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路南彝族自治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8
出版时间:
1996年11月
目录
封面
路南彝族自治县志
谨以此书 献给路南彝族自治县成立四十周年
图片
--
路南县行政区划图
--
县城远眺
--
石林胜景
--
1国家主席刘少奇到路南视察
--
2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到路南视察
--
3朱德委员长到路南视察
--
4党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到路南视察
--
1林海一瞥
--
2游览胜地
--
1石林夜景
--
2地下宫阙——芝云洞
--
3白云洞
--
1黑色迷宫——乃古石林
--
2剑峰池
--
3幽谷仙瀑
--
1四方塘秀色
--
2长湖秋色
--
3大叠水瀑布
--
1花海留芳
--
2野生杜鹃之一
--
3野生杜鹃之二
--
1火把佳节
--
2山号声声
--
3彝族撒尼狮子舞
--
1火把节之夜
--
2欢度良宵
--
3巾帼不让须眉
--
1霸王鞭舞
--
2大三弦舞
--
1、2斗牛
--
3临阵磨刀
--
4摔跤
--
1彝乡变画乡
--
2古老的葬礼 毕文明画
--
3撒尼风情 毕文明画
--
1阿诗玛的传说 毕文明画
--
2撒尼人毕文明画(曾获全国农民书画大赛一等奖)
--
1割麻 毕文贵画
--
2房前屋后 毕文贵画
--
3闹亲 毕文贵画
--
1采香菇 龙飞画
--
2烤烟丰收 姜青云画
--
3竖柱 张继红画
--
1石林牧归 昂继忠画
--
2高原之歌 黄云峰画
--
1长势喜人
--
2烤烟进山
--
3用施肥枪施肥
--
1包谷高产样板
--
2人工牧场
--
3奶山羊良种
--
4绿肥籽种基地管窥
--
1万亩苹果基地一角
--
2人勤茶香
--
3飞播造林
--
1原煤开采
--
2铁矿开采
--
3铅锌矿初选
--
4县水泥厂一景
--
1大理石板材生产线
--
2石雕生产
--
3民族刺绣品深受国内外宾客亲睐
--
1水产珍品路南金线鲃
--
2路南卤腐
--
3路南乳饼
--
1昆河公路(路南段)通车
--
2南昆铁路开工典礼
--
3圭山人畜饮水工程竣工
--
4石林飞机场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卷一 行政区划
--
第一章 位置 面积
----
第一节 位 置
----
第二节 面 积
--
第二章 政 区
----
第一节 沿 革
----
第二节 区 划
----
第三节 境域变迁
--
第三章 乡 镇
----
第一节 鹿阜镇
----
第二节 石林镇
----
第三节 北大村乡
----
第四节 板桥乡
----
第五节 圭山乡
----
第六节 路美邑乡
----
第七节 维则乡
----
第八节 亩竹箐乡
----
第九节 西街口乡
----
第十节 大可乡
卷二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 质
----
第一节 发展简史
----
第二节 地 层
----
第三节 构 造
--
第二章 地 形
----
第一节 地 势
----
第二节 山 脉
----
第三节 河 流
----
第四节 湖 泊
--
第三章 地 貌
----
第一节 山 地
----
第二节 岩 溶
----
第三节 坝 子
----
第四节 河 谷
--
第四章 土 壤
----
第一节 类 型
----
第二节 分 布
--
第五章 气 候
----
第一节 特 征
----
第二节 要 素
----
第三节 灾 害
--
第六章 水 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水资源总量
--
第七章 物 产
----
第一节 野生植物
----
第二节 野生动物
----
第三节 矿 产
卷三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数量和分布
----
第一节 人口数量变迁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性别年龄构成
----
第三节 婚姻和家庭人口构成
----
第四节 文化程度构成
----
第五节 职业构成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率
----
第三节 政策措施
----
第四节 人口发展预测
卷四 民 族
--
第一章 彝 族
----
第一节 撒 尼
----
第二节 黑 彝
----
第三节 白 彝
----
第四节 彝 亲
----
第五节 阿 细
----
第六节 阿彝子
--
第二章 汉 族
----
第一节 历史源流
----
第二节 语言文字
----
第三节 饮食住房
----
第四节 服 饰
----
第五节 婚 姻
----
第六节 节 庆
----
第七节 丧 葬
----
第八节 宗教信仰
--
第三章 苗 族
----
第一节 族 源
----
第二节 语言文字
----
第三节 饮食住房
----
第四节 服 饰
----
第五节 婚 姻
----
第六节 节 日
----
第七节 丧 葬
----
第八节 宗教信仰
--
第四章 壮 族
----
第一节 族 源
----
第二节 语言文字
----
第三节 饮食住房
----
第四节 服 饰
----
第五节 婚 姻
----
第六节 节 日
----
第七节 丧 葬
----
第八节 宗教信仰
卷五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经济区划
----
第一节 西部经济区
----
第二节 中北部经济区
----
第三节 东北部经济区
----
第四节 东南部经济区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第三节 流通结构
--
第三章 生产效益
----
第一节 工农业总产值
----
第二节 生产效益
--
第四章 收益分配
----
第一节 国民收入
----
第二节 国民收入分配
卷六 农 业
--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农业互助合作
----
第四节 人民公社
----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 农业生产
----
第一节 农田建设
----
第二节 农作物
----
第三节 农机农具肥料农药
----
第四节 生产技术
卷七 烟 草
--
第一章 种植
----
第一节 晾晒烟
----
第二节 烤 烟
----
第三节 品种演变
--
第二章 栽 培
----
第一节 育 苗
----
第二节 移 栽
----
第三节 地膜烟
----
第四节 中耕管理
----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
----
第六节 封顶打权
----
第七节 培育二茬烟
--
第三章 烘 烤
----
第一节 烤 房
----
第二节 燃 料
----
第三节 采 编
----
第四节 初 烤
--
第四章 收 购
----
第一节 网 点
----
第二节 等级标准
----
第三节 价 格
----
第四节 收 购
----
第五节 打包仓储
----
第六节 调 运
--
第五章 专卖管理
----
第一节 烟 叶
----
第二节 烟 丝
----
第三节 卷 烟
--
第六章 效 益
----
第一节 烟农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企业效益
----
第四节 社会效益
卷八 水 利
--
第一章 水利建设
----
第一节 河道治理
----
第二节 引水工程
----
第三节 蓄水工程
----
第四节 灌溉工程
----
第五节 提水工具及工程
----
第六节 人畜饮水工程
--
第二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人员
----
第二节 工程指挥管理
----
第三节 蓄灌管理
--
第三章 渔 业
----
第一节 资 源
----
第二节 生 产
卷九 林 业
--
第一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林地面积与蓄积量
----
第二节 林种树种
----
第三节 林副产品
--
第二章 林 权
----
第一节 私人占有
----
第二节 集体所有
----
第三节 全民所有
--
第三章 植树造林
----
第一节 种 子
----
第二节 育 苗
----
第三节 四旁植树
----
第四节 造 林
--
第四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封山育林
----
第二节 森林防火
----
第三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
第五章 木材经营
----
第一节 采 伐
----
第二节 运 输
----
第三节 购 销
--
第六章 林业机构
----
第一节 行政主管机构
----
第二节 护林防火组织
----
第三节 绿化组织
----
第四节 林业治安机构
卷十 畜 牧
--
第一章 资 源
----
第一节 家畜家禽品种
----
第二节 饲草 饲料
--
第二章 畜禽生产
----
第一节 家 畜
----
第二节 家 禽
--
第三章 家畜品种改良
----
第一节 猪
----
第二节 牛
----
第三节 羊
----
第四节 马
--
第四章 疫病防治
----
第一节 疫 病
----
第二节 畜牧兽医
----
第三节 防 治
--
第五章 效 益
----
第一节 产 值
----
第二节 收 入
----
第三节 畜禽产品产量
卷十一 工 业
--
第一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工业
----
第二节 城镇集体工业
----
第三节 国营工业
----
第四节 乡镇工业
--
第二章 矿 业
----
第一节 煤 炭
----
第二节 铜 铁
----
第三节 铅 锌
----
第四节 硫 磺
--
第三章 电 力
----
第一节 生 产
----
第二节 供 电
--
第四章 化工 建材
----
第一节 化 工
----
第二节 建 材
--
第五章 机械 印刷
----
第一节 机 械
----
第二节 印 刷
--
第六章 食品 饮料
----
第一节 粮油加工
----
第二节 糕点 酱菜
----
第三节 卤 腐
----
第四节 饮 料
----
第五节 米 线
----
第六节 其他食品
--
第七章 缝纫 编织
----
第一节 缝 纫
----
第二节 编 织
--
第八章 五金 木器
----
第一节 五金制品
----
第二节 木 器
--
第九章 管 理
----
第一节 经营管理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卷十二 商 业
--
第一章 集市贸易
----
第一节 集市沿革
----
第二节 集市简况
----
第三节 集市贸易
--
第二章 私营商业
----
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
----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
----
第三节 城乡合作商业
--
第三章 国营商业
----
第一节 企业网点
----
第二节 商品购销
----
第三节 管 理
--
第四章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一节 经营网点
----
第二节 购 销
----
第三节 扶持商品生产
----
第四节 仓储调运
----
第五节 管 理
--
第五章 饮食 服务
----
第一节 饮 食
----
第二节 服 务
--
第六章 社会商品购销
----
第一节 购销总量
----
第二节 农副产品购销
----
第三节 社会商品零售
卷十三 粮 油
--
第一章 征 购
----
第一节 粮食征购
----
第二节 油料收购
----
第三节 粮油议购
--
第二章 销 售
----
第一节 粮 食
----
第二节 油 脂
--
第三章 储 运
----
第一节 仓库 容具
----
第二节 粮油 保管
----
第三节 战备粮油
----
第四节 粮油调运
卷十四 交 通
--
第一章 古 道
----
第一节 驿 道
----
第二节 驿 站
----
第三节 大 道
--
第二章 桥 梁
----
第一节 乡村桥梁
----
第二节 公路桥梁
--
第三章 公 路
----
第一节 公路建设
----
第二节 公路养护
----
第三节 公路绿化
--
第四章 运 输
----
第一节 人畜力运输
----
第二节 机动车辆运输
--
第五章 管 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行政管理
----
第三节 车辆费用征收
----
第四节 交通运输服务
卷十五 邮 电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驿 站
----
第二节 邮电局所
--
第二章 邮 政
----
第一节 设 备
----
第二节 邮 路
----
第三节 投 递
----
第四节 业 务
--
第三章 电 信
----
第一节 电 报
----
第二节 长途电话
----
第三节 市内电话
----
第四节 农村电话
----
第五节 会议电话
--
第四章 邮电财务
----
第一节 业务总量
----
第二节 质量管理
----
第三节 财 务
----
第四节 固定资产
卷十六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县城规划
----
第二节 街 巷
----
第三节 主要建筑
----
第四节 供水排水
----
第五节 供 电
----
第六节 绿 化
--
第二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集镇规划
----
第二节 住 房
----
第三节 饮用水
--
第三章 建 筑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勘测设计
----
第三节 施工管理
--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房产管理
----
第二节 土地征用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
----
第二节 防治污染
卷十七 石 林
--
第一章 景区 景点
----
第—节 大小石林
----
第二节 乃古石林
----
第三节 芝云洞
----
第四节 大叠水
----
第五节 长 湖
----
第六节 月湖与奇风洞
----
第七节 其他景点
--
第二章 开发建设
----
第一节 规 划
----
第二节 建 设
--
第三章 旅游服务
----
第一节 游 客
----
第二节 导 游
----
第三节 食 宿
----
第四节 旅游商品
--
第四章 管 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景观保护
----
第三节 综合治理
卷十八 财 税
--
第一章 财 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管 理
--
第二章 税 务
----
第一节 税制变革
----
第二节 税种税率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第四节 税收征管
卷十九 金 融
--
第一章 金融机构
----
第一节 农贷处 合作金库
----
第二节 银 行
----
第三节 路南彝族自治县信用合作社
----
第四节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路南彝族自治县支公司
--
第二章 货 币
----
第一节 货币演变
----
第二节 货币流通
----
第三节 货币管理
--
第三章 信贷
----
第一节 存 款
----
第二节 贷 款
--
第四章 拨 款
----
第一节 基建拨款
----
第二节 农业拨款
--
第五章 金库 债券 保险
----
第一节 金 库
----
第二节 债 券
----
第三节保 险
卷二十 工商管理
--
第一章 市场管理
----
第一节 集市贸易管理
----
第二节 违章违法查处
--
第二章 登记管理
----
第一节 国营集体企业
----
第二节 个体工商户
----
第三节 登记费
--
第三章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一节 立约鉴证
----
第二节 调解仲裁
--
第四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价格变迁
----
第二节 价格调整
----
第三节 物价检查
----
第四节 物价管理机构
--
第五章 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 计量管理
----
第二节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
第六章 工商团体
----
第一节 县商会
----
第二节 县工商联合会
----
第三节 个体工商业劳动者协会
卷二十一 党 群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组 织
----
第二节 党代会
----
第三节 宣传教育
----
第四节 选拨推荐干部
----
第五节 统一战线
----
第六节 纪律检查
----
第七节 落实政策
----
第八节 重要决策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
第一节 组 织
----
第二节 活 动
--
第三章 群 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二节 妇 联
----
第三节 工 会
----
第四节 农 会
卷二十二 政 务
--
第一章 权力机关
----
第一节 代表选举
----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 办理提案
----
第五节 视 察
--
第二章 政 府
----
第一节 州、县官署
----
第二节 人民政府
--
第三章 政 协
----
第一节 委员会
----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
第三节 重要活动
卷二十三 劳动人事
--
第一章 人 事
----
第一节 干部来源
----
第二节 干部结构
----
第三节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
第四节 干部管理
--
第二章 工 人
----
第一节 用工制度
----
第二节 来 源
----
第三节 管 理
--
第三章 待 遇
----
第一节 工 资
----
第二节 福 利
----
第三节 奖 金
----
第四节 劳动保护
----
第五节 劳动保险
----
第六节 离休 退休 退职
卷二十四 民 政
--
第一章 优抚 安置
----
第一节 拥军 优属
----
第二节 抚 恤
----
第三节 安 置
--
第二章 救灾救济社会福利
----
第一节 防灾抗灾
----
第二节 社会救济
----
第三节 农村扶贫
----
第四节 收容遣送
----
第五节 社会福利
--
第三章 婚姻登记
----
第一节 登记制度
----
第二节 宣传管理
--
第四章 地名管理
----
第一节 地名普查
----
第二节 命名 更名 复名
----
第三节 编纂地名志
----
第四节 地名标志
卷二十五 政 法
--
第一章 公 安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惩治犯罪
----
第三节 治安行政管理
----
第四节 监 所
----
第五节 警 卫
--
第二章 检 察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检察
----
第四节 法纪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 监所检察
--
第三章 审 判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审 判
----
第三节 来信来访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教育
----
第二节 调 解
----
第三节 律师工作
----
第四节 公证工作
卷二十六 军 事
--
第一章 建 制
----
第一节 武装机构
----
第二节 兵役制
--
第二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民国武装
----
第二节 革命武装
----
第三节 建国后武装
--
第三章 民 兵
----
第一节 民兵组织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节 维护治安
----
第四节 参加建设
----
第五节 政治教育
----
第六节 武器装备
--
第四章 驻 军
----
第一节 明清驻军
----
第二节 民国驻军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驻军
----
第四节 建国后驻军
--
第五章 战 事
----
第一节 清朝战事
----
第二节 革命武装战事
----
第三节 清剿地霸武装
--
第六章 设 施
----
第一节 碉 堡
----
第二节 演武厅
----
第三节 防空哨
----
第四节 防空洞
卷二十七 教 育
--
第一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四节 民族教育
--
第二章 专业教育
----
第一节 专业学校
----
第二节 职业学校
--
第三章 业余教育
----
第一节 扫盲教育
----
第二节 职工教育
--
第四章 教师队伍
----
第一节 来 源
----
第二节 培 训
----
第三节 教学研究
--
第五章 经费 设施
----
第一节 经 费
----
第二节 设 施
卷二十八 科 技
--
第一章 科技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乡镇科技网络
----
第三节 科技团体
----
第四节 科技队伍
--
第二章 科技活动
----
第一节 科技普查调查
----
第二节 科技服务与交流
--
第三章 科技管理
----
第一节 科技体制
----
第二节 人员管理
----
第三节 计划管理
----
第四节 成果管理
----
第五节 经费管理
卷二十九 卫生医药
--
第一章 卫生医疗机构
----
第一节 县属机构
----
第二节 乡镇卫生所
----
第三节 办事处卫生室
----
第四节 机关 学校 单位 医务室
----
第五节 联合诊所
----
第六节 医疗团体
----
第七节 民族民间医疗
--
第二章 卫 生
----
第一节 公共卫生管理
----
第二节 学校卫生
----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三章 防 疫
----
第一节 传染病
----
第二节 皮肤病
----
第三节 其他病
----
第四节 计划免疫
--
第四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三节 联合国援建妇幼卫生综合示范县
--
第五章 医疗护理
----
第一节 医 疗
----
第二节 护 理
----
第三节 医 政
--
第六章 药 物
----
第一节 分 布
----
第二节 药 种
----
第三节 经 营
----
第四节 价 格
----
第五节 管 理
卷三十 文 化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文化馆(站)
----
第二节 图书馆
----
第三节 书 店
----
第四节 电影公司
----
第五节 广播站
----
第六节 档案馆
----
第七节 文艺表演团体
----
第八节 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
第二章 文 学
----
第一节 小 说
----
第二节 散 文
----
第三节 诗 歌
----
第四节 民间故事
----
第五节 谚 语
----
第六节 歌 谣
--
第三章 艺 术
----
第一节 美 术
----
第二节 摄 影
----
第三节 书 法
----
第四节 音 乐
----
第五节 舞 蹈
----
第六节 乐 器
----
第七节 戏 剧
--
第四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古遗址
----
第二节 古建筑
----
第三节 石刻 摩崖
----
第四节 革命遗址
----
第五节 古墓烈士墓
----
第六节 馆藏文物
--
第五章 广播电影电视
----
第一节 广 播
----
第二节 电 影
----
第三节 电 视
--
第六章 图 书
----
第一节 图书发行
----
第二节 图书借阅
--
第七章 档 案
----
第一节 档案业务
----
第二节 档案结构
--
第八章 新闻出版
----
第一节 报刊杂志
----
第二节 地方文献
--
第九章 重大文化活动
----
第一节 云大附中在路南时期的文化活动
----
第二节 圭山彝族音乐舞蹈会在昆明演出
----
第三节 圭山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活动
----
第四节 路南民族舞蹈队晋京汇报表演
----
第五节 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
----
第六节 阿诗玛艺术团赴深圳珠海、北海等地交流演出
----
第七节 《阿诗玛故乡摄影艺术展览》在京展出
----
第八节 摄制录相片《阿诗玛的故乡》
卷三十一 体 育
--
第一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民间体育
----
第二节 民族体育
----
第三节 职工体育
----
第四节 农民体育
----
第五节 老年体育
--
第二章 学校体育
----
第一节 中、小学体育
----
第二节 少儿体育
----
第三节 幼儿体育
--
第三章 竞技运动会
----
第一节 县内运动会
----
第二节 参加市级运动会
----
第三节 参加省级运动会
----
第四节 参加全国运动会
----
第五节 参加世界运动会
--
第四章 培养人才
----
第一节 社会培养
----
第二节 学校培养
----
第三节 短期培训
--
第五章 机构设施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体育设施
人物
--
一 人物传
----
赵 发
----
邓明德
----
赵世铭
----
张 炽
----
尹国华
----
毕恒光
----
杨立德
----
李秉钧
----
李映乙
----
赵佩兰
----
赵体恭
----
金国富
----
杨一波
----
段 平
--
二 人物简介
----
邹国玺
----
李乔
----
罗之熊
----
金廷献
----
蒲成章
----
史进爵
----
周 师
----
李凤翚
----
韩 勤
----
朱元东
----
杨春华
----
杨立声
----
王家珍
----
段时功
----
马 标
----
普兰仙
----
曾飞戾
----
杨文光
----
杞汝伦
----
张仁宝
----
金 云
----
李继先
----
毕光兴
----
昂国祥
----
李家福
----
贺元英
----
李茂文
----
金 鉴
----
吴同仁
----
金李和
--
三 人物表
----
明清路南进士举人表
----
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
革命烈士表
----
1988年中职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统计表
----
在外地任县团级以上职务及高级职称路南籍人士表
附录
--
一 1989~1995年县简况
--
二 路南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
三、石林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
编纂始末
《路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
《路南彝族自治县志》编辑人员
《路南彝族自治县志》主要审稿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