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古人云: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编史修志,意在认识过去,总结现在,展望未来。是一项上对祖宗负责,现为四化服务,下给子孙造福,功德无量的千秋大业。《峨眉县教育志》在县志办的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协助及知情人士的关注下,经教志办五位同志两年的辛勤劳动,今天,和大家见面了。这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也是向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奉献的一份礼物。
内容时限:
清末-1985
目录
封面
峨眉县教育志
图片
--
一九八〇年七月六日,邓小平同志视察峨眉时,同小朋友马千里以及她妈妈——绥山镇一小教师杜光秀(左前二)
--
一九七八年五月十一日,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左三)在省委书记杨超(左一)和地委书记李兆亮陪同下视察峨眉县
--
一九八五年,原教育部副部长张文松(左一)与省教厅田副厅长(右二)视察峨眉县净水乡中心校。
--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美国华盛顿州公共教育总监费兰克·布·布鲁依勒特博士等一行三人,在省教厅长任贵禄和市
--
乐山地区教育局长赵家骥在一九八四年峨眉县中小学教师教材考试总结会上
--
一九八四年十月,教育部师范司长李一本视察峨眉师范校时,挥毫写下“名山之下办师范.培育人才振名山。”
--
中共峨眉县委书记孙太福(左一)和县长何征修在教育体制改革会上
--
西南交通大学校门
--
四川省中药学校
--
四川省峨眉师范学校教学大楼
--
四川省职工中等标准计量专业学校
--
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教学主楼
--
四川肖峨眉县教师进修学校办公楼
--
峨眉县绥山镇第三小学校教师宿舍
--
四川省峨眉第一中学校教学主楼
--
峨眉县绥山镇第一小学校教学大楼
--
峨眉县红山乡中心校教学大楼
--
四川省峨眉师范附属小学校
--
峨眉县绥山镇第二幼儿园一侧
--
绥山三小获省优秀少先队集体
--
峨眉二中、绥山三小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
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验收峨眉二中达合格、绥山三小达优秀标准。
--
绥山三小获省体育先进集体
--
绥山三小获乐山市体育先进集体
--
峨眉二中、绥山三小获省体育先进奖
--
绥山三小男兰获市第二名
--
峨眉一中获县招飞锦旗
--
峨眉县罗目乡雷村三组杨金风同志刨办的家庭幼儿园。
--
梁林枝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
李光德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
万淑华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
蒋子香获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
--
罗宗和、赖仕清评为省劳动模范
--
官品清评为省劳动模范
--
峨眉二中教学实验楼
--
双福职中自制的牛骨架
--
峨眉一中物理仪器室
--
红山乡中心小学校校门
--
净水乡中心小学校
--
双福乡中心小学校教学楼
--
罗目镇小学校门
--
龙池镇小学教学楼
--
燕岗乡初级中学教学楼
--
符汶职业中学教学楼
--
罗日乡初级中学校
--
双福职业中学教师陈正品带领学生出诊实习
--
高桥乡初级中学校
--
龙池职业中学教学楼
--
民国三十六年峨眉县学校分布图
--
一九八五年峨眉县地方学校分布图
--
一九八五年峨眉县境内大中专及厂矿单位子弟校分布图
--
峨眉县城区学校分布图
--
峨眉县教育局教育志编篡领导小组暨办公室全体同志
《峨眉县教育志》领导小组
《峨眉县教育志》编写组
序言
目录
第一编 领导机构
--
第一章 设置与演变
----
附录一:峨眉县教育局岗位职责(草案)
----
附录二:清朝教谕、训导职官表
----
附录三:清末、民国时期领导机构演变及任职表
----
附录四:建国后领导机构演变及任职表
--
第二章 组织与管理
----
附:办学、管学各级职责
----
附图一:民国时期管理系统图
----
附图二:一九八四年管理系统图
----
附图三:一九八五年体制改革后管理系统图
--
第三章 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峨眉地下党在教育界的活动
----
第二节 建国后党组织的发展
------
附:峨眉县一九八五年教育系统党组织基本情况表
第二编 初等教育
--
第一章 教育宗旨
--
第二章 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书院与私塾
----
第二节 公立小学
----
第三节 私立、民办小学
----
附表一:清末峨眉学堂简明表
----
附表二: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秋期峨眉县中心国民学校一览表
----
附表三: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峨眉县保国民学校一览表
----
附表四:峨眉县1949~1985年小学基本情况统计表
----
附表五:一九八五年峨眉县教育部门办小学基本情况表
--
第三章 学制与课程
----
附表一:光绪二十九年初等小学堂授课表
----
附表二:民国三年(1914年)初等小学堂课程表
----
附表三:民国三年(1914年)高等小学堂课程表
----
附表四:民国十四年(1925年)小学课程简表
----
附表五: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小学教学科目及每周教学时间表
----
附表六: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小学教学科目及每周教学时间表
----
附表七:一九五一年初小课程表
----
附表八:一九五一年高小课程表
----
附表九:一九五二年五年制教学计划表
----
附表十:一九五四年“四二制”教学计划表
----
附表十二:一九七七年~一九七八年度小学教学计划表
----
附表十三:一九八一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表
----
附表十四:一九八四年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表
----
附表十五:一九八五年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表
----
附表十六:一九八五年省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表
----
附表十七:一九八五年省农村简易小学教学计划表
--
第四章 小学教学
----
附表一:一九八三年上期峨眉县小学年段考试成绩统计表
----
附表二:一九八四年上期峨眉县小学年段考试成绩统计表
----
附表三:一九八五年峨眉县小学年段考试成绩统计表
----
附:介绍一堂数学课
----
附:从单项训练过渡到口头作文
--
第五章 小学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成绩考核
----
附一:省政府视导员张鹏视察峨眉教育后提出的二十五条改进意见
----
附二:民国三十三年,国民学校法
----
附三:一九五一年峨眉县文教科拟订教导常规
----
附四:一九八三年峨眉县教育局拟订中心校管理细则
----
附五:一九八五年峨眉县小学学校管理示意图
第三编 中等教育
--
第一章 教育宗旨
--
第二章 发展与演变
----
附表一:一九五九年峨眉县初级中级专业学校概况表
----
附表二:一九六五年县境农中情况表
----
附表三:峨眉县1949~1985年教育部门办中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
----
附表四:一九八五年峨眉县教育部门办中等学校基本情况表
--
第三章 学制与课程
----
附表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学堂课程一星期时刻表
----
附表二:民国十一年(1922年)初中教学科目及时数表
----
附表三:民国三十六年师范学校教学科目及各学期每周教学时数表
----
附表四:一九八〇年三年制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表
----
附表五:一九五一年中学教学科目及每周时数表
----
附表六:一九七七年至七八年度普通中学教学计划表
----
附表七:一九八一年部颁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表
----
附表八:一九八一年省未开外语的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表
----
附表九:一九八四年省农业高中教学计划表
----
附表十:一九八三年峨眉县农(职)业班课时安排一览表
--
第四章 中学教学
----
附:峨眉1981~1985年初中应届生升学考试成绩统计表
--
第五章 中学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学籍管理
----
第三节 成绩考查
----
第四节 奖励与惩罚
----
附一:一九七八年峨眉县教育局拟订中学校教职工职责试行条例
----
附二:一九八五年峨眉县中学管理示意图
第四编 中小学其它工作
--
第一章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一节 童军训练和训导管理
----
第二节 建国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附一:民国元年教育部颁发的学校管理规程
----
附二:五十年代初,一、二中、师范学校拟订对学生要求细则
----
附三:部颁《小学生守则》(1955年、1963年、1979年、1981年)
----
附四;部颁《中学生守则》 (1955年、1963年、1979年、1981年)
--
第二章 体卫工作
----
附一:一九八一年峨眉部分中小学视力抽样检查统计表
----
附二:一九八三至一九八五年峨眉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最高纪录刷新者及成绩
----
附三: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八四年峨眉输送到省、市体训队的体育人才
--
第三章 美育工作
--
第四章 勤工俭学
--
第五章 招生考试工作
----
附:峨眉县历代进士举人名录
----
附表一:峨眉县一九七七至一九八五年普通中小学招生情况表
----
附表二:峨眉县1977~1985年大中专录取情况统计表
----
附表三:峨眉县一九八五年录取研究生、大学、中专学生总数统计表
第五编 学前教育
--
第一章 方针、任务与培养目标
--
第二章 幼儿教育活动课目与时间
--
第三章 幼儿教育的发展与演变
----
附表一:峨眉县一九七九年幼儿园各班每周作业次数表
----
附表二:一九七九年整日制幼儿园作息时间表
----
附三:峨眉县绥山镇第一幼儿园简史
----
附四:峨眉县绥山镇第二幼儿园简史
第六编 成人教育
--
第一章 任务
--
第二章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农民教育
--
第四章 职工教育
----
第一节 电大教育
----
第二节 函授教育
----
第三节 广播教学
----
第四节 离职进修
----
第五节 自学考试
----
第六节 职工文化补习
第七编 教师
--
第一章 发展变化
--
第二章 群众组织
--
第三章 社会地位
----
附一:峨眉县历届党代会教育界代表名单
----
附二:峨眉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界代表名单
----
附三:政协峨眉县委员会历届教育界委员名单
--
第四章 生活待遇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教员的薪津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尊师米
----
第三节 建国后教员的工资待遇
----
附录一:峨眉县桑园乡中心国民学校请愿书
----
附表一:罗久德任教期间薪额表
----
附表二:峨眉县小学教职员工资待遇统计表
----
附表三:一九五六年峨眉县小学、幼儿园工改前后对比表
----
附表四:一九八一年公办中、小学教职工调资情况表
----
附表五:一九八五年峨眉中、小学教职工工改情况表
--
第五章 文化业务水平
----
第一节 文化水平
----
第二节 业务水平
----
附表一:一九八三、八四年教材考试小学成绩统计表
----
附表二:一九八三、八四年教材考试初中成绩统计表
--
第六章 任用、考核与奖惩
----
第一节 任用
----
第二节 考核
----
第三节 奖惩
第八编 教研机构与电教
--
第一章 教研机构
----
第一节 教研室
----
第二节 进修校
--
第二章 教学仪器与电化教学
----
第一节 教学仪器
----
第二节 电化教学
第九编 经费
--
第一章 来源
--
第二章 支出
----
附表一:峨眉各年代公办中、小学学杂费标准表
----
附表二: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五年峨眉中、小学基建维修统计表
----
附表三:峨眉县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五年教职工药费开支统计表
第十编 学校简介
--
第一章 地方部分小学
----
峨眉县绥山镇第一小学校
----
峨眉县绥山镇第三小学校
----
四川省峨眉师范附属小学校
----
峨眉县罗目镇小学校
----
峨眉县九里镇小学校
----
峨眉县龙池镇小学校
----
峨眉县双福乡中心小学校
----
峨眉县符溪乡中心小学校
----
峨眉县红山乡中心小学校
----
峨眉县川主乡中心小学校
----
峨眉县净水乡中心小学校
----
峨眉县高桥乡张沟巡回小学校
--
第二章 地方部分中学
----
四川省峨眉第一中学校
----
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
----
四川省峨眉县九里中学校
----
四川省峨眉县龙池职业中学校
----
四川省峨眉县双福职业中学校
----
四川省峨眉县符溪职业中学校
----
四川省峨眉县符汶职业中学校
----
峨眉县罗目乡初级中学校
----
峨眉县平城乡初级中学校
----
峨眉县燕岗乡初级中学校
----
峨眉县高桥乡初级中学校
--
第三章 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
四川省峨眉师范学校
----
四川省中药学校
----
四川省乐山地区农校
----
四川省标准计量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
第四章 大专院校
----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大学
--
第五章 地属以上厂矿单位子弟校
----
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校
----
西南交通大学子弟中学校
----
峨眉半导体材料厂子弟学校
----
峨眉铁合金厂子弟校
----
铁道部第二工程局双福子弟学校
----
西昌铁路分局燕岗铁路职工子弟小学校
----
西昌铁路分局燕岗铁路职工子弟中学校
----
国营五二五厂子弟学校
----
四川省国营建南机械厂职工子弟学校
----
高桥磷肥厂职工子弟学校
----
岷江发电厂子弟学校
----
四川省峨眉冶金机械厂职工子弟校
----
乐山龙池七厂矿子弟中学校
----
地质矿产部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子弟学校
----
四川省乐山地区杨村铺煤矿子弟学校
----
四川省强华水泥厂子弟学校
----
铁科所子弟小学校
----
龙池发电所子弟校
----
四川省大为石膏矿子弟学校
----
峨眉水泥厂子弟校
--
第六章 技工学校
----
四川省建材工业技术学校
----
四川省工业设备妄装技工学校
----
峨眉半导体材料厂技工学校
----
峨眉铁合金厂技工学校
第十一编 人物
--
童书传略
--
袁月屏传略
--
黄良金传略
--
石瑞斋传略
第十二编 大事记
第十三编 杂记
--
一、朱德委员长来峨
--
二、陈毅副总理视察万年小学
--
三、邓小平副主席来峨
--
四、方毅副总理视察万年小学
--
五、市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的部分文章存目
--
六、被日本选作小学语文教材的《七天桥》
--
七、峨眉留学生名录
--
八、一九八五年峨眉县教育系统在册离休退休干部姓名录
--
九、一九八五年峨眉县教育系统干部姓名录
编余
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