            
            
            
            
            附录七 大里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附录八 《大里村志》出版资助名录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