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畜牧食品志(1986-2003年)

通江县畜牧食品志(1986-2003年)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续修《通江县畜牧食品志》(以下简称续志),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把握断限内的社会主流,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科学、准确地反映时代特点和经济发展轨迹。寓经验教训、成败兴衰、功过利弊于史实记述之中,力求达到资治、教化、存史的目的。

内容时限: 1986-2003

目录

封面
通江县畜牧食品志
图片
-- 县畜牧食品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永瑞
-- 县畜牧食品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 县畜牧食品局办公综合大楼
-- 通江县猪种改良中心实验室
-- 科技人员正在县动物疾病实验室对病料进行检测
-- 优质牧草种子生产基地
-- 通江县金业有限责任公司D1Y优质仔猪繁育场全景
-- 省改良总站领导和专家深入O1Y优质仔猪繁育场检查指导工作。
-- D1Y优质仔猪繁育场能繁母猪饲养舍与哺乳母猪仔猪定位栏。
-- 通江县三泰羊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优质肉羊养殖场
-- 检疫人员正在开展肉品检疫
-- 通江县天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牛肉系列产品
-- 规范化管理的兽药饲料经营门市
-- 通江县天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牛肉系列产品
续修《通江县畜牧食品志》编纂领导小组及编审人员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机构组织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一 通江县畜牧局
---- 二 通江县畜牧食品局
-- 第二节 事业单位
---- 一 通江县兽医防疫检疫站
---- 二 通江县畜禽繁育改良站
---- 三 通江县饲草饲料工作站
---- 四 通江县动物防疫监督所
---- 五 通江县火天岗种畜场
---- 六 通江县鸡子项牧场
---- 七 区、乡(镇)畜牧兽医站
-- 第三节 企业单位
---- 一 通江县畜牧经营服务部
---- 二 通江昙畜牧劳动服务公司
---- 三 通江县浓缩饲料厂
---- 四 通江县江阳皮革制品厂
---- 五 通江县食品公司
-- 第四节 临时机构
-- 第五节 中共党组织
---- 一 中共通江县畜牧局党组
---- 二 中共通江县畜牧食品局委员会
---- 三 中共通江县畜牧食品局总支委员会
---- 四 中共通江县畜牧食品局纪律检查委员会
---- 五 党支部
-- 第六节 群团组织
---- 一 工会委员会
---- 二 共青团
---- 三 妇女委员会
-- 第七节 社会团体
---- 一 通江县畜牧兽医学会
---- 二 通江县畜牧兽医协会
第二章 政治工作
-- 第一节 党建工作
---- 一 组织建设
---- 二 党风廉政建设
-- 第二节 领导班子建设
---- 一 分工负责制
---- 二 “四好”班子建设
---- 三 “三个代表”学习教育
-- 第三节 精神文明建设
---- 一 思想教育
---- 二 社会帮扶活动
---- 三 文明单位创建
第三章 畜禽生产
-- 第一节 生产条件
---- 一 技术服务体系
---- 二 饲料资源
---- 三 饲草资源
---- 四 其它条件
-- 第二节 品种改良
---- 一 改良设备
---- 二 猪种改良
---- 三 牛种改良
---- 四 羊种改良
---- 五 禽兔改良
-- 第三节 畜禽繁殖
---- 一 生猪繁殖
---- 二 耕牛繁殖
---- 三 羊与鸡繁殖
-- 第四节 畜禽饲养
---- 一 生猪饲养
---- 二 耕牛饲养
---- 三 山羊饲养
---- 四 家兔与家禽饲养
-- 第五节 基地建设
---- 一 组织领导
---- 二 生产措施
---- 三 国家扶持
第四章 疫病与寄生虫防治
-- 第一节 主要病虫害
---- 一 疫病
---- 二 疫源
---- 三 寄生虫
---- 四 中毒病
-- 第二节 综合防制
-- 第三节 免疫接种”
---- 一 防疫经费
---- 二 防疫设施
---- 三 防疫注射
第五章 科技兴牧
-- 第一节 科技培训
-- 第二节 科学试验
---- 一 养猪项目
---- 二 养牛项目
---- 三 羊、兔项目
---- 四 其它项目
-- 第三节 科技推广
---- 一 饲料青贮
---- 二 浓缩饲料
---- 三 秸秆氨化养牛
---- 四 种草养畜
-- 第四节 获奖成果
---- 一 防疫检疫站成果
---- 二 其它局属部门成果
第六章 依法治牧
-- 第一节 执法队伍
-- 第二节 法规宣传
-- 第三节 畜禽检疫
---- 一 检疫收费
---- 二 卫生检疫
-- 第四节 依法治种
-- 第五节 市场管理
---- 一 兽药监管
---- 二 饲料监测
---- 三 证照管理
第七章 综合管理
-- 第一节 劳动人事
---- 一 职工队伍
---- 二 职工管理
---- 三 职称评聘
---- 四 工资 福利
---- 五 退休退职
-- 第二节 科技管理
-- 第三节 基层站管理
---- 一 管理制度
---- 二 目标管理
---- 三 管理“达标”活动
---- 四 基层站整顿
---- 五 困难补助
-- 第四节 财务管理
---- 一 计划管理
---- 二 收入管理
---- 三 费用管理
---- 四 资产管理
---- 五 审计清理
第八章 生产经营效益
-- 第一节 产量产值
---- 一 畜禽产量
---- 二 畜禽产值
-- 第二节 畜禽销售
-- 第三节 牧业效益
---- 一 农民收入
---- 二 养殖大户收入
---- 三 财税收入
-- 第四节 企业效益
---- 一 火天岗种畜场效益
---- 二 局直属企业效益
---- 三 县食品公司效益
-- 第五节 畜牧事业服务收入
第九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蒲青云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王兆森
---- 朱克礼
---- 苟泰华
---- 杨永瑞
---- 郭以信
---- 李富育
---- 刘道俊
-- 第三节 人物表录
---- 一 市(地)级以上先进人物名表
---- 二 专业技术人员名表
---- 三 科技奖获得者
第十章 附录
-- 一 集体荣誉录
-- 二 兽医验方
-- 三 灾害
-- 四 学术论文
-- 五 重要文献
-- 六 2004年6月职工登记表(县级)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