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澳关系史

粤澳关系史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正文 由邓开颂、吴志良、陆晓敏三位主编, 并邀请广东和澳门一些专家参加编写,花 了数年时间完成的《粤澳关系史》-书,具 有重要的学术和历史意义。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 远古时期,越族的祖先即已在澳门及其附 近地区生活劳动和繁衍。最迟到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36 郡,澳门所在地区即明确地被划归为南海 郡番禺县的辖区。其后,曾先后隶属于广 东省的番禺、南海、东莞、香山等县,澳 门一直作为广东省地方行政管辖的一部 分。不论从历史沿革、地理区域、社会经 济、宗族种姓、文化和民情风俗等方面, 均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各县基本相同,体 现出粤澳本为一体。

出版时间: 1999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序言
目录
第一章 葡萄牙人入据前的广东与澳门
-- 第一节 澳门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澳门与广东的传统联系
-- 第三节 葡萄牙人在广东沿海的活动
第二章 葡萄牙人入据澳门之初
-- 第一节 葡人人居澳门与广东官员的受贿默许
-- 第二节 葡人助剿兵变与在澳继续居留
-- 第三节 葡人向广东政府交纳地租
第三章 明代后期粤澳关系格局的基本确定
-- 第一节 广东官府对澳政策的确定
-- 第二节 广东官府对居澳葡人的管理与葡人的有限自治
-- 第三节 以广州为依托的澳门对外贸易的发展
-- 第四节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与相互认识的“窗口”
-- 第五节 西、荷和英对澳门的侵扰及粤澳的态度
第四章 清代前、中期粤澳关系格局的继续强化
-- 第一节 广东官府对澳门管辖的加强
-- 第二节 广东因素与澳门对外贸易的兴衰
-- 第三节 澳门成为鸦片走私的基地与广东官府的对策
-- 第四节 东西方交流通道作用的继续发挥
-- 第五节 鸦片战争中的广东与澳门
第五章 鸦片战争结束至《中葡和好通商条》签订时期粤澳关系的重大转折
-- 第一节 葡萄牙宣布澳门为自由港与阿玛勒侵夺中国在澳主权
-- 第二节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订立与葡人“永居管理”澳门
-- 第三节 澳门经济的彻底衰落与华人资本对澳门的开发
-- 第四节 围绕鸦片走私与苦力贸易形成的粤澳争执
第六章 清末政治风云中粤澳两地的相互影响与粤澳界务纷争
-- 第一节 维新运动中的广东与澳门
--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中的广东与澳门
-- 第三节 澳葡的继续扩张与广东军民的反扩张
-- 第四节 “二辰丸”事件与粤澳勘界谈判的开始
第七章 民国初至30年代粤港关系的动荡起伏
-- 第一节 民国初广东政局与澳门
-- 第二节 旷日持久的粤澳勘界谈判
-- 第三节 广东对澳门五·二九运动的支持与省港大罢工中的粤澳关系
-- 第四节 《中葡友好通商条约》的签订与粤澳关系的缓和
第八章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新形势下粤澳关系的新内容
-- 第一节 澳葡的“中立”政策与广东抗战
-- 第二节 澳门同胞对广东抗战的支持与参加
-- 第三节 特殊条件下澳门经济文化的新发展
-- 第四节 要求收回懊门运动与粤澳关系的改善
第十章 中国改革开放与中葡建交后粤澳关系的全面加强
-- 第二节 逐步深化的经济关系
-- 第三节 文化领域交流的全面展开
第十一章 过渡时期的粤澳关系
-- 第一节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会谈和《联会声明》的签署
-- 第二节 过渡时期粤澳关系的特点
-- 第三节 面向21世纪的粤澳关系
结束语
附录一 粤澳关系史大事记
附录二 澳门海防军民同知任期表
附录三 香山县县丞驻节 澳门表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