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全志设8编36章112节,志首设综述、大事记,志末设丛录,共132万余字,另有志前彩页和随文图照200余幅。
目录
封面
扉页
编纂委员会等
图照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舆地
--
第一章 区划
----
第一节 建置
----
一、归属
----
二、沿革
----
三、乡村变迁
----
第二节 村(社区)
----
一、华兴社区
----
二、新窑社区
----
三、里窑社区
----
四、杨梅坞社区
----
五、瓶窑社区
----
六、溪东社区
----
七、外窑村
----
八、大观山村
----
九、长命村
----
十、凤都村
----
十一、崇化村
----
十二、南山村
----
十三、张堰村
----
十四、西安寺村
----
十五、窑北村
----
十六、彭公村
----
十七、塘埠村
----
十八、奇鹤村
----
十九、石濑村
----
第三节 驻瓶窑省、市属单位
----
一、省属单位
----
二、市属单位
--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貌土壤
----
一、地质
----
二、地貌
----
三、土壤
----
第二节 气候
----
一、气候特征
----
二、气温
----
三、降水
----
四、台风
----
第三节 水文
----
一、水系
----
二、水文特征
----
第四节 动植物
----
一、野生动物
----
二、野生植物
----
第五节 自然灾害
----
一、水灾
----
二、旱灾虫灾
----
三、风灾雪灾雹灾
----
四、地质灾害
----
附:抗洪救灾
--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数量与分布
----
一、数量
----
二、分布
----
三、流动人口
----
第二节 人口结构
----
一、民族
----
二、性别
----
三、年龄
----
四、残疾人
----
五、文化素质
----
第三节 生育
----
一、自然生育
----
二、计划生育
--
第四章 镇村建设
----
第一节 市政建设
----
一、规划实施
----
二、道路
----
三、桥梁
----
四、余杭区公路管理处瓶窑路政中队(公路段)
----
第二节 公用事业
----
一、交通运输
----
二、供、排水
----
三、供电
----
四、邮电
----
五、供气
----
第三节 建筑
----
一、公共建筑
----
二、住宅建筑
----
三、古建筑
----
四、古村落
----
第四节 园林绿化
----
一、绿化
----
二、景观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质量
----
一、水体环境质量
----
二、大气环境质量
----
三、声环境质量
----
四、土壤环境质量
----
第二节 环境管理
----
一、机构
----
二、管理
----
三、应急预案编 制与实施
----
第三节 环境治理
----
一、水环境防治
----
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
三、河道和小流域治理
----
四、大气环境治理
----
五、固体废物处置
----
第四节 生态建设
----
一、生态镇建设
----
二、“多绿”工程建设
----
三、生态经济建设
----
四、“五水共治”
----
五、“四边三化”
第二编 良渚文化
--
第一章 考古
----
第一节 述略
----
第二节 特征
----
一、政治
----
二、礼制和宗教
----
第三节 地位
----
一、稻作农业
----
一、手工业
----
三、文饰
----
四、文化交流
--
第二章 遗址
----
第一节 发现
----
一、施昕更与《良渚》
----
二、何天行与《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黑陶》
----
第二节 发掘
----
一、田野发现
----
二、考古发现
----
第三节 分布
----
一、瓶窑境内遗址片区
----
二、良渚文化遗址点
----
第四节 类型
----
一、宫殿群遗址
----
二、祭坛墓葬复合遗址
----
三、墓葬遗址
----
四、城市和防卫工程遗址
--
第三章 文物
----
第一节 种类
----
一、石器种类
----
二、木器竹器
----
三、陶器
----
四、玉器
----
五、漆器
----
第二节 研究和保护
----
一、良渚文化研究
----
二、保护
第三编 经济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土地
----
一、土地资源
----
二、耕地保护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一、土地租佃关系
----
二、土地改革
----
三、农业互助合作
----
四、农村人民公社
----
五、家庭联产承包
----
六、适度规模经营
----
七、股份合作制
----
第三节 种植业
----
一、粮油作物
----
二、经济作物
----
第四节 养殖业
----
一、畜禽
----
二、水产
----
第五节 农产品加工
----
一、粮食加工
----
二、笋干加工
----
三、茶叶加工
----
第六节 农机植保
----
一、农具
----
二、植物保护
----
附:农业战线的红旗——张堰大队
--
第二章 工业
----
第一节 经济成份
----
一、乡镇集体工业企业
----
二、个体私营工业企业
----
三、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
----
第二节 工业门类
----
一、金属制品业
----
二、印刷、纸制品业
----
三、电气器材业
----
四、化工橡塑业
----
五、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六、纺织服装业
----
七、金属冶炼和压延业
----
八、通用、专用设备、汽车制造业
----
九、食品加工业
----
十、其他(竹、木、藤、棕、草、家具制造业)
----
十一、矿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园区
----
一、工业园区
----
二、科技企业
----
三、品牌建设
----
四、规模企业
--
第三章 商贸
----
第一节 流通体制
----
一、个体私营商业
----
二、国营商业
----
三、供销合作社
----
四、合作商店
----
五、股份制商业
----
第二节 商品供应
----
一、供应方式
----
二、生产资料供应
----
三、生活资料供应
----
第三节 市场
----
一、消费品市场
----
二、生产资料市场
----
第四节 粮油购销
----
一、粮食购销
----
二、油脂油料购销
----
第五节 土特产购销
----
一、毛竹
----
二、生猪收购及肉类销售
----
三、其他
----
第六节 旅游服务业
----
一、旅游业
----
二、服务业
----
第七节 运输业
----
一、航运
----
二、瓶窑排运站
----
三、搬运业
----
四、物资供应站
----
第八节 房地产
----
一、住宅房产
----
二、瓶窑房管所
----
三、瓶窑建筑队
--
第四章 林业
----
第一节 植树造林
----
一、育苗
----
二、造林
----
三、封山育林
----
四、绿化树种
----
五、竹类
----
第二节 林业经营
----
一、生态公益林
----
二、商品林
----
三、林业产业化
----
四、竹产业活动
----
五、场园
----
第三节 林地管理
----
一、森林资源
----
二、权属管理
----
三、采伐管理
----
第四节 森林保护
----
一、有害生物防治
----
二、森林防火
----
三、野生动植物保护
--
第五章 水利
----
第一节 东苕溪治理
----
一、堤防整治
----
二、北塘整修
----
三、中、北苕溪治理
----
第二节 北湖整治
----
一、北湖滞洪区
----
二、治理北湖
----
三、退堤扩桥
----
第三节 水利设施
----
一、水闸
----
二、堰坝
----
三、水库
----
第四节 农田水利
----
一、机电排灌
----
二、圩区整治
----
三、渠道
----
四、灌溉新技术
----
第五节 水利用和管理
----
一、水上运输
----
二、渡口
----
三、城乡供水
----
四、水政管理
----
附:驻瓶窑余杭区水利单位
--
第六章 财税金融保险
----
第一节 财政
----
一、体制
----
二、收支情况
----
三、监管
----
第二节 税务
----
一、体制
----
二、税务机构
----
三、“四税”
----
四、工商税
----
第三节 金融保险
----
一、金融业
----
二、保险业
第四编 政治
--
第一章 中共地方组织
----
第一节 乡镇(公社)党组织
----
一、中共瓶窑镇组织及负责人
----
二、中共北湖乡组织及负责人
----
三、中共杭县长命乡组织及负责人
----
四、中共彭公乡组织及负责人
----
第二节 中共瓶窑镇委员会(2001年8月后)
----
一、中共余杭市瓶窑镇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
二、中共余杭区瓶窑镇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
三、中共余杭区瓶窑镇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
四、中共余杭区瓶窑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
五、2001年后瓶窑镇各届党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六、出席中共余杭区党代表大会的瓶窑镇代表
----
附:中共瓶窑区委
--
第二章 政权
----
第一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一、历次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乡镇人民代表会议)
----
二、依法组织各项活动
----
第二节 乡镇人民政府
----
一、瓶窑镇
----
二、长命乡(公社)(崇化、羊山、用窦乡)
----
三、北湖乡(公社)
----
四、彭公乡(石濑、民主、联合乡)
----
五、瓶窑镇内设机构及职责
----
六、瓶窑镇内设机构负责人
----
附:瓶窑区公所(区人民政府)
----
第三节 施政述略
----
一、经济建设
----
二、城镇建设
----
三、社会民生
----
四、政务环境
--
第三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工会
----
一、组织机构
----
二、主要活动
----
第二节 共青团
----
一、组织
----
二、主要活动
----
附:共青团瓶窑区历任负责人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一、组织
----
二、主要活动
----
附:妇联瓶窑区负责人
----
第四节 瓶窑商会
----
一、沿革
----
二、商会负责人
----
第五节 瓶窑镇老年协会
----
一、组织及活动
----
二、组织负责人
----
第六节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
一、组织及活动
----
二、负责人
--
第四章 军事
----
第一节 设施驻军
----
一、军事设施
----
附:日伪军据点工事
----
二、驻军
----
附:入侵余杭的日伪军
----
第二节 兵役
----
一、兵役制
----
二、兵役机构
----
第三节 民兵预备役
----
一、组织
----
二、军事训练
----
三、参战支前
----
四、战备执勤
----
五、抢险救灾
----
六、参加地方建设
----
第四节 战事
----
一、历代战事
----
二、抗日战争
----
三、剿匪
--
第五章 政法
----
第一节 公安
----
一、警察机构
----
二、惩治敌对势力
----
三、打击刑事犯罪
----
四、治安管理
----
五、户籍管理
----
六、道路交通管理
----
第二节 司法
----
一、宣传教育
----
二、调解
----
三、诉讼(法庭)
----
四、法律服务
----
五、社区矫正
----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一、综合治理
----
二、信访工作
----
三、交通整治网络
----
四、城管执法
第五编 文化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艺术
----
一、文学
----
二、书画(摄影)
----
三、音乐舞蹈戏曲(表演艺术)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一、群众文化活动
----
二、文化场馆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
----
一、纸伞制作
----
一、石濑花灯
----
三、良渚玉雕
----
四、笋干制作技艺
----
五、根雕
----
六、风筝制作技艺
----
第四节 文物古迹
----
一、古遗址
----
二、古墓葬
----
三、古建筑
----
四、摩崖石刻
----
五、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旧时教育
----
第二节 学前教育
----
一、发展历程
----
二、幼儿园简介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一、发展历程
----
二、主要小学简介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一、发展历程
----
二、初级中学简介
----
三、高级中学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一、职工教育(社区教育)
----
二、农民教育
----
三、学历教育
----
四、科研工作
----
五、学校简介
--
第三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机构
----
一、组织机构
----
二、研究机构
----
三、民营研究机构
----
第二节 科技研究
----
一、科技推广
----
二、主要成果
--
第四章 体育
----
第一节 体育设施
----
一、镇文体中心
----
二、村、社区体育设施
----
三、学校单位体育设施
----
第二节 体育活动
----
一、镇人民运动会
----
二、镇老年人运动会
----
三、镇内其他赛事
----
四、外出参赛
----
五、业余体育团队
--
第五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机构
----
一、医疗单位
----
二、社会个体医疗
----
三、卫生行政单位
----
第二节 中医
----
一、郎氏中医
----
二、宋氏中医
----
第三节 公共卫生
----
一、爱国卫生
----
二、疾病防控
----
三、妇幼保健
----
四、农村合作医疗
----
五、乡村医生
----
六、民间接生员
--
第六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有线广播
----
一、机构沿革
----
二、有线广播网络
----
第二节 电视电影放映
----
一、网络
----
二、宣传内容
----
三、华数产业
----
四、公社电影队
第六编 社会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基层自治组织
----
一、历代基层组织
----
二、村(居)民委员会
----
三、村(居)自治
----
四、社区建设
----
第二节 优抚安置
----
一、优待抚恤
----
二、安置接收
----
三、其他安置
----
第三节 社会救济
----
一、扶贫救济
----
二、扶贫脱困
----
三、鳏寡老人供养
----
第四节 残疾人事业
----
一、残联理事会
----
二、扶残助残
----
三、残疾人状况
----
四、瓶窑镇工疗站
----
第五节 殡葬改革
----
一、改革土葬推行火葬
----
二、建立骨灰存放室和公墓
--
第二章 社会生活
----
第一节 居民收入
----
一、农村居民
----
二、城镇居民
----
第二节 居民消费
----
一、消费水平
----
二、消费结构
----
第三节 居住条件
----
一、农村居住条件
----
二、城镇居住条件
--
第三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养老保险
----
一、企业基本养老保险
----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三、养老补助
----
第二节 基本医疗保险
----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二、农民合作医疗保险
----
第三节 生活保障
----
一、征地“农转非”人员生活保障及安置
----
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
第四章 风俗
----
第一节 生产
----
一、稻作
----
二、养蚕
----
三、渔业
----
四、竹木
----
五、经商
----
六、匠作
----
七、水利
----
第二节 生活
----
一、饮食
----
二、居住
----
三、服饰
----
四、出行
----
第三节 礼仪岁时
----
一、礼仪
----
二、岁时习俗
----
三、祭祀
----
四、术教
--
第五章 语言
----
第一节 方言
----
一、语音
----
二、词汇举例
----
三、俚语
----
第二节 谚语
----
一、生活类
----
二、生产类
----
三、气候类
----
四、时政类
----
五、卫生类
----
第三节 普通话推广
----
一、学校
----
二、社会
--
第六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一、渊源
----
二、寺院
----
第二节 道教基督教
----
一、道教
----
一、瓶窑籍革命烈士名录
----
二、基督教
----
二、省和国家部委表彰的先进个人
----
三、杭州市劳动模范、杭州市优秀党员、杭州市先进
----
四、余杭区(县、市)劳动模范
----
五、余杭区先进个人
----
六、先进集体
第七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第三章 名录
第八编 丛录
--
第一章 诗文选
----
第一节 诗选
----
第二节 文选
----
第三节 碑记
----
第四节 民间故事
----
第五节 文件
--
第二章 杂录
----
第一节 清末瓶窑报道
----
第二节 民国瓶窑报道
后记
版权页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