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水利志

湖州市水利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湖州市的水利建设、水利管理、防灾抗灾、水政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3

出版时间: 1995年09月

目录

封面
湖州市水利志
湖州市江河水利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及编纂人员名单
图片
-- 黎沛虹题词
-- 闫仁书题词
-- 钟世杰题词
-- 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视察湖州水利
-- 国务委员陈俊生视察湖州环湖大堤
-- 水利部部长钮茂生、浙江省副省长刘锡荣视察湖州水利
-- 安吉县赋石水库
-- 安吉县老石坎水库
-- 德清县对河口水库
-- 长兴县二界岭水库
-- 市区红旗水库
-- 德清县石颐寺水库
-- 赋石水库电站
-- 孝丰水电站
--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现场
-- 古代水利工程——(頔)塘
-- 德清县境西险大塘
-- 湖州环太湖大堤
-- 东苕溪导流东大堤培修加固
-- 太湖淡港大钱闸
-- 东苕溪德清大闸
-- 湖州城北大闸
-- 湖州市郊郭西湾电力排涝站
-- 德清县城南电力排涝站
-- 德清县莫干山乡茶园喷灌
-- 湖州市区常路乡混凝土防渗渠道
-- 安吉县赋石水库渠道渡槽工程
-- 市水利水电设计院电子计算机室
-- 湖州市水利农机局办公大楼
-- 新建的综合大楼——水利大厦
-- 水利企业湖州常路纺织机械厂
-- 市属水利企业湖州特种电梯厂卷扬机车间
-- 杨坟坞水库综合养殖(育珠)
-- 《湖州市水利志》终审会合影
-- 《湖州市水利志》编委会委员合影
-- 湖州市地貌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章水系与水资源
-- 第一节苕溪水系
---- 一、东苕溪
---- 二、西苕溪
-- 第二节长兴水系
---- 一、泗安溪
---- 二、合溪
---- 三、乌溪
-- 第三节平原水系
---- 一、河道
---- 二、湖泊
-- 第四节太湖与溇港
---- 一、太湖
---- 二、溇港
-- 第五节水资源
---- 一、水量
---- 二、水能
---- 三、水质
第二章水旱灾害
-- 第一节历代灾情
---- 一、洪涝
---- 二、干旱
---- 三、风、雹、雪灾
-- 第二节灾害特征
---- 一、灾害频率
---- 二、灾害季节
---- 三、连发灾情
-- 第三节灾害成因
---- 一、气候因素
---- 二、地理因素
---- 三、人为因素
第三章东西苕溪治理
-- 第一节大型水库工程
---- 一、对河口水库
---- 二、老石坎水库
---- 三、赋石水库
-- 第二节西苕溪干流工程
---- 一、河道
---- 二、堤防
---- 三、水闸
-- 第三节东苕溪导流工程
---- 一、河道
---- 二、堤坊
---- 三、水闸
-- 第四节西险大塘和险塘
---- 一、西险大塘
---- 二、险塘
-- 第五节太湖溇港工程
---- 一、溇港浚治
---- 二、溇闸建设
第四章山丘区治理
-- 第一节蓄水工程
---- 一、中型水库
---- 二、小(一)型水库
---- 三、小(二)型水库
---- 四、山塘
-- 第二节引水工程
---- 一、大型堰坝
---- 二、中型堰坝
---- 三、其他引水工程
-- 第三节提水工程
---- 一、机械提灌
---- 二、电力提灌
---- 三、水轮泵站
---- 四、喷灌
-- 第四节水电工程
---- 一、装机1000千瓦以上电站
---- 二、装机100千瓦至1000千瓦电站
-- 第五节水土保持工程
---- 一、水土流失概况
---- 三、治理过程
---- 三、治理措施
---- 四、水土保持试验站
-- 第六节防洪埂工程
---- 一、发展概况
---- 二、主要防洪埂
-- 第七节小流域治理
---- 一、浑泥港流域
---- 二、湘溪流域
---- 三、埭溪流域
第五章平原区治理
-- 第一节圩(蚪)工程
---- 一、加固圩、(蚪)堤
---- 二、堵截“蓑衣漏”
---- 三、联圩并(蚪)
---- 四、砌(抛)石护岸
-- 第二节河道工程
---- 一、主要河道
---- 二、城镇河道
---- 三、乡村河浜
-- 第三节机电排灌
---- 一、机械排灌
---- 二、电力排灌
-- 第四节 田间工程
---- 一、渠道
---- 二、涵闸
---- 三、园田化
第六章防汛防旱
-- 第一节组织领导
---- 一、指挥机构
---- 二、防汛检查
---- 三、责任制度
-- 第二节汛情测报
---- 一、天气预报
---- 二、水文情报
---- 三、水文预报
-- 第三节设防与调度
---- 一、防洪方案
---- 二、运用调度
-- 第四节城市防洪
---- 一、防洪组织
---- 二、防洪工程
---- 三、防洪责任
-- 第五节经费物资
---- 一、防汛经费
---- 二、防汛物资
-- 第六节抗灾纪实
---- 一、抗洪涝
---- 二、抗干旱
---- 三、抗风雹
第七章基础工作
-- 第一节水文
---- 一、站网
---- 二、测验
---- 三、实验
---- 四、资料整编
-- 第二节勘测规划
---- 一、华东地区级
---- 二、省级
---- 三、市(地)级
-- 第三节科技、教育
---- 一、科技队伍
---- 二、技术培训
---- 三、水利学校
---- 四、水利学会
---- 五、科研成果
-- 第四节档案
---- 一、建立档案
---- 二、档案整理
---- 三、管理利用
第八章水利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一、市(地)、县级机构
---- 二、乡、镇级机构
---- 三、大中型工程
---- 四、其他工程
-- 第二节工程管理
---- 一、管理制度
---- 二、河道清障
---- 三、制止毁堤
---- 四、白蚁防治
-- 第三节机电管理
---- 一、管理组织
---- 二、管理制度
---- 三、设备改造维修
-- 第四节用水管理
---- 一、管理制度
---- 二、征收水费
---- 三、排灌试验
-- 第五节综合经营
---- 一、市、县属水利企业
---- 二、乡(镇)水利企业
---- 三、水利工程企业
第九章水政
-- 第一节水利行政管理机构
---- 一、行政机构
---- 二、事业单位
---- 三、企业单位
-- 第二节水利管理改革
---- 一、加强管理
---- 二、贯彻“转轨变型”全面服务方针
---- 三、树立基础产业思想
-- 第三节贯彻《水法》
---- 一、宣传《水法》
---- 二、实施《水法》
-- 第四节治水政策
---- 一、移民安置
---- 二、劳动报酬
---- 三、工伤抚恤
---- 四、淹没损失补偿
-- 第五节治水人物
---- 一、人物传记
------ 沈攸之
------ 钳耳知命
------ 于(頔)
------ 钱镠
------ 苏轼
------ 吴潜
------ 严震直
------ 潘季驯
------ 姜铨
------ 沈梦兰
------ 徐端
------ 黄郛
------ 陈大毛
------ 邵法清
------ 胡瑞仁
------ 王鲁一
------ 王金才
------ 沈百先
------ 王大毛
------ 张瑞祥
---- 二、先进和模范单位及个人
---- 三、荣誉证书获得者
---- 四、因公殉职人员
大事记
附录
-- 一、重要资料选辑
-- 二、文告选存
-- 三、古代水利论述
-- 四、古代水利碑刻
-- 五、诗词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