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志

延安市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延安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人物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9

出版时间: 1994年12月

目录

封面
延安市志
延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延安市志》编纂人员
《延安市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审稿单位
毛主席的復電
图片
--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词“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 国务院总理李鹏题词“发扬延安精神”
-- 1942年毛泽东为电影片《南泥湾》题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1944年周恩来从国统区返回延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彭德怀在机场欢迎
-- 1945年中共“七大”会上毛泽东、朱德研究文件
-- 1941年毛泽东在晋绥联防司令部给团以上干部作报告
-- 1966年5月5日邓小平来延安视察,6日在延安体育场和万人群众见面
-- 1946年正月十五日,川口区六乡(碾主)人民群众到王家坪给毛主席拜年,赠送金字大匾
-- 1973年6月9日,周恩来总理回延安,在枣园和群众在一起
-- 1989年9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来延安视察时同农民亲切交谈
-- 江泽民视察致富典型枣园乡庙沟村
-- 江泽民视察南泥湾石油钻采公司
-- 李鹏来延安时视察肖渠村
-- 1990年10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来延安视察,同肖渠村群众在一起
-- 199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来延安视察时,到农民家亲切交谈
-- 1992年8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来延安视察
-- 1993年1月8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右三)、国务委员陈俊生(右二)视察延安时同枣园村民亲切交
-- 1992年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来延安视察
-- 1993年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等一百名将军来延安
-- 中央大礼堂旧址
-- 中央办公厅旧址
-- “七大”会议旧址
-- 边区参议会大礼堂
--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
-- 杨家岭革命旧址
-- 王家坪革命旧址
-- 枣园革命旧址
-- 毛泽东枣园故居
-- 朱德王家坪故居
-- 刘少奇枣园故居
-- 周恩来枣园故居
-- 延安革命纪念馆
-- 毛主席转战陕北骑过的马
-- 中共延安市委书记马福雄(左一)、市长周万龙(右一)深入农村了解蔬菜生长情况
-- 市长周万龙(左一)、副市长韩耕洲深入农村检查玉米成熟情况
-- 市长周万龙(左一)、政协主席方世新深入谷田展望丰收
-- 延安全景
-- 中共延安市委、人大、政协办公大楼
-- 延安中学
--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
-- 延安大学
-- 延安市育才小学
-- 延安市杨家湾小学
-- 延安市中医医院
-- 延安市中心幼儿园
-- 延安市人民医院
-- 延安希望小学
-- 延安市妇幼保健院
-- 嘉岭大桥
-- 邮电大楼
-- 兴盛大桥
-- 延安百货大楼
-- 延安商贸大楼
-- 延安宾馆
-- 延安科技馆
-- 延安飞机场
-- 延安火车站
-- 新建的二道街小区
-- 延安丰足火柴厂
-- 延安汽车站
-- 延安卷烟厂
-- 延安牌香烟系列产品
-- 枣园果品厂产品
-- 丰足火柴产品
-- 延安市皮革厂产品
-- 延安电机厂产品
-- 枣园食品厂产品
-- 延安市建材厂
-- 延安市塑料厂
-- 南泥湾石油钻采公司采油井
-- 延安市水泥厂
-- 延安市水泥制品厂
-- 延安市陶瓷厂产品
-- 今日南泥湾
-- 延安市柳林乡马不塌河林苹果园
-- 苹果出口
-- 1991年延安党政机关万亩农田大会战肖渠会战点
-- 南泥湾次生林
-- 延安细毛羊
-- 烤烟田
-- 山区农民·簸箕扬场
-- 山区农民·耕地
-- 延安市自来水公司
-- 延安体育馆
-- 延安“四八”烈士陵园
-- 清凉山外景
-- 清凉山石牌坊
-- 琉璃塔(唐代)
-- 嘉岭山摩崖石刻
-- 宋代延州知府范仲淹题写「嘉岭山」
-- 烽火台(宋代,1993年重修)
-- 万花山庄
-- 万花山风光
-- 江泽民题词
-- 万花山野生牡丹
-- 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
-- 木兰诗
-- 杜公祠
-- 万佛洞
-- 延安市行政区划图
-- 延安市游览示意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行政建置志
-- 第一章位置境域
-- 第二章行政建置
---- 第一节建置沿革
---- 第二节行政区划
------ 明清区划
------ 民国区划
------ 边区区划
------ 建国后区划
-------- 延安市现行行政区划表
-- 第三章城镇环境
---- 第一节城市环境
---- 第二节集镇环境
地理志
-- 第一章地质构造
---- 第一节地层结构
---- 第二节矿藏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地貌变化
---- 第二节地貌类型
------ 延安市各地貌区地貌要素表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气候特征
---- 第二节气候要素
------ 气温
------ 降水
------ 湿度与蒸发
------ 地温与冻土
------ 气压与风
------ 云、日照
---- 第三节物候
------ 附表
-- 第四章水资源
---- 第一节地表水
------ 河流特征
------ 主要河流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三节水质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土壤类型
---- 第二节土壤分布
------ 甘谷驿道班土壤分布断面图
------ 南泥湾乡南阳府村土壤分布断面图
------ 图10-3坡地土壤分布图
------ 河流、沟道土壤分布图
---- 第三节土壤养分
------ 主要耕作土类肥力状况表
-- 第六章植物
-- 第七章动物
---- 饲养动物
---- 家禽
---- 野禽
---- 昆虫类
自然灾害志
-- 第一章旱灾
-- 第二章水涝
-- 第三章雹灾
-- 第四章冻害
-- 第五章风灾
-- 第六章虫害
-- 第七章其它灾害
人口志
-- 第一章人口源流
---- 第一节清前人口
---- 第二节民国时期人口
---- 第三节边区时期人口
-- 第二章人口分布
---- 第一节建国前人口分布
---- 第二节建国后人口分布
------ 人口的地理分布
-------- 延安县1959年人口的地理分布
------ 人口区划分布
------ 人口密度
-------- 建国后延安市人口密度变化表
-------- 延安市乡镇人口密度统计表
-------- 延安市1964年人口宽度图
-------- 延安市1985年人口密度图
-- 第三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总量变动
------ 延安人口总量动态表
------ 延安市人口的发展速度表
------ 延安市人口的定期增长速度表
------ 延安市人口的环比发展速度表
------ 延安市人口的环比增长速度
---- 第二节自然变动
------ 出生
-------- 1949~1989年延安市出生人口动态数列表
-------- 1949~1993的延安市人口出生率动态数列表
------ 死亡
-------- 1949~1993年延安市人口死亡情况统计表
------ 人口的自然增加
-------- 1949~1993年延安市人口自然增长数及自然增长率统计表
-------- 延安市1949~1989年人口增长曲线图
-------- 延安市1949~1993年人口三率表
---- 第三节人口迁移
------ 延安市部分年份迁移变动情况统计表
---- 第四节人口类型
------ 附图
-- 第四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人口规模
---- 第二节性别与年龄构成
------ 性别构成
-------- 1949~1993年延安市人口性别构成表
------ 年龄构成
-------- 1954年延安市人口年龄构成表
-------- 延安市1964年人口年龄构成表
-------- 延安市1982年人口年龄构成表
-------- 延安市1982年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
---- 第三节文化构成
------ 1984~1989年各级学校毕业人数统计表
---- 第四节农业与非农业人口构成
------ 延安市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比重变动表
---- 第五节民族构成
------ 延安市少数民族人口统计表
------ 延安市汉族与少数民族构成表
-- 第五章人口普查
---- 第一节第一次人口普查
---- 第二节第二次人口普查
------ 延安县1964年人口年龄统计表
------ 延安县1964年人口年龄金字塔
------ 延安县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各公社统计表
------ 延安县1964年多民族人口普查统计表
---- 第三节第三次人口普查
------ 第三次人口普查延安市人口按年龄性别统计表
------ 延安市1982年各公社家庭户与集体户的总户数和总人口数表
------ 延安市各公社家庭户与集体户的总户数和总人口数表
------ 延安市1982年各公社各民族人口数统计表
------ 延安市1982年各公社各民族人口数统计表
------ 延安市1982年各公社6岁及6岁以上人口的文化程度统计表
-- 第六章婚姻家庭
---- 第一节婚姻
---- 第二节家庭
------ 延安市第三次人口普查家庭户人数统计表
-- 第七章人口控制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宣传教育
---- 第三节节育技术
------ 延安市1972~1989年节育手术情况统计表
---- 第四节晚婚晚育
------ 1971年~1989年延安市女青年晚婚统计表
国民经济管理志
-- 第一章计划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计划编制
---- 第三节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 第二个五年计划及调整时期(1958~1965)
------ 第三和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1966~1975)
------ 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1976~1980)
------ 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1981~1985)
-- 第二章统计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统计调查
---- 第三节统计服务
-- 第三章物资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物资管理
---- 第三节物资经营
-- 第四章物价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商品价格
------ 延安市(县)粮食收购价格摘年表
------ 延安市部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摘年表
------ 延安市部分工业品零售价格表
------ 延安市1978~1985年农副产品集市贸易价格表
------ 延安市部分农副产品和副食品销售价格表
---- 第三节物价管理
---- 第四节监督与检查
-- 第五章工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市场管理
---- 第三节企业登记
---- 第四节经济合同
---- 第五节商标广告管理
-- 第六章审计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审计监督
---- 第三节审计效果
-- 第七章标准计量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三节计量器具
---- 第四节计量检定
---- 第五节产品标准管理
工业志
-- 第一章机构设置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企业机构
-- 第二章轻工业
---- 第一节烟草工业
---- 第二节食品工业
---- 第三节印刷业
---- 第四节造纸业
---- 第五节玻璃陶瓷
------ 玻璃
------ 陶瓷
---- 第六节塑料工业
---- 第七节制药
---- 第八节缝纫业
---- 第九节皮毛制品业
---- 第十节木器加工厂
---- 第十一节金属制品
---- 第十二节工艺美术
---- 第十三节修理修配
-- 第三章纺织工业
---- 第一节毛纺织业
---- 第二节丝绸工业
---- 第三节棉纺织业
---- 第四节麻纺织业
-- 第四章机械工业
---- 第一节柴汽油机
---- 第二节电机制造
---- 第三节变压器制造
---- 第四节农业机械
---- 第五节汽车修理
---- 第六节电子工业
-- 第五章建材工业
---- 第一节砖瓦
---- 第二节水泥
---- 第三节涂料
-- 第六章电力工业
---- 第一节电力建设
---- 第二节网路工程
---- 第三节发电供电
------ 1976~1989年工农业及生活用电统计表
-- 第七章煤炭工业
-- 第八章石油工业
-- 第九章冶炼冶金工业
-- 第十章化学工业
---- 第一节合成氨
---- 第二节日用化工
---- 第三节其它化工
-- 第十一章乡镇工业
---- 第一节产业发展
---- 第二节产业结构
---- 第三节经营管理
农业志
-- 第一章所有制
---- 第一节封建所有制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全民所有制
---- 第五节联产承包制
-- 第二章管理体制
---- 第一节体制变革
---- 第二节分配制度
---- 第三节农业收入
-- 第三章农作物
---- 第一节粮食作物
---- 第二节油料与经济作物
---- 第三节作物结构
------ 一、农作物分类
------ 二、粮豆、经济作物各占比例
------ 三、秋粮、夏粮及四大作物(小麦、谷子、糜子、玉米)各占粮食比例
---- 第四节作物产量
------ 小麦
------ 玉米
------ 谷子
------ 糜子
------ 大豆
------ 高粱
------ 薯类(马铃薯)
------ 稻谷
------ 油料
------ 棉花
------ 烟叶
-- 第四章农技推广
---- 第一节改革耕作制度
------ “两法”种植
------ “两法”种植效果
------ “两法”种植技术增产原因
------ “两法”种植技术
-------- 垄沟种植增产效果调查
-------- 水平沟种植增产效果调查
---- 第二节良种推广
------ 引进、试验、示范
------ 繁育良种
------ 推广良种
-------- 延安市1970~1980年使用良种统计表
---- 第三节合理密植
---- 第四节科学施肥
---- 第五节植物保护
-- 第五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农机具推广
---- 第二节农机效益
---- 第三节农机管理
------ 一、行政管理。
------ 二、机务管理。
------ 三、财务管理。
------ 四、油料管理。
---- 第四节人员培训
---- 第五节农机供应
-- 第六章蔬菜生产
---- 第一节历史演变
---- 第二节面积与分布
---- 第三节品种与产量
------ 品种
------ 产量
---- 第四节栽培技术
---- 第五节经营管理
------ 经营
------ 管理
---- 第六节名菜简介
------ 新三包头白菜
------ 小安心白菜
------ 心里美萝卜
------ 黄胡萝卜
------ 露八分黄甜萝卜
------ 西安雪里蕻
------ 陕北花叶芥圪塔
------ 中等4号(蕃茄)
------ 鸡嘴辣子
------ 旅大甜椒
------ 绿茄
------ 灯泡茄
------ 长春密刺黄瓜(小八叉)
------ 蕃瓜
------ 西瓜
------ 河南肉豆角
------ 红葱
------ 冬芹、夏芹
------ 马铃薯
------ 红葱
-- 第七章畜牧
---- 第一节家畜
------ 大家畜
------ 生猪
------ 羊子
---- 第二节家禽
---- 第三节饲养管理
---- 第四节牧草饲料
---- 第五节畜牧技术
---- 第六节疫病防治
------ 延安市1949~1989年大家畜数量表
------ 延安市1949~1989年生猪存栏表
------ 延安市1949~1989年养羊数量统计表
------ 延安市1949~1989年养鸡数量统计表
-- 第八章多种经营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种植业
------ 果树
------ 西瓜、小瓜
------ 中药材
------ 烟叶
---- 第三节养殖业
------ 养蜂
------ 养兔
------ 养貂
------ 养渔
------ 养蚕
---- 第四节土特产
-- 第九章农业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事业单位
土地管理志
-- 第一章土地概况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土地结构
------ 土壤
---- 第二节土地利用
-- 第二章土地开发
---- 第一节土地垦植
------ 1988~1990年延安市土地开发统计表
---- 第二节耕地等级
------ 延安市各乡镇耕地、间耕地统计表
-- 第三章耕地与人口
---- 第一节耕地分布
---- 第二节人均占地
---- 第三节耕地使用
------ 合理用地
------ 耕地演变
-- 第四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法规宣传
---- 第三节计划用地
---- 第四节土地纠纷
林业志
-- 第一章森林资源
---- 第一节森林调查
------ 各类林地面积表
------ 各乡(镇)森林被覆率表
------ 各乡(镇)占有次生林面积表
---- 第二节森林分布
---- 第三节主要树种
-- 第二章植树造林
---- 第一节采种
------ 延安市历年采种统计表
---- 第二节育苗
------ 延安市1950~1989年育苗统计表
---- 第三节植树造林
------ 延安市历年植树造林统计表
---- 第四节抚育
------ 延安市历年封山育林面积表
---- 第五节林业基地
-- 第三章林业生产
---- 第一节木材采伐
---- 第二节林产品销售
---- 第三节综合利用
-- 第四章林木权属
---- 第一节山林权属
------ 延安市国营林场天然次生林面积表
---- 第二节林业政策
-- 第五章果树生产
---- 第一节面积分布
---- 第二节品种产量
---- 第三节栽培技术
---- 第四节苹果生产
---- 第五节果园管理
-- 第六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护林防火
------ 延安市森林火灾统计表
---- 第二节病虫害防治
-- 第七章林业科研
---- 第一节工具革新
---- 第二节落种育苗
---- 附录:
水利水保志
-- 第一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职能与业务
-- 第二章水资源
---- 第一节水资源概况
------ 延安市主要河川基本情况表
---- 第二节水系特征
-- 第三章水利建设
---- 第一节排灌工程
------ 延惠渠
------ 汾川渠
------ 幸福渠
-------- 枣园幸福渠灌区面积情况表
---- 第二节蓄水工程
---- 第三节防汛
---- 第四节河道治理
---- 第五节饮水工程
------ 延安市已成人畜饮水工程情况表
-- 第四章水能利用
---- 第一节渔业
---- 第二节小水电站
-- 第五章水利管理
---- 第一节责任制度
---- 第二节经费管理
---- 第三节管理队伍
-- 第六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流失
------ 水土流失情况
------ 水土流失危害
------ 水土流失因素
---- 第二节水土保持区划
------ 延安市水土流失分区情况一览表
---- 第三节综合治理
------ 延安市基本农田建设摘年统计表
------ 延安市35条小流域治理情况表
---- 第四节治理效益
交通志
-- 第一章道路
---- 第一节古驿道
---- 第二节公路
------ 国道
------ 地方道路
------ 专用公路
------ 乡村道路
-------- 延安市乡村道路一览表
---- 第三节铁路
-- 第二章桥涵
---- 第一节桥梁
------ 延安市公路中小型桥梁一览表
---- 第二节涵洞
-- 第三章运输
---- 第一节陆运
------ 陕甘宁边区1938~1945年食盐产、运量
---- 第二节空运
-- 第四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公路养护
---- 第三节运输管理
---- 第四节路政管理
---- 第五节交通监理
------ 附:交通事故
邮电志
-- 第一章邮电机构
-- 第二章邮政
---- 第一节邮驿
---- 第二节邮路
---- 第三节设备
---- 第四节业务
------ 延安市邮政业务量分期统计表
-- 第三章电信
---- 第一节电报
---- 第二节电话
---- 第三节业务
-- 第四章邮电管理
---- 第一节经营管理
---- 第二节经济效益
-- 附:陕甘宁边区邮政事业
---- 一、陕甘宁边区邮政管理局沿革
---- 二、中央军委通讯机构
---- 三、陕甘宁边区邮政业务
商业志
-- 第一章商业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商业网点
---- 第三节商业队伍
-- 第二章庙会集市
---- 第一节古庙会
---- 第二节贸易市场
---- 第三节集市贸易
-- 第三章商业体制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集体商业
---- 第三节全民商业
-- 第四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商品购进
---- 第二节商品销售
---- 第三节购销总额
---- 第四节商品储运
---- 第五节消费结构
-- 第五章行业经营
---- 百货
---- 五金交电化工
---- 副食
---- 食品
---- 蔬菜
---- 石油
---- 饮食服务
---- 商办工厂
-- 第六章供销商业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经营管理
---- 第三节南区供销合作社
---- 第四节陕甘宁边区贸易
-- 第七章对外贸易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外贸商品
---- 第三节外贸业务
-- 第八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统购统销
---- 第二节议购议销
---- 第三节粮油储运
---- 第四节粮油加工
---- 第五节经营管理
财税志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建国后财政收入概况
-------- 延安市各个时期财政收入构成比例统计
------ 财政收入来源
-------- 延安市1949~1993年工商各税收入基本情况表
-------- 延安市1954~1993年企业收入情况表
-------- 延安市(县)1953~1993年上级补助收入统计表
-------- 延安市(县)1950~1993年其他收入统计表
---- 第三节财政支出
------ 延安市(县)1953~1987年财政支出分类统计表(一)
------ 财政支出分类统计表(二)
---- 第四节财政管理
---- 第五节公产管理
---- 第六节监督检查
---- 第七节队伍建设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税制
------ 货物税税制
------ 营业税税制
------ 临时营业税
------ 其他税收
------ 税制改革
---- 第三节税种税额
---- 第四节税务管理
------ 税收管理体制
------ 税收管理权限的规定和变革
------ 减税免税的主要规定
------ 税收种类管理
---- 第五节利润监交
金融志
-- 第一章金融机构
-- 第二章货币
---- 第一节通用货币
---- 第二节货币投放回笼
---- 第三节现金管理
---- 第四节金银兑换
-- 第三章储蓄存款
---- 第一节储蓄种类
---- 第二节存款利率
---- 第三节储蓄宣传
---- 第四节网点设置
---- 第五节储蓄规模
-- 第四章信用贷款
---- 第一节信贷种类
---- 第二节贷款利率
---- 第三节信贷规模
---- 第四节信贷效益
-- 第五章信托债券
---- 第一节金库业务
------ 1949~1985年代理财政收支情况表
---- 第二节债券(有价证券)
---- 第三节信托业务
-- 第六章结算
---- 第一节帐户
---- 第二节联行
---- 第三节结算方式
-- 第七章保险
---- 第一节业务种类
------ 牲畜保险。
------ 财产保险。
------ 火灾保险。
------ 安全责任保险。
------ 运输保险。
------ 人身保险。
---- 第二节理赔
城乡建设志
-- 第一章管理体制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经营管理
-- 第二章城乡规划
---- 第一节总体规划
---- 第二节村镇规划
---- 第三节勘察设计
-- 第三章城市管理
---- 第一节规划管理
---- 第二节法规管理
---- 第三节建设管理
---- 第四节建设用地
-- 第四章市政建设
---- 第一节道路街巷
---- 第二节桥梁涵洞
---- 第三节防洪排水
---- 第四节市政设施
-- 第五章公用事业
---- 第一节公共汽车
---- 第二节供水工程
---- 第三节城市照明
---- 第四节燃料供应
---- 第五节空中运输
-- 第六章城市卫生
---- 第一节环卫队伍
---- 第二节垃圾清运
---- 第三节环卫设施
------ 附表
---- 第四节市容管理
-- 第七章园林绿化
---- 第一节城市绿化
---- 第二节园林
---- 第三节苗圃
---- 第四节管理
-- 第八章房地产
---- 第一节房地产占有
---- 第二节私房管理
-- 第九章乡村建设
---- 第一节建设概况
---- 第二节建设管理
-- 第十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
------ 延河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全年)
---- 第二节污染治理
政党群团志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建党与中心任务
---- 第二节党的中心工作
---- 第三节组织建设
------ 组织发展
------ 组织整顿
------ 机构设置
------ 干部管理
---- 第四节党代表大会
---- 第五节党员教育
---- 第六节纪律检查
---- 第七节统战工作
---- 第八节来信来访
---- 第九节党校工作
-- 第二章民主党派
-- 第三章政治协商会议
-- 第四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共产主义青年团
------ 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延安市共青团组织发展统计表
------ 共青团代表大会
------ 儿童团和少年先锋队
---- 第二节工会
---- 第三节贫下中农协会
---- 第四节妇女联合会
---- 第五节工商业联合会
---- 第六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五章国民党肤施县党部
政权志
--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参议会
---- 第二节各届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 延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78~1984.12)
------ 延安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4.12~1987.5)
------ 延安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7.5~1990.5)
---- 第五节公民选举
-- 第二章政府
---- 第一节县、市政府
---- 第二节政府中心工作
---- 第三节基层政府
---- 第四节劳动人事
------ 机构沿革
------ 劳动就业
------ 工资制度
------ 干部培训
------ 干部任用
------ 干部考核
------ 干部离休、退休、退职
---- 第五节档案
-- 第三章法院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冤假错案平反
---- 第六节信访工作
-- 第四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审查批捕与起诉
---- 第三节经济检察与法纪检察
---- 第四节监所检察
司法公安志
-- 第一章司法
---- 第一节司法行政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民事调解
---- 第四节律师、公证
------ 律师
------ 公证
-- 第二章公安
---- 第一节治安组织
---- 第二节社会治安
------ 镇压反革命
------ 取缔会道门
------ 平息武装土匪
------ 治安管理
---- 第三节户籍管理
---- 第四节警报、消防
---- 第五节交通管理
民政志
-- 第一章机构设置
-- 第二章支前优抚
---- 第一节支前工作
---- 第二节拥军优属
-- 第三章烈士褒扬
---- 第一节革命烈士
---- 第二节烈士陵园
-- 第四章救济救灾
---- 第一节救济
---- 第二节救灾
---- 第三节抗灾
-- 第五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农村“五保”
---- 第二节敬老院
---- 第三节盲聋哑人福利
---- 第四节社会福利院
---- 第五节社会福利厂
---- 第六节收容遣送
-- 第六章军人安置和老干部管理
---- 1981~1989年安置退伍军人统计
-- 第七章殡葬改革
-- 第八章婚姻登记
外事旅游志
-- 第一章机构设施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旅游服务机构与工艺品
-- 第二章旅游景点
---- 第一节革命纪念地
---- 第二节风景名胜
------ 宝塔山和延安宝塔
------ 清凉山和万佛寺
------ 万花山和花木兰陵园
------ 杜公祠
------ 范公祠
-- 第三章外事活动
---- 第一节外国领导人访延
---- 第二节外国代表团体访延
---- 第三节作家、艺术家、专家、学者、记者访延
------ 一、作家、艺术家
------ 二、专家、学者
------ 三、记者
------ 四、其他外宾
---- 第四节华侨及港澳台同胞访延
------ 一、华侨
------ 二、港、澳、台同胞
-------- 1977年~1982年内外宾来延参观人数统计表
-------- 1962~1982年外宾来延人数统计表
---- 第五节出访考察
军事志
-- 第一章军事地理
-- 第二章机构沿革
-- 第三章兵制兵役
---- 第一节募兵制
---- 第二节志愿、义务兵役
------ 延安县(市)1954年后兵员征集统计表
---- 第三节预备役
-- 第四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民国武装
---- 第二节人民武装
-- 第五章民兵
---- 第一节组建
------ 民兵组织建制统计表
---- 第二节训练
------ 民兵训练数量统计表(部分)
---- 第三节武器管理
---- 第四节职责义务
-- 第六章驻军、防务
---- 第一节驻军
---- 第二节军事设施
------ 校场、城垣
------ 工事
------ 山寨
-- 第七章重大兵事
---- 第一节古代兵事
------ 突厥攻隋延州等郡之战
------ 唐、梁延州之战
------ 宋、(西)夏三川口之战
------ 蒙(古)、(西)夏、金延州之战
---- 第二节现代兵事
------ 红二十六军骑兵团奔袭战
------ 南川(临镇、金盆湾、南泥湾地区)阻击战
------ 西北野战军南进支队金盆湾歼灭战
------ 青化砭战役
------ 蟠龙战役
---- 第三节游击队兵事
---- 第四节延安遭空袭
------ 日本飞机轰炸延安统计表
-- 第八章军供支前
---- 第一节军供
---- 第二节战勤服务
-- 第九章人防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工程设施
---- 第三节平战结合
教育志
-- 第一章教育行政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教育体制
---- 第三节学校管理
---- 第四节教育经费
------ 延安市1980~1987年教育经费简况表
-- 第二章儒学、书院、私塾
---- 第一节儒学、私塾
---- 第二节书院、学堂
-- 第三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幼儿教育
------ 1952~1989年延安市幼儿教育概况表
---- 第二节小学教育
------ 民国十六年(1928)肤施县学校统计表
------ 1938年8月延安县小学学生统计表
------ 1942年春合并小学后与1941年秋学校学生数目比较表
------ 1944年12月16日延安市小学情况统计表
------ 1949年3月延安县(含延安市)小学情况统计表
------ 附表
------ 延安市1950~1993年小学教育概况表
---- 第三节中学教育
------ 边区中学--延安中学沿革简况表
------ 延安市1950~1993年普通中师生统计表
------ 1959年中学课程设置表
------ 1972年中学课程设置表
------ 延安市1977~193年考入大学、中专学校学生统计表
-- 第四章中等专业与职业教育
---- 第一节中等专业教育
---- 第二节职业技术教育
-- 第五章高等教育
---- 第一节大专院校
---- 第二节电教函授
-- 第六章业余教育
---- 第一节职工教育
---- 第二节农民扫盲教育
-- 第七章特殊教育
-- 第八章教研教改
-- 第九章勤工俭学
-- 第十章教师
---- 第一节教师队伍
---- 第二节师资培训
---- 第三节教师待遇
------ 工资福利
------ 社会地位
------ 模范教师
科学技术志
-- 第一章科技体制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三节科技管理
-- 第二章科研单位
---- 第一节科研机构
---- 第二节科研队伍
-- 第三章科研成果
---- 第一节科研项目
---- 第二节学术交流
---- 第三节成果推广
-- 第四章科技活动
---- 第一节科技情报
---- 第二节科技咨询
---- 第三节青少年科技活动
---- 第四节科技知识普及和宣传
文化艺术志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二章文化工作
---- 第一节群众文化
---- 第二节民间艺术
------ 陕北民歌、信天游
------ 陕北道情
------ 秧歌、踢场子、腰鼓、高跷、旱船、竹马、龙灯、狮舞
------ 剪纸
------ 转九曲
------ 三叉板、跑红灯、跑毛驴
------ 陕北唢呐
---- 第三节电影
------ 电影放映
-------- 历年电影院、剧院、礼堂、俱乐部放映场次、观众统计表
------ 影剧院
---- 第四节图书
---- 第五节书店
---- 第六节展览
-- 第三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文艺团体
---- 第二节文学创作
-- 第四章戏剧、曲艺
---- 第一节专业艺术团体
------ 延安市民众剧团
------ 延安地区歌舞剧团
------ 延安地区曲艺馆
---- 第二节业余艺术团体
------ 李家渠农民业余剧团
------ 麻洞川剧团
---- 第三节剧种剧目
---- 第四节曲艺曲目
-- 第五章新闻出版
---- 第一节新闻
---- 第二节出版印刷
-- 第六章广播、电视
---- 第一节广播
------ 机构沿革
------ 广播网路建设
------ 广播宣传
---- 第二节电视
---- 第三节录像
------ 附:历年来延安的国外文艺团体
文物志
-- 第一章古遗址
---- 第一节村落遗址
---- 第二节古城遗址
---- 第三节关塞遗址
---- 第四节书院遗址
---- 第五节祠堂遗址
-- 第二章历代陵墓
---- 第一节元代墓葬
---- 第二节明代墓葬
---- 第三节清代墓葬
-- 第三章古建、石窑
---- 第一节古塔
------ 延安宝塔
------ 唐坪琉璃塔
------ 阳湾石塔
------ 后薛家沟舍利塔
---- 第二节石窟
---- 第三节道观
---- 第四节庙宇
------ 太和庙
------ 东岳庙
-- 第四章碑石
---- 第一节碑碣
---- 第二节墓志
---- 第三节摩崖石刻
-- 第五章馆藏文物
---- 第一节用具器物
------ 一、石器、玉器
------ 二、陶器、瓷器
------ 三、铜器、铁器
------ 四、木器
---- 第二节雕铸造像
---- 第三节制钱货币
---- 第四节珍珠画像
-- 第六章革命旧址
体育志
-- 第一章机构与设施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体育设施
------ 附表
---- 第三节体育场地
---- 第四节培养培训
------ 一、业余体校
------ 二、专业体训班
------ 三、历年输送的运动员
-- 第二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民间体育
---- 第二节职工体育
---- 第三节农村体育
---- 第四节学校体育
---- 第五节老年体育
-- 第三章竞技体育
---- 第一节田径
---- 第二节球类
------ 足球
------ 篮球
------ 排球
------ 乒乓球
---- 第三节棋类
---- 第四节柔道、摔跤
------ 柔道
------ 摔跤
---- 第五节举重
---- 第六节摩托车、自行车
------ 摩托车
------ 自行车
---- 第七节游泳
---- 第八节射击
---- 第九节历届运动会
------ 陕甘宁边区时期运动会
-------- 1937年“五一”运动会田径成绩表
-------- 1937年“五一”运动会竞赛优秀者名单
-------- 1937年“八一”运动会田径成绩表
-------- 1942年“九一”扩大运动会成绩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运动会
-------- 1965年学生田径运动会成绩表
-------- 1978年大、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成绩表
-------- 1984年大、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成绩表
卫生志
-- 第一章卫生机构
---- 第一节行政设置
---- 第二节医疗机构
---- 第三节基层组织
------ 乡镇卫生院
------ 地段医院
------ 工商企业卫生组织
------ 农村卫生组织
-- 第二章医疗卫生
---- 第一节中医
---- 第二节西医
----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 第四节医疗技术
---- 第五节护理
------ 延安市1950~1987年卫生医疗基本情况统计表(一)
---- 第六节医疗队伍
-- 第三章防疫保健
---- 第一节卫生保健
------ 1988年学生视力情况统计表(一)
------ 1988年学生疾病情况统计表(二)
------ 附表
------ 人群医疗照射频度调查表
------ 消化道检查分布统计表
------ 脊椎拍片分布统计表
------ 四肢拍片分布统计表
---- 第二节卫生防疫
------ 计划免疫
-------- 附表
------ 传染病防治
------ 职业病防治
------ 地方病防治
---- 第三节妇幼保健
---- 第四节计划生育
---- 第五节爱国卫生运动
------ 1950~1953年延安县人口出生、死亡调查表
---- 第六节公费医疗管理
------ 公费医疗
------ 合作医疗
------ 巡回医疗
-- 第四章药材药政
---- 第一节药材生产
------ 中药材
------ 西药
------ 药品检验
---- 第二节药材经营
---- 第三节药政管理
-- 第五章医药教育
---- 第一节医学院校
---- 第二节医学研究
社会风俗志
-- 第一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伊斯兰教
---- 第四节天主教
-- 第二章民情风俗
---- 第一节乡土农耕
---- 第二节岁时节日
------ 一、传统节日
------ 二、新节日
---- 第三节生活习俗
------ 居住
------ 服饰
------ 饮食
------ 行路
---- 第四节婚丧喜庆
------ 婚嫁
------ 丧葬
------ 祝寿
------ 生子
------ 建房迁居
---- 第五节社会交往
-- 第三章新风尚
---- 第一节社会公德
------ 舍己救人
------ 拾金不昧
------ 互助友爱
------ 敬老爱幼
---- 第二节职业守则
---- 第三节文明村(镇)五好家庭
------ 延安市1984~1987年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表
-- 第四章方言
---- 第一节声母、韵母、声调
------ 一、声母
------ 二、韵母
------ 三、声调
---- 第二节延安话与普通话语音对应规律
------ 一、声母对应规律
------ 二、韵母对应规律
------ 三、声调对应规律
---- 第三节方言词语
---- 第四节语法特点
------ 一、表音字“圪”
------ 二、分音词
------ 三、“(多农)”字句
------ 四、虚词
---- 第五节标音
------ 一、谚语
------ 二、歇后语
---- 第六节新文字运动及普通话的推广
------ 一、新文字运动
------ 二、普通话的推广
-- 第五章谚语歌谣
---- 第一节谚语
------ 农事与生活
------ 人情世理
------ 时令天象
---- 第二节民谣
---- 第三节风俗歌
------ 祈雨歌
------ 二、婚嫁歌
------ 三、丧葬歌
------ 四、酒曲
------ 五、秧歌
人物志
-- 第一章人物传
---- 古代人物
------ 隋、唐
-------- 刘迦伦
-------- 张平高
-------- 尉迟恭
------
-------- 韩琦
-------- 范仲淹
-------- 庞籍
-------- 狄青
-------- 沈括
------
-------- 杨宗气
-------- 杨兆
-------- 赵仕
-------- 赵彦
-------- 赵章
-------- 萧如熏
-------- 昆杰
------
-------- 赵迁廷
-------- 王令
---- 近现代人物
------ 左云鹤
------ 王宪章
------ 刘明景
------ 苏高盛
------ 周志俊
------ 张庚颺
------ 杨凤梁
------ 罗伯福
------ 刘振邦
------ 许逢家
------ 马杏儿
------ 曹守功
------ 田二鸿
------ 苏晓蒙
------ 屈振家
------ 刘建章
------ 吴满有
------ 李有华
------ 马伯援
------ 白玉德
------ 苏城甲
------ 张麟
------ 何光明
------ 毕光斗
------ 武克勤
------ 孙鸿鸣
------ 杨成福
------ 刘永亭
------ 王有德
------ 王颜德
------ 孙旺才
------ 毕仲辉
------ 白润生
------ 杨步浩
------ 张丕谋
------ 强再兴
------ 刘秉温
------ 毕雨
------ 田志玉
------ 周加夫
------ 申长林
------ 张振华
------ 王治国
------ 高启祥
------ 傅耀德
------ 王明德
------ 刘学章
------ 刘学荣
------ 张社教
------ 马增民
------ 刘志强
------ 梁志鸿
------ 薛宏福
------ 韩起祥
------ 罗成德
------ 刘瀛泰
------ 王动
------ 王化成
------ 李建堂
------ 曹清俊
-- 第二章烈士英名录
---- 城区
---- 蟠龙镇
---- 青化砭镇
---- 桥儿沟乡烈士
---- 柳林乡
---- 下坪乡
---- 临镇镇
---- 贯屯乡
---- 姚店镇
---- 梁村乡
---- 元龙寺乡
---- 碾庄乡
---- 李家渠镇
---- 枣园乡
---- 张坪乡
---- 川口乡
---- 万花乡
---- 河庄坪乡
---- 甘谷驿镇
---- 冯庄乡
---- 松树林乡
---- 官庄乡
---- 麻洞川乡
-- 第三章人物表
延安革命根据地志
-- 第一章中共中央在延安
---- 第一节中共中央机关
---- 第二节军委与总部
---- 第三节中央单位
---- 第四节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第二章边区政府在延安
---- 第一节边区政府成立
---- 第二节边区政府辖区
---- 第三节边区参议会
---- 第四节边区党代会
-- 第三章延安整风运动
---- 第一节党的状况
---- 第二节整顿“三风”
---- 第三节整党准备
---- 第四节普遍整风
---- 第五节总结经验
---- 第六节团结统一
-- 第四章延安大生产
---- 第一节陕北江南
---- 第二节吴满有方向
---- 第三节劳动竞赛
---- 第四节移民生产
---- 第五节改造“二流子”
---- 第六节英雄大会
-- 第五章革命纪念地
附录
-- 一、重要历史文件
-- 三、旧志编修
-- 四、《延安市志》修志始末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