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编写。并力求做到新乡志所具有的“三新”、“三性”等特点。
二、全志纲目分为篇、章、节、目等层次,分地理、经济、政治,文卫、社会、人物、杂记等七篇,共三十一章,一百零二节,约十三万字。
目录
封面
曲滨乡志
图片
--
分志、乡、镇志验收凭证
--
曲滨乡人民政府
--
曲滨乡供销社一角
--
修建中的曲滨中学
--
曲滨乡信用社
--
曲滨粮管所
--
曲滨乡五仪树小学
--
曲滨乡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站
--
雄伟的曲滨大桥
--
曲滨乡行政区划图
《曲滨乡志》编纂领导小组
序言
凡例
《曲滨乡志》目录
大事记
地理篇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位置境域
----
第二节 沿革区划
----
第三节 集镇
--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形地貌
----
第二节 山脉 掾坝 河谷
----
第三节 水系
----
第四节 土壤
----
第五节 气候
----
第六节 动植物资源
----
第七节 灾害
--
第三章 人口姓氏村落
----
第一节 人口
----
第二节 人口普查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第四节 姓氏
----
第五节 村落
经济篇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土地制度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第三节 农作物种植
----
第四节 农技农机
----
第五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六节 多种经营
----
第七节 电力沼气
----
第八节 人民生活及负担
--
第二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分布及权属
----
第二节 林木采伐及保护
----
第三节 植树造林
----
第四节 经济林木
--
第三章 交通邮电
----
第一节 交通
----
第二节 运输
----
第三节 邮政代办所
--
第四章 商业
----
第一节 个体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国营商业
--
第五章 工业
----
第一节 手工业
----
第二节 社办企业
--
第六章 财税金融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税捐
----
第二节 建国后的财政税收
----
第三节 建国后的金融状况
政治篇
--
第一章 政党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 国民党
--
第二章 政权
----
第一节 民国政府
----
第二节 苏维埃政府
----
第三节 人民政府
----
第四节 乡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农协会贫协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联
--
第四章 民政
----
第一节 优抚与救济
----
第二节 接收与安置
----
第三节 婚姻登记
--
第五章 公安司法与调解
--
第六章 军事
----
第一节 地方武装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兵事
----
第四节 红军招待所
--
第七章 政事记要
----
第一节 减租退押清匪反霸
----
第二节 抗美援朝
----
第三节 土地改革
----
第四节 统购统销
----
第五节 整风反右
----
第六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
第七节 四清运动
----
第八节 文化犬革命
----
第九节 工作重点转移
--
第八章 匪患
文卫篇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机构
----
第二节 文化活动
----
第三节 名胜古迹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业余教育
----
第四节 小学教育
----
第五节 中学教育
----
第六节 教育经费
--
第三章 卫生
----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
----
第二节 医病与防治
----
第三节 医生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病例与单验方
社会篇
--
第一章 宗教
----
佛教
--
第二章 坛堂会道门
----
第一节 红帮
----
第二节 同善社
----
第三节 巫坛
----
第四节 祠堂庙会行会
--
第三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婚嫁
----
第二节 丧葬
----
第三节 其他
----
第四节 节日
----
第五节 服饰
----
第六节 陋俗
----
第七节 新风尚
--
第四章 方言谣谚
----
第一节 方言
----
第二节 气象谚语
----
第三节 歇后语
人物篇
--
第一章 人物传
----
李白玉
----
伍天树
----
李玉汤
----
董正顺
----
李书田
----
李天然
--
第二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历史人物
----
第二节 现代人物
--
第三章 人物录
----
第一节 烈士
----
第二节 红军流落人员
----
第三节 高龄老人
杂记篇
--
第一章 民间传说
--
第二章 奇闻轶事
--
第三章 补遗
----
第一节 红军小故事二则
----
第二节 红军歌谣
----
第三节 烟案
----
第四节 古树
--
第四章 诗文辑存
----
第一节 诗
----
第二节 文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