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诸暨市水利志》为水利专业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
二、志书体裁横排纵述,述、记、志、传、图、表、录七体并用,以志为主体。卷首立凡例、概述、大事记;志设水利环境、防灾抗灾、基础工作、治理开发、管理、水政、人文共7篇30章119节;志尾设编纂始末和索引。
内容时限:
1988-2003
目录
封面
诸暨市水利志
《诸暨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及工作人员
《诸暨市水利志》终审人员
题词
--
中共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金如题词
--
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国梁题词
图片
--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视察诸暨水利工程
--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视察高湖分洪工程
--
浙江省省长万学远检查在建中的高湖分洪工程
--
省委常委、副省长刘锡荣(后任中纪委副书记)检查诸暨水利工作并为诸暨水利建设题词
--
水利部副部长朱登铨由中共绍兴市委书记沈跃跃(后任中组部副部长)陪同视察高湖分洪闸
--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章 猛进检查诸暨水利工作
--
水利部副部长严克强视察诸暨水利建设
--
绍兴市委书记董君舒检查诸暨水利工作
--
绍兴市委书记冯顺桥检查诸暨水利工作
--
绍兴市委书记王永昌检查诸暨水利工作
--
绍兴市市长张金如检查诸暨水利工作
--
县委书记蒋巨峰(后任四川省省长)下村向农民征求水利工作意见
--
县长徐再生部署防汛防旱工作
--
市委书记顾仁章 检查防汛工作
--
市委书记张达洋检查高湖工程建设情况
--
市委书记周患良、市长何国梁喜接全省首届“大禹杯”金奖
--
市委书记王国伟、市长陈长兴检查小蒋村二期工程
--
市委书记张仲灿、市长王继岗检查防汛工作
--
市政协主席王灿荣检查饮水工程
--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胜检查水利工程
--
何国梁(1988--1990年3月)
--
张光海(1997年11月--)
--
张伟波(1990年4月--1997年10月)
--
参加《诸暨市水利志》终审会议人员
--
高潮分洪闸新姿
--
原三十六洞分洪闸
--
高湖分洪闸移位改建工程开工典礼
--
高潮分洪闸竣工典礼
--
江东新城
--
江东旧貌
--
城区已建成50年一遇标准堤61.5公里
--
五泄江标准堤新貌
--
五泄江原江堤
--
截直改造后的小蒋村湾
--
原小蒋村湾
--
范蠡桥至西施殿生态景观型标准堤
--
浦阳江湖区已建成20年一遇标准堤151公里
--
省级“五自”水利工程--幸福水库
--
岭北镇九鼎饮水工程
--
675米高程的璜山镇晓居村饮水工程
--
千库保安工程--枫桥青岭水库
--
潭俞电排站
--
江东畈电排站
--
横山湖电排站
--
青西畈电排站
--
郑家堰橡胶坝
--
次坞溪橡胶坝
--
王家堰橡胶坝
--
原王家堰混凝土堰门坝
--
改适后的安华水库控制房
--
石壁水库新貌
--
马村畈节 水示范工程
--
自动化改造后的陈蔡水库电站
--
第三自来水厂夜景
--
治理前后的岭北溪
--
西泌湖排灌总渠
--
附图:水利经济
--
附图:荣誉
--
诸暨市水利水电局办公大楼
--
诸暨市行政区划图
--
诸暨市水系图
--
诸暨市主要水利工程分布图
--
诸暨市小水电站分布图
--
诸暨市浦阳江标准堤建设图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水利环境
--
第一章 自然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地质地貌
----
第三节 土壤植被
--
第二章 水系
----
第一节 浦阳江
----
第二节 壶源江上芦溪
--
第三章 气象水文
----
第一节 气象概况
----
第二节 降水蒸发
----
第三节 水位潮汐
----
第四节 径流量
----
第五节 泥沙
--
第四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水量
----
第二节 水能
----
第三节 水质
--
第五章 湖畈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第二节 重要湖畈
第二篇 防灾抗灾
--
第一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重大水旱灾害
----
第二节 其他灾害
--
第二章 防汛防旱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情报预报
----
第三节 防洪调度
----
第四节 防灾预案
----
第五节 防汛物资
----
第六节 重大抗灾纪实
--
第三章 洪水淹没补偿
----
第一节 高湖滞洪水库分洪赔偿
----
第二节 水库洪水淹没补偿
----
第三节 新联湖紧急分洪补偿
第三篇 基础工作
--
第一章 水文工作
----
第一节 水文站网
----
第二节 水文测验
----
第三节 资料整编
----
第四节 洪水调查
--
第二章 勘测规划
----
第一节 勘测
----
第二节 规划
----
第三节 设计
--
第三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队伍
----
第二节 水利学会
----
第三节 科技应用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第四篇 治理开发
--
第一章 防洪水库
----
第一节 安华水库
----
第二节 陈蔡水库
----
第三节 石壁水库
----
第四节 中村滞洪水库
--
第二章 高湖分洪闸移位改建
----
第一节 论证决策
----
第二节 开发建设
----
第三节 工程效益
--
第三章 标准堤建设
----
第一节 城市标准堤
----
第二节 湖畈标准堤
----
第三节 主要排涝渠道标准堤
--
第四章 河道整治
----
第一节 裁弯取直
----
第二节 疏浚拓宽
----
第三节 河道清障
----
第四节 桥梁拓建
--
第五章 除涝工程
----
第一节 电力排涝
----
第二节 沿山排涝渠道
----
第三节 排涝涵闸
--
第六章 蓄水供水
----
第一节 大中型蓄水工程
----
第二节 小型蓄水工程
----
第三节 灌区工程
----
第四节 引水工程
----
第五节 提水工程
----
第六节 供水工程
--
第七章 小水电
----
第一节 新建电站
----
第二节 报废重建电站
----
第三节 技改扩容电站
----
第四节 报废小电站
--
第八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现状
----
第二节 政策规划
----
第三节 治理
第五篇 管理
--
第一章 水资源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开发利用
----
第三节 取水许可制度
----
第四节 水环境整治
--
第二章 建设管理
----
第一节 业主负责
----
第二节 招标投标
----
第三节 建设监理
----
第四节 质量监督
----
第五节 竣工验收
--
第三章 水利设施管理
----
第一节 基层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
----
第三节 水库管理
----
第四节 水库除险加固
----
第五节 河道管理
----
第六节 小水电管理
----
第七节 灌区管理
----
第八节 机电排灌管理
--
第四章 综合经营
----
第一节 工业企业
----
第二节 种植养殖业
----
第三节 旅游业
----
第四节 服务业
----
第五节 建筑业
第六篇 水政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局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党群组织
----
第三节 下属企事业单位
----
第四节 行政管理改革
----
第五节 基层水利组织
----
第六节 队伍建设
--
第二章 依法治水
----
第一节 法制宣传
----
第二节 规范性文件
----
第三节 水政执法
--
第三章 事故纠纷
----
第一节 工程事故
----
第二节 水事纠纷
--
第四章 水利投资
----
第一节 开发性筹资
----
第二节 政策性聚资
----
第三节 群众性集资
----
第四节 水利捐赠资金
----
第五节 资金使用管理
--
第五章 移民
----
第一节 水库移民
----
第二节 城防工程移民
----
第三节 湖畈标准堤移民
第七篇 人文
--
第一章 治水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一、梁焕木
------
二、何将法、杨云生
------
三、吴国琦
------
四、陈孟水
----
第二节 荣誉谱
----
第三节 外地来诸水利人员
--
第二章 丛录
----
第一节 水利文件
----
第二节 水利著作简介
----
第三节 电视剧《水魂》
----
第四节 碑亭碑记
----
第五节 诗词
----
第六节 楹联及其他
----
第七节 历史文献补辑
----
第八节 水利档案
编纂始末
索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