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是元江县志的重要组成部份和专志之一。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及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准绳,实事求是地记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

出版时间: 1990年03月

目录

封面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
图片
-- 1.傣族
-- 2.妇女服饰(白族)
-- 3.拉祜族
-- 4.哈尼族
-- 5.彝族
-- 欢庆
-- 傣族狮子舞
-- 彝族村寨甘坝发现的铜鼓
-- 白族青石工艺
-- 课外辅导
-- 荔枝丰收
-- 地、县民委领导走访彝家新居
-- 上门看病
-- 哈尼族梯田
-- 山苏(彝族支系)种植的草果山场
-- 颐客盈门
-- 哈尼山寨的草坪街
-- 《民族志》评稿人员合影
-- 《民族志》编纂组合影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分布图
题词



目录
凡例
大事记
概述
第一章 哈尼族
-- 第一节 经济生活
---- 一、传统社会经济
---- 二、现实经济
---- 三、生活方式
------ (一)饮食
------ (二)服饰
------ (三)居住
------ (四)交通
-- 第二节 习俗礼仪
---- 一、婚俗
---- 二、生育
---- 三、丧葬
---- 四、节日
------ (一)十月年
------ (二)春节
------ (三)黄饭节
------ (四)“苦扎扎节
------ (五)“新谷酒节
------ (六)三月节
---- 五、禁忌
---- 六、民风
-- 第三节 宗教信仰
---- 一、祖先崇拜
---- 二、自然崇拜
-- 第四节 民族文化教育
---- 一、教育
---- 二、民间文学
---- 三、舞蹈
---- 四、民间乐器
---- 五、工艺
第二章 彝族
-- 第一节 经济生活
---- 一、传统社会经济
---- 二、现实经济
---- 三、生活方式
------ (一)饮食
------ (二)服饰
------ (三)居住
------ (四)交通
-- 第二节 习俗礼仪
---- 一、婚俗
---- 二、生育
---- 三、丧葬
---- 四、节日
------ (一)清明节
------ (二)五月端午
------ (三)火把节
------ (四)过年
------ (五)聂苏的“祭倮节
---- 五、禁忌
-- 第三节 宗教信仰
-- 第四节 民族文化教育
---- 一、教育
---- 二、彝文
---- 三、民间文学
---- 四、舞蹈
---- 五、民间乐器
---- 六、工艺
第三章 傣族
-- 第一节 经济生活
---- 一、传统社会经济
---- 二、现实经济
---- 三、生活方式
------ (一)饮食
------ (二)服饰
------ (三)居住
------ (四)交通
-- 第二节 习俗礼仪
---- 一、婚俗
---- 二、取名
---- 三、丧葬
---- 四、节日
------ (一)过年
------ (二)花街节
---- 五、民风
-- 第三节 宗教信仰
-- 第四节 民族文化教育
---- 一、教育
---- 二、民间文学
---- 三、舞蹈
---- 四、民间乐器
---- 五、工艺
第四章 白族
-- 第一节 经济生活
---- 一、传统社会经济
---- 二、现实经济
---- 三、生活方式
------ (一)饮食
------ (二)服饰
------ (三)居住
------ (四)交通
-- 第二节 习俗礼仪
---- 一、婚俗
---- 二、生育
---- 三、丧葬
---- 四、节日
------ (一)三月会
------ (二)过年
---- 五、禁忌
---- 六、民风
-- 第三节 宗教信仰
-- 第四节 民族文化教育
---- 一、教育
---- 二、民间文学
---- 三、洞经音乐
---- 四、民间乐器
---- 五、工艺
第五章 拉枯族
-- 第一节 经济生活
---- 一、传统社会经济
---- 二、现实经济
---- 三、生活方式
------ (一)饮食
------ (二)服饰
------ (三)居住
-- 第二节 习俗礼仪
---- 一、婚俗
---- 二、丧葬
---- 三、节日
------ (一)火把节
------ (二)过年
-- 第三节 民族文化
-- 第四节 宗教信仰
第六章 苗族
第七章 回族
第八章 汉族
-- 第一节 来源
-- 第二节 分布现状
-- 第三节 经济生活
---- 一、传统社会经济
---- 二、现实经济
-- 第四节 文化
-- 第五节 宗教习俗
---- 一、佛教
---- 二、基督教
第九章 民族工作
-- 第一节 明、清和民国时期的民族政策
-- 第二节 1949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民族工作
---- 一、宣传贯彻民族政策
---- 二、民主改革
---- 三、民族区域自治
---- 四、培养民族干部
---- 五、发展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
---- 六、民族事务机构
第十章 著名民族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一、寒赛
---- 一、刀岱
---- 三、那嵩
---- 四、李介
---- 五、杨承玺
---- 六、杨斌
---- 七、白正才
---- 八、张崇正
---- 九、张龙萨
---- 十、李崇岱
---- 十一、杨长发
---- 十二、刘士纯
---- 十三、马二婼
---- 十四、白星甲
---- 十五、杨贵文
---- 十六、李金昌
---- 十七、李和才
-- 第二节 民族人才名录
---- 一、清代“拔贡”以上人才名录
---- 二、民国时期大学生县级以上人才名录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87)大学生名录
附录
-- 一、元江土司
-- 二、元江大甸索村哈尼族王氏连名世系
-- 三、云南元江县风俗改良分会规约
-- 四、永远遵守(因远白族乡规)
后记
编修人名录
领导小组
编写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