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白玉县志》(1991-2005)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反映当地自然、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二、本志上限为1991年,接续《白玉县志》(25-1990)的下限1990年;下限为2005年。为保持部分内容的完整性,有适当的上溯和下延。
内容时限:
1991-2005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
目录
封面
白玉县志(1991-2005)
题词
图片
--
白玉县行政区划图
--
县城全景
--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高鸿宾(左五)、省委书记谢世杰(左四)、州委书记刘发生(左三)视察白玉扶贫工作
--
建州50周年,省长张中伟(左一)到白玉厅观展
--
省委副书记李崇禧(左二),省政协副主席、州委书记刘道平(右一)视察白玉稳定工作
--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子寿(右三)视察八吉新村建设
--
副省长敬正书(右二)到县视察工作
--
省政协副主席阿称(左二)与河坡民族手工艺艺人在一起
--
省军区副司令员、少将苏巍(左一)在昌台亚青寺视察工作
--
州委书记敬全林、州长杨占昌到县出席州委、州政府白玉现场办公会
--
州委书记刘道平(左二)到县调研工作
--
州人大常委会主任足麦(左三)在白玉县二完小调研
--
州长尧斯丹(左一)和河坡民族手工艺艺人在一起
--
州长尧斯丹(左一)与河坡小学师生在一起
--
州长李昌平(右二)到县中学调研
--
州长李昌平在登龙乡调研工作
--
呷村多金属矿开工庆典暨招商引资大会
--
县委书记泽洛(右一)与农民交谈
--
县委书记昂波(右二)、县长冉义(右一)与呷村矿开发商在一起
--
县委书记昂波调研民营经济
--
县委书记冉义(左一)在八吉村调研
--
县委书记冉义(右二)、县长康光友(左二)在河坡乡先锋村检查村级道路建设
--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喻建强(左二)在章都乡玉桑村调研
--
省、州、县人大代表视察吊桥建设
--
县长康光友(右一)在热加乡小学蔬菜大棚调研
--
县政协主席徐元忠(右一)在二水厂调研
--
县政协主席徐元忠在呷村矿调研
--
甘(孜)白(玉)公路通县油路
--
甘(孜)白(玉)公路219段改造工程
--
县城吉祥桥
--
农村吊桥
--
村道
--
电信C网基站
--
移动通信基站
--
“7·11”特大洪灾多处公路路基毁坏
--
瓦其拉水电站取水枢纽
--
瓦其拉水电站中央控制室
--
麻通水电站主厂房
--
农村电网配电设施
--
中低产土改造
--
赠科农业综合开发区“三高”农业示范基地“康青三号”种子地
--
磨坊沟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
人口安全饮水
--
人、草、畜三配套建设
--
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工程
--
退牧还草工程
--
退牧还草工程角钢围栏
--
天然林保护工程人工造林
--
退耕还林工程
--
5年生“天保”工程用苗
--
察青松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综合楼
--
会展中心
--
休闲文化广场
--
县城主街道
--
县城白塔公园
--
县城体育馆
--
县中学教学楼
--
县医院住院部全景
--
县藏医药研究所附属藏药制剂室
--
县妇幼保健院
--
县疾控中心
--
县计生指导站
--
县敬老院
--
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档案馆
--
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
--
白玉新闻播放现场
--
县广播电视播控中心
--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
超市
--
农贸市场
--
加油站
--
白玉县人力资源市场
--
白玉县城建环保国土大楼
--
盖玉集镇
--
麻通新村
--
亚通民居
--
山岩民居
--
河坡民居
--
嘎拖寺
--
白玉寺
--
白玉寺大雄宝殿外
--
白玉寺大雄宝殿内
--
青稞
--
马铃薯
--
豌豆
--
油菜
--
中藏药材种植(藏木香)
--
卷心白
--
白菜
--
青椒
--
四季豆
--
水蜜桃
--
苹果
--
金冠苹果
--
藏鸡
--
藏猪
--
扶贫养羊科研基地
--
藏山羊开发
--
呷村多金属矿工业园区一角
--
选厂浮选车间
--
磨矿车间
--
铅锌矿体
--
银铜矿体
--
铜精矿
--
铅精矿
--
锌精矿
--
珍珠七十丸、胃舒胶囊等珍品藏药
--
唐卡
--
壁画
--
唐卡绘画
--
河坡民族手工艺品——佛器
--
衣饰
--
门饰
--
藏刀
--
金马鞍
--
藏戏格萨尔娶亲
--
藏戏格萨尔娶亲
--
藏戏格萨尔与珠姆
--
原生态歌舞
--
原生态弹唱
--
县舞
--
服饰
--
康巴之花
--
节庆
--
节庆
--
节庆
--
赛马
--
晒佛
--
迎娶
--
树葬
--
麻贡嘎冰川
--
米拉山
--
米拉山奇石
--
火龙山
--
欧业山
--
欧帕拉睡佛
--
山岩风光
--
山岩风光
--
金秋
--
金秋
--
金沙江
--
金沙江大回环
--
金沙江叶巴滩大峡谷
--
欧普措湖
--
措拉湖
--
火龙沟瀑布
--
沙马吼泉
--
滴水岩
--
草原
--
米拉降措湿地
--
原始云杉冷杉林
--
原始高山栎林
--
原始阔叶林
--
原始桦木林
--
落叶松林
--
沙棘
--
变叶海棠(俄色)
--
虫草
--
贝母
--
松茸
--
灵芝菌
--
羊肚菌
--
猴头菌
--
鸡蛋菌
--
刷把菌
--
金木耳
--
黑木耳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雉鹑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尾虹雉(贝母鸡)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盘羊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鹿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原羚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鬣羚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马鸡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血雉
--
黑耳鸢
--
旱獭
--
香鼬
--
松鼠
--
高原山鹑
--
斑头雁
--
凤头(鹏鹧)
--
赤麻鸭
--
齐口裂腹鱼
--
裸腹重唇鱼
--
高原牦牛
--
羊
--
马
--
《白玉县志》县级评审会议
--
《白玉县志》州级审查会议
白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白玉县续志审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2007年3月16日)
白玉县续志审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2010年3月26日)
《白玉县志》编务人员
序言
凡例
目录
县情概述
大事记
大事记述
第一篇 建置
--
第一章 建县沿革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历史沿革
----
第三节 建置沿革
--
第二章 境域政区
----
第一节 疆域演变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章 片区乡镇沿革
----
第一节 白玉片区
----
第二节 河坡片区
----
第三节 盖玉片区
----
第四节 昌台片区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展布
----
第二节 地质构造
----
第三节 岩石类型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地貌轮廓
----
第二节 地貌特征
----
第三节 山脉
--
第三章 水文
----
第一节 河流
----
第二节 冰川
----
第三节 湖泊
----
第四节 温泉
--
第四章 气候
----
第一节 天气气候
----
第二节 天气灾害
----
第三节 气象服务
--
第五章 土壤
----
第一节 土壤类型
----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
第三节 土壤区划
--
第六章 植被
----
第一节 植被分区
----
第二节 森林植被
----
第三节 珍稀植物
--
第七章 野生动物
----
第一节 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
第二节 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
第三节 其他野生动物
--
第八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
----
第三节 环境管理
第三篇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发展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第五次人口普查
----
第三节 人口结构
--
第二章 人口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
----
第三节 暂住人口管理
----
第四节 计划生育“三结合”
----
第五节 老龄人口工作
第四篇 改革开放
--
第一章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企业改革
----
第三节 项目管理改革
----
第四节 市场培育
--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第一节 机构建设
----
第二节 养老保险
----
第三节 工伤保险
----
第四节 失业保险
----
第五节 生育保险
----
第六节 医疗保险
----
第七节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八节 公费医疗
----
第九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十节 教育帮扶
--
第三章 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
第一节 劳动合同制
----
第二节 招聘制
----
第三节 公务员制度
----
第四节 公开选拔
----
第五节 人才和劳动就业
--
第四章 机构改革
----
第一节 县级机关改革
----
第二节 片区乡镇机构改革
----
第三节 县级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
第五章 对外开放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异地开发
----
第三节 招商引资
----
第四节 横向联合
----
第五节 对外宣传
----
第六节 办事处
第五篇 农业
--
第一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农业资源
----
第三节 发展概况
----
第四节 农业生态建设
----
第五节 农业综合开发
----
第六节 产业结构
----
第七节 农业科教
----
第八节 植物保护
--
第二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畜牧业资源
----
第三节 发展概况
----
第四节 草地管理与建设
----
第五节 疫病防治
----
第六节 检疫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绿化造林
----
第三节 森林采伐
----
第四节 森林保护
----
第五节 森林公安
----
第六节 林业工作站
----
第七节 林业多种经营
----
第八节 林业科技推广
----
第九节 白玉林业局
--
第四章 水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农田水利管理
----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
----
笫四节 水政管理
----
第五节 渔政管理
----
第六节 防汛工作
----
第七节 电力设施
--
第五章 农机管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农业机械
----
第三节 安全监理
----
第四节 农机供应
--
第六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
第三节 技术培训
第六篇 工业和建筑业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矿产业
----
第三节 森林工业
----
第四节 电力工业
--
第二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建筑设计
----
第四节 建筑市场
----
第五节 建筑工程
----
第六节 质量监督
第七篇 民族手工艺
--
第一章 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前期发展
----
第二节 近期发展
--
第二章 生产方式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劳动分配
--
第三章 工艺产品
----
第一节 藏刀
----
第二节 针线包
----
第三节 马具
----
第四节 用具
----
第五节 佛具
--
第四章 经销
----
第一节 经销机构
----
第二节 经销方式
----
第三节 收入
第八篇 交通
--
第一章 交通设施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桥涵
--
第二章 公路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公路养护
----
第三节 路政管理
----
第四节 公路规费
--
第三章 运输
----
第一节 货运
----
第二节 客运
第九篇 邮政·电信
--
第一章 邮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设施
----
第三节 邮路
----
第四节 邮政业务
----
第五节 邮政服务
--
第二章 电信
----
第一节 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电信发展
----
第三节 电信服务
----
第四节 业务与资费
--
第三章 移动通信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基站建设
----
第三节 移动业务
----
第四节 运营与服务
第十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建设
----
第一节 县城建设
----
第二节 集镇建设
----
第三节 村居建设
----
第四节 特色建筑
--
第二章 管理
----
第一节 规划管理
----
第二节 档案管理
----
第三节 房产管理
----
第四节 城市执法监察
----
第五节 住房制度
第十一篇 商贸·服务
--
第一章 商业市场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综合市场
----
第三节 集市
----
第四节 商业网点
--
第二章 国有民贸商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经营业绩
--
第三章 国有物资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经营业绩
--
第四章 国有粮油供应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粮食购销
--
第五章 专卖产品购销
----
第一节 烟草专卖
----
第二节 食盐和边销茶
----
第三节 石油
----
第四节 医药
--
第六章 服务业
----
第一节 餐饮业
----
第二节 旅店业
----
第三节 其他服务业
第十二篇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工作
----
第三节 项目管理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统计工作
----
第三节 重点普查
--
第三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登记管理
----
第三节 经济监督
----
第四节 技术监督
--
第四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物价工作
--
第五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计成效
----
第三节 法制宣传
--
第六章 食品药品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食品监督管理
----
第三节 药品监督管理
----
第四节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
--
第七章 国土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农业区划
----
第三节 管理活动
第十三篇 财政·税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财政管理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五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国税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分税制税种
----
第三节 征收管理
----
第四节 电子化建设
----
第五节 法制建设
--
第三章 地税管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征收管理
----
第三节 税法宣传
第十四篇 金融
--
第一章 农行白玉县支行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存款
----
第三节 信贷
----
第四节 其他业务
----
第五节 现金管理
--
第二章 建行白玉县支行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业务
--
第三章 农村信用合作社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存款
----
第三节 贷款
----
第四节 经营管理
第十五篇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章 中共白玉县委员会
----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办公室工作
----
第三节 组织工作
----
第四节 宣传思想教育
----
第五节 统一战线
----
第六节 政策研究
----
第七节 党校教育
--
第二章 纪律监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党风廉政建设
----
第三节 案件查办
----
第四节 纠风和执法监察工作
--
第三章 政法委员会工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第十六篇 地方人大代表大会
--
第一章 机构与职能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职能
--
第二章 县人大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八届人大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九届人大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十届人大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十一届人大代表大会
----
第五节 十二届人大代表大会
--
第三章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 九届人大常委会
----
第二节 十届人大常委会
----
第三节 十一届人大常委会
第十七篇 地方人民政府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县政府机构
----
第二节 乡镇政府组织机构
--
第二章 依法行政
----
第一节 政务公开
----
第二节 依法行政规划
--
第三章 县政府会议
----
第一节 县政府全体会议
----
第二节 县政府常务会议
----
第三节 县长办公会议
--
第四章 办公室工作
----
第一节 文秘工
----
第二节 信息和调研
----
第三节 议案提案办理
----
第四节 政务督查
----
第五节 后勤服务
--
第五章 扶贫开发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项目资金管理
----
第四节 扶贫开发工作
第十八篇 政协白玉县委员会
--
第一章 机构与职能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职能
--
第二章 委员会议
----
第一节 五届委员会
----
第二节 六届委员会
----
第三节 七届委员会
----
第四节 八届委员会
----
第五节 九届委员会
--
第三章 主要活动
----
第一节 参政议政
----
第二节 调查视察
----
第三节 祖国统一联谊
----
第四节 文史资料
第十九篇 群众团体
--
第一章 县总工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工会组织建设
----
第三节 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工会工作
--
第二章 共青团白玉县委员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基层组织建设
----
第四节 团组织活动
----
第五节 少先队工作
----
第六节 希望工程
--
第三章 县妇联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妇代会
----
第三节 妇联组织建设
----
第四节 妇联工作
--
第四章 县工商联合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活动
--
第五章 县残疾人联合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残联工作
--
第六章 县红十字协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活动
--
第七章 县佛教协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活动
第二十篇 政务
--
第一章 劳动人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劳动工作
----
第三节 人事管理
--
第二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三节 优抚安置
----
第四节 社会救济
----
第五节 社会福利
----
第六节 社会事务
----
第七节 区划地名
----
第八节 勘界,草场纠纷
--
第三章 民族宗教事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教派
----
第三节 宗教管理
----
第四节 民族事务
--
第四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重大事故案例
----
第三节 规范化管理
--
第六章 目标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篇 政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侦查
----
第三节 治安
----
第四节 缉毒
----
第五节 安全保卫
----
第六节 预审监管
----
第七节 枪支爆炸物品管理
----
第八节 特种行业管理
----
第九节 户籍管理
----
第十节 交通管理
----
第十一节 消防管理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检察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刑事检察工作
----
第四节 反贪污工作
----
第五节 法纪检察
----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七节 监所检察
----
第八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笫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判工作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普法工作
----
第三节 公证工作
----
第四节 律师事务
----
第五节 调解工作
----
第六节 安置帮教
----
第七节 司法所建设
第二十二篇 人民武装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县人民武装部
----
第二节 武警白玉县中队
--
第二章 征兵
----
第一节 兵员征集
----
第二节 预备役
--
第三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节 政治工作
--
第四章 拥政爱民
----
第一节 维护社会治安
----
第二节 扶贫帮困
----
第三节 抢险救灾
第二十三篇 教育·科技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各类教育情况
----
第三节 师资队伍建设
----
第四节 教改与教研
----
第五节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
第六节 教育投入与建设
--
第二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科技活动
----
第四节 地震服务
第二十四篇 文化·体育·旅游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第三节 图书
----
第四节 文物
----
第五节 文化市场
----
第六节 特色文化之乡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体育竞赛
--
第三章 旅游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旅游资源
----
第三节 宣传促销
----
第四节 红色旅游
----
第五节 旅游商标注册
----
第六节 旅游纪念品开发
--
第四章 广播·电影·电视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影
----
第三节 电视
--
第五章 档案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档案室工作
----
第三节 档案馆工作
----
第四节 行政管理
----
第五节 机关事务管理
--
第六章 地方志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地方志工作
第二十五篇 卫生·医药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卫生行政机构
----
第三节 医疗机构
--
第二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防疫机构
----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三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妇女保健疾病防治
----
第三节 儿童保健
--
第四章 农村卫生
----
第一节 乡村医生管理
----
第二节 个体行医
--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 城镇卫生
----
第二节 农村改水改厕
----
第三节 灭鼠灭蝇
--
第六章 中藏医药发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藏药
----
第三节 发展前景
--
第七章 卫生基本建设
----
第一节 重点县卫生事业建设
----
第二节 农村卫生三项建设
----
第三节 卫生扶贫工程
----
第四节 卫V卫Ⅵ项目
第二十六篇 社会生活
--
第一章 居民生活
----
第一节 城镇居民生活
----
第二节 农牧民生活
--
第二章 社会风俗
----
第一节 服饰
----
第二节 饮食
----
第三节 婚俗习惯
----
第四节 丧葬
----
第五节 祭祀
----
第六节 礼仪
----
第七节 节庆
----
第八节 禁忌
第二十七篇 人 物
--
人物传略
----
付光祖
----
布格
----
扎珍
----
李心安
----
李富章
----
张凤生
----
丁增
----
曾泉吉
----
彬巴
----
瞿辉
----
安章珠巴
--
白玉县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名录(1960-2008)
--
白玉县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名录
--
白玉县河坡民族手工艺艺人录
附录
--
前志勘误表
编纂人员名录
索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