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英山县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8年12月
目录
封面
英山县志
图片
--
毕昇
--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同志在英山视察。(柯剑 摄)
--
1998年5月1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同志视察英山。(林子先 摄)
--
1998年4月20日欧盟委员会驻华科技参赞罗伦书·巴日华思(中)参加英山第七届茶叶节(林子先 摄)
--
张家咀大型水库(陈凯文 摄)
--
满溪坪移河造田三千亩,图为新田一角(张新安 摄)
--
七十年代移河造田工地一瞥(陈凯文 摄)
--
1.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办公楼(徐守相 摄)
--
2.人民法院(陈凯文 摄)
--
3.人民检察院(徐守相 摄)
--
4.公安局(陈凯文 摄)
--
1.毕昇森林公园(陈凯文 摄)
--
2.天堂秀色(张新安 摄)
--
3.黑龙潭(丁文贵 摄)
--
4.千年银杏(张新安 摄)
--
1.十一万伏变电站一角(张新安 摄)
--
2.詹河三级水电站(陈凯文 摄)
--
3.詹河二级水电站(陈凯文 摄)
--
1.城南毕昇大道(林子先 摄)
--
2.毕昇大桥(陈建新 摄)
--
3.邮电大楼(陈凯文 摄)
--
4.汽车站(陈建新 摄)
--
1.长冲茶场茶园一角(林子先 摄)
--
2.立体桑园(张新安 摄)
--
3.财政部门为培植财源深入茶场调查研究(中为财政局长柯昌荣,左二为副局长黄开雄)(林子先 摄)
--
4.板栗园
--
网箱养鱼(张新安 摄)
--
英山特产——毕府粉丝(张新安 摄)
--
1.香菇
--
2.枣皮
--
3.天麻
--
4.厚朴(张新安 摄)
--
县人武部授受省军区授奖。
--
民兵应急分队接受上级点验(张新安 摄)
--
人武部党委一班人(张新安 摄)
--
5.1947年刘邓大军某部从东门桥进入英山县城
--
1.毕昇中学(张新安 摄)
--
2.教委领导与建筑设计专家共议全县校舍建筑方案。(柯剑 摄)
--
3.牛轭岭小学(柯剑 摄)
--
4.县直幼儿园(林子先 摄)
--
1-2.湖北化油器股份有限公司油器生产线及其产品(张新安 摄)
--
3.湖北五金工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活络扳手(张新安 摄)
--
4.金铺镇汽车门锁厂车间(张新安 摄)
--
5-6.湖北省英山县茧丝绸总公司真丝服装生产线及其产品(张新安 摄)
--
湖北毕昇印刷总厂,湖北省书刊印刷定点企业,湖北省出口包装生产定点企业(图为该厂近年获省优、署优部分产
--
中国人民银行英山县支行(丁文贵 摄)
--
县农行面向农村服务农业
--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英山县支行(张新安 摄)
--
中国工商银行英山县支行营业部(丁文贵 摄)
--
县人民医院(陈凯文 摄)
--
医疗队下乡(林子先 摄)
--
3.妇幼保健院(徐守相、陈凯文 摄)
--
新城市井(张新安 摄)
--
农村新居(张新安 摄)
--
英山水厂(刘子泽 摄)
--
英山宾馆(三星级)(林子先 摄)
--
楚东大厦(陈建新 摄)
--
温泉跳水游泳馆十米跳台
--
温泉山庄(张新安 摄)
--
1.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昇墓碑(陈凯文 摄)
--
2.部分馆藏珍贵文物(陈凯文 摄)
--
3.群众文化活动剪影(张新安 摄)
--
4.群众文化活动剪影(张新安 摄)
--
英山县地图
--
《英山县志》编辑人员合影
七修《英山县志》序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地理篇
--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疆域
----
第三节县城
----
第四节集镇
--
第二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三节山脉
----
第四节河流
----
第五节水文
----
第六节土壤
----
第七节植被
----
第八节气候
----
第九节灾害
--
第三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矿藏
----
第二节地热
----
第三节土地
----
第四节水利
----
第五节生物
人口篇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变化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第三节人口构成
--
第二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机构及队伍建设
----
第二节计划生育政策
----
第三节计划生育管理与节育措施
----
第四节计划生育成效
农业篇
--
第一章农业经济体制
----
第一节私有经济
----
第二节集体所有制经济
----
第三节全民所有制经济
--
第二章种植业
----
第一节粮食作物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第三节农业技术
--
第三章畜牧业
----
第一节饲料和牧草
----
第二节畜禽生产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四章林业
----
第一节森林资源
----
第二节营林事业
----
第三节森林保护
----
第四节林场
----
第五节木本粮油
----
第六节森工企业
--
第五章水产
----
第一节水域及水产资源
----
第二节养殖
----
第三节其他水产品生产
----
第四节渔业改革
----
第五节渔政管理
--
第六章水利
----
第一节水库
----
第二节塘堰与泵站
----
第三节河流治理
----
第四节水利管理
----
第五节水土保持
--
第七章农业机械
----
第一节耕作机械
----
第二节排灌机械
----
第三节植保机械
----
第四节收获机械
----
第五节加工机械
----
第六节运输机械
工业篇
--
第一章采掘冶炼工业
----
第一节非金属采矿业
----
第二节炼铁
----
第三节炼铜
----
第四节铸造
----
第五节炼焦
--
第二章机械工业
----
第一节农业机械
----
第二节汽车配件
----
第三节阀门
----
第四节注油器
----
第五节造纸机械工业
--
第三章电子工业
--
第四章一轻工业
----
第一节造纸工业
----
第二节印刷工业
----
第三节化学工业
----
第四节食品工业
--
第五章二轻工业
----
第一节五金工具
----
第二节风机行业
----
第三节家具工业
----
第四节塑料工业
----
第五节林化工业
----
第六节工艺美术工业
----
第七节制革行业
--
第六章建材工业
----
第一节玻纤工业
----
第二节砖瓦制造业
----
第三节工艺玻璃制品业
--
第七章纺织工业
----
第一节缫丝厂
----
第二节丝绸厂
----
第三节棉织厂
----
第四节工艺丝织厂
--
第八章建筑业
----
第一节队伍
----
第二节设备
----
第三节工程
--
第九章电力工业
----
第一节发电
----
第二节输、变电工程
----
第三节供电
贸易篇
--
第一章国营商业
----
第一节日用工业品经营
----
第二节纺织品经营
----
第三节副食品经营
----
第四节烟草经营
----
第五节食品经营
----
第六节五金、交电、化工产品经营
----
第七节工业生产资料经营
----
第八节石油经营
----
第九节医药品经营
----
第十节饮食服务
--
第二章粮油经营
----
第一节粮油统购
----
第二节粮油统销
--
第三章外贸经营
----
第一节粮油食品出口
----
第二节工业品出口
----
第三节土畜产品出口
----
第四节外贸外经
--
第四章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一节专业公司
----
第二节农村贸易货栈
----
第三节农村代购代销店
----
第四节收购业务
----
第五节农村生产资料购销
----
第六节农村生活资料经营政策
--
第五章私营商业
----
第一节建国前的私营商业
----
第二节建国后的私营商业
乡镇企业篇
--
第一章企业形式
----
第一节乡(镇)办企业
----
第二节村办企业
----
第三节联办企业
----
第四节户办企业
--
第二章产业结构
----
第一节农业企业
----
第二节工业企业
----
第三节建筑业
----
第四节交通运输业
----
第五节商业、饮食、服务业
--
第三章产品
----
第一节传统产品
----
第二节名优产品
----
第三节机械产品
----
第四节土特产品
--
第四章直属专业公司及厂
--
第五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劳动管理
----
第三节生产管理
----
第四节财务管理
----
第五节科技管理
----
第六节利润分配
----
第七节经营方式
财税金融篇
--
第一章财税
----
第一节财政收入
----
第二节财政支出
----
第三节财政管理
----
第四节建国前财政税务机构
--
第二章金融
----
第一节金融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存款
----
第四节贷款
----
第五节结算
----
第六节保险
----
第七节农村信用合作社
经济管理篇
--
第一章计划
----
第一节经济综述
----
第二节发展规划
----
第三节计划管理
----
第四节重点建设
--
第二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报表
----
第三节普查
----
第四节调查
----
第五节科研
----
第六节资料
--
第三章审计
----
第一节国家审计
----
第二节内部审计
----
第三节社会审计
--
第四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市场管理
----
第二节经济监督检查
----
第三节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第四节个体工商业管理
----
第五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物价方针政策
----
第二节各类产品价格
----
第三节物价管理
----
第四节毗邻地区的价格衔接
--
第六章标准计量
----
第一节计量
----
第二节企业标准化
----
第三节质量监督
劳动人事篇
--
第一章劳动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劳动力管理
----
第三节工资、劳保、安全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人事管理
----
第二节工资与福利
----
第三节职位职称与科技人员管理
----
第四节退(离)休、退职干部管理
交邮城建篇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水运
----
第二节陆运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邮政网路
----
第二节电信网路
----
第三节邮电设备
----
第四节邮电业务
--
第三章城建环保
----
第一节县城建设
----
第二节乡镇建设
----
第三节房地产
----
第四节环境保护
社会事业篇
--
第一章民政
----
第一节优抚
----
第二节安置
----
第三节救济
----
第四节社会福利
----
第五节婚烟登记
----
第六节殡葬改革
--
第二章教育
----
第一节县学、私塾
----
第二节革命根据地教育
----
第三节幼儿教育
----
第四节小学教育
----
第五节中学教育
----
第六节师范教育、职业教育
----
第七节成人教育
----
第八节教职工
----
第九节教育管理
----
第十节教育经费
--
第三章科技
----
第一节科研机构和科技群众团体
----
第二节科学技术
----
第三节科技综合开发
----
第四节科技管理
----
第五节科学技术队伍
--
第四章文艺创作
----
第一节文学
----
第二节书画、摄影、工艺
--
第五章民间文学艺术
----
第一节民间文学
----
第二节民间艺术
----
第三节英山庙会
--
第六章文化事业
----
第一节文化馆、站
----
第二节图书馆(室)
----
第三节博物馆
----
第四节县剧团及农村文艺宣传队
--
第七章名胜古迹
----
第一节名胜
----
第二节古迹
----
第三节古墓葬
----
第四节古遗址
----
第五节古建筑
----
第六节革命纪念地和纪念建筑
--
第八章新闻广播电视
----
第一节新闻
----
第二节广播电视
--
第九章档案
----
第一节馆藏档案资料
----
第二节档案资料的利用
----
第三节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和专业培训
--
第十章体育
----
第一节体育组织、设施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第三节学校体育
----
第四节武术
----
第五节体育竞赛
--
第十一章卫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卫生防疫
----
第三节妇幼保健
----
第四节医疗
----
第五节药品
党政群团篇
--
第一章政党
----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在英山的活动
----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在英山
--
第二章会议
----
第一节县参议会
----
第二节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
----
第三节英山县各届人民代表会议
----
第四节英山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五节英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三章政府
----
第一节清末政权
----
第二节民国政权
----
第三节革命根据地政权、民主政权
----
第四节县人民政府
----
第五节乡(镇)人民政府
----
第六节村级政权
--
第四章政协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委员会会议
----
第三节主要职能活动
--
第五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人组织
----
第二节农民组织
----
第三节青年组织
----
第四节妇女组织
----
第五节商民组织
----
第六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七节文化团体
政法篇
--
第一章治安
----
第一节镇压反革命
----
第二节预审
----
第三节社会治安
----
第四节监管帮教
----
第五节消防安全
----
第六节交通管理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刑事检察
----
第二节经济检察
----
第三节法纪检察
----
第四节监所检察
--
第三章法院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审判
----
第三节刑事案件复查
----
第四节审判制度和程序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法制宣传
----
第二节人民调解
----
第三节公证
----
第四节律师
军事篇
--
第一章军事建制
--
第二章军事设施
----
第一节演武场、营房、哨所
----
第二节关寨
----
第三节险要
----
第四节碉堡
----
第五节城墙
----
第六节飞机场
----
第七节洞穴
----
第八节民兵训练基地
--
第三章驻军
--
第四章兵役
----
第一节招募制
----
第二节抽丁制
----
第三节志愿兵役制
----
第四节义务兵役制
----
第五节预备役
----
第六节飞行员及院校招生
--
第五章民兵
----
第一节民兵组织
----
第二节军事训练
----
第三节武器装备管理
----
第四节防务
--
第六章战事
外事侨务篇
--
第一章外事
----
第一节涉外管理
----
第二节外事往来
----
第三节公派出国(境)
----
第四节对外援助和劳务输出
----
第五节利用外资
----
第六节涉外事件
--
第二章侨务
----
第一节侨情
----
第二节侨政
----
第三节服务
风俗方言篇
--
第一章风俗
----
第一节生产习俗
----
第二节生活习俗
----
第三节岁时习俗
----
第四节礼仪习俗
----
第五节家族、信仰习俗
--
第二章方言
----
第一节方言归属和境内方言差异
----
第二节方音
----
第三节方词
----
第四节语法
人物篇
--
第一章人物传
----
毕昇
----
段朝立
----
金光悌
----
王铁珊
----
阮德树
----
李士彬
----
萧际云
----
姜高奇
----
闻筱辑
----
王孰闻
----
姜镜堂
----
熊受喧
----
查光佛
----
陈卫东
----
傅维钰
----
金仁宣
----
姚家芳
----
胡鉴莹
----
王悲庵
----
萧伯唐
----
彭干成
----
李次山
----
方洛舟
----
郑衡之
----
段朗如
----
郑震谷
----
傅笠渔
----
纪振纲
----
王博夫
----
安怀音
----
吴白桦
----
郑汉英
----
傅慧初
----
吴昱恒
----
汪逢楠
----
胡续康
----
段柱卿
----
刘秀山
----
卫去非
----
陈时伟
----
段霖茂
----
李进
----
章夷白
----
李少元
----
余斌
----
徐节文
----
高洪宽
----
郑克诚
----
余湛
----
袁捷
----
王效亭
----
谭扶平
----
杨必声
----
魏文伯
----
洪平安
----
李文衢
----
傅山
----
王修有
--
第二章人物录
----
张子贞
----
闻一言
----
马坦
----
郑元昆
----
闻立慎
----
金耀远
----
王葆修
----
王佑修
----
王豫修
----
王蕊修
----
郑泽林
----
郑绍成
----
郑衍熙
----
蒋槐午
----
汪作筠
----
汪作蓥
----
金鸿翎
----
陈镜波
----
余永浚
----
胡松咏
----
彭砺金
----
汪汲青
----
郭德昭
----
查之清
----
贺筱亭
----
段焱华
----
李世贞
----
方耀南
----
蒋径开
----
陈彩林
----
郑道瑛
----
傅忠
----
姜克东
----
段茂伟
----
樊应怀
----
郑世郁
----
陈星伟
----
徐绍荣
----
詹绪辉
----
傅新棠
----
赵毅
----
周亚龙
----
王寿炯
----
李盛鸣
----
方汉章
----
姜召嘉
----
彭延祖
----
刘正柱
----
郝照亭
----
闻杰
附录
--
历届纂修《英山县志》简介
--
毕昇碑鉴定意见书
--
关于召开“英山毕昇墓碑研讨会”的情况报告
七修《英山县志》历任编纂委员会成员
七修《英山县志》现任编纂委员会成员
七修《英山县志》编纂成员
编后
版权页
封面设计:陈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