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广征博采,存真求实,全面、客观地记述本行
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二、本志编纂原则是:实事求是,详今略古,突出地方特点,体
现时代特色,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三、本志体例为述、志、传、图、表、录并用,志为主体,采取
编、章、节、目形式,横排竖写,纵横结合。
概述、大事记列卷首。概述提纲挈领纵述凌水古今事物的轮廓、
特点及内在联系,总领全书。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
简明记述对本镇有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
卷中设行政建制、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综合、工业、农业、水
产业、商贸服务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环境保护、财政税务金融、
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政权、人民团体、公安司法、军事、
民政、劳动人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医疗卫生、体育、民情
方言、人物等26编,展示镇境面貌和各项事业发展。
四、本志记述范围以凌水镇行政区划为主,区域内市属以上企事
业单位只作简介,与区域有密切相关的内容,择要记述。
五、断限上限一般起自1840年,少数条目为贯彻历史,适当上溯。
下限止于2001年末。
六、纪年方法采用公元纪年。年、月、日皆用阿拉伯数字。年代
指20世纪的年代,不另注明。清代以前各朝代用括号加注朝代、帝号、
年号。
七、本志所称解放前(后),系指1945年8月22日大连解放前(后)。
八、立传人物为籍属本镇或客籍本镇的已故著名人物。个别反面
人物作附传。在世人物,确有可记述的事迹,以事系人,散见于各有
关编章中。为革命烈士列“英名录”。
九、各种机构、部门、社会团体和会议名称等,在行文中第一次
出现时用全称,多次出现时则酌情用简称。政区、机关名称和地名,
均用历史名称,必要时注明现名。
十、本志行文依据国家语言文字法及国家有关标准化规定。方言
部分酌情采用相关专业常用方式编辑。
十、本志资料来自各级档案、正史、地方志、报章、刊物、专著
和区、镇内各部门编写的史料,经鉴别后载入,不注出处。采用的数
据均以统计部门为准,统计部门未列项的,则采用有关部门的数据。
内容时限:
1840-2001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水镇志》编委会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行政建制
--
第一章 建制沿革
--
第二章 区划
--
第三章 凌水镇
--
第四章 镇辖村
----
第一节 栾金村
----
第二节 庙岭村
----
第三节 王家村
----
第四节 大山村
----
第五节 刘家村
----
第六节 河口村
----
第七节 小平岛实业总公司
--
第五章 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
----
第一节 小平岛街道办事处
----
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质发展简史
----
第二节 地层
----
第三节 岩石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地势地形
----
第二节 类型与分布
--
第三章 海域
----
第一节 海岸线
----
第二节 海湾
----
第三节 滩涂
----
第四节 岛礁
----
第五节 近海水文
--
第四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类型
----
第二节 气温
----
第三节 光照
----
第四节 霜期冻土
----
第五节 降水
----
第六节 风
----
第七节 湿度蒸发
----
第八节 雾
--
第五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六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野生植物
----
第四节 野生动物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涝灾
----
第三节 雹雪灾
----
第四节 风灾
----
第五节 震害
第三编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规模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自然增长
----
第三节 人口机械变动
----
第四节 人口密度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性别构成
----
第二节 年龄构成
----
第三节 文化构成
----
第四节 行业与职业构成
--
第三章 民族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民族来源
--
第四章 姓氏与家庭
----
第一节 姓氏
----
第二节 居民家庭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计划生育教育
----
第三节 生育管理
第四编 经济综合
--
第一章 经济指标
----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
----
第二节 销售收入
----
第三节 利润税金
----
第四节 积累固定资产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经济成分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结构
--
第三章 出口创汇
第五编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体制
----
第一节 集体工业
----
第二节 个体私营企业
----
第三节 股份制企业合作企业三资企业
--
第二章 工业行业
----
第一节 冶金
----
第二节 化工
----
第三节 服装加工
----
第四节 机械加工
----
第五节 金属制造
----
第六节 木材加工
----
第七节 食品加工
----
第八节 其他工业
----
第九节 优质产品
--
第三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人才管理
----
第二节 资金管理
----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
----
第四节 技术质量管理
----
第五节 供销
第六编 农业
--
第一章 生产条件
----
第一节 耕地
----
第二节 气候
----
第三节 肥料
----
第四节 水利建设
----
第五节 农机具
--
第二章 粮豆生产
----
第一节 播种面积及产量
----
第二节 品种
----
第三节 种子选育
----
第四节 耕作方式
----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三章 蔬菜生产
----
第一节 蔬菜生产概况
----
第二节 蔬菜品种
----
第三节 栽培技术
----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
第四章 水果生产
----
第一节 水果种植
----
第二节 果树品种
----
第三节 栽培技术
----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五章 畜牧业生产
----
第一节 畜禽饲养
----
第二节 畜禽品种与选育
----
第三节 饲养方式
----
第四节 饲料
----
第五节 疫病防治
--
第六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木种类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第七编 水产业
--
综述
--
第一章 渔业监督管理及镇村水产企业
----
第一节 渔业监督管理
----
第二节 水产企业
--
第二章 水产生产
----
第一节 自然条件
----
第二节 资源
--
第三章 捕捞
----
第一节 沿岸捕捞
----
第二节 近海捕捞
----
第三节 渔船
--
第四章 海产品养殖
----
第一节 藻类养殖
----
第二节 贝类养殖
----
第三节 商品鱼养殖
----
第四节 海珍品增殖
--
第五章 渔业基地建设
----
第一节 渔港
----
第二节 苗种基地
--
第六章 水产品加工与销售
----
第一节 加工
----
第二节 销售
第八编 商饮服务业
--
第一章 商业
----
第一节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二节 个体商业
----
第三节 集体商业
----
第四节 集市贸易
--
第二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服务业
第九编 交通运输
--
第一章 公路
----
第一节 国道
----
第二节 县级公路
----
第三节 乡级公路
----
第四节 村级公路
----
第五节 公路养护
--
第二章 客运
--
第三章 货运
--
第四章 车辆
第十编 镇村建设环境保护
--
第一章 集镇建设
----
第一节 集镇形成
----
第二节 集镇发展
--
第二章 农村土建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施工设备
----
第三节 施工管理
----
第四节 企业土建
--
第三章 住宅建设
----
第一节 村民居住区
----
第二节 新型居民小区
--
第四章 公共设施建设
----
第一节 校舍建设
----
第二节 道路
----
第三节 供水
----
第四节 供电
----
第五节 供气
----
第六节 供热
----
第七节 邮电
----
第八节 电话
--
第五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土地状况
----
第二节 土地审批
----
第三节 土地管理
--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状况
----
第二节 环境治理
----
第三节 环境绿化
第十一编 财政税务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制
----
第三节 税额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储蓄
----
第四节 民间贷款
----
第五节 农业和乡镇企业信贷
----
第六节 保险
第十二编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编 制计划
----
第二节 管理与调控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统计调查
----
第二节 统计监督
----
第三节 审计监督
--
第三章 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 度量衡制
----
第二节 计量监督
----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第十三编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章 党员大会、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党员代表
----
第二节 党员大会
----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领导机构
----
第三节 党员队伍
----
第四节 基层组织
----
第五节 整党整风
--
第三章 宣传工作
----
第一节 理论教育
----
第二节 社会宣传
--
第四章 统一战线工作
----
第一节 民主党派工作
----
第二节 落实政策
----
第三节 海外联谊工作
--
第五章 纪律检查工作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第二节 纪律检查工作
--
第六章 党委工作概要
----
第一节 重要决策
----
第二节 工作概要
第十四编 政权
--
第一章 权力机关
----
第一节 旅大市小平岛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旅大市小平岛区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凌水乡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 镇(乡、公社)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人大主席团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三章 政府机构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四章 施政纪略
第十五编 人民团体
--
第一章 工会
----
第一节 大连县小平岛区职工建国会
----
第二节 凌水镇工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区、镇(乡)级团组织
----
第二节 团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 区、乡妇女联合会
----
第二节 基层妇女联合会
----
第三节 妇女代表大会
----
第四节 主要工作
--
第四章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五章 其他群众组织
----
第一节 农会
----
第二节 贫农下中农协会
----
第三节 中苏友好协会
第十六编 公安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公安机关
----
第二节 安全保卫工作
----
第三节 户籍管理
--
第二章 社会治安
----
第一节 社会治安组织
----
第二节 社会治安工作
----
第三节 外来人员管理
--
第三章 司法
----
第一节 司法组织
----
第二节 法律宣传
----
第三节 民事调解
----
第四节 法律服务
第十七编 军事
--
第一章 驻军
----
第一节 清军
----
第二节 日俄侵略军
----
第三节 苏联红军
----
第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
--
第二章 境内战事记略
----
第一节 英军窥视
----
第二节 日俄战争
--
第三章 兵役
----
第一节 志愿兵
----
第二节 义务兵
----
第三节 兵役登记
----
第四节 预备役登记
--
第四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落实
----
第二节 政治落实
----
第三节 军事落实
----
第四节 抢险维稳
--
第五章 全民国防教育
第十八编 民政
--
第一章 支前拥军优抚
----
第一节 支援抗美援朝
----
第二节 拥军优抚
----
第三节 退伍复员军人安置
----
第四节 烈士陵园
--
第二章 社会福利事业
----
第一节 五保户
----
第二节 敬老院
----
第三节 农民退休
----
第四节 残疾人事业
--
第三章 社会救济
----
第一节 一般救济
----
第二节 抗灾救济
--
第四章 社会安置
----
第一节 移民安置
----
第二节 下放下乡人员安置
--
第五章 老龄工作
--
第六章 婚姻管理
----
第一节 婚姻登记
----
第二节 婚姻调解
--
第七章 殡葬管理
----
第一节 殡葬改革
----
第二节 祭祀堂
第十九编 劳动人事
--
第一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力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安全监察
--
第二章 劳动分配
----
第一节 劳动分配
----
第二节 粮食分配
----
第三节 福利
--
第三章 人事
----
第一节 干部队伍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第二十编 教育
--
第一章 私塾学堂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学堂
--
第二章 中小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设置
----
第二节 学制
----
第三节 课程设置
----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
----
第五节 教学与教研
--
第三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幼儿园所设置
----
第二节 教学
----
第三节 师资
--
第四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扫除文盲
----
第二节 技术培训
----
第三节 职业教育
第二十一编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科学研究机构
--
第二章 科技队伍
----
第一节 科技人员
--
第三章 科普工作
--
第四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农业科技成果
----
第二节 工业科技成果
第二十二编 文化
--
第一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文化事业机构
----
第二节 文化设施
----
第三节 文化团体活动
--
第二章 广播、电影、电视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影
----
第三节 电视
--
第三章 图书档案
----
第一节 图书
----
第二节 档案
--
第四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古迹遗址
----
第二节 革命纪念建筑物
----
第三节 风景名胜
第二十三编 医疗卫生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医疗单位
----
第三节 防疫与保健机构
--
第二章 医疗
----
第一节 医疗队伍
----
第二节 医疗服务
----
第三节 医疗制度
--
第三章 预防保健
----
第一节 防疫
----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
第三节 卫生监测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个人与家庭卫生
第二十四编 体育
--
第一章 学校体育
----
第一节 体育课教学
----
第二节 课外体育活动
--
第二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健身活动
----
第二节 农民体育
--
第三章 竞技体育
----
第一节 球类运动
----
第二节 田径运动
----
第三节 游泳运动
----
第四节 其他运动
--
第四章 体育运动大会
----
第一节 田径运动大会
----
第二节 文化体育节
----
第三节 主要体育场所
第二十五编 民情方言
--
第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村居民生活
----
第二节 消费结构
--
第二章 风俗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 节 日习俗
----
第三节 礼仪习俗
--
第三章 方言
----
第一节 词语
----
第二节 谚语
第二十六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编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