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县志

廉江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廉江县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40-1987

出版时间: 1994年03月

目录

封面
廉江县志
图片
-- 人民政协廉江县委员会大院
-- 中共廉江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纪委大院
-- 中共廉江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大院
-- 廉城鸟瞰图
-- 廉江剧院
-- 廉江迎宾馆
-- 北京鸭基地
-- 廉江三黄鸡
-- 廉江县湿地松基地
-- 龙营围万亩虾塘
-- 鹤地水库风光
-- 石角桥
-- 河唇铁路站
-- 安铺港
-- 中南局书记陶铸(前中)视察廉江
-- 陈毅元帅(中)视察鹤地水库,亲手种下云杉,人们称之为“元帅柏”
-- 1961年2月郭沬若同志(前右)视察鹤地水库,为水库畔凉
-- 文坛巨匠郭沬若为鹤地水库和青年亭题诗
-- 1960年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左二)视察湛江,为青年运河题词:“雷州青年运河”
-- 邓小平同志为雷州青年运河题词手迹
-- 董必武同志为鹤地水库题诗
-- 1964年2月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左一)视察鹤地水库
-- 安铺镇委、镇政府
---- 安铺镇委镇政府办公大楼
---- 安铺无线电总厂
-- 廉江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 廉城城北市场(3层),占地7千平方米,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
---- 廉江县工商局办公大楼一角
---- 廉城工业品市场(3层)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 廉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 廉江县国土局
---- 国地局大楼
---- 该局曾获广东省国地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 县国土系统第三个“土地日”表彰大会
-- 廉江县劳动局
---- 劳动局大楼外景
---- 廉江县劳动局被评为广东省职工教育先进单位
---- 廉江县劳动局与外商合资的卓灵皮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 廉江县民政局
---- 廉江县平坦镇民政扶贫种养场面积共200多亩
---- 这是敬老院门楼
---- 这是办公楼外景
---- 吉水镇一等伤残军人杨顺兴承包荒山种果树走勤劳致富之路,由原来的困难户变为万元户
---- 粤闽联营新型竹器建材综合厂生产的“双喜”牌高级健身竹凉席系列产品
---- 这是保育室外景
---- 安铺镇敬老院投资50多万元,建筑面积1860平方米,有48个床位,收养了“五保”老人24人
---- 廉江县民政福利三墩养殖场占地面积70多亩,主要养殖对虾,年产值可达500万元
-- 廉江县邮电局
---- 无线寻呼机房
---- 程控交换机房
---- 数字微波塔
---- 邮电大楼外景
-- 湛江市幼儿师范学校
---- 附图
-- 廉江县综合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 校园一角
---- 宿舍楼
---- 该校广播操比赛场面
-- 廉江中学
---- 附图
-- 廉江县第二中学
---- 廉江县第二中学科学楼
---- 部分奖状奖旗
---- 廉江县第二中学运动场
-- 廉江县第三中学
---- 学校外貌一瞥
---- 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管理、秩序井然
---- 教师宿舍楼
---- 科学楼
-- 廉江县安铺中学
---- 安铺中学校门
---- 学生课外活动
---- 语音室
-- 谦江县河堤缫丝厂
---- 廉江县河堤缫丝厂外景
---- 缫丝产品
-- 安铺中心小学
---- 校园一角
---- 该校自编自导的“育花舞”曾被评为湛江市中小学紫荆花音乐、舞蹈文艺汇演一等奖
---- 少工委奖授的锦旗一面
-- 廉江县人民医院
---- CT检查室
---- 人民医院住院大楼
---- 碎石室
-- 廉江县中医院
---- X光透视室
---- 中医院门诊大楼
---- 中医院手术室
-- 廉江县妇幼保健所
---- 廉江县妇幼保健所外景
---- 儿科义诊一角
---- 环境优雅的廉江妇幼保健所
-- 中国工商银行廉江支行
---- 中国工商银行廉江支行办公大楼
---- 中国工商银行廉江支行营业厅
---- 廉江支行职工廖树湛被评为中国工商银行系统文明优质服务标兵
---- 廉江支行职工罗建春在全省业务技术比赛中获记帐第一名、珠算第二名
-- 广东省丝绸公司廉江县公司
---- 种桑基地
---- 蚕丝缫丝车间
---- 县丝绸公司办公大楼
---- 蚕丝加工成品
-- 廉江县机械厂
---- 廉江县机械厂厂区
---- 廉江机械厂生产的PCQ微电脑控制全自动花岗岩中切机
---- 研制花岗岩切割机生产车间一角
-- 廉江县城市开发(集团)公司
---- 公司办公大楼
---- 华侨新村一角
---- 新华街商品房一角
---- 公园内景
---- 北运市场商品房一角
-- 廉江县水泥厂
---- 县水泥厂厂房
---- 县水泥厂水泥产品
---- 县水泥厂化验室一角
---- 获奖证书、奖状
-- 广东省国营绿洲水泥厂
---- 该厂研制生产的早强型高铁硅酸盐水泥荣获广东省建材科技进步二等奖
---- 广东省国营绿洲水泥厂厂房全貌
---- 该厂厂长、高能工程师李士民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 该厂1982年、1985年先后荣获“广东省先进企业”称号
---- 广东省农垦局重奖李士民12万元人民币
-- 廉江县第二水泥厂
---- 厂房外貌
---- 化验室
---- 新建职工宿舍大楼
-- 廉江县河唇水泥厂
---- 廉江县河唇水泥厂区
---- 生产车间一角
---- 化验室一角
---- 成品车间一角
-- 湛江卷烟厂廉江分厂
---- 湛江卷烟厂廉江分厂厂区
---- 该厂卷烟车间一角
---- 该厂产品系列
-- 广东省国营雅塘糖厂
---- 雅砂牌一级白砂糖
---- 该厂获国家二级企业称号
---- 雅塘糖厂花园式厂区
---- 蔗渣碎粒板车间一角
----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日榨3200吨的压榨车间
-- 安铺瓷厂
---- 安铺瓷厂外景
---- 部、省授予荣誉证书
---- 工世美术瓷专柜陈列
---- 检验员在检查产品质量
-- 廉江县粤安瓷厂
---- 粤安瓷厂一角
---- 产品专柜陈列
---- 国家轻工部授于A字牌白色釉面砖为“全国轻工业优质产品证书”
---- 产品专柜陈列
-- 廉江县二轻安铺炮竹厂
---- 安铺炮竹厂外景
---- 荣誉证书
---- 产品系列
-- 廉江县红江农场
---- 产品证书、奖状
---- 余秋里视察红江橙园
---- 红江农场乡宾馆
---- 红江橙
-- 廉江县塘蓬造纸厂
---- 牛皮纸生产线
---- 廉江县塘蓬造纸厂厂区一角
-- 廉江县奥丽斯自行车厂
---- 产品轻便、美观、耐用
---- 该厂生产的自行车
-- 廉江县石岭旺盛印刷厂
---- 生产车间一角
---- 石岭旺盛印刷厂外景
---- 自动彩印机在印刷
-- 廉江县安铺復合肥厂
---- 国家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农业银行湛江市分行授予一级信用企业证书
---- 园林化厂区
---- 安铺复合肥厂外景
-- 廉江县科成復合肥厂
---- 农户使用“石丰”牌复合肥瓜果累满枝头
---- 检验员在检查复合肥质量
---- 科城复合肥厂外景
-- 廉江县青平炼钢厂
---- 廉江县青平炼钢厂一角
---- 炼钢炉一角
---- 生产的钢锭
-- 廉江县青平塑料厂
---- 青平塑料厂外景
---- 塑料厂产品
-- 廉江县青平迅昌塑料厂
---- 吹膜车间一角
-- 廉江县吉水电器发热管厂
---- 廉江县吉水电器发热管厂大楼外景
---- 电器生产车间
-- 廉江县廉宁铝制品实业有限公司
---- 廉宁铝制品实业有限公司厂房外景
---- 铝制品车间一角
---- 公司检验员在检查产品质量
-- 廉江县平坦塑料厂
---- 平坦塑料厂综合大楼
---- 部分塑料产品
---- 车间一角
-- 廉江县吉水香蕉果菜北运组
---- 廉江县吉水香蕉果菜北运组大楼
---- 获奖锦旗
---- 收购香蕉门市部一角
-- 廉江县平坦香蕉北运组
---- 平坦香蕉北运组收购部
---- 授奖锦旗
---- 平坦香蕉北运组大楼
---- 平坦北运组收购部分香蕉
-- 廉江县长山镇长兴花岗岩板材厂
---- 抛光车间一角
---- 切割车间一角
---- 该厂生产的各色优质花岗岩板材
---- 该厂属下的装修公司的样本工程
-- 廉江县黎明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 公司综合大楼
---- 公司仓库
-- 廉江县廉城药材商行
---- 廉城药材商行综合大楼
---- 廉城药材商行批发零售门市部
-- 廉江县永红被服厂
---- 永红被服厂奖状
-- 陈庭有中草药店
---- 产品系列和历年受奖荣誉证书
---- 病者赠送部分锦旗
---- 中草药店
-- 广东省廉江县云山保健食品厂
---- 包装车间一角
---- 产品烘干车间一角
---- 金丝果脯产品
-- 广东省廉江县雅塘轧钢厂
---- 轧钢车间一角
---- 产品系列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 附一:石城事略
-- 附二:旧志奇事录
第一编 地理
-- 第一章 建置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境域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县城
---- 第四节 区乡设置
------ 一、1949年以前的区乡设置
------ 二、1949年以后的区乡设置
---- 第五节 区乡(镇郊)简况
------ 一、石城区
------ 二、新民区
------ 三、吉水区
------ 四、河唇区
------ 五、石角区
------ 六、良垌区
------ 七、平坦区
------ 八、新华区
------ 九、横山区
------ 十、河堤区
------ 十一、营仔区
------ 十二、青平区
------ 十三、车板区
------ 十四、高桥区
------ 十五、石岭区
------ 十六、龙湾区
------ 十七、雅塘区
------ 十八、石颈区
------ 十九、长山区
------ 二十、塘蓬区
------ 二十一、和寮区
------ 二十二、安铺镇郊
------ 二十三、廉城镇郊
-- 第二章 自然概貌
---- 第一节 地质
------ 一、地层
------ 二、岩石
------ 三、构造
---- 第二节 地势
------ 一、地势概貌
------ 二、山脉
---- 第三节 水文
------ 一、主要河流
------ 二、潮汐
---- 第四节 气候
------ 一、气候特征
------ 二、四季变化
------ 三、气温
------ 四、雨量
------ 五、日照
------ 六、霜期
------ 七、天气谚语
---- 第五节 灾害性天气
------ 一、烂秧天气
------ 二、干旱
------ 三、暴雨洪涝
------ 四、台风
------ 五、冰雹
------ 六、龙卷风
---- 第六节 地震
------ 一、廉江——信宜断裂
------ 二、地震记录
-- 第三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一、水旱田
------ 二、旱坡地
------ 三、自然土
---- 第二节 滩涂资源
---- 第三节 生物资源
------ 一、植物
------ 二、动物
---- 第四节 水资源
---- 第五节 矿产资源
------ 一、非金属矿产
------ 二、金属矿产
---- 第六节 旅游资源
------ 附一:旧志八景 罗州四景
------ 附二:考定八景
-- 第四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 一、水污染
------ 二、大气污染
------ 三、噪声污染
------ 四、生态破坏
---- 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
------ 一、废水废气废渣治理
------ 二、控制新污染源
------ 三、调节农业生态平衡
-- 第五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状况
------ 一、人口迁徙
------ 二、人口变化
------ 三、人口分布
------ 四、姓氏
---- 第二节 人口结构
------ 一、民族
------ 二、年龄结构
------ 三、文化结构
------ 四、劳力负担
------ 五、职业结构
------ 六、家庭结构与婚烟状况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一、宣传教育
------ 二、节育措施
------ 三、技术队伍
------ 四、优生优育
------ 五、节育政策
第二编 经济
-- 第一章 经济制度变革
---- 第一节 减租减息
------ 一、减租
------ 二、减息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一、土改前土地占有状况
------ 二、土地分配
---- 第三节 三大社会主义改造
------ 一、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二、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节 人民公社
------ 一、人民公社化运动
------ 二、公社体制演变
---- 第五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一、农业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
------ 二、稳定山林权,推行林业生产责任制
------ 三、果场与农民联营
-- 第二章 农业
---- 第一节 主要农作物分布及产量
------ 一、分布
------ 二、产量
----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措施
------ 一、耕作制度改革
------ 二、种子推广
------ 三、植物保护
------ 四、土壤改良
---- 第三节 农业机具
------ 一、耕耙机具
------ 二、排灌机具
------ 三、治虫器械
------ 四、脱粒机具
------ 五、农用运输工具
---- 第四节 土特产
------ 一、红烟
------ 二、蒜头
------ 三、生姜
------ 四、蚕桑
------ 五、茶叶
------ 六、黄红麻
-- 第三章 林果业
---- 第一节 林业
------ 一、林业资源
------ 二、造林绿化
------ 三、山林保护
---- 第二节 水果
------ 一、柑橙
------ 二、香蕉
------ 三、其他果类
---- 第三节 古树名木
------ 银背胭脂
------ 山高棚见血封喉
------ 小王桐见血封喉
------ 凤飞古松
------ 珍稀古树-缅茄
------ 古榕
------ 乡土树种南亚松
------ 古杧果树
------ 高桥红树林
-- 第四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利建设工程
------ 一、蓄水工程
------ 二、引水工程
------ 三、提水工程
---- 第二节 防洪治涝
------ 一、江海堤围防洪
------ 二、大型水库防洪
------ 三、整治河道排洪
------ 四、开沟电排治涝
------ 五、水土流失控制
---- 第三节 水利管理
------ 一、体制管理
------ 二、机构管理
------ 三、用水管理
------ 四、水费管理
---- 第四节 防汛、防旱、防风工作
------ 一、防洪、抗洪
------ 二、防旱、抗旱
------ 三、防台风、抗暴潮
-- 第五章 畜牧
---- 第一节 畜禽饲养
------ 一、家畜饲养
------ 二、家禽饲养
------ 三、其他品类饲养
---- 第二节 疫病防治
------ 一、畜禽疫病
------ 二、防治措施
-- 第六章 渔业
---- 第一节 水产资源
------ 一、水面分布
------ 二、水产品资源
------ 三、海洋浮游生物资源
---- 第二节 养殖
------ 一、淡水养殖
------ 二、海水养殖
---- 第三节 捕捞
------ 一、淡水捕捞
------ 二、海洋捕捞
---- 第四节 渔政
-- 第七章 农垦
---- 第一节 机构演变
---- 第二节 场厂简介
------ 一、农场
------ 二、农垦系统工业企业
---- 第三节 主要作物生产及加工
------ 一、橡胶
------ 二、柑橙
------ 三、茶叶
---- 第四节 经营管理
------ 一、管理制度
------ 二、管理方式
-- 第八章 工业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一、国营工业
------ 二、二轻工业
------ 三、乡镇工业
------ 四、城镇工业
------ 五、部门工业
---- 第二节 工业门类
------ 一、食品工业
------ 二、制糖工业
------ 三、制烟工业
------ 四、金属制品业
------ 五、建材工业
------ 六、纺织工业
------ 七、机械工业
------ 八、电子工业
------ 九、印刷、造纸及纸制品工业
------ 十、工艺美术工业
------ 十一、缝纫、制革工业
------ 十二、化学工业
------ 十三、盐业
------ 十四、玻璃、眼镜制品业
------ 附:已停办工业
---- 第三节 名产选介
-- 第九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一、队伍发展
------ 二、施工设备
---- 第二节 设计施工
------ 一、建筑设计
------ 二、建筑技术
---- 第三节 建筑材料
---- 第四节 主要建筑企业
-- 第十章 陶瓷
---- 第一节 陶器
---- 第二节 瓷器
---- 第三节 获奖产品
-- 第十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一、公路建设
------ 二、公路养护
------ 三、汽车运输
------ 四、公路交通管理
---- 第二节 铁路
------ 一、境内铁路
------ 二、铁路运输
---- 第三节 水路
------ 一、航道
------ 二、水运
------ 三、航标
---- 第四节 桥梁
------ 一、公路桥
------ 二、铁路桥
------ 三、村镇自办桥梁
------ 附:渡口
---- 第五节 民间车轿
------ 一、轿
------ 二、车
---- 第六节 搬运装卸
-- 第十二章 邮电
---- 第一节 邮政
------ 一、驿站、塘铺
------ 二、邮电局
------ 三、邮政网络
------ 四、邮政交换量
------ 五、报刊发行
------ 六、邮电运转频次与时限
---- 第二节 电信
------ 一、电报
------ 二、电话
-- 第十三章 能源
---- 第一节 电力
------ 一、电力生产
------ 二、电力供应
------ 三、用电管理
---- 第二节 煤炭、石油供应
------ 一、煤炭
------ 二、燃油
---- 第三节 柴草利用
---- 第四节 沼气利用
-- 第十四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城镇建设
------ 一、廉城镇
------ 二、安铺镇
---- 第二节 乡村建设
------ 一、圩镇建设
------ 二、农村建设
----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 一、规划
------ 二、公产房管理
------ 三、私房改造
------ 四、土地管理
-- 第十五章 财政税收
---- 第一节 财政税收体制
------ 一、财政管理体制
------ 二、税收管理体制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一、农业税
------ 二、公粮
------ 三、工商税
------ 四、盐税
------ 五、企业及其它类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务管理与监督
------ 一、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 二、文教卫生事业费管理
------ 三、农业财务管理
------ 四、企业财务管理
------ 五、财政监督
-- 第十六章 金融
---- 第一节 贷币流通
------ 一、货币
------ 二、货币比值
------ 三、货币投放
---- 第二节 信贷
------ 一、农业贷款
------ 二、工商信贷
------ 三、乡镇企业贷款
---- 第三节 储蓄
---- 第四节 债券
---- 第五节 保险
-- 第十七章 商业贸易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一、国营商业
------ 二、供销合作商业
------ 三、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商业
------ 四、个体商业
---- 第二节 农副产品收购
------ 一、粮油收购
------ 二、土畜产品收购
------ 三、土杂产品收购
------ 四、食糖收购
------ 五、果品及菜椒、胡椒收购
------ 六、烟、麻收购
---- 第三节 商品供应及销售
------ 一、粮油供应
------ 二、棉布供应
------ 三、建筑材料供应
------ 四、农用物资供应
------ 五、生活消费品销售
---- 第四节 服务行业
---- 第五节 对外贸易
------ 一、出口
------ 二、进口
-- 第十八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
------ 一、集市
------ 二、集市贸易管理
------ 三、企业登记管理
------ 四、合同、商标和广告管理
---- 第二节 物价
------ 一、物价管理
------ 二、产品交换比价变化及交换比价指数
---- 第三节 计量
------ 一、度量衡演变
------ 二、计量管理
------ 三、计量器具生产
第三编 政治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廉江地方组织
---- 第一节 党的建立和地下斗争
---- 第二节 中共廉江县委员会
------ 一、机构演变
------ 二、历届负责人
------ 三、县委工作机构
---- 第三节 党的基层组织
------ 一、基层党委
------ 二、支部
---- 第四节 党员状况
------ 一、党员人数
------ 二、党员分布
------ 三、党员教育
---- 第五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六节 纪律检查工作
------ 一、机构设置
------ 二、纪律检查
------ 三、甄别平反与落实政策
---- 第七节 统一战线工作
------ 一、工商业者工作
------ 二、侨务和“三胞”工作
------ 三、宗教工作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廉江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演变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附: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廉江地方组织
-- 第三章 民国政权
---- 第一节 廉江县政府
---- 第二节 基层政权
---- 第三节 民国参议会
------ 一、县参议会演变
------ 二、县参议员选举
---- 第四节 民国警政
-- 第四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二节 基层人民政府
-- 第五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普选和人民代表的产生
---- 第三节 历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六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
---- 第二节 机构设置
---- 第三节 历届领导人
-- 第七章 司法和社会治安
---- 第一节 普及法律常识
---- 第二节 刑事案件的审理和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案件的审理和检察
---- 第四节 民事纠纷的调解和处理
------ 一、人民调解组织
------ 二、民事纠纷调解
---- 第五节 公证、律师
---- 第六节 社会治安
------ 一、禁赌、禁毒
------ 二、取缔反动会道门
------ 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 四、清匪镇反
------ 五、治安管理
---- 第七节 消防
-- 第八章 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
----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廉江地方组织
------ 一、组织状况
------ 二、主要活动
---- 第二节 工人组织
------ 一、组织沿革
------ 二、工人队伍及基层工会组织
------ 三、历次工人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农民组织
------ 一、廉江县农民协会
------ 二、廉江县农会筹备委员会
------ 三、廉江县贫下中农协会
------ 四、廉江县农会
----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
------ 一、青年会(社)
------ 二、共产主义青年团
------ 三、少先队
---- 第五节 妇女组织
------ 一、妇女解放协会
------ 二、妇女联合会
------ 三、历次妇女代表会
------ 四、区(乡)妇女组织设置
---- 第六节 工商组织
------ 一、商会
------ 二、工商联合会
---- 第七节 华侨团体
-- 第九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干部编制
---- 第二节 干部来源与结构
------ 一、干部来源
------ 二、干部结构
---- 第三节 培训、考核、奖惩
------ 一、培训
------ 二、考核与奖惩
---- 第四节 工资与福利
------ 一、供给制
------ 二、工资制
------ 三、离休
------ 四、退休、退职
第四编 军事
-- 第一章 兵役
---- 第一节 募兵制
---- 第二节 征兵制
----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 第五节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
---- 第六节 预备役
-- 第二章 驻军
---- 第一节 军阀部队
---- 第二节 民国部队
------ 附:国民党政府军“清乡”、“扫荡”暴行录
---- 第三节 人民军队
------ 附一:日、汪伪部队
------ 附二:日、汪伪军暴行录
-- 第三章 战事
---- 第一节 南方军阀龙西军混战
---- 第二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
----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
---- 第五节 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廉城大围歼之役
-- 第四章 民兵
---- 第一节 民兵组织
------ 一、组织机构
------ 二、组织发展
---- 第二节 训练与教育
------ 一、训练
------ 二、教育
---- 第三节 民兵活动
------ 一、支援解放海南岛
------ 二、参加水利建设
------ 三、发展农业开发事业
------ 四、剿匪反特、维护社会治安
---- 第四节 人民防空
---- 第五节 安铺民兵武装基干连
第五编 文化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一、发展概况
------ 二、廉江县幼儿园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一、普通小学
------ 二、耕读小学
------ 三、部分小学简介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一、普通中学
------ 二、部分中学简介
------ 三、农业中学
---- 第四节 中等专业教育
------ 一、廉江师范学校
------ 二、廉江县农业技术学校
------ 三、廉江县卫生学校
------ 四、廉江县劳动大学
---- 第五节 职业教育
---- 第六节 成人教育
------ 一、职工业余学校教育
------ 二、农民业余学校教育
------ 三、函授、刊授、广播电视教育
---- 第七节 教师队伍
------ 一、发展概况
------ 二、教师培训
------ 三、工资待遇
---- 第八节 教育经费
-- 第二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研机构
------ 一、县级科研机构
------ 二、农科网络及科技推广
------ 三、厂办科研机构
------ 四、地震测报机构
------ 五、群众学术团体
---- 第二节 科技普及
------ 一、科普宣传
------ 二、科技咨询服务
------ 三、技术培训
---- 第三节 科学研究
------ 一、专业科研
------ 二、群众性科研活动
------ 三、获奖成果
-- 第三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文化设施与文艺团体
------ 一、文化设施
------ 二、文艺团体
---- 第二节 群众文艺
------ 一、文艺演出活动
------ 二、民间传统文艺
---- 第三节 著作
------ 一、民国时期著作名录
------ 二、建国以来的著作
-------- 附:清朝时期著作目录
-- 第四章 文物胜迹
---- 第一节 文物
------ 一、历史文物
------ 二、出土文物
------ 三、革命文物
---- 第二节 革命纪念地
------ 一、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纪念地
------ 二、抗日战争时期纪念地
------ 三、解放战争时期纪念地
---- 第三节 古迹
------ 一、古村落遗址
------ 二、古城址
------ 三、古建筑
------ 四、古窑址
---- 第四节 陵园墓碑
------ 一、古墓
------ 二、烈士墓碑
-- 第五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卫生机构
------ 一、建国前医疗卫生机构
------ 二、建国后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二节 卫生队伍及医疗设备
------ 一、卫生队伍
------ 二、医疗设备
---- 第三节 卫生经费
---- 第四节 防疫保健
------ 一、预防接种
------ 二、妇幼保健
------ 三、医疗制度
---- 第五节 除害灭病
------ 一、爱国卫生运动
------ 二、传染病、地方病防治
---- 第六节 安铺鼠疫
------ 一、发生原因
------ 二、流行情况
------ 三、防治经过
---- 第七节 民间名医
-- 第六章 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一、中、小学体育
------ 二、业余体校培训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一、职工体育
------ 二、农民体育
------ 三、老年人体育
---- 第三节 传统体育活动
------ 一、龙舟
------ 二、武术
------ 三、游泳
---- 第四节 体育竞赛
------ 一、运动会
------ 二、比赛成绩
---- 第五节 体育运动设施
------ 一、体育场
------ 二、灯光球场
------ 三、游泳池、跳水台
-- 第七章 新闻 广播 电视
---- 第一节 报刊
------ 一、建国前的报刊
------ 二、建国后的报刊
---- 第二节 广播电视
------ 一、广播站
------ 二、电视
-------- 吴世光烈士版画《文峰古堡》
-------- 吴世光烈士版画:《农妇》
-------- 吴世光烈士版画:《晨曦》
-------- 曹卞(八岁·广东)
-------- 邹永庚书法
-------- 曹卞书法
-------- 大铜鼓
-------- 石磭(石奔).砺石
-------- 清同治木匾:南海恩波
-------- 塘蓬双峰嶂照镜石
-------- 唐陶器网坠
-------- “百战百胜”旗
-------- 明福寿大花瓶
-------- 清乾隆暗花花瓶一对
-------- 清龙花盘
-------- 有肩石斧、穿孔石
-------- 石凿
-------- 良垌三块石
-------- 有肩石斧
-------- 廉江中学图书馆(旧称神主厅)
-------- 回龙寺旧址
-------- 青抗会旧址
-------- 罗州故城遗址
-------- 廉江战役烈士纪念碑
-------- 石颈烟塘烈士墓
-------- 廉江解放战役革命烈士墓
-------- 梧村垌禾山岭烈士墓
第六编 社会
-- 第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民生活
------ 一、收入
------ 二、支出
------ 三、住房
----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 一、收入
------ 二、支出
------ 三、住房
-- 第二章 劳动就业
---- 第一节 就业概况
---- 第二节 失业人员安置
---- 第三节 落实政策人员安置
---- 第四节 城镇知识青年安置
---- 第五节 待业人员安置
---- 第六节 劳动保护与劳动福利
------ 一、劳动保护组织
------ 二、安全生产
------ 三、尘毒治理
------ 四、劳动保险
---- 第七节 劳动服务
-- 第三章 民政事业
---- 第一节 拥军优属
------ 一、支前、拥军
------ 二、优待抚恤
---- 第二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一、安置
------ 二、扶持致富
---- 第三节 救灾救济
------ 一、灾害救济
------ 二、社会救济
------ 三、精简与退职老职工救济
------ 四、农村困难户补助
------ 五、农村扶贫
------ 六、收容遣送与安置
---- 第四节 孤、老、弱、残抚养
------ 一、“五保”老人供应
------ 二、残废人员就业与救济
------ 三、社会福利机构
---- 第五节 革命老区建设
------ 一、革命老区
------ 二、扶持老区建设
-- 第四章 风尚 习俗
---- 第一节 生产习俗
------ 一、农业生产习俗
------ 二、渔业生产习俗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一、饮食
------ 二、风味小吃
------ 三、服饰、发型
------ 四、居宅、用具
------ 五、娱乐
---- 第三节 婚丧喜庆
------ 一、婚姻
------ 附:哭嫁歌选录
------ 二、生育
------ 三、寿辰
------ 四、丧葬
---- 第四节 节日习俗
---- 第五节 其他习俗
---- 第六节 劣俗
-- 第五章 方言
---- 第一节 方言概况
---- 第二节 方言特点
------ 一、白话
------ 二、(亻厓)话
------ 三、黎话
---- 第三节 惯用语、歇后语、谚语
------ 一、惯用语选录
------ 二、歇后语选录
------ 三、谚语选录
-- 第六章 宗教
---- 第一节 廉江天主教
---- 第二节 山寮天主教堂
---- 第三节 佛教
------ 附: 庙宇
-- 第七章 歌谣传说及其他
---- 第一节 民间歌谣
------ 一、生活劳动歌谣
------ 二、情歌
------ 三、儿歌
------ 四、革命歌谣
---- 第二节 传说、故事、轶事
第七编 人物
-- 一、人物传
---- 杨钦
---- 江慎中
---- 黄信
---- 梁逵
---- 黎正
---- 邹景孙
---- 刘芝草
---- 江瑔
---- 陈自先
---- 邹鹤年
---- 邹敏夫
---- 吴绍让
---- 林益谟
---- 黄典元
---- 刘英智
---- 李德权
---- 陈信材
---- 邹少石
---- 梁三郎
---- 叶文芳
---- 莫怀
---- 江刺横
---- 刘锡寿
---- 黄平民
---- 黄孝畴
---- 关泽恩
---- 梁安成
---- 林林
---- 曹家祥
---- 吴世光
---- 黄欣仁
---- 林敬武
---- 李廷登
---- 李毓莲
---- 李廷干
---- 马国
---- 黄水贵
---- 莫尤
---- 黄铿
---- 吕春荣
---- 罗光廷
-- 二、烈士英名录
---- (一)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二)抗日战争时期
---- (三)解放战争时期
---- (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附 录
-- 一、1988年廉江县政府工作报告
-- 二、廉江县“七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 三、1986~1991年廉江县林业发展概况
-- 四、廉府字(1990)21号文关于补划红色根据地和抗日根据地村庄的批复
-- 五、廉江被评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
-- 六、一九九三年廉江县政府工作报告
-- 七、关于广东省撤销廉江县设立廉江市的批复
-- 八、表格索引
本志编纂始末
廉江县志编纂委员会、顾问及工作人员名单
1994年12月调整的廉江市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本志书出版时(1995年6月)廉江市五套班子主要领导名单
版权页
廉江县政区图
廉江县交通图
廉江县水系现状图
石城县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