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卷记述了衡水市政治、科技、文化、卫生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出版时间:
2002年11月
目录
封面
衡水市志 下卷
版权页
图片
--
1938年5月8日冀中区第一次行政会议在安平县城举行
--
冀南五专区抗日民平毁封锁沟
--
冀县县大队伏击日伪自行车队后打扫战场
--
安平县城于1945年5月24日解放
--
1947年9月,冀南五专区「冀衡民兵团」配合人民解放军攻打永年县城
--
贫农大娘在土地改革中控诉地主滔天罪行
--
1948年11月,冀县土改工作团带领贫苦农民登记、丈量平分土地
--
1949年2月,衡水县政府机关干部欢送南下同志留影
--
1955年,安平县南王庄农民响应毛主席号召,踊跃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
衡水县城于1963年8月9日被洪水淹没后,中共衡水地委与衡水专署领导在船上继续指挥全区抗洪
--
衡水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96年10月16日至18日召开
--
政协衡水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96年10月15日至17日召开
--
由衡水市人民政府主持召开的大京九经济协作带第三届市长专员联席会暨衡水市第二届蜜桃节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
--
公安干警正在抓捕罪犯
--
人民法院街头宣传站
--
省市反贪局领导在枣强县检察院指导反贪工作
--
市司法局长、司法所长培训班开学典礼
--
市交警护送小学生过马路
--
60年代,衡水民兵工作位居省内前列
--
90年代,衡水民兵工作又上新台阶
--
图为滹沱河决口大坝合龙后召开军民祝捷大会
--
衡水军分区政工干部研究科技科技知识
--
衡水武警支队在进行军事训练
--
衡水消防队进行灭火演习
--
冀州市第一幼儿园
--
衡水市育才小学
--
河北名校——衡水中学。图为该校科技馆
--
衡水城乡科技学校学生在进行课外活动
--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揭牌仪式暨成立大会
--
衡水师范专科学校第20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
--
科技下乡受到农民热烈欢迎
--
市气象局的气象卫星天线
--
衡水广播电视中心
--
医护人员在抗洪救灾第一线为群众服务
--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外科病房大楼
--
市卫生防疫站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物质分析
--
世界著名自行车运动员郭杏红
--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排冠军队员刘淑敏
--
全国摔跤冠军贾连香
--
衡水市职工运动会开幕式
--
第五、六届全运会男子标枪冠军纪占政
--
新落成的衡水体育休闲广场
--
衡水市河北梆子剧团演出《卖状纸》、《布衣皇后》剧照
--
1987年,地区梆子剧团江福勃演出的《夜奔》获河北省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一等奖
--
1995年6月,衡水少儿舞蹈《疯秧歌》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后合影
--
颂丰年
--
衡水市评剧团下乡为农民演出
--
国画“长青图”
--
武强木版年画历史悠久
--
『冀派』衡水内画蜚声海外
--
王玉忠的摄影作品“畲乡喜事多”
--
康同跃的摄影作品“秋歌”
--
梁建国的摄影作品“无酒也醉人”
--
刘月卯的书法作品
--
尹海金的书法作品
--
衡水安济石桥历经苍桑
--
景州舍利塔(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隋代青瓷四系罐(国家一级文物)
--
汉代黑石熨斗架(国家一级文物)
--
武邑县出土的北魏汉白玉石造像(国家一级文物)
--
位于枣强县旧县村的董仲舒石像
--
建于清代的深州盈亿义仓
--
衡水市烈士陵园纪念碑浮雕“中国农村第一个中共组织——安平县台城村特别支部”、“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
--
衡水市烈士陵园
--
故城县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英雄雕像
--
安平县烈士陵园纪念碑
--
安平县烈士陵园公墓
--
中共衡水市委书记刘德忠在审阅市志初稿
--
衡水市人民政府市长李俊渠在审阅市志初稿
--
2001年12月,《衡水市志》稿评议会召开
--
市政府秘书长马福华(前中)、副秘书长张树远(前左一)同《衡水市志》主编武铁良(前右一),副主编路明生
--
在《衡水市志》稿、平议会期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郭华(前左三)、杨志勇(前中)、刘锡锋
--
古城新貌
--
风光无限
《衡水市志》要目
Table of Contents
目录
CONTENTS
第十三编党派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党员队伍
------
附记:中国农村最早的中共党组织——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
----
第二节组织机构
----
第三节代表大会
----
第四节组织建设
----
第五节宣传教育
----
第六节纪律检查
----
第七节统一战线
----
第八节整党整风
------
附记:中共冀南五地委指导衡水县党组织整党侧记
----
第九节党史资料征集与研究
----
第十节政策研究
----
第十一节精神文明建设
----
第十二节中共衡水市(地)委重大决策提要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
----
第一节各县组织沿革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附记:三民主义青年团在衡水活动简况
--
第三章民主党派
----
第一节民革衡水市委
----
第二节民盟衡水市委
----
第三节民建衡水市委
----
第四节民进衡水市委
----
第五节农工党衡水市委
----
第六节九三学社衡水市委
--
第四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人团体
----
第二节农民团体
----
第三节妇女团体
------
附记:冀中子弟兵的母亲李杏阁
----
第四节青年团体
----
第五节少年儿童团体
------
附记:民族小英雄温三郁
----
第六节工商界团体
----
第七节科学界团体
----
第八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九节其他团体
第十四编政权政协
--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各县抗日参议会
------
附记:清末民初衡水等县议会简况
----
第二节各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衡水市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衡水市人大常委会
----
第五节区县(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政府
----
第一节州衙县衙
----
第二节民国时期县政府
------
附记:日伪县公署
----
第三节专员(行政)公署(地区革委会)
----
第四节衡水市人民政府
----
第五节区县(市)人民政府
----
第六节人民政府政事辑要
--
第三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市级政协组织
----
第二节主要会议
----
第三节主要活动
----
第四节区县(市)政协委员会
第十五编综合政务
--
第一章民政
----
第一节优抚
----
第二节安置
----
第三节灾害救济
----
第四节社会福利
----
第五节婚姻登记
----
第六节殡葬改革
----
第七节收容遣送
----
第八节扶贫开发
----
第九节基层政权建设
----
第十节地名管理
----
第十一节社团管理
----
第十二节机构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干部队伍
----
第三节干部管理
----
第四节工资福利
----
第五节编制管理
----
第六节机构
--
第三章外事旅游侨务
----
第一节外事
----
第二节旅游
----
第三节侨务
----
第四节机构
--
第四章民族宗教事务
----
第一节民族事务
----
第二节宗教事务
----
第三节机构
--
第五章经济研究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调研活动
--
第六章信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接待受理
----
第三节信访处理
----
第四节市长公开电话
--
第七章无线电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设施
----
第三节措施
--
第八章档案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档案馆
----
第三节档案室
----
第四节档案利用
----
第五节档案教育
----
第六节档案执法
--
第九章地方志编修
----
第一节编修机构
----
第二节编修队伍
----
第三节修志活动
----
第四节历代志书书目
----
第五节理论研究
----
第六节优秀志书简介
第十六编政 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除奸反特
----
第三节清查登记反动党团
----
第四节镇压反革命
----
第五节取缔打击反动会道门
----
第六节监督改造四类分子
----
第七节打击刑事犯罪
----
第八节治安管理
----
第九节户籍管理
----
第十节消防管理
----
第十一节交通管理
----
第十二节内部保卫
----
第十三节特种行业管理
----
第十四节出入境管理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行政审判
----
第六节告诉申诉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人民调解
----
第四节公证工作
----
第五节律师事务
----
第六节劳改劳教
第十七编军 事
--
第一章兵役制度
----
第一节募兵征兵
----
第二节志愿兵
----
第三节义务兵
----
第四节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
----
第五节民兵与预备役
--
第二章驻军
----
第一节明清驻军
----
第二节民国驻军
----
第三节人民军队
------
附记:各县日伪军驻防情况
--
第三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地主武装
----
第二节土匪武装
----
第三节革命武装
--
第四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建设
----
第二节军政训练
----
第三节武器装备
----
第四节主要活动
--
第五章兵事
----
第一节古代兵事
----
第二节近代兵事
----
第三节现代兵事
--
第六章兵祸匪患
----
第一节兵祸
----
第二节匪患
----
第三节惨案简介
--
第七章其他军事活动
----
第一节义和团运动
------
附记:义和团三打景州朱家河教堂
----
第二节解放战争支援前线
----
第三节抗美援朝
----
第四节三支两军
--
第八章人民防空建设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工程建设
----
第三节指挥通信建设
第十八编文 化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网络结构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二章文学
----
第一节主要创作成就
----
第二节历代名家选介
----
第三节期刊
--
第三章戏剧
----
第一节剧种和剧团
----
第二节创作与研究
----
第三节演员培训
----
第四节演出场所
--
第四章音乐舞蹈
----
第一节演出团体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节获奖节目
----
第四节名人与名器
--
第五章曲艺杂技
----
第一节曲艺
----
第二节杂技
----
附记:著名特技表演艺术家杨介人
--
第六章美术
----
第一节绘画
----
第二节工艺美术
--
第七章武强木版年画
----
第一节品种题材
----
第二节制作工艺
----
第三节艺术风格
----
第四节绘刻名家
--
第八章衡水内画
----
第一节人才与名作
----
第二节制作工艺
------
附记:衡水市特种工艺厂简介
--
第九章书法篆刻
----
第一节当代名家
----
第二节会社活动
--
第十章摄影
----
第一节摄影队伍
----
第二节主要成果
--
第十一章图书报纸
----
第一节图书收藏
------
附记:枣强县李玉霞图书馆
----
第二节图书发行
------
附记:衡水“三义堂”书铺简介
------
北京古旧书业界冀县籍著名书商简介
----
第三节报纸
--
第十二章电影广播电视
----
第一节电影
----
第二节广播
----
第三节电视
--
第十三章文物
----
第一节文物单位
----
第二节文物藏品
----
第三节革命文物
----
第四节博物馆
----
第五节文物管理
--
第十四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文化机构
----
第二节广播电影电视机构
----
第三节新闻出版机构
第十九编教育科技
--
第一章私塾书院官学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书院
----
第三节官学
--
第二章学前教育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节教养内容及教法
--
第三章小学教育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重点学校
--
第四章中学教育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重点学校
--
第五章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重点学校
--
第六章高等教育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学校
--
第七章职业教育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重点学校
--
第八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教育
----
第二节干部职工教育
----
第三节社会团体和私人办学
----
第四节重点学校
--
第九章教师
----
第二节培训
----
第三节待遇
----
第四节管理
--
第十章教学研究
----
第一节教研机构
----
第二节教研活动
----
第三节教研成就
--
第十一章勤工俭学
--
第十二章教育行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三节招生与分配
----
第四节校舍及设备
--
第十三章科技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科研机构
--
第十四章科技队伍
----
第一节人员分布
----
第二节专业培训
--
第十五章科研成果
----
第一节获奖科技成果
----
第二节科技成果推广
--
第十六章科技普及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科普活动
--
第十七章科技服务
----
第一节科技情报
----
第二节技术市场
--
第十八章科技管理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成果管理
----
第三节科技交流
----
第四节体制改革
--
第十九章气象观测与服务
----
第一节气象业务
----
第二节机构
--
第二十章地震测防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地震监测预报
----
第三节地震预防
--
第二十一章新能源
----
第一节沼气
----
第二节太阳能
第二十编卫生体育
--
第一章卫生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医疗机构
------
附录:以哈励逊命名的医院
----
第三节防疫机构
----
第四节保健机构
----
第五节药检所和血站
--
第二章医疗
----
第一节医疗队伍
----
第二节医疗技术
----
第三节医疗设备
----
第四节护理
----
第五节医疗制度
--
第三章医药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中药
----
第三节西药
----
第四节行业管理
--
第四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疫情管理
----
第二节计划免疫
----
第三节传染病防治
----
第四节卫生监督与监测
----
第五节卫生检验
----
第六节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五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第二节职工体育
----
第三节农民体育
--
第六章竞技体育
----
第一节田径
----
第二节球类
----
第三节举重拳击射击
----
第四节摔跤柔道游泳
----
第五节自行车
------
附记:世界著名自行车运动员郭杏红简介
--
第七章体育队伍
----
第一节运动员
----
第二节教练员与裁判员
--
第八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衡水地区运动会
----
第二节参加全省、全国运动会
----
第三节参加亚洲及世界赛事
--
第九章体育设施
--
第十章体育管理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体育社团
第二十一编民 情
--
第一章居民生活
----
第一节农村居民生活
------
附录:民国23年《河北月刊》刊载“故城人民生活详记”(节选)…(1220)
------
冀州市《东兴村村史》(节录)
----
第二节城镇居民生活
--
第二章家庭
----
第一节婚姻
----
第二节结构
----
第三节称谓
--
第三章习俗
----
第一节生产习俗
----
第二节生活习俗
----
第三节节日习俗
----
第四节婚丧习俗
----
第五节礼仪习俗
----
第六节亲族习俗
----
第七节信仰习俗
----
第八节禁忌习俗
----
第九节美德良风
------
附录:衡水市文明市民公约
------
衡水市民社会公德行为基准
--
第四章回族习俗
----
第一节生活习俗
----
第二节婚丧习俗
----
第三节礼仪与节日
--
第五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伊斯兰教
----
第三节天主教
--
第六章方言
----
第一节语音
----
第二节词汇
----
第三节语法
--
第七章民谣谚语歇后语
----
第一节民谣
----
第二节谚语
----
第三节歇后语
第二十二编人 物
--
第一章人物传
----
窦猗房
----
窦婴
----
董仲舒
----
毛苌
----
邳彤
----
崔寔
----
释道安
----
张载 张协 张亢
----
冯跋
----
高允
----
冯太后
----
封隆之
----
高欢
----
刘焯
----
窦建德
----
刘黑闼
----
李百药
----
孔颖达
----
李义府
----
苏定方
----
刘幽求
----
魏知古
----
张(鸶)
----
高适
----
孔巢父
----
李昉
----
刘挚
----
张邦昌
----
刘豫
----
徐廷
----
马中锡
----
孙绪
----
毛鹏
----
周世选
----
尚可喜
----
刘谦
----
魏廷珍
----
张二奎
----
李洛能
----
杨寿山
----
宋老迈
----
王五
----
赵斌
----
郭云深
----
渠成江
----
吴汝纶
----
贺源
----
张廷湘
----
田发祥
----
李存义
----
王少怀
----
吕佑乾
----
杨其刚
----
李景林
----
王慕桓
----
韩子木
----
张麟阁
----
王庆一
----
霍有径
----
节振国
----
胡宗照
----
李力
----
王泊生
----
李松霄
----
刘宝全
----
张岚峰
----
李渡仙
----
徐二黑
----
李忠
----
铁尔生·莱孚·哈励逊
----
张权
----
李锡九
----
张子善
----
高贯斗
----
李二姐
----
冯治安
----
池峰成
----
孙殿起与雷梦水
----
罗根泽
----
王芗斋
----
弓仲韬
----
郑法祥
----
侯文祥
----
高勃
----
荀慧生
----
郁洛善
----
吴肇春
----
侯玉田
----
曹福林
----
法尊法师
----
侯喜瑞
----
张化泉
----
王林
----
王玉坤
----
耿长锁
----
周文乐
----
黄书灿
----
王任重
----
宋欣茹
----
吴柳桥
----
尹玉芬
--
第二章人物录
----
第一节历代衡水籍帝王名录
----
第二节历代衡水籍宰相名录
----
第三节衡水籍民国军政人物(旅师级以上)名录
----
第四节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五节人民解放军衡水籍英雄、模范名录
----
第六节衡水市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名录
----
第七节衡水籍地、师(正职)级以上革命领导干部名录
----
第八节历代编著者名录
附 录
--
一、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重要指示、批示及视察活动
----
毛泽东主席关于安平县南王庄村三户贫农办社的批示
----
毛泽东主席就魁星庄集体养猪经验给新华社的批示
----
毛泽东主席在接见中共衡水地委书记赵树光等省地领导时的谈话摘要
----
胡耀邦总书记到景县视察工作时的谈话记录
----
李鹏总理视察衡水纪实
----
李先念主席视察衡水农村
--
二、重要文献
----
中共中央批转河北省吴桥县王谦寺公社魁星庄生产队养猪的经验
----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衡水专区的请示
----
国务院关于河北省恢复衡水专员公署的批复
----
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恢复衡水专员公署的通知
----
国务院关于同意河北省撤销衡水地区设立地级衡水市的批复
----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衡水地区设立地级衡水市的通知
--
三、古诗词选辑
----
座右铭(汉·崔瑗)
----
冀北春望(汉·崔寔)
----
宴词(唐·王之涣)
----
冀城北原(唐·白居易)
----
冀州赠王绮(唐·岑参)
----
题城南村扉(唐·崔护)
----
滹沱河(唐·李君虞)
----
赠饶阳张司户燧(唐·李白)
----
寄鲁冀州东川清丝戏赠以诗(宋·苏轼)
----
滹沱河(宋·文天祥)
----
过博陵宿古寺(宋·吴居易)
----
滹沱河流澌行(元·王恽)
----
寻董子旧宅(元·朱绍明)
----
周亚夫祠(元·王恽)
----
冀州怀古(明·谢瑞)
----
古佛阁和程试(明·石九奏)
----
过下博(明·石宇)
----
深州行(明·萧伯辰)
----
题窦氏青山(明·徐琏)
----
题观津遗址(明·成文)
----
登武强城(明·梁忠)
----
滹沱河水患(明·石经世)
----
登城晚眺(明·马中锡)
----
登景州古塔(明·乔宇)
----
登冀州城楼(清·张自介)
----
枣强道中喜晴(清·查慎行)
----
登枣强城楼(清·赵杲)
----
题窦氏青山(清·许维梃)
----
观津怀古(清·徐中正)
----
登圣姑台怀古(清·吴玠)
----
甘陵返照(清·柴泽清)
----
广川作(清·王士祯)
----
咏怀古迹四首(清·李孔嘉)
----
景州望塔上古镜(清·李柽)
----
董子祠(清·魏廷珍)
----
登景州开福寺千佛阁望古塔十六韵(清·朱函夏)
----
董子祠(清·周钺)
----
题开福寺古塔(清帝·乾隆)
----
阜城南门过御庄铺(清·程敏政)
----
阜城行(清·马长淑)
----
刘豫读书台(清·马长淑)
--
四、重大事故选录
----
交通事故
----
火灾事故
----
中毒事故
----
爆炸事故
----
工伤事故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