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龙凤镇志》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构
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全面、客观、
真实记叙时间断限内行政辖区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二、本志取事上至事之发端,下至2003年。
三、本志遵循“事以类聚”、“古略今详”原则,按彩图、编纂文件、序言、凡例、目录、概述、门
类志、附录、后记顺序编排。
四、本志运用传统志书体例,采用章节体、语体文,行文用第三人称,横分门类,纵述始末。
首为概述,章设无题简述。以志文为主,兼用述、记、传、图、表、录。
五、历史朝代遵从历史纪年,加注公元纪年,新中国建立前、后以1949年11月6日为界
限。
六、单位名称沿用单位所处年代称谓,不另注释。
七、所用汉字以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95年国家技
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符号用法》为依据;计量单位新中国建立前的
沿用当时计量单位,新中国建立后的按照1985年国家计量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
量使用方法》使用,数字按照1995年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执行,货币金额除
注明者外均为人民币。
八、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原则,分别收入已故人物的简介,辖区地域内有影响的人物。因
收集信息渠道有限,所列收集范围内的人物资料,难免有遗漏之处。
九、地名使用《湖北省恩施县地名志(1982年)》所列地名。区、公社、乡、镇、街道、村、社区行
政区域名称均沿用历史正称。
十、本志资料主要来源于《恩施县志》、《恩施市志》、《恩施县地名志》、《恩施市组织史》、《恩
施市人大五十年》、《恩施市政协五十年》、《恩施名人》,恩施市档案馆,镇档案室及部分镇直单
位所编资料、口碑资料及专业人员实地考查资料。
内容时限:
-2003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图片
《龙凤镇志》编委会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大事记
概述
第一章 地理环境
--
第一节 建置区划
--
第二节 地质地貌气候
--
第三节 自然资源
--
第四节 自然灾害
第二章 人口民族宗教
--
第一节 人口状况
--
第二节 计划生育
--
第三节 民族分布
--
第四节 宗教寺庙
第三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集镇规划
--
第二节 集镇建设
--
第三节 集镇管理
--
第四节 村组民居
--
第五节 建筑业
第四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企业改革
--
第二节 土地所有制
--
第三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四节 经济管理
第五章 工业
--
第一节 国营企业
--
第二节 乡镇企业
--
第三节 村组及个体私营企业
第六章 贸易
--
第一节 集市贸易
--
第二节 粮油购销
--
第三节 供销经营
--
第四节 个体服务
第七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土壤与产业结构
--
第二节 粮食作物
--
第三节 经济作物
--
第四节 农业技术
--
第五节 农机农具
--
第六节 作物保护
第八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第二节 营造保护
--
第三节 林业产业
第九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畜牧水产养殖
--
第二节 疫病防治
第十章 水利水电能源
--
第一节 水利工程
--
第二节 防汛抗旱
--
第三节 水电开发
--
第四节 电力供应
--
第五节 农村能源建设
第十一章 交通邮电
--
第一节 早期交通
--
第二节 道路建设
--
第三节 运输管理
--
第四节 邮政业务
--
第五节 电信业务
第十二章 财政税务
--
第一节 财政管理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税务征管
第十三章 综合管理
--
第一节 工商管理
--
第二节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三节 劳动安全管理
--
第四节 档案管理
第十四章 金融
--
第一节 货币民间借贷
--
第二节 机构与金融业务
--
第三节 保险业务
第十五章 政党群团
--
第一节 党派组织
--
第二节 区(镇)机构与决策
--
第三节 党的组织建设
--
第四节 纪检宣传
--
第五节 群众团体
第十六章 政权
--
第一节 晚清民国政权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行政机构设置
--
第四节 主要政绩
--
第五节 人民政协
第十七章 司法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法庭
--
第三节 司法行政
--
第四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第十八章 军事
--
第一节 军事机构
--
第二节 军事活动
--
第三节 兵役
--
第四节 民兵
第十九章 民政
--
第一节 福利机构
--
第二节 地方选举
--
第三节 优抚救济
--
第四节 婚姻管理
第二十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机构
--
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
--
第三节 其他教育
第二十一章 文化体育
--
第一节 文化管理
--
第二节 古迹遗址
--
第二节 民间文艺
--
第四节 广播电影电视
--
第五节 体育事业
第二十二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机构
--
第二节 医疗、业务
--
第三节 防疫保健
--
第四节 医药管理
第二十三章 民俗语言
--
第一节 民俗
--
第二节 语言
第二十四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第三节 人物名录
附录
--
一、村(社区)简介
--
二、集镇简介
--
三、地名简介
--
四、荣誉录
后记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