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编纂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
二、本志根据“详今略古”原则,统合古今,立足当代。上限因事而异,下限一般止于1990年,概述、大事记延伸到1993年底。
出版时间:
1994年12月
目录
封面
西塘镇志
题词
图片
--
镇区鸟瞰图
--
一九九二年冬沈道圩区闸站建成
--
1991年冬兴修农田水利在全镇展开
--
朝南埭
--
烧香港
--
卧龙桥
--
石皮弄
--
西园新村
--
建新村一角
--
邮电路夜景
--
开发中的南祥符荡
--
嘉善酒厂
--
善酿酒获部颁银杯奖
--
嘉善县索具总厂
--
西塘水泥厂立窑
--
上:县委书记高梦良察看大棚蔬菜
--
中:晚稻丰收
--
下:网箱起捕
--
乡间林带
--
祥符荡网箱养鱼
--
1920年12月,柳亚子(左起第4人)西园雅集
--
传统名点——西塘八珍糕
--
西园新貌
--
县第三中学体育馆西园新貌
--
1975年新为大队幼儿班师生合影
--
西塘电影院
--
观瀑团圆盒——元杨茂制
--
剔红栀子花园盘——元张成制
--
西鹃名花——天女舞
--
西塘镇党政机关领导人合影
--
《西塘镇志》编写组人员合影
--
西塘镇政区图
--
西塘镇区图
--
斜塘镇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一、镇名
----
二、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一、明清、民国时期区划
----
二、解放后区划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位置面积
--
第二节 地貌河流
--
第三节 气候土壤
--
第四节 资源
----
一、土地
----
二、水
----
三、植物
----
四、动物
--
第五节 自然灾害
----
一、明
----
二、清
----
三、中华民国
----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历史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一、民族
----
二、性别
----
三、年龄
----
四、文化
----
五、家庭
--
第三节 人口控制
第四章 工业
--
第一节 工业综述
----
一、建国前的工业和手工业
----
二、建国后的工业和手工业
--
第二节 工业企业
----
一、国营工业
----
二、部门工业
----
三、乡镇工业
----
四、村、户办工业
第五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
一、土地改革
----
二、农业合作化
----
三、人民公社
----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节 粮食
----
一、耕作制度
----
二、作物品种
----
三、栽培技术
----
四、作物保护
----
五、粮食产量
--
第三节 渔业
----
一、渔业生产关系变革
----
二、淡水养殖
----
三、渔政管理
--
第四节 副业
----
一、种植业
----
二、养殖业
第六章 水利农机
--
第一节 水利
----
一、祥符荡石坝
----
二、红旗塘工程
----
三、套河工程
--
第二节 农业机械和电力
----
一、农业机械
----
二、农村用电
第七章 商业
--
第一节 商业综述
----
一、建国前的商市
----
二、建国后的商业
--
第二节 商业企业与市场
----
一、国营商业
----
二、集体商业
----
三、个体商业
----
四、农贸市场
----
附:建国前西塘的老店与名店
--
第三节 粮油购销
----
一、建国前的粮油业
----
二、统购统销
----
三、管理机构和保粮设施
第八章 市镇建设
--
第一节 街道宅弄
----
一、街道
----
二、廊棚
----
三、宅弄
--
第二节 市河 桥梁
----
一、市河
----
二、桥梁
--
第三节 房舍建设
----
一、居民住宅
----
二、私房改造
----
三、房产管理
----
四、农村住房
--
第四节 公用事业
----
一、公共建筑
----
二、供水、排水
----
三、供电
----
四、燃料
----
五、环境卫生
--
第五节 市镇建设管理
----
一、机构
----
二、总体规划
--
第六节 建筑队伍
----
一、嘉善县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
二、西塘建筑工程队
----
三、农村泥木工
第九章 交通 邮电
--
第一节 水运
----
一、水运船种
----
二、港区、码头
----
三、管理机构与水运输装卸企业
--
第二节 陆运
----
一、公路建设
----
二、公路运输
----
三、乡村道路和渡口、渡船
--
第三节 邮电
----
一、驿站、民信局
----
二、邮政
----
三、电讯
第十章 财税 金融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财税
----
一、机构沿革
----
二、税制演变
----
三、镇财政
--
第二节 金融
----
一、金融机构
----
二、公债、国库券和清理旧欠
----
三、保险
--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
----
一、工商企业登记
----
二、个体工商户管理
----
三、经济合同管理
----
四、商标管理
----
五、集市贸易和市场管理
第十一章 政党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一、组织机构
----
二、党员代表大会
----
三、党委负责人名录
----
附:人民公社前后党组织隶属关系图
--
第二节 民主党派
--
第三节 中国国民党
----
一、组织机构
----
二、三民主义青年团组织
------
附:汪伪国民党组织
第十二章 政权
--
第一节 权力机构
----
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二、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行政机构
----
一、清、民国镇政权
----
二、区、镇、乡(人民公社)人民政府
--
第三节 区、镇、乡长名录
----
一、区长名录
----
二、镇长、副镇长名录
----
三、区人民政府(区公所)区长名录
----
四、镇长(主任)、副镇长(副主任)名录
----
五、乡长(社长、主任)、副乡长(副社长、副主任)名录
----
附:汪伪区、镇机构
------
汪伪区、镇长名录
第十三章 政法民政
--
第一节 社会治安
----
一、警察机构
------
附:汪伪警察机构
----
二、公安机构
----
三、群众治安组织
----
四、治安保卫
--
第二节 消防
----
附:重大火灾纪实
--
第三节 司法
----
一、法庭
----
二、调解
----
三、司法服务
--
第四节 社会福利
----
一、建国前的公益慈善事业
----
一、建国后的民政福利事业
----
三、婚姻登记
--
第五节 劳动就业
----
一、招工就业
----
二、精减下放
----
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四、就业管理
----
五、劳动收入
第十四章 军事
--
第一节 驻军
----
附:沦陷时期日本驻军
--
第二节 地方武装
----
民壮、乡兵
----
团防
----
商团
----
抗敌自卫队
----
义勇警察队
----
国民兵队
----
人民武装部
----
预备役部队
--
第三节 民兵
----
一、组织
----
一、训练
--
第四节 兵役
----
募兵制
----
征兵制
----
志愿兵役制
----
义务兵役制
--
第五节 兵事
----
倭寇入侵
----
义兵抗清
----
抗租斗争
----
太平军转战
----
抗日战争
------
附:日军暴行录
第十五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一、工会
----
二、工人俱乐部
----
三、退休工人委员会
--
第二节 农民组织
----
一、农民协会
----
二、贫下中农协会
--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
一、青年联合会
----
二、共产主义青年团
------
附:红卫兵造反兵团
----
三、少年先锋队
------
附:童子军
--
第四节 妇女组织
----
一、妇运会、妇女联合会
----
二、妇女工作
--
第五节 工商业者组织
----
一、商会
----
二、同业公会
----
三、工商业联合会
----
四、摊贩联合会
----
五、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六节 科学技术组织
第十六章 教育
--
第一节 旧式教育
----
一、社学
----
二、荻秋庵讲学处
----
三、讲约所
----
四、书院
----
五、义塾
----
六、私塾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一、镇幼儿园
----
二、农村幼儿班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一、沿革
----
二、经费与待遇
----
三、思想教育与教学改革
----
四、小学选介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一、中学概况
----
一、中学选介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一、概况
----
二、职工业余教育
--
第六节 集资办学
第十七章 文化
--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
----
一、图书馆
----
一、文化中心
----
三、剧场
----
四、书场
----
五、广播电视
----
六、电影队、电影院
--
第二节 文艺社团 报刊 藏书楼
----
一、社团
----
二、报刊
----
三、藏书楼
--
第三节 民间文艺活动
----
一、玉成奏
----
二、新文明话剧团
----
三、马兰会
----
四、工人业余文工团
----
五、田歌
--
第四节 镇人著述
----
一、明
----
二、清
----
三、民国
----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
------
附:诗词总集与家谱
--
第五节 诗文选辑
----
一、古诗词
----
二、古今碑文
第十八章 古迹 杜鹃花
--
第一节 古迹
----
马鸣庵
----
姥石
----
福源宫
----
雁塔禅院
----
永寿禅院
----
忧欢石
----
东岳庙
----
四贤祠
----
护国随粮王庙
----
圣堂
----
曹坟
----
桐村小隐
----
西园
----
陆坟银杏
----
卧龙桥
--
第二节 杜鹃花
----
一、种花沿革
----
二、栽培和品种
第十九章 卫生体育
--
第一节 医疗机构
----
一、医疗单位
----
二、中医、中药
--
第二节 卫生防疫
----
一、疫情纪实
----
二、防病防疫
----
三、公共卫生
----
四、工厂、企业卫生
--
第三节 医疗制度
----
一、合作医疗
----
二、医疗保险
----
三、独生子女健康保险
----
四、妇幼保健
--
第四节 防治血吸虫病
----
一、疫情
----
二、防治
----
三、考核
--
第五节 体育
----
一、体育组织
----
二、体育设施
----
三、体育活动
第二十章 社会
--
第一节 姓氏
----
一、姓氏分析
--
第二节 宗教
----
一、佛教
----
二、道教
----
三、基督教
----
四、天主教
--
第三节 会社
----
一、天足分会
----
二、共进会
----
三、宁、绍、台同乡会
----
四、同善会
----
五、关岳社
--
第四节 风俗
----
一、春节逛圣堂
----
二、庙会
----
三、请彩坊
--
第五节 遗闻佚事
----
一、明浙闽巡抚朱纨临终遗言
----
二、清军与炖臭豆腐
----
三、淮军“如饿鬼攫食”
----
四、辛亥革命西塘见闻
----
五、“五四运动”时西塘的“中华国货店”
----
六、福源宫经箱
----
七、明代西塘乐师高腾
----
八、清初昆剧演员蒋大面
----
九、西塘诗僧与热心公益事业的德均和尚
----
十、清末游僧广树
第二十一章 人物
--
第一节 名人传略
----
一、古代名人
------
杨茂
------
张成
------
彭君宝
------
周鼎
------
陆垹
------
魏大中
------
李奇珍
------
广缘
------
魏行淏
----
二、近现代名人
------
钟尔墉
------
裘丹仁
------
胡蒙子
------
赵振麟
------
周国香
------
余十眉
------
江雪塍
------
杜有榛
------
沈禹钟
------
倪维熊
------
韩丽蓉
------
赵继良
----
三、革命烈士
------
胡斌
------
李霁
------
钱增勇
--
第二节 进士、举人和文苑人士名录
----
一、进士、举人名录
----
二、文苑人士名录
--
第三节 当代人物名录
----
一、党、政、军干部
----
二、教授
----
三、副教授
----
四、研究员
----
五、副研究员
----
六、副编审、副译审
----
七、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
----
八、编剧
----
九、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十、高级工程师
----
十一、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统计师
----
十二、高级农艺师
----
十三、中学高级教师
----
十四、高级讲师
----
十五、体育、美术、书法界
----
十六、劳动模范、先进人物
《西塘镇志》编纂人员名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