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学院志》(1943-2008)

《孝感学院志》(1943-2008)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资政教化存史为宗旨,力求客观地将学校的历史再现出来。因此该志在写作时采用语体文,第三人称,对事件人物不加雕饰地进行记述,从而显示出志书的真实性。二、本志的记事年限起自1945年创办的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讫至孝感学院时期的2008年12月。

内容时限: 1943-2008

目录

封面
孝感学院志
编纂委员会
主编
副主编
编写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工作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题词
--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题词
-- 2003年,原中共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上将的题词
-- 2001年11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著名教育家雷洁琼给孝感学院的题词
-- 2001年11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题词
-- 2001年,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共中央委员、安徽省委书记黄璜的题词
-- 2002年,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给孝感学院的题词
图片
-- 2000年,原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前排左四)莅校检查指导工作,前排左二为孝感师专党委书记朱世湘
-- 2001年11月,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方惠坚(中)莅校指导工作,右为院党委书记刘华才,左为院长吴崇恕
-- 2002年10月2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左二)莅校视察,左一为刘华才书记,左三为吴崇恕院长
-- 2002年12月18日,湖北省省长罗清泉(中)视察孝感学院,右一为院党委书记刘华才,左一为院长吴崇恕
-- 2005年11月3日,湖北省政协主席王生铁(左四)莅校视察
-- 2005年,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王学珍(右三)莅校指导工作,右二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昌尔
-- 2007年6月2日,省教育厅厅长路刚(左三)莅校指导工作,左二为孝感市市长梁惠玲,左四为院党委书记肖
-- 2008年4月17日,副省长郭生练(右一)莅校视察,左二为孝感市委书记黄关春,右二为院党委书记肖波,
-- 1993年学校50周年校庆
-- 200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杨叔子学术报告会
-- 2001年11月18日,孝感学院揭牌庆典暨与武汉大学联合办学签字仪式在孝感学院运动场隆重举行
-- 2002年,美国科学院院士、图灵奖获得者、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姚期智博士学术报告会
-- 2003年学校60周年校庆会场
-- 2004年11月12日—15日,第四次全国新建综合性本科院校工作研讨会在孝感学院召开
-- 2005年10月11日,“孝感动苍穹·激情广场”演唱会在孝感学院隆重举行
-- 2007年10月17日,中国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国际研讨会在孝感学院召开
-- 2007年10月,孝感学院举行对外校际合作办学座谈会
-- 2008年11月26日,孝感学院与武汉大学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书
-- 2008年12月8日—18日,院长丁么明教授(左三)率团考察访问法国巴黎大学,德国洪堡大学、柏林工业
-- 2005年新生军训
-- 校址变迁图
-- 孝感学院总平面图
-- 20世纪80年代孝感师专俯瞰图
-- 2008年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赠送的孔子像
-- 校训
-- 校徽
-- 校歌
-- 20世纪50年代孝感师范时期的校门
-- 20世纪60年代孝感师范时期的校门
-- 20世纪70年代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时期的校门
-- 20世纪80年代孝感师专时期的校门
-- 孝感学院时期的校门
-- 明德楼
-- 图书馆
-- 文科教学楼群
-- 格物楼
-- 运动场
-- 小桥卧波
-- 怒放的校园樱花
-- 绿树丛中的莘莘学子
-- 静静的春晖湖
序一
序二
凡例
前言
领导风采
目录
第一编 总述
-- 第一章 抗战胜利之际诞生的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 第一节 初创于裴家台
---- 第二节 定址于淅河
-- 第二章 飘泊不定的湖北省立安陆师范学校
---- 第一节 择迁安陆
---- 第二节 浪迹青山
---- 第三节 漂泊汉阳
---- 第四节 暂栖正觉寺
---- 第五节 回迁安陆
-- 第三章 暴风骤雨中的孝感师范学校
---- 第一节 迁址校三汉埠
---- 第二节 参加“抗美援朝”
---- 第三节 定址孝感城关北门外
---- 第四节 培养合格小学教师
---- 第五节 孝感大学师范专科的建设
---- 第六节 张玲为民陈情毛泽东
---- 第七节 成立独立高等专科学校
---- 第八节 恢复中师办学
---- 第九节 卷入“文革”浪潮
---- 第十节 落户卫店与复校原址
---- 第十一节 中师向高师的过渡
-- 第四章 奋力步入高校行列的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
---- 第一节 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的建立
---- 第二节 教学科研工作
---- 第三节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 第四节 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五章 改革发展中的孝感师专
---- 第一节 孝感师专的建立
---- 第二节 学科专业建设
---- 第三节 教育教学改革
---- 第四节 改善办学条件
---- 第五节 规范学校管理
---- 第六节 师资队伍建设
---- 第七节 科研服务地方
---- 第八节 发展校办产业
---- 第九节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 第十节 文明创建
---- 第十一节 综合改革
---- 第十二节 申办本科院校
-- 第六章 步入辉煌的孝感学院
---- 第一节 开局谋篇建设合格本科院校
---- 第二节 固本强基酝酿新一轮发展
第二编 机关及直属单位
-- 第七章 办公室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历届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情况
---- 第三节 各项工作情况
---- 第四节 档案工作
-- 第八章 纪委(审计监察处)
---- 第一节 历史沿革及职责范围
---- 第二节 纪委副书记简介及部门工作人员一览表
---- 第三节 纪检监察工作
---- 第四节 审计工作
---- 第五节 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干部任职情况
-- 第九章 党委组织部
---- 第一节 党委组织部发展沿革和历任干部
---- 第二节 党的建设
---- 第三节 中共孝感学院委员会党校
---- 第四节 统一战线工作
---- 第五节 干部工作
---- 第六节 支援新农村建设工作
-- 第十章 党委宣传部
---- 第一节 党委宣传部历史沿革及主要领导
---- 第二节 宣传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三节 文明创建工作
---- 第四节 新闻工作
---- 第五节 孝文化工作
---- 第六节 规章制度
-- 第十一章 学生工作部(处)
---- 第一节 学工部的沿革
---- 第二节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第四节 学生资助中心
---- 第五节 人民武装部
-- 第十二章 团委
---- 第一节 团委的沿革
---- 第二节 校园文化建设
---- 第三节 社会实践活动
---- 第四节 成果与荣誉
-- 第十三章 工会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
-- 第十四章 人事处
---- 第一节 人事处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教职工
---- 第三节 师资培养与人才引进
---- 第四节 专业技术职务
---- 第五节 工资与福利
---- 第六节 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 第十五章 教务处
----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与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专业建设与发展
---- 第三节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 第四节 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
---- 第五节 语言文字工作
-- 第十六章 招生就业工作处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招生
---- 第三节 毕业生去向、分配与就业
-- 第十七章 科技与研究生工作处
---- 第一节 科技与研究生工作处概况
---- 第二节 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
---- 第三节 学术活动
---- 第四节 科研服务社会与地方经济建设
---- 第五节 校内部分科研机构简介
---- 第六节 学科建设
---- 第七节 孝感学院历届学术委员会
-- 第十八章 财务处
---- 第一节 机构沿革及人员情况
---- 第二节 教育经费
---- 第三节 教育经费支出
---- 第四节 科学研究经费
---- 第五节 基本建设经费
---- 第六节 预算管理
---- 第七节 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
-- 第十九章 资产与后勤管理处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校园规划与基本建设
---- 第三节 固定资产管理
---- 第四节 餐饮、物业服务与医保管理
-- 第二十章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 第二十一章 离退休工作处
---- 第一节 离退休工作
---- 第二节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 第三节 老年人协会
-- 第二十二章 保卫处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规章 制度的制定与修订
---- 第三节 安全管理工作
---- 第四节 国家安全、政治保卫工作
---- 第五节 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 第六节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 第七节 保卫处获奖情况
-- 第二十三章 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校办产业
-- 第二十四章 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
---- 第一节 中心简介
---- 第二节 科学研究
-- 第二十五章 图书馆
---- 第一节 组建与发展
---- 第二节 机构、人员和管理
---- 第三节 设备与经费
---- 第四节 馆藏资源建设
---- 第五节 读者服务
---- 第六节 交流协作与学术研究
---- 第七节 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
-- 第二十六章 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院)
---- 第一节 成人(职业)教育学院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孝感师范时期的成人(职业)教育
---- 第三节 成人函授教育(含夜大学和业余大学)
---- 第四节 自学考试助学
---- 第五节 脱产(全日制)学历教育
---- 第六节 职业(培训)教育
---- 第七节 其他
-- 第二十七章 后勤服务中心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后勤改革
---- 第三节 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服务与管理
---- 第四节 物业服务与管理
---- 第五节 车队、医院服务与管理
-- 第二十八章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职责范围
----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 第二十九章 学报
---- 第一节 学报沿革
---- 第二节 编辑管理与出版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四节 获奖情况
-- 第三十章 新科建设工程总公司
---- 第一节 发展沿革
---- 第二节 公司负责人及任职
---- 第三节 公司职工及技术人员
---- 第四节 成果与效益
第三编 院系
-- 第三十一章 文学院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教学工作
---- 第三节 科研工作
---- 第四节 党团工作
---- 第五节 人才培养
---- 第六节 科研机构、实验室
-- 第三十二章 外国语学院
---- 第一节 院系与专业发展沿革
---- 第二节 教学及科研工作
---- 第三节 党政与学生工作
---- 第四节 历届领导变更情况
---- 第五节 出国进修教师一览表
---- 第六节 聘请外教一览表
-- 第三十三章 政治与法律学院
---- 第一节 基本情况简介
---- 第二节 专业及特色学科简介
---- 第三节 教师队伍
---- 第四节 教育教学管理思路、措施与成效
---- 第五节 科研
---- 第六节 人才培养的措施与效果、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培养规模
---- 第七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 第八节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 第九节 学生社团活动
-- 第三十四章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第一节 发展沿革与专业简介
---- 第二节 师资队伍
---- 第三节 教学与科研
---- 第四节 党建和学生工作
---- 第五节 历届主要领导和教授简介
-- 第三十五章 音乐系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师资队伍
---- 第三节 教学科研
---- 第四节 艺术实践
-- 第三十六章 美术系
---- 第一节 发展沿革及行政领导简介
---- 第二节 专业简介
---- 第三节 师资队伍
---- 第四节 教学及科研
---- 第五节 党建及学生工作
-- 第三十七章 教育系
---- 第一节 发展沿革与专业介绍
---- 第二节 师资队伍
---- 第三节 教学
---- 第四节 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
---- 第五节 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
-- 第三十八章 体育系、体育课部
---- 第一节 发展沿革
---- 第二节 师资队伍
---- 第三节 体育教育专业
---- 第四节 教学成果及科研成果
---- 第五节 学生工作及党建工作
---- 第六节 学校体育工作
---- 第七节 场馆建设和体育设施
-- 第三十九章 数学系
---- 第一节 发展沿革
---- 第二节 师资队伍情况
---- 第三节 教学
---- 第四节 学科建设及科研情况
---- 第五节 学生工作及党建工作
-- 第四十章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第一节 院(系)发展、历任干部及师资情况
---- 第二节 院(系)规划、学科建设
---- 第三节 学生工作
---- 第四节 辐射、影响情况
-- 第四十一章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第一节 院(系)发展及历任干部
---- 第二节 教师队伍
---- 第三节 教学
---- 第四节 科学研究
---- 第五节 招生与就业
---- 第六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
-- 第四十二章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历任领导
---- 第三节 历任教师
---- 第四节 专业、学科及课程建设
---- 第五节 实验室建设
---- 第六节 科学研究
---- 第七节 党建工作
---- 第八节 学生工作
---- 第九节 社会服务
---- 第十节 负责人及教授简介
-- 第四十三章 城市建设学院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系部介绍
---- 第三节 人才培养
---- 第四节 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
---- 第五节 实验室
---- 第六节 党建与学生工作
---- 第七节 历届领导及教授情况简介
-- 第四十四章 计算机科学系
---- 第一节 发展沿革与专业介绍
---- 第二节 师资队伍
---- 第三节 教学与科研
---- 第四节 人才培养
---- 第五节 实验室建设
---- 第六节 社会服务
---- 第七节 党团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 第八节 学生工作与社团活动
-- 第四十五章 新技术学院
---- 第一节 办学沿革
---- 第二节 机构设置和党群组织
---- 第三节 师资队伍
---- 第四节 学生管理
---- 第五节 招生与就业工作
---- 第六节 教学及教学管理
第四编 其他
-- 第四十六章 知名校友
---- 余优先
---- 寇永传
---- 余运开
---- 乐立形
---- 乐育文
---- 杨斌庆
---- 陈继勇
---- 魏文和
---- 刘细托
---- 方斌
---- 蔡民族
---- 庄鸿章
---- 刘清国
---- 何兴楚
---- 余更胜
---- 张克修
---- 陈贻先
---- 胡腊兵
---- 董忠华
---- 吴方成
---- 韩传银
---- 管淳
---- 曹军庆
---- 熊孟生
---- 魏其松
---- 严火其
---- 吴本华
---- 钱银芝
---- 曾昭荣
---- 褚峰林
---- 万由祥
---- 王剑波
---- 卢贤华
---- 叶华
---- 李小平
---- 杨志发
---- 赵圣华
---- 饶亚梁
---- 高平和
---- 陶有刚
---- 程福德
---- 万振涛
---- 肖智慧
---- 张志敏
---- 张忠家
---- 陈宽宏
---- 殷以华
---- 方明才
---- 方学平
---- 石尧成
---- 付世俊
---- 刘刚
---- 刘建祥
---- 李友清
---- 陈诗煌
---- 罗培平
---- 袁长祥
---- 刘洪海
---- 何霞江
---- 郭远东
---- 龙德清
---- 邹少雄
---- 周旺生
---- 高火涛
---- 喻楚林
---- 鲁潘
---- 刘慧清
---- 李梦兰
---- 秦煜
---- 翁晔
---- 李常品
---- 朱高文
---- 陈砚堂
---- 丁华锋
---- 雷光甫
---- 刘奎
---- 张定国
---- 姜艾发
---- 盛玉峰
---- 沈磊
---- 易进
---- 钱江
-- 第四十七章 大事记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