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麻章区志

湛江市麻章区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存真求实地记述麻章区(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二、本志记事,上始于事物在本区的发端,下限于2004年底。遵循“略古详今” 的原则,详细记述新中国成立后,重点是被批准为县级市辖区后发生的事物。 三、概述为全志的总纲,大事记为脉络,按时间为序记述政区建置、自然环境、 城区建设、基础设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后 设附录。采用篇、章、节、目结构,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 以记事本末体。 四、志书体例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以文为主, 辅之图表、照片,以求图文并茂。 五、人物志记述对本区有重大影响者以及本籍人物在外地有重大影响者,分人 物传、人物录、人物表三部分,各以生年先后为序。按“生不立传”原则,在世者入 “人物录”;烈士以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入“人物表”。影响较大未入“人物志”者, 则在其他文中以事系人、人随事出。 六、郊区于1994年改称麻章区。为方便记事,内容(含表格)需冠名的,改称 前冠“郊区”,改称后及跨两个时段的冠“麻章区”。 七、记述历史年代、机构、官职、地名、人名等,均依当时称谓。每一自然段 首次出现的历史纪年括注公元纪年;新中国成立后用公元纪年。文中的“新中国”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书年代凡未注明世纪的均指20世纪。文中的“现”、“今”等系指 本志下限2004年。地名一律沿用历史或习惯称谓,必要时加注今名。 八、入志数据采用区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区统计局缺欠的,由主管部门或主办 单位提供正式数据。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记述历史上的计量时则用当时的计量单 位。 九、本志资料主要来源于区直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及镇等单位,市、区档案 馆和有关档案室及个人也提供部分资料。

内容时限: 0000-2004年底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编纂委员会
图片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建制政区
-- 第一章 建置区划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乡镇
---- 第一节 麻章镇
---- 第二节 湖光镇
---- 第三节 太平镇
第二篇 自然环境与资源
-- 第一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形与地质
---- 第二节 土壤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植被
---- 第五节 河流
---- 第六节 潮汐
-- 第二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动植物资源
---- 第四节 矿产资源
---- 第五节 旅游资源
-- 第三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台风和暴潮、雷暴
---- 第三节 低温阴雨、寒露风
---- 第四节 冰雹
第三篇 人口与计划生育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家庭人口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管理
---- 第三节 计生技术服务
---- 第四节 晚婚晚育与优生优育
---- 第五节 宣传教育与计生档案管理
第四篇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城区建设
---- 第三节 村镇建设
-- 第二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污染源
---- 第三节 环境监测
---- 第四节 预防与治理
---- 第五节 督查执法
第五篇 建筑与房地产
-- 第一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三节 建筑队伍
---- 第四节 建筑施工设备
---- 第五节 建筑施工管理
-- 第二章 房地产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经营
---- 第三节 公房建设
---- 第四节 圩镇住宅建设
---- 第五节 集资建房
---- 第六节 房地产管理
第六篇 交通 邮电
-- 第一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公路
---- 第三节 运输
-- 第二章 邮电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邮政业务
---- 第三节 电信业务
第七篇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发展概况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简述
---- 第二节 主要经济指标
---- 第三节 人民生活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产业结构
----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三节 社会劳动力结构
----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 第三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工业体制改革
---- 第三节 财税体制改革
---- 第四节 统计制度改革
---- 第五节 物价体制改革
---- 第六节 流通体制改革
第八篇 农业
-- 第一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粮食生产
---- 第四节 经济作物
---- 第五节 农业技术
---- 第六节 老区建设与扶贫工作
-- 第二章 林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森林资源
---- 第四节 林业生产
---- 第五节 全民义务植树
---- 第六节 “四旁”植树
---- 第七节 林政管理
---- 第八节 木材经营
-- 第三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畜禽饲养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 第四章 渔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海洋渔业
---- 第四节 淡水渔业
---- 第五节 渔港建设
---- 第六节 渔政渔港管理
---- 第七节 水产品加工
-- 第五章 农机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农机使用
---- 第四节 农机管理
-- 第六章 水利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引水、蓄水与灌溉
---- 第四节 防洪工程
---- 第五节 “三防”工作
---- 第六节 水利管理
---- 第七节 水利移民工作
第九篇 工业
-- 第一章 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工业发展沿革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麻章 经济开发试验区
-- 第二章 工业经济结构
---- 第一节 国有工业
---- 第二节 集体工业
---- 第三节 私营工业
---- 第四节 个体工业
---- 第五节 “三资”工业
-- 第三章 主要工业门类
---- 第一节 制糖工业
---- 第二节 制盐工业
---- 第三节 建材工业
---- 第四节 纺织工业
---- 第五节 食品工业
---- 第六节 饲料工业
---- 第七节 农海产品加工工业
---- 第八节 造纸印刷包装工业
---- 第九节 矿产加工工业
---- 第十节 机械设备工业
---- 第十一节 塑料制品工业
---- 第十二节 音像制品工业
---- 第十三节 木片及木板加工工业
---- 第十四节 造船工业
---- 第十五节 工艺美术品业
---- 第十六节 烟花炮竹制造业
-- 第四章 技术改造和名优产品开发
---- 第一节 技术改造
---- 第二节 名优产品开发
-- 第五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企业类型
---- 第三节 企业结构
---- 第四节 企业选介
第十篇 商业贸易
-- 第一章 商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商业类型
---- 第四节 基础设施
---- 第五节 商品营销
---- 第六节 重大商贸活动
-- 第二章 供销合作社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主要商品经营
---- 第三节 基层供销社简介
-- 第三章 粮油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粮油销售
---- 第三节 粮食仓储
-- 第四章 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引进资金与技术设备
---- 第四节 对外贸易
---- 第五节 区域经济技术协作
第十一篇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 第三节 物资管理
----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统计调查
---- 第三节 统计分析与统计资料汇编
---- 第四节 统计监督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价格调控
---- 第三节 价格监督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市场建设与管理
----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第四节 商标管理
---- 第五节 广告管理
----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七节 工商监察
---- 第八节 消费者委员会工作
---- 第九节 个体私营协会
-- 第五章 审计监督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国家审计
---- 第三节 国营企业审计
---- 第四节 经济责任审计
---- 第五节 社会审计
第十二篇 财税 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财政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五节 财政融资
---- 第六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
---- 第七节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分税制前税务简况
---- 第二节 国家税务
---- 第三节 地方税务
-- 第三章 银行
----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郊区营业所、办事处
---- 第二节 中国农业银行湛江麻章 支行
---- 第三节 中国工商银行麻霞路支行
---- 第四节 中国建设银行湛江麻章 支行
---- 第五节 中国银行湛江分行赤坎支行兴发分理处
---- 第六节 广东发展银行湛江麻章 支行
---- 第七节 湛江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麻章 支行
---- 第八节 麻章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 第九节 邮政储蓄
-- 第四章 处置农金会风险
---- 第一节 农金会机构与业务
---- 第二节 化解农金会风险
-- 第五章 保险
---- 第一节 保险机构
---- 第二节 保险业务
第十三篇 政党群众团体
-- 第一章 中共麻章 区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党组织建设与发展
----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党的基层组织与党员队伍
---- 第四节 区委工作机构
---- 第五节 区委重要决策
---- 第六节 组织工作
---- 第七节 宣传工作
---- 第八节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九节 统一战线工作
---- 第十节 纪律检查(监察)工作
---- 第十一节 直属机关党委
---- 第十二节 老干部工作
---- 第十三节 党校
---- 第十四节 信访工作
---- 第十五节 关工委
-- 第二章 民主党派麻章 区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民革麻章 支部
---- 第二节 农工党麻章 支部
---- 第三节 九三学社麻章 小组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总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地方组织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五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六节 残疾人联合会
---- 第七节 科学技术协会
第十四篇 人大 政府 政协
-- 第一章 区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区人大常委会
---- 第三节 议案办理
---- 第四节 出席全国、省人大代表名录
---- 第五节 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区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政务纪要
---- 第三节 依法行政
---- 第四节 外事工作
---- 第五节 档案管理与史志编纂
---- 第六节 反走私工作
---- 第七节 驻外地机构
---- 第八节 镇政府机构
-- 第三章 区政协
----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
---- 第二节 区政协常务委员会
---- 第三节 参政议政
---- 第四节 协助落实政策
---- 第五节 开展“三胞”联谊活动
---- 第六节 提案办复
---- 第七节 文史资料征集
第十五篇 政法
-- 第一章 概况
---- 第一节 政法委机构
---- 第二节 维护农村治安稳定
----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四节 建设规范化业务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刑事侦查
---- 第三节 经济犯罪侦查
---- 第四节 治安管理
---- 第五节 户政管理
---- 第六节 出入境和边防管理
---- 第七节 交通管理
---- 第八节 消防管理
---- 第九节 看守所管理
---- 第十节 公安科技
-- 第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检察
---- 第四节 渎职侵权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七节 举报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八节 执法监督
-- 第四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立案
---- 第三节 刑事审判
---- 第四节 民事审判
---- 第五节 经济审判
---- 第六节 行政审判
---- 第七节 告诉申诉与审判监督
---- 第八节 执法监督
---- 第九节 执行工作
-- 第五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 人民调解
---- 第四节 律师事务
---- 第五节 公证业务
---- 第六节 基层法律服务
第十六篇 军事 民政
-- 第一章 军事
---- 第一节 驻军
---- 第二节 区人民武装部
---- 第三节 兵役工作
---- 第四节 民兵工作
---- 第五节 人民防空
---- 第六节 军民共建活动
---- 第七节 国防动员
---- 第八节 重要战事
---- 第九节 赵震东起义与支援解放海南岛
-- 第二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赈灾救济
---- 第三节 拥军优抚
---- 第四节 社会福利
---- 第五节 婚姻登记管理
---- 第六节 殡葬管理
第十七篇 人事 劳动 社会保险
-- 第一章 人事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编制管理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第四节 干部培训与职称评聘
---- 第五节 工资制度改革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
---- 第三节 劳动保护
---- 第四节 工资福利
---- 第五节 劳动监察与仲裁
-- 第三章 社会保险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社会保险险种
第十八篇 教育 科技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初中教育
---- 第五节 高中教育
---- 第六节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第七节 成人教育与业余教育
---- 第八节 招生考试
---- 第九节 教师队伍
---- 第十节 教育投入
---- 第十一节 教学研究
---- 第十二节 教育体制改革
---- 第十三节 驻区学校简介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技管理
---- 第四节 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
---- 第五节 科技知识宣传与普及
---- 第六节 科技交流与协作
---- 第七节 专利工作
---- 第八节 地震工作
第十九篇 文化 体育 医疗 卫生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文化团体
---- 第三节 群众文化
---- 第四节 文艺创作
---- 第五节 文化市场与管理
---- 第六节 广播 电视 电影
---- 第七节 报刊 印刷
---- 第八节 文物古迹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四节 竞技体育
---- 第五节 人才培训与输送
---- 第六节 体育场地
-- 第三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医疗卫生队伍
---- 第三节 医疗技术
---- 第四节 医疗保健
---- 第五节 卫生防疫
---- 第六节 医疗卫生经费与设备
---- 第七节 医疗卫生管理
---- 第八节 爱国卫生
第二十篇 习俗 方言
-- 第一章 民俗
---- 第一节 生产习俗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第三节 生育习俗
---- 第四节 婚嫁习俗
---- 第五节 寿庆习俗
---- 第六节 丧葬习俗
-- 第二章 民间歌谣
---- 第一节 东海嫁选录
---- 第二节 雷歌选录
---- 第三节 咸水歌选录
---- 第四节 童谣选录
-- 第三章 方言
---- 第一节 雷州话
---- 第二节 白话
第二十一篇 驻区单位简介
-- 第一章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科研工作
---- 第三节 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 第二章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主要科研成果
-- 第三章 广东湖光农场
---- 第一节 建场沿革
---- 第二节 生产经营
-- 第四章 湛江市湖光岩风景区管理局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生产经营
---- 第三节 旅游服务
-- 第五章 湛江金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北鹿南养与品种改良
---- 第三节 鹿产品开发加工与经营效益
-- 第六章 湛江市果牧场
---- 第一节 建场沿革
---- 第二节 生产经营
-- 第七章 湛江市东坡荔园度假村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旅游景观
-- 第八章 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 第九章 湛江市蓖麻蚕科学研究所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主要科研成果
第二十二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第二章 人物录
-- 第三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革命烈士名表
---- 第二节 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名表
第二十三篇 附录(文件选辑)
编后记
表格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