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县志

庆安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等诸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5

目录

封面
庆安县志
《庆安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庆安县志》编务人员
序一
序二
凡例
图片
-- 庆安县地图
-- 庆安镇平面图
-- 庆安、铁力合县区划示意图
-- 庆安县各界人士与苏联红军代表庆祝省政府成立
-- 解放路一瞥
-- 县城街景
-- 县城鸟瞰图
-- 庆安县水泥厂办公楼
-- 人民公园山亭
-- 县城居民住宅区一瞥
-- 人民公园一瞥
-- 庆安火车站一瞥
-- 庆安县委、县政府办公楼
-- 庆安县第一中学教学楼
-- 庆安县商业大厦
-- 庆安县第一百货大楼
-- 庆安县制药厂一瞥
-- 元宝乡小麦试验田
-- 元宝乡大豆试验田
-- 勤劳镇旱育稀植水稻喜获丰收
-- 林业工人采伐天然林
-- 金沟林场天然林
-- 丰收乡地膜覆盖西瓜喜获丰收
-- 丰硕的果实
-- 林业贮木场一瞥
-- 邮电局微机室
-- 平安镇互助农场鹅群
-- 庆安县乳品厂部分名优产品及获奖证书
-- 庆安县白酒厂部分名优产品及获奖证书、奖杯
-- 庆安县庆沈石棉瓦厂生产的优质石棉瓦
-- 庆安县水泥厂部分优质产品及获奖证书、奖杯
-- 庆安县啤洒厂灌装生产线
-- 庆安县制药厂的名优产品及获奖牌匾
-- 庆安县童帽厂生产的部分名优产品及获奖证书
-- 制药厂大输液车间外景
-- 全县人民举行「国庆」庆祝活动
-- 运动会上的体操表演
-- 运动会上学校体操队在表演大型团体操
--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在政协工作会议上
-- 县委、县政府部分领导同志在全县教育工怍会议上
-- 《庆安县志》部分编辑及省、地审定志稿人员
-- 求知
-- 庆安县首届人代会政府委员选举结果
-- 庆安县首届人代会当选的全体政府委员
-- 庆安县第二届人民委员会全体委员
-- 庆安县水泥厂化验室
-- 元宝乡五星村兴办的庆沈建材厂
-- 县境内的呼兰河大桥
-- 王升船口渡船
-- 联合收割机
-- 浇灌农田
-- 庆安县啤酒厂
-- 啤酒厂厂区一角
-- 庆安县农机修造厂
-- 庆安县检察院办公楼
-- 庆安县制药厂中药提取车间
-- 庆安火车站站前一瞥
-- 教育局办公楼
-- 商业街一瞥
-- 庆安钢铁厂高炉车间
-- 庆安县文化宫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理位置
---- 第一节方位
---- 第二节面积
-- 第二章地质、地貌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气候特征
---- 第二节气候区划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第五章土壤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第二节植被
-- 第六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矿产资源
---- 第三节野生动物
---- 第四节野生植物
-- 第七章自然灾害
---- 第二节水灾
---- 第二节旱灾
---- 第三节病虫害
---- 第四节雹灾
---- 第五节霜冻
---- 第六节风灾
第二篇 建置
--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二节政区沿革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解放前的行政区划
---- 第二节解放后的行政区划
-- 第三章城乡概况
---- 第一节城镇
---- 第二节乡(镇)村
---- 第三节驻庆单位
第三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城镇建设
---- 第一节城池街道
---- 第二节公用建筑
---- 第三节民用建筑
---- 第四节街道照明
---- 第五节供水、排水
---- 第六节集中供热
---- 第七节园林绿化
-- 第二章乡(镇)村建设
---- 第一节房屋建筑
---- 第二节道路建设
---- 第三节供水
-- 第三章城乡建设管理
---- 第一节规划管理
---- 第二节用地管理
---- 第三节卫生管理
---- 第四节房产管理
-- 第四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污染
---- 第二节防治措施
-- 第五章 建设队伍
---- 第一节城镇建设队伍
---- 第二节农村建设队伍
第四篇 农业
-- 第一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生产资料私有制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合作化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章种植业
---- 第一节土地开发与利用
---- 第二节农作物
---- 第三节种子
---- 第四节肥料
---- 第五节耕作制度
---- 第六节栽培技术
---- 第七节植物保护
---- 第八节农田基本建设
---- 第九节经营管理
-- 第三章林业
---- 第一节林业资源
---- 第二节营造林
---- 第三节森林保护
---- 第四节森林采伐
---- 第五节木材经营
---- 第六节所属林场概况
-- 第四章水利
---- 第一节水利工程
---- 第二节农田灌溉
---- 第三节水土保持
---- 第四节水利队伍
-- 第五章畜牧业
---- 第一节饲养管理
---- 第二节繁育和改良
---- 第三节疫病及其防治
-- 第六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农机具改革和推广
---- 第二节农机具管理
---- 第三节农机具修造与供应
---- 第四节农机技术人员培训
---- 第五节机械化程度
-- 第七章渔业
---- 第一节渔业资源
---- 第二节渔业生产
第五篇 工 业
-- 第一章所有制形式
---- 第一节私营、个体工业
---- 第二节集体工业
---- 第三节国营工业
-- 第二章电力工业
---- 第一节发电、供电
---- 第二节电力设施
---- 第三节管理
-- 第三章食品工业
---- 第一节粮油加工
---- 第二节食品加工
---- 第三节酿造
-- 第四章冶金机电工业
---- 第一节机械
---- 第二节冶金
---- 第三节电子
-- 第五章建材工业
---- 第一节砖瓦制造
---- 第二节水泥生产
---- 第三节砂石采掘
---- 第四节纤维板生产
-- 第六章化学工业
---- 第一节制药
---- 第二节油脂化工
---- 第三节塑料制品
-- 第七章弹棉、纺织工业
---- 第一节弹棉
---- 第二节纺织
-- 第八章缝纫、制革
---- 第一节服装
---- 第二节鞋帽
---- 第三节制革
-- 第九章其他工业
---- 第一节造纸
---- 第二节印刷
---- 第三节木器加工
---- 第四节刻字、修表
---- 第五节刀剪、包装
第六篇 交通、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公路、乡道
---- 第二节铁路
---- 第三节桥涵渡口
---- 第四节运输
---- 第五节管理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网路
---- 第三节设施
---- 第四节业务
第七篇 商 贸
-- 第一章所有制形式
---- 第一节私营、个体
---- 第二节供销、合作
---- 第三节集体
---- 第四节国营
-- 第二章商业
---- 第一节百货
---- 第二节五金交电
---- 第三节食品
---- 第四节烟草
---- 第五节医药
---- 第六节农副产品收购
---- 第七节饮食服务
---- 第八节生产资料供应
-- 第三章粮食
---- 第一节粮食征购
---- 第二节粮食销售
---- 第三节粮食储运
-- 第四章物资
---- 第一节物资管理
---- 第二节物资供应与销售
-- 第五章对外贸易
---- 第一节收购加工
---- 第二节出口物资
---- 第三节基地建设
第八篇 经济管理
-- 第一章经济计划
---- 第一节计划种类
---- 第二节计划编制
---- 第三节计划检查与调整
-- 第二章统计
---- 第一节统计报表的种类
---- 第二节统计资料的编制
-- 第三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市场管理
---- 第二节企业登记
---- 第三节商标管理
---- 第四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四章物价
---- 第一节市场物价
---- 第二节物价调整
---- 第三节物价管理
-- 第五章标准计量
---- 第一节计量
---- 第二节标准化管理
第九篇 财政金融
-- 第一章地方财政
---- 第一节财政管理体制
---- 第二节财政收支
---- 第三节财务管理
---- 第四节财政监督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税制
---- 第二节税种、税率、税额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金融机构
---- 第二节金融管理
---- 第三节货币流通
---- 第四节信贷
---- 第五节储蓄
---- 第六节债券
-- 第四章保险
---- 第一节保险机构
---- 第二节保险种类
---- 第三节保险赔偿
第十篇 党派社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党的代表大会
---- 第三节党员
---- 第四节党的重要活动
---- 第五节宣传工作
---- 第六节纪律检查
---- 第七节统战工作
-- 第二章 国民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三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职工团体
---- 第二节农民团体
---- 第三节青少年团体
---- 第四节妇女团体
---- 第五节工商团体
---- 第六节学术团体
第十一篇 政事
-- 第一章人民政权的权力机关
---- 第一节人大常委会
----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地方政权机构
---- 第一节清末县衙
---- 第二节民国县公署、县政府
---- 第三节伪满县公署
---- 第四节县人民政府
---- 第五节基层政权
-- 第三章人民政协
---- 第一节历届政协会议
---- 第二节政协工作
第十二篇 公安、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公安机构
---- 第二书社会治安
---- 第三节户籍管理
---- 第四节消防
---- 第五节监狱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检察机构
---- 第二节检察工作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审判机构
---- 第二节案件审判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司法行政机构
---- 第二节司法行政工作
第十三篇 民政
-- 第一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福利厂、店
---- 第二节敬老院
-- 第二章社会救济
---- 第一节救灾
---- 第二节扶贫、救济
-- 第三章优抚安置
---- 第一节优抚
---- 第二节安置
---- 第三节拥军优属
---- 第四节革命烈士褒扬
-- 第四章其他民政
---- 第一节支援前线
---- 第二节婚姻登记
---- 第三节殡葬管理
---- 第四节移民安置
---- 第五节信访
-- 第五章外事、侨务
---- 第一节侨务
---- 第二节外事
第十四篇 劳动人事
-- 第一章劳动
---- 第一节劳动管理
---- 第二节劳动保护
---- 第三节劳动保险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职官
---- 第二节编制管理
---- 第三节人事管理
-- 第三章工资福利
---- 第一节工资
---- 第二节福利
第十五篇 军 事
-- 第一章兵役制度
---- 第一节招募
---- 第二节志愿
---- 第三节义务
-- 第二章驻军
---- 第一节解放前驻军
---- 第二节解放后驻军
-- 第三章武装
---- 第一节解放前的地方武装
---- 第二节人民武装
---- 第三节民兵
-- 第四章兵事、战备
---- 第一节兵事
---- 第二节战备
第十六篇 教 育
-- 第一章各类教育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学前教育
---- 第三节小学教育
---- 第四节中学教育
---- 第五节师范教育
---- 第六节成人教育
---- 第七节少数民族教育
---- 第八节特种教育
---- 第九节其他教育
-- 第二章教师与教学
---- 第一节教师队伍
---- 第二节教学
-- 第三章教育行政
---- 第一节经费
---- 第二节设施
第十七篇 科 技
-- 第一章科技组织
---- 第一节科技机构
---- 第二节科技队伍
-- 第二章科技活动
---- 第一节科学实验及新产品研制
---- 第二节科学普及与交流
---- 第三节科技引进
-- 第三章科技成果及推广应用
---- 第一节科技成果
---- 第二节推广应用
-- 第四章气象
---- 第一节气象网点
---- 第二节气象观测及预报
---- 第三节农业气象
第十八篇 文 化
-- 第一章文化艺术
---- 第一节文化设施
---- 第二节图书阅览
---- 第三节图书发行
---- 第四节电影放映
---- 第五节文学创作
---- 第六节美术、摄影、书法
---- 第七节音乐、舞蹈
---- 第八节民间文艺
-- 第二章新闻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视
---- 第三节报刊
-- 第三章文物古迹
---- 第一节文物
---- 第二节古迹
-- 第四章档案
---- 第一节档案征集与管理
---- 第二节档案史料编研
---- 第三节档案利用
第十九篇 卫 生
-- 第一章 医疗
---- 第一节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二节医疗设施
---- 第三节医疗制度
-- 第二章医术
---- 第一节中医
---- 第二节西医
----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 第三章医药管理
---- 第一节药政管理
---- 第二节药品检验
---- 第三节药品管理
-- 第四章预防、保健
---- 第一节卫生防疫
---- 第二节地方病防治
---- 第三节妇幼保健
---- 第四节爱国卫生
第二十篇 体 育
-- 第一章体育设施
---- 第一节场地
---- 第二节器械
-- 第二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第二节社会体育
---- 第三节少数民族体育
-- 第三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竞赛活动
---- 第二节竞赛成绩
-- 第四章运动员培训与输送
---- 第一节培训
---- 第二节输送
第二十一篇 社会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历代人口
---- 第二节人口构成
----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
---- 第四节计划生育
-- 第二章 民族
---- 第二节少数民族
-- 第三章风俗习惯
---- 第一节服饰
---- 第二节饮食
---- 第三节居住
---- 第四节婚姻、家庭
---- 第五节丧葬
---- 第六节禁忌
---- 第七节时令节日
-- 第四章社会陋习
---- 第一节封建迷信
---- 第二节缠足
---- 第三节妓院
---- 第四节吸毒
---- 第五节赌博
-- 第五章社会风尚
---- 第一节喜事新办
---- 第二节尊老爱幼
---- 第三节拾金不昧
---- 第四节互助友爱
---- 第五节舍己救人
-- 第六章方言谣谚
---- 第一节方言
---- 第二节谚语
---- 第三节歇后语
-- 第七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农民生活
---- 第二节职工生活
-- 第八章宗教、庙宇
---- 第一节宗教
---- 第二节寺庙与庙会
-- 第九章奇闻轶事
---- 第一节奇闻传说
---- 第二节轶事拾锦
-- 第十章重大事故
---- 第一节交通事故
---- 第二节重大火灾
---- 第三节生产事故
---- 第四节食物中毒事故
---- 第五节重大医疗事故
第二十二篇 人 物
-- 第一章人物传略
---- 于清
---- 许亨植
---- 盖国英
---- 宋恩珍
---- 金基铉
---- 韩宽淑
---- 齐光彩
---- 史国范
---- 于化鹏
---- 刘绪宗
-- 第二章人物表录
---- 第一节革命烈士
---- 第二节模范人物
---- 第三节知名人士
附 录
-- 一、重要文献辑存
-- 二、重要文献与资料汇编要目
-- 三、庆安县各部门专业志索引
-- 四、《庆安县志》编修始末
-- 五、协助编修《庆安县志》的有关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