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教育志

公安教育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断限上起光绪三十年(1904),下迄1985年,历史跨度八十一年。二、本志按照横排竖写、事以类从的方法编写。全书除概述、大事记外,正文15章。三、本志行文使用语体文,但引文、附录中的文言文仍原文照录。四、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本志纪年,清末、民国时期用旧年号夹注公元年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用公元年号。人物章和大事记不论哪一时期均用公元年号。纪年所用数字,清代以前用汉字书写,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用阿拉伯字书写。

目录

封面
公安县教育志
公安县教育志编纂领导小组
公安县教育志编写组
图片
-- 县城学校分布图
-- 公安县小学分布图
-- 公安县中学分布图
-- 县一中教学楼
-- 县师范学校教学楼
-- 县职业高中教学楼
-- 梅园中学教学楼
-- 县实验小学教学楼
-- 县幼儿园
-- 公安文庙
-- 县教育委员会
-- 南平镇初级中学组织学生瞻仰「中国工农红军四、六军会师旧址」,缅怀革命先烈
-- 南平镇小学四年级数学老师利用幻灯进行“种植株数应用题”教学
-- 县实验小学三(4)班自然课老师教《怎样测定物体的温度》一课
-- 一中体育课教学
-- 本市中学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摄影活动
-- 县一中1983年获全国学校体育传统项目银牌奖
-- 县幼儿园1983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 县一中、县梅园初级中学、县实验小学1983年获全国田径通讯赛“雏鹰起飞奖”
-- 县实验小学1983年被评为省先进集体
-- 大会主席台
-- 副县长伍依舜主持会议
-- 少先队员献词
-- 县委书记廖永新给优秀园丁和三十年教龄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 教师代表戴金书讲话
-- 县委副书记邹克泉为大会作总结报告
-- 县教育局一九八二年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 孟溪职业高中教学仪器厂
-- 埠河初级中学电化教学仪器厂
-- 县教育服务公司印刷厂
-- 金狮初级中学农林场
-- 县农民中专渔场
-- 县教育服务公司教学物资应站门市部
-- 群众集资新建的孟家溪小学教学楼
-- 群众集资新建的杨厂——小教学楼
-- 群众集资新建的金狮初级中学教学楼
-- 群众集资新建的三袁初级中学教学楼
-- 群众集资新建的窖金洲初级中学教学楼
-- 群众集资新建的郑西初级中学教学楼
-- 县教委被评为省集资办学先进单位
-- 群众集资新建的斗湖堤镇小学教学楼
-- 群众集资新建的南平镇小学教学楼
-- 群众集资新建的蔼闸口镇小学教学楼
-- 群众集资新建的藕池镇小学教学楼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教育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职能
第二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县幼儿园
第三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公办小学
-- 第三节 民办小学
-- 第四节 重点小学
第四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初级中学
-- 第二节 高级中学
-- 第三节 重点中学
第五章 师范教育
-- 第一节 师范学校
-- 第二节 教师进修学校
第六章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中等专业学校
-- 第二节 职业中学
-- 第三节 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第七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农民扫盲教育
-- 第二节 干部职工教育
第八章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教育内容
第九章 教学研究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教研活动
第十章 学校体育卫生
-- 第一节 学校体育工作
-- 第二节 学校卫生工作
第十一章 教师队伍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生活待遇
-- 第三节 师资建设
第十二章 勤工俭学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三节 校办工厂、农(渔)场
第十三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公办学校经费
-- 第二节 民办学校经费
-- 第三节 集资办学
第十四章 教育人物
-- 王竹溪
-- 樊耀南
-- 王凌云
-- 张海泉
-- 周通旦
-- 魏玉阶
-- 邓昌德
-- 王保岑
-- 许子恒
-- 陈吉甫
-- 张育正
-- 彭万勋
-- 唐庆湘
-- 周仁宽
第十五章 杂记
编后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