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地质勘测、水电站设计、管理工作、水利水电科学研究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48-1999
出版时间:
2001年07月
目录
封面
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院志
版权页
题词一
题词二
图片
--
附图
--
附图
--
附图
--
1白山水电站全貌
--
2白山水电站冬季施工
--
3大坝泄流
--
4地下电站
--
5转子吊装
--
6地下厂房
--
7红石水电站全貌
--
8建设中的红石水电站
--
9电站厂房
--
10丰满水电站水下岩塞爆破
--
11太平湾水电站全貌
--
12中朝界河鸭绿江
--
13电站厂房
--
14牡丹江
--
15镜泊湖水电站溢流坝
--
16地面开关站
--
17电站地下厂房
--
18莲花水电站面板堆石坝主体
--
19电站溢洪道
--
20坝址原貌
--
21莲花水电站库区
--
22莲花水电站全貌
--
23松江河梯级水电站
--
24电站厂房
--
25小山水电站截流
--
26松山引水隧洞施工
--
27桓仁水电站
--
28回龙山水电站
--
29太平哨水电站
--
30云峰水电站
--
31水丰水电站
--
32老虎哨水电站
--
33鸭绿江
--
34 301”水电站厂房
--
35 301”水电站进水口
--
36 301”水电站全貌
--
37宝泉水电站
--
38宝泉水电站厂房
--
39大伙房水库
--
40参窝水库
--
41红山水库
--
42察尔森水库
--
43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全貌
--
44船闸施工
--
45茅坪溪坝施工
--
46小浪底水利枢纽坝址
--
47小浪底水利枢纽施工现场
--
48万家寨水利枢纽坝址
--
49万家寨水利枢纽施工现场
--
50西藏满拉水利枢纽坝址全貌
--
51水利枢纽施工场景
--
52冬季施工场景
--
53荣获中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百强”称号
--
54东北院深化改革研讨会
--
55院领导向水利部勘测设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汇报情况
--
56质量审核会议
--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附图
--
东北地区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分布图
《院志》编纂委员会
《院志》编纂人员
卷首语
凡例
目录
第一卷
--
第一篇历史沿革
----
第一章东北勘测设计院成立前的组织机构
------
第一节筹委会
------
第二节丰满水电局
------
第三节丰满工程处
------
第四节丰满水电工程公司
------
第五节东北水力发电工程公司
------
第六节东北水力发电工程局
------
第七节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局
------
第八节长春水力发电设计院
----
第二章东北勘测设计院成立后的组织机构
------
第一节行政组织机构
------
第二节党的组织
------
第三节工会组织
------
第四节共青团组织
----
第三章东北勘测设计院与松辽水利委员会合署办公时期的组织机构
------
第一节行政组织机构
------
第二节党的组织
------
第三节工会组织
------
第四节共青团组织
----
第四章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与松辽水利委员会分设后的组织机构
------
第一节行政组织机构
------
第二节党的组织
------
第三节工会组织
------
第四节共青团组织
--
第二篇 建院初期的主要设计工作
----
第一章桓仁水电站设计
----
第二章云峰水电站设计
--
第三篇 “文革”时期的主要设计工作
----
第一章设计工作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文革”冲击设计工作
------
第二节 “文革”结束落实政策
----
第二章 “文革”期间的水电站设计
------
第一节白山水电站
------
第二节红石水电站
------
第三节回龙山水电站
------
第四节太平哨水电站
------
第五节太平湾水电站
------
第六节镜泊湖水电站
------
第七节参窝水电站
------
第八节大伙房水库
--
第四篇 改革开放时期的主要设计工作及经营工作
----
第一章主要设计工作
------
第一节白山抽水蓄能泵站
------
第二节丰满电站扩建工程
------
第三节丰满三期扩建工程
------
第四节松江河梯级水电站
------
第五节莲花水电站
------
第六节水丰电站扩建工程
------
第七节满拉水利枢纽工程
------
第八节大藤峡水电站
------
第九节马鹿塘水利枢纽工程
------
第十节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
------
第十一节地方小水电
----
第四章建筑设计
------
第一节建筑设计院成立初期完成的主要增收建筑设计项目
------
第二节九十年代初期完成的主要建筑设计项目
------
第三节东北院与松辽委分设后承揽并完成的主要建筑设计项目
----
第五章工程咨询及工程监理
------
第一节工程咨询
------
第二节工程监理
第二卷
--
第一篇规 划
----
第一章规划机构设置及变更
----
第二章规划设计工作及主要成果
------
第一节1978年前规划设计工作及主要成果
------
第二节1978年后规划设计工作及主要成果
----
第三章东北地区主要河流历次规划情况
------
第一节松花江、辽河规划
------
第二节黑龙江、乌苏里江及图们江、鸭绿江界河规划
------
第三节重要支流、河段规划
----
第四章重要规划成果
------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资源普查成果(第六卷东北诸河)
------
第二节东北诸河水资源利用
------
第三节修订辽河流域规划纲要、松花江流域规划纲要及松花江辽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纲要
------
第四节中俄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界河段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报告
------
第五节辽宁省抽水蓄能电站规划选点报告和黑龙江省抽水蓄能电站规划选点报告
------
第六节尼洋河流域水电开发及干流中下游防洪规划报告
--
第二篇水 文
----
第一章水文机构
----
第二章水文勘测设计
------
第一节1958年前的水文勘测工作
------
第二节工程水文勘测
------
第三节黑龙江建队建站及水文测验资料整编
----
第三章区域水文
------
第一节东北地区水文图集
------
第二节东北地区水文气象法推求设计洪水研究
------
第三节东北地区PMP等值线图
------
第四节东北地区1小时、6小时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
----
第四章水文理论研究
------
第一节不连续系列洪水频率计算公式
------
第二节水文计算规范
------
第三节编制出版《洪水调查》与天然河道糙率表
------
第四节冰情研究
------
第五节河道型水库入库洪水研究
------
第六节遥感技术在满拉水利枢纽工程中的应用
------
第七节冰川终碛湖溃决洪水研究
------
第八节水库泥沙研究
------
第九节水文数据库的建立
----
第五章水文预报及水情自动测报
------
第一节编制水文预报方案
------
第二节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
第三篇地质勘测
----
第一章主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测
------
第一节松花江流域的地质勘测
------
第二节辽河流域的地质勘测
------
第三节鸭绿江流域的地质勘测
------
第四节图们江干流规划的地质勘测
------
第五节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干流规划的地质勘测
------
第六节拟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测
------
第七节其它水电工程的地质勘测
----
第二章勘测职工队伍建设
------
第一节建院之前的勘测队伍状况
------
第二节建院初期至1966年的勘测队伍状况
------
第三节1967年至1976年的勘测队伍状况
------
第四节1977年至1984年的勘测队伍状况
------
第五节1985年至1999年的勘测队伍状况
----
第三章勘测技术和勘测手段
------
第一节工程测量
------
第二节工程地质勘探
------
第三节工程物探
------
第四节岩土工程
------
第五节试验室
------
第六节主要勘测设备
--
第四篇水利水电科学研究
----
第一章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科学研究院机构沿革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机构及隶属关系的演变
----
第二章水力学研究
------
第一节高速水流研究
------
第二节泄洪消能研究
------
第三节导流、截流及施工渡汛工程试验
------
第四节航道枢纽及船闸水力学
------
第五节泥沙工程试验
------
第六节抽水蓄能电站水力学试验
------
第七节空化空蚀与减压模型试验
------
第八节冰盖水力学试验
------
第九节水下岩塞爆破水力学试验
------
第十节数学模型计算
------
第十一节水库分层流试验和波浪水力学试验
----
第三章岩石力学及地下工程研究
------
第一节喷锚支护与机理研究
------
第二节新奥法试验研究
------
第三节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研究
------
第四节岩体工程稳定性试验研究
------
第五节水电站高压管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新技术的试验研究
------
第六节特种爆破技术
------
第七节粘钢补强加固技术研究
------
第八节计算机在岩土工程安全监测反馈中的推广应用研究
------
第九节喷射混凝土补强技术研究
------
第十节模袋混凝土技术研究应用
------
第十一节冷却塔修补加固技术
----
第四章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研究
------
第一节基本情况
------
第二节工程监测设计与新技术的研究
------
第三节已建水电站水工建筑物原有监测系统的更新改造
------
第四节动态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实施
------
第五节 自动化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实施
------
第六节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的软件开发与应用
------
第七节结构计算与观测成果的分析
------
第八节真空激光测坝变形技术的研制与应用
----
第五章水工结构计算研究
------
第一节拱坝内力平衡分载法及其电子计算程序
------
第二节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
第三节岩体刚性元法研究
------
第四节水工结构试验
----
第六章建筑材料及防渗处理研究
------
第一节水电站建筑材料的研究试验
------
第二节水工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
第三节沥青混凝土试验研究
------
第四节喷射混凝土新工艺的试验应用
------
第五节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
第六节寒区面板堆石坝面板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
第七章水利土力学、地基基础及寒区工程研究
------
第一节研究项目
------
第二节主要研究成果
------
第三节江河护岸、堤坝护坡技术研究
----
第八章科研院历年收入情况
--
第五篇水电站设计
----
第二章白山水电站设计
------
第一节勘测工作
------
第二节拱坝设计
------
第三节泄洪方案
------
第四节地下厂房设计
------
第五节水道布置
------
第六节机电选型
------
第七节金属结构
------
第八节导 流
------
第九节桥梁建筑
------
第十节试验研究
----
第三章红石水电站设计
----
第四章丰满水电站三期扩建工程设计
------
第一节大坝加固设计
------
第二节主要设计成果
----
第五章太平湾水电站设计
----
第六章太平哨水电站设计
----
第七章水丰水电站扩建工程设计
----
第八章临江水电站设计
----
第九章回龙山水电站设计
----
第十章松江河梯级水电站设计
----
第十一章莲花水电站设计
----
第十二章大藤峡水利枢纽设计
--
第六篇科技成果
----
第一章科技成果汇总
----
第二章科技成果选编
------
第一节 白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设计
------
第二节拱坝计算技术
------
第三节丰满水电站泄水洞水下岩塞爆破
------
第五节6 000千牛级预应力锚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第六节喷射混凝土施工新工艺
------
第七节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水电厂的应用
------
第八节 中国1、6小时点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
------
第九节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
------
第十节红石水电站工程地质勘察
第三卷
--
第一篇体制改革与改企建制试点
----
第一章改企建制试点的准备工作
------
第一节组织准备
------
第二节思想准备
------
第三节方案准备
----
第二章初步建立企业运行机制
------
第一节转换生产组织形式
------
第二节扩大经营业务范围、转换经营方式
------
第三节 “三项制度”改革
------
第四节领导体制
------
第五节转机制、练内功、抓管理、上水平
----
第三章草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方案
------
第一节草拟试点方案的准备工作
------
第二节试点方案的编制起草工作
--
第二篇管理工作
----
第一章计划管理与改革
------
第一节计划管理
------
第二节计划编制
------
第三节定额管理
------
第四节计划管理的改革与计划编制的改革
----
第二章科技质量
------
第一节全面质量管理(TQC)
------
第二节贯彻GB/T19000-ISO9000族标准与认证
------
第三节QC小组活动
------
第四节质量奖励
----
第三章计算机应用
------
第一节计算机管理
------
第二节计算机硬件装备
------
第三节计算机软件开发
------
第四节计算机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
第五节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
第六节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
------
第七节计算机应用获奖情况
----
第四章档案资料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馆藏档案
------
第三节档案利用
------
第四节档案管理及业务建设
------
第五节科技情报
------
第六节图书期刊
----
第五章资质与专利
------
第一节资质
------
第二节技术专利
----
第六章人事、干部、劳动工资
------
第一节干部管理
------
第三节技术职称
------
第四节劳动工资
------
第五节职工教育
----
第七章财务
------
第一节自然情况
------
第二节管理机制
----
第八章物资
------
第一节物资管理体制与机构设置
------
第二节物资供应
------
第三节物资管理
------
第四节物资技术装备及仓储设施建设
----
第九章后勤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职工食堂
------
第三节农场
------
第四节幼儿园
------
第五节房屋建设与管理
------
第六节职工医院
------
第七节汽车队
------
第八节其它
----
第十章治安保卫
------
第一节 “四防”工作
------
第二节打击刑事犯罪
----
第十一章离退休职工管理
------
第一节离退休职工的政治待遇
------
第二节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待遇
------
第三节离退休职工的文化生活
------
第四节离退休职工的贡献
--
第三篇党群工作
----
第一章党群组织机构
----
第二章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章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第四章团员代表大会
----
第五章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一节思想建设
------
第二节道德建设
------
第三节科学文化建设
------
第四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第五节统战工作
----
第六章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
第七章劳动模范
第四卷
--
第一篇大事记
--
第二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名录及简历
----
丁邦平
----
于中川
----
于永海
----
于福升
----
马亦侨
----
马敬俭
----
王广福
----
王丹予
----
王本明
----
王向东
----
王申曼
----
王行本
----
王庆华
----
王永年
----
王礼存
----
王永荣
----
王成梓
----
王芝娟
----
王竹君
----
王希锐
----
王泽仁
----
王常让
----
王贤俊
----
王培元
----
王惊谷
----
王辅清
----
王喜成
----
王锡升
----
王俊杰
----
车黎明
----
牛巨山
----
毛民治
----
尤志方
----
尹洪昌
----
邓温聪
----
皮力
----
卢天图
----
田文祥
----
田裕甲
----
白兰生
----
石家隽
----
甘惠恩
----
关志成
----
曲建功
----
孙鸿泽
----
孙桂兰
----
刘文灏
----
刘长欣
----
刘志强
----
刘俊新
----
刘恩义
----
刘普
----
刘新春
----
刘潭钟
----
刘蕴天
----
巩敬明
----
朱春泉
----
朱益章
----
回锡荣
----
严克强
----
李绪
----
李东升
----
李宇红
----
李永治
----
李绍基
----
李春波
----
李前惠
----
李鸣春
----
李海潞
----
李树德
----
李殿阶
----
宋学让
----
汪润中
----
吴达元
----
吴国权
----
吴承章
----
辛碧君
----
金正浩
----
林兰生
----
林玉枢
----
林清奇
----
杨克昌
----
杨宝善
----
周德亮
----
周乾父
----
单文琳
----
岳俊亭
----
陈玉夫
----
陈实
----
陈明致
----
陈清毅
----
陈福山
----
陈储军
----
明建华
----
张文
----
张永广
----
张兴武
----
张绍成
----
张勋友
----
张德宏
----
张德斌
----
张树山
----
武之进
----
武建华
----
郑光伟
----
洪永灿
----
胡凤山
----
柳玉珍
----
闻庆春
----
赵玉纯
----
赵长海
----
赵秀荣
----
俞介刚
----
俞仁焕
----
党连文
----
董庆升
----
徐伯孟
----
徐宝文
----
徐学策
----
徐炳林
----
徐秉衡
----
栾树青
----
荣显彬
----
夏诚
----
夏言华
----
侯康
----
陶富春
----
贾学广
----
曹承慰
----
曹钟毓
----
郭文晨
----
景连才
----
赖培贵
----
龚纯卿
----
韩福初
----
管耀东
----
蔡为武
----
靳兆禄
----
潘永保
----
潘漱芳
----
黎书铨
--
第三篇殉职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