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镇志(1409-2004)

永丰镇志(1409-2004)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忠县永丰镇志》是本镇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志书,本志记述了永丰镇近代以来历史,反映了镇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场镇建设、农村发展、人文地理的历史和现状,它将为永丰的经济腾飞提供借鉴依据。

内容时限: 1409-2004

目录

封面
永丰镇志
图片
-- 忠县政区示意图
-- 忠县永丰镇政区图
-- 永丰场镇街道示意图
-- 县委书记杜和平视察永丰镇重庆兄弟纸制品有限公司
-- 所获部分荣誉
-- 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的太阳寺外景
-- 太阳寺山门「高都山」
--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龚家院子侧屋
-- 龚家院子朝门上方造型之一部分
-- 龚家院子发掘出来部分金银珠宝
-- 金珠勝境速写
-- 龚家院子侧房屋檐斜柱镂雕选载
-- 旧日永丰场东梁家寨岩壁上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题刻
-- 位于永丰旧场口东端(梁成鹏之妻张氏节孝)圣旨牌坊
-- 永丰镇水稻制种基地一角
-- 永丰镇石丰村引进优良品种奶柑挂初果
-- 渝东永丰镇蛋鸡养殖基地一角
-- 永丰场镇紫微大街一段
-- 永丰场镇街坊一角
-- 永丰镇农村农民新居
-- 永丰镇初级中学校综合大楼
-- 永丰镇中心小学校教学大楼
-- 永丰镇卫生院外景
《忠县永丰镇志》编纂委员会
凡例
序一
序二
目录
综述
大事记
建置沿革篇
-- 第一章 忠县永丰镇沿革
-- 第二章 各村、社区居委沿革
---- 第一节 村沿革(1949~2001)
---- 第二节 村、社区居委沿革(2002~2004)
---- 第三节 村、社区居委概况
人口与计划生育篇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变化
---- 第二节 人口普查
---- 第三节 姓氏分部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职能范围
---- 第三节 计划生育的开展
国土资源篇
-- 第一章 国土资源
-- 第二章 国土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国土执法
---- 第三节 土地利用
---- 第四节 改田改土
农业篇
-- 第一章 土地所有制
---- 第一节 解放前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解放后土地所有制
-- 第二章 农业生产条件
---- 第一节 耕地
---- 第二节 农业机具
---- 第三节 自然条件
-- 第三章 农业结构与收益分配
---- 第一节 农业结构
---- 第二节 收益分配
-- 第四章 种植、养殖业
---- 第一节 粮食作物种类
---- 第二节 经济作物种类
---- 第三节 蔬菜种类
---- 第四节 经济林木
---- 第五节 家畜家禽
---- 第六节 蚕桑发展
-- 第五章 农业经营管理
---- 第一节 农业合作组织经营
---- 第二节 土地联产承包经营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 第四节 劳务输出
-- 第六章 农业发展
---- 第一节 农业总产值与粮食总产量
---- 第二节 粮食作物面积及产量
---- 第三节 主要经济作物
---- 第四节 经济林木
-- 第七章 林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职能范围
---- 第三节 森林资源
---- 第四节 林业发展
---- 第五节 森林保护
---- 第六节 林政执法
-- 第八章 水利渔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水利资源
---- 第三节 水利工程
---- 第四节 水利维修管理
---- 第五节 渔业
-- 第九章 扶贫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职能范围
---- 第三节 扶贫对象
---- 第四节 扶贫项目
---- 第五节 扶贫资金
---- 第六节 镇属单位帮村扶贫分工
-- 第十章 畜牧兽医站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职能范围
---- 第三节 规章制度
---- 第四节 疫情与防治
-- 第十一章 蛋鸡产业
---- 第一节 发展现状
---- 第二节 诚信创业
---- 第三节 产业效益
---- 第四节 蛋鸡养殖专业技术协会
乡镇企业篇
-- 第一章 公社化时期的社队企业
---- 第一节 公社企业
---- 第二节 大队企业
---- 第三节 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发展
---- 第一节 转交观念创造条件发展企业
---- 第二节 招商引资诚信创业共同发展
商业贸易篇
-- 第一章 商业机构
---- 第一节 市场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
---- 第三节 粮食管理机构
---- 第四节 食品机构
-- 第二章 市场
---- 第一节 经营场地
---- 第二节 集期
-- 第三章 物价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物价
---- 第二节 解放后物价稳定
-- 第四章 农资供销
---- 第一节 肥料供销
---- 第二节 主要农资销售
-- 第五章 市场经济时期
---- 第一节 集镇商业
---- 第二节 农村商业网点
交通邮电篇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桥梁
---- 第三节 交通工具
---- 第四节 交通管理
-- 第二章 邮政电信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信
财税金融篇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职能范围
---- 第三节 财政收入和支出
-- 第二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信用社业务发展
---- 第三节 邮政储蓄
村镇建设篇
-- 第一章 解放前乡村状况
---- 第一节 永丰场镇
---- 第二节 农村居民
-- 第二章 解放后村镇建设
---- 第一节 机构及职能
---- 第二节 场镇建设
---- 第三节 农村建设
党政群团篇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解放前党的组织及活动
---- 第二节 解放后党的组织及活动
---- 第三节 中共忠县永丰镇历届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换届
---- 第四节 中共忠县永丰镇历届党委正副书记任免
--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人大主席团
---- 第二节 忠县永丰镇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
---- 第三节 人民代表视察
-- 第三章 永丰镇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政府沿革
---- 第二节 办事机构职能及人员分工
---- 第三节 忠县永丰镇历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换届
---- 第四节 永丰镇历届正副乡镇长任免情况
-- 第四章 群团
---- 第一节 妇联
----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 工会
-- 第五章 民政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拥军优属
---- 第三节 社会救济
---- 第四节 选举工作
---- 第五节 政权建设
---- 第六节 社会福利
---- 第七节 老年工作
---- 第八节 婚姻管理
---- 第九节 殡葬改革
民主法制篇
-- 第一章 民主法制建设
---- 第一节 民主建政
---- 第二节 法制建设
-- 第二章 机构设置
---- 第一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 第二节 司法所
---- 第三节 公安派出所
---- 第四节 刑警中队
-- 第三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一节 综合治理
---- 第二节 社会稳定
---- 第三节 管理责任制
---- 第四节 专项治理
---- 第五节 宣传教育
---- 第六节 人民调解
精神文明篇
-- 第一章 思想道德建设
-- 第二章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第一节 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活动
---- 第二节 文明村镇创建
-- 第三章 文明场镇创建活动
---- 第一节 创建卫生场镇
-- 第四章 社区治安管理
---- 第一节 巡逻队组建及管理
---- 第二节 社区治安巡逻队职责
---- 第三节 经费筹集和管理
-- 第五章 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军事武装篇
-- 第一章 忠县永丰镇人民武装部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职能范围
---- 第三节 永丰乡(镇)历任武装部部长
-- 第二章 民兵工作
---- 第一节 民兵组织
---- 第二节 民兵训练
---- 第三节 民兵勤务
-- 第三章 兵役制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兵役制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兵役制
教育篇
-- 第一章 解放前的文化教育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新学
-- 第二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幼教发展
---- 第二节 幼教管理
---- 第三节 中心幼儿园
-- 第三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小学教育发展
---- 第二节 小学校简介
---- 第三节 学校规章制度
---- 第四节 教育、教学、教研
---- 第五节 团队组织
-- 第四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初中教育发展
---- 第二节 永丰镇初级中学校
---- 第三节 党群组织建设
---- 第四节 “两基”工作
-- 第五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解放前成人教育
---- 第二节 解放后成人教育
医药卫生篇
-- 第一章 解放前永丰地区医药卫生状况
---- 第一节 中医中药
---- 第二节 西医西药
-- 第二章 解放后永丰医疗卫生事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医疗卫生
---- 第三节 卫生防疫
---- 第四节 计划免疫
---- 第五节 妇幼保健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四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办公室职责范围
---- 第三节 基金筹集
---- 第四节 合作医疗补偿
---- 第五节 永丰镇新型合作医疗发展情况
-- 第五章 医药
-- 第六章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 爱国卫生
---- 第二节 卫生先进单位
文化体育篇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机构
---- 第二节 职能范围
---- 第三节 解放前的文化活动
---- 第四节 解放后的文化艺术
---- 第五节 民间文艺
---- 第六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七节 广播电视
---- 第八节 图书阅览
---- 第九节 文物胜景
---- 第十节 寨楼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体育机构
---- 第二节 体育场地
---- 第三节 体育活动
人物篇
-- 人物简介
---- 李国炳
---- 唐明邦
---- 梁玖
---- 侯光明
---- 叶荣洒
---- 丁远奎
---- 梁昌恒
---- 张保权
---- 梁志飞
---- 梁文政
---- 杨大岁
---- 李心国
---- 叶世平
社会风情篇
-- 第一章 风俗民情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 生产习俗
---- 第三节 礼仪习俗
---- 第四节 节气习俗
-- 第二章 宗教信仰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主要寺庙遗址
-- 第三章 民间组织
---- 第一节 袍哥
---- 第二节 会道门
-- 第四章 社会弊端
---- 第一节 吸毒
---- 第二节 赌博
---- 第三节 迷信
---- 第四节 早婚
---- 第五节 打人命
---- 第六节 娶妾
-- 第五章 禁忌
艺文篇
-- 一、永丰赞诗
-- 二、感时诗赋
-- 三:永丰民谣
附录
-- 第一章 文献
---- 一、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办法
---- 二、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
---- 三、患县永丰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
-- 第二章 赋文
---- 一、在永丰镇办公大楼迁建落成庆典上的讲话
---- 二、在编纂《永丰镇志》动员会上的讲话
---- 三、太阳寺考
---- 四、春访太阳寺(散文)
---- 五、永丰场节孝牌坊(游记)
---- 六、家乡鹅峰寨(游记)
---- 七、中共地下党员梁竹西(故事)
---- 八、童年的回忆(回忆录)
---- 九、金珠尘封待雨露(漩论)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