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一种社会事业。它的整个过程是培养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新生一代。人类的知识、技能、经验与思想、道德、文化的继承和传递、革新和扬弃,都必须靠教育来完成。
内容时限:
1900-1983
目录
封面
随县教育志
题词
图片
--
随县中小学分布图
--
随县群众建校示意图
--
随县教育局教育工会大门
--
随县函授站荣获先进单位锦旗
--
1938年办于随县长岗店熊氏祠之第五站区抗日游击军政干部训练班原址
--
江汉公学(1948年办于随县洪山双河张家湾)
--
出席1981年随县托儿会议代表
--
1983年随县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
--
随县实验学校教学大楼
--
随县厉山镇学校
--
建于1905年之随州高等小学堂楼房
--
随县教育战线十面红旗之一的洪山小学
--
洪山小学定期为学生检查身体
--
省、地、县防疫站、教育局为洪山小学配置的“双人连席课桌椅”
--
随县一中鸟瞰
--
建于1936年之私立烈山中学校舍现随县一中之一角
--
随县师范学校
--
随县第二中学
--
随县一中部分教学大楼
--
庹家新阳中学油林
--
厉山镇学校校办工厂印刷车间
--
厉山镇学校校办工厂修理车间
--
1980年随县群众建校之一瞥
--
万和青苔中学
--
安居车岗中学
--
淅河金屯中学
--
尚市中学
序言
目录
第一章 教育大事记
第二章 教育概述
第三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教育行政组织
----
附1 清末民国时期随县教育行政负责人一览表
----
附2 1949—1983年随县教育行政负责人一览表
--
第二节 教学辅导机构
----
一、随县中小学教学教材研究室
----
二、随县教师函授站
------
附 1982年函授学员、一般教师教材过关考试成绩比较表
--
第三节 教育经费
----
一、清末教育经费
----
二、民国教育经费
----
三、建国以来教育经费
------
附1 1949—1983年国家下拨全县教育经费统计表
------
附2 不同时期中小学生人平所需经费比较表
第四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待遇及地位
--
第二节 教学
----
一、备课
----
二、上课
----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
第三节 班主任
----
附1 1949—1983年随县冲小学教职工统计表
----
附2 随县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一览表
----
附3 随县中小学专任教师教龄一览表
----
附4 教龄三十年以上的教师名单
----
附5 1957年随县出席省先进教育工作者代表会代表
----
附6 1965年随县出席省半农(工)半读教育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附7 1979年随县教育战线红旗单位、标兵名单
----
附8 1979年随县荣获省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光荣称号的名单
第五章 苏区教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小学
--
第三节 中学
--
第四节 干部学校
----
一、军政干部训练班
----
二、革命干部学校
第六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全县幼儿教育概况
----
附 1981年托幼教育统计表
--
第二节 县幼儿园
----
一、县直第一幼儿园
----
二、县幼儿园
第七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新式小学
----
一、清末小学堂
----
二、民国时期小学校
----
三、建国后的小学
------
附1 清末民国时期小学统计表
------
附2 建国后小学发展概况统计表
第八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中学
----
一、教会初级中学
----
二、私立初级中学
----
三、县立中学
----
四、省立高级中学
--
第二节 建国后的中学
----
一、公办初级中学
------
附 1982年全县县直、公社重点初中统计表
----
二、民办初级中学
----
三、公办高级中学
----
四、五七高中
----
五、耕(工)读中学
------
附1 1949—1983年中学所数统计表
------
附2 1949—1983年中学学生数统计表
第九章 师范教育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韵师范学校
----
一、师范传习所
----
二、简易师范学校(班)
----
三、省立师范学校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师范学校
----
一、初师班
----
二、短师班
----
三、简易综合师范学校
----
四、师范学校
第十章 职业教育
--
第一节 建国前的职业学校
----
一、初等实业学堂
----
二、乙种实业学校
----
三、农科职业学校(班)
--
第二节 建国后的职业学校
----
一、职业学校
----
二、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
三、农业机械学校
----
四、农电技工学校
----
五、卫生学校
----
六、农副土特产贸易学校
----
七、银行干部学校
第十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成人教育
--
第二节 建国后的成人教育
----
一、扫盲
------
附 1956年随县出席省扫盲积极分子会代表
----
二、职工业余识字班
----
三、干部职工业余文化补习学校
----
四、市民业余文化学习班
----
五、电视大学
第十二章 勤工俭学
--
附:厉山镇学校校办工厂勤工俭学收入一览表
第十三章 校史选录
第十四章 输送人才
--
第一节 科举取士
--
第二节 清末民国大学生、留学生
----
附1 清末民国大学生统计表
----
附2 (一)清末留学生一览表
----
(二)民国留学生一览表
----
附3 清末民国留学生统计表
----
附4 清末民国留学生所学分科表
--
第三节 1949—1981年中小学招生、毕业、中学升大专统计表
第十五章 教育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杜文卿
----
毛绪恺
----
刘文渊
----
杨重熙
----
吴敏
----
王本奎
--
第二节 人物表
第十六章 附录
--
第一节 重要文件辑录
--
第二节 1980年随县各级各类学校基本情况一览表
后记
勘误表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