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江达县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有机统一;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出版时间:
2010年09月
目录
封面
江达县志
图片
--
江达县城全景图
--
江达县行政区划图
--
1986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在江达考察
--
1994年5月16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郭金龙(右六)与矿冶专家就开发玉龙铜矿进行研讨
--
2000年7月,自治区副主席、中共昌都地委书记杨松(左)在江达视察指导农业工作
--
1999年7月,昌都地区行署专员多吉次仁(中)在江达察看玉米实验田
--
中共江达县委书记、天津市第三批援藏干部(2001.7-2004.6)赵华山(左三)陪同中共昌都地委副
--
铜矿石
--
吉荣峡谷
--
岗托镇矮拉山
--
德登高原畜牧
--
青泥洞乡雪基拉山山顶风光
--
郎绕窝心石
--
乡村秀色
--
江达镇果布白宗神山风光
--
邓柯乡通天河石龟
--
普水石刻
--
吉荣峡谷石刻
--
石山飞瀑
--
2000年,国家实施金沙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图为江达县保护区
--
高原盘山路
--
吉荣峡谷风光
--
奇石
--
郎绕神山
--
旱獭
--
贝母鸡
--
在金沙江上游沿岸邓柯、汪布顶、岗托、岩比等乡镇小溪中生存的疑似“中国小鲵”
--
灵芝
--
松茸
--
猴头菌
--
鹿茸
--
羊肚菌
--
民国同普县县衙旧址
--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进藏渡口遗址,岗托金沙江大桥碉堡
--
普水石刻
--
唐卡
--
佛像
--
经筒
--
六臂玛哈嘎拉护法石刻
--
大明宣德五年造的铙钹
--
生玛尼查钦石刻
--
瓦拉寺
--
宗喀巴大师
--
金刚神
--
释伽牟尼佛
--
共青团开展纪念活动
--
小学生鼓乐队
--
乡镇中心小学校教室
--
乡镇中心小学校行升国旗仪式
--
农牧民子女享受国家“三包”政策,接受义务教育
--
天津泰达集团援建的同普乡格巴村泰达希望小学
--
课间操
--
江达县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
--
军警民联欢
--
“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
--
县中学
--
岗托藏戏
--
同普乡合作医疗兑现大会
--
2000年5月,法国驻华大使毛磊在岗托镇医院考察亚细亚协会援江医院。
--
岗托镇医院
--
藏药配制室
--
县广播电视发射塔
--
免费医疗试点工作会
--
民间赛马
--
宗教活动
--
抱沙包
--
拔河
--
护林员巡山
--
植树
--
干部群众植树
--
天津援藏干部郭钢在江达进行玉米栽培试验
--
农技人员在田间测产
--
兽医为牲畜医治
--
波罗乡农户养殖的马鹿
--
宁嘎牧场
--
农业示范实验区
--
蔬菜大棚
--
丰收的青稞
--
邓柯乡沙嘎农田
--
江达县中心苗圃
--
2000年,地区农牧局在邓柯乡果通坝建成良种青稞繁育基地
--
波罗苹果
--
举办农机驾驶员培训班
--
汪布顶乡农田
--
现代通讯
--
地县广电技术人员为农户安装接收设施
--
乡镇光伏电站
--
1978年建成的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办公楼
--
藏东第一镇——岗托镇
--
2000年建成的县委、县府办公大楼
--
20世纪90年代初的江达县城
--
20世纪末的新县城
--
藏式民居
--
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时为农牧民修建的搬迁房
--
1988年8月,县长甘旦为邓柯铁索桥建成剪彩
--
20世纪70年代公路养护道班房
--
2000年修建的公路养护道班房
--
1958年1月,江达宗党政军负责人合影
--
1962年2月,县委工作组在岗托进行普选试点时的合影
--
1974年4月,中共江达县委第一书记白佩行在县委工作会议上作报告
--
1988年8月参加《江达县组织史》编写工作座谈会的离退休干部合影
--
江达县七届二次人代会
--
政协江达县二届四次会议
--
1993年12月,江达县召开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大会
--
1996年县委县府工作会议
--
1997年江达县经济工作会议
--
中共江达县委副书记、县长邓朝金(左一)视察天保工程
--
中共江达县委副书记、县长泽洛在邓柯乡调处资源纠纷
--
财税会议
--
工商人员执法
--
履行人大代表职能
--
江达服饰
--
牧区姑娘
--
锅庄
--
岗托藏戏
--
牛皮筏
--
2010年4月,中共昌都地委委员、江达县委书记佘兴宇审阅《江达县志》
--
中共江达县委书记、天津市第四批援藏干部(2004.7-2007.6)刘宝迎听取县志编纂工作汇报
--
中共江达县委书记、天津市第五批援藏干部(2007.6—201O.7)张作明听取县志编纂工作汇报
--
中共江达县委副书记、县长黎世江审阅《江达县志》
--
《江达县志》编委会全体成员合影
--
《江达县志》编辑部成员合影
《江达县志》编纂委员会
《江达县志》初审人员
《江达县志》复审人员
《江达县志》终审人员
《江达县志》验收人员
《江达县志》编辑室
《江达县志》总编人员
总序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篇 政区建置
--
第一章 境域区划
----
第一节 境域
----
第二节 建置
--
第二章 乡镇
----
第一节 江达镇(意为“觉普沟”镇)
----
第二节 岗托镇
----
第三节 同普乡
----
第四节 波罗乡
----
第五节 岩比乡
----
第六节 汪布顶乡
----
第七节 娘西乡
----
第八节 卡贡乡
----
第九节 字嘎乡
----
第十节 德登乡
----
第十一节 青泥洞乡
----
第十二节 生达乡
----
第十三节 邓柯乡
第二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地质构造
----
第三节 地质演化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地貌特点
----
第二节 地貌类型
----
第三节 山脉
----
第四节 地貌分区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特点
----
第二节 气象要素
----
第三节 气候区划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河流
----
第二节 温泉
--
第五章 土壤与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六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植物资源
----
第三节 动物资源
----
第四节 水资源
----
第五节 矿产资源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地震
----
第二节 旱涝冰冻雪雹
----
第三节 地质灾害
第三篇 政党 政协群团
--
第一章 中共江达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会议
--
第二章 党务
----
第一节 纪检监察
----
第二节 组织工作
----
第三节 宣传工作
----
第四节 统一战线
----
第五节 政法协调
----
第六节 党史征编与档案
--
第三章 政协
----
第一节 机构与会议
----
第二节 参政议政
--
第四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青年组织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农协会与贫协会
第四篇 政权政府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 会议
----
第三节 履行职能
----
第四节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第二章 地方势力
----
第一节 部落酋长
----
第二节 土司
--
第三章 政府
----
第一节 中央政府设置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西藏地方政府设江达西勒康及宗
----
第三节 人民政府
----
第四节 区乡(镇)人民政府
--
第四章 施政及政事纪要
----
第一节 领导关心
----
第二节 施政
----
第三节 援助
第五篇 人事 劳动 民政
--
第一章 人事
----
第一节 机构与编制
----
第二节 人事管理
----
第三节 工资
----
第四节 机构编制管理
--
第二章 劳动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职工队伍
----
第三节 调配及培训
----
第四节 工资福利
----
第五节 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
第六节 待业及养老保险
--
第三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救济与扶贫
----
第三节 拥军与优抚安置
----
第四节 社会福利与收容救助
----
第五节 婚姻登记
----
第六节 村民委员会建设
----
第七节 勘界与纠纷调处
第六篇 公检法及军事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治安保卫
----
第三节 平叛与镇反
----
第四节 安全与刑侦工作
----
第五节 综合管理
----
第六节 预审与监改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与民事行政检察
----
第四节 法纪与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法律监督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传统审判制度
----
第三节 民事与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与行政审判
----
第五节 信访与复查
----
第六节 陪审与调解
--
第四章 军事
----
第一节 驻军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民兵
----
第四节 战事
第七篇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经济综述
----
第一节 生产
----
第二节 经济体制
----
第三节 工农业产值
----
第四节 经济结构
----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
----
第六节 人民生活
--
第二章 经济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
----
第四节 计量管理
----
第五节 物资管理
----
第六节 土地管理
----
第七节 统计工作
----
第八节 审计
第八篇 农牧林水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农业生产关系
----
第三节 耕地、区划与劳动力
----
第四节 农作物
----
第五节 农田建设与管理
----
第六节 耕作制度与方式
----
第七节 推广农业技术及农机具
----
第八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九节 农作物防灾抗灾
--
第二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牧业生产关系
----
第三节 草场与区划
----
第四节 发展牧业与畜产品
----
第五节 禽畜品种与畜种改良
----
第六节 饲养方式
----
第七节 疫病防治与抗灾保畜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 林业资源与区划
----
第三节 营林育种
----
第四节 森林保护
----
第五节 林木采伐与经销
--
第四章 水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水利设施建设
第九篇 交通 邮电 城乡建设 旅游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 道路
----
第三节 桥梁渡口
----
第四节 运输
----
第五节 公路养护
--
第二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
第三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 城镇规划
----
第三节 县城建设
----
第四节 乡镇建设
----
第五节 居民住宅
----
第六节 建筑技术与风格
--
第四章 旅游
----
第一节 资源
----
第二节 规划
第十篇 工业 商贸 粮油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民族手工业
----
第三节 加工制造业
----
第四节 采矿业与建材业
----
第五节 电力及自来水厂
----
第六节 乡镇企业及国有企业
--
第二章 商贸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商业经济体制
----
第三节 商品购销
----
第四节 资金与商品流转
----
第五节 集市交易
--
第三章 粮油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粮油征购
----
第三节 粮油销售
----
第四节 粮油调运
----
第五节 粮油管理
第十一篇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财政体制及政策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五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种
----
第三节 税务管理体制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信贷
----
第三节 储蓄
----
第四节 货币
----
第五节 代理业务
第十二篇 教育卫生科技体育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 基础教育
----
第三节 教师队伍
----
第四节 教学
----
第五节 扫盲
--
第二章 卫生
----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 中西医
----
第三节 藏医藏药
----
第四节 卫生防疫
----
第五节 妇幼保健
--
第三章 科技
----
第一节 机构及队伍
----
第二节 科普宣传及活动
----
第三节 科学实验及成果运用
--
第四章 体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传统项目
----
第三节 体育活动
第十三篇 文化
--
第一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 民间歌舞及文学
----
第三节 官方文艺活动与创作
----
第四节 绘画雕塑其他艺术
----
第五节 建筑艺术
--
第二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历史文物
----
第二节 寺庙文物
----
第三节 革命文物
--
第三章 电影电视广播
----
第一节 电影
----
第二节 电视
----
第三节 广播
--
第四章 图书
----
第一节 图书阅览
----
第二节 书店及图书发行销售
--
第五章 方言谚语地方志
----
第一节 方言
----
第二节 语汇
----
第三节 谚语
----
第四节 地方志
第十四篇 民族 宗教 人口
--
第一章 民族
----
第一节 藏族
----
第二节 汉族及其他民族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苯教
----
第二节 藏传佛教
----
第三节 寺庙组织管理
----
第四节 寺庙特权及依法管理
----
第五节 寺院文化
----
第六节 主要佛事活动及节日
----
第七节 宗教事务管理
--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变动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90岁以上长寿老人
--
第四章 生育管理
----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 生育政策
----
第三节 生育措施
----
第四节 生育工作成效
第十五篇 民俗
--
第一章 生活习俗
----
第一节 衣着
----
第二节 饮食
----
第三节 居住
----
第四节 出行
--
第二章 民风习俗
----
第一节 婚俗
----
第二节 节日
----
第三节 礼俗
----
第四节 丧葬习俗
----
第五节 民间信仰与禁忌
人物
--
一、传
----
噶玛拔希
----
夏克刀登
----
降央伯姆
----
周钧
----
董玉珍
----
夏仲
----
白佩行
----
石安文
----
齐美公布
--
二、简介
----
(一)非江达籍在江达县担任正县级职务人物
------
郑化民
------
刘乃振
------
袁崇文
------
周玉亮
------
亢申和
------
牛宏田
------
仲济贵
------
扎安扎西
------
充慧康
------
刀杰
------
嘎玛土多
------
向荣华
------
曾珠扎西
------
三郎哈姆
------
洛桑
------
吉维新
------
甘旦
------
蔡海玲
------
刘伟发
------
布穷
------
郑洪海
------
泽仁罗布
------
刘志永
------
俊美
----
(二)江达籍人物简介
------
查日索次郎
------
打久土登
------
西绕生格
------
普巴
------
杨国才嘎
------
潘多
------
章珠
------
郎加林
------
白钊
------
益西
------
泽旺多吉
------
郭如
--
三、录
--
四、表
大事记
附录
--
一、《同普县志》
----
说明
----
同普县志目录
--
二、文摘
----
(一)同普沿革
----
(二)晓谕德格地方改土归流厘定章程札
----
(三)邓科沿革
----
(四)同普委员详报傅嵩炑德格、白玉、察木多划归同普粮税情形
----
(五)岗托停战条约
----
(六)谕巴邦寺呈控灵葱土司札
--
三、碑文
----
江达县烈士陵园碑文
--
四、文件
----
(一)人民解放军解放江达前的军事纪要
----
(二)江达县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规划(草案)
----
(三)中共江达县委员会关于健全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意见
----
(四)中共江达县委员会关于制定江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暨二Ο一Ο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五)江达县人民政府关于落实草场承包责任制的安排意见
----
(六)江达县人大常委会关于严禁在江达县境内捕杀野生动物的决定
----
(七)发展县域经济稳定社会局势
--
五、新编《江达县志》重要文存
----
(一)中共江达县委办公室江达县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江达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地方志编辑部的通知
----
(二)中共江达县委办公室江达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充实江达县志编审委员会暨县地方志办公室和编辑部组成人
----
(三)《江达县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
(四)江达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会议纪要
----
(五)《江达县志》复审稿评审意见
----
(六)中共江达县委江达县人民政府关于《江达县志》的终审评审意见
----
(七)《江达县志》验收意见
----
(八)中共江达县委保密委员会关于《江达县志》的保密审查意见
索引
后记
总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