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求实存真”的方针,贯彻。详今略古,立足当代,通贯古今”的编写原则,突出社会主义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二、本志记事上限始于1958年,下限止于1992年,有的章节上溯至唐宋。三、本志以编、章、节、目为序,横排纵写,除《序》《前言》《凡例》外,首立《概述》,末列《跋》、《后记》。
出版时间:
1993年10月
目录
封面
漳浦盐场志
《漳浦盐场志》编委会
题词
--
福建省副省长张家坤题词
--
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程力夫题词
--
中共漳浦县委书记王良才题词
--
漳浦县代县长林奕斌题词
图片
--
漳浦盐场区域图
--
漳浦盐场1992年-2000年集镇建设规划图
--
参加本志编纂与编审人员合影
--
盐区俯瞰图
--
街景一瞥
--
生活区一角
--
漳浦盐场办公科技综合大楼
--
省盐务局党委书记王增钰、县委书记王良才为办公科技综合大楼剪彩。
--
一九五八年下半年—一九九二年年底的场部旧办公楼
--
1958年漳浦盐场筹备处办公地点—妈祖庙原貌
--
渔女塑像
--
虎啸亭
--
盐工在扒收海盐
--
盐斤放运
--
402#千吨拖驳船
--
电力传动输送机送盐上堆
--
突击围堤艰苦创业(一九五八年)
--
1958年尚未基建时的竹屿顶山
--
1986年垦区对虾养殖池
--
长毛对虾
--
锯缘青蟹
--
锦屿中学
--
虞愚先生为锦屿中学题写校名(1986年)
--
元宵节 举行文艺活动,县领导来场与民同乐(1991年)
--
电视卫星地面接收差转台
--
竹屿小学
--
中心幼儿园
序
前言
目录
凡例
概述
地理沿革编
--
第一章 地理
----
第一节 位置·面积
----
第二节 地貌·土壤
----
第三节 海水·气候
--
第二章 沿革
----
第一节 隶属
----
第二节 各村、场直单位简介
组织编
--
第一章 建场
----
第一节 盐场基建计划的确定
----
第二节 盐场的开拓者
----
第三节 艰苦的创业
--
第二章 机构沿革
--
第三章 职工代表大会
--
第四章 党委和基层组织
----
第一节 党委会
----
第二节 党的基层组织与党员情况
--
第五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团委会
----
第三节 妇联会
经济编
--
第一章 1958年建坎施工程序
--
第二章 制盐工艺
--
第三章 滩场改造
----
第一节 改滩
----
第二节 铺坎
----
第三节 压滩
----
第四节 滩场设备维修
--
第四章 设备更新
----
第一节 “双革”运动
----
第二节 生产设备
--
第五章 科技实验
--
第六章 体制改革
--
第七章 盐业产量与效益
----
第一节 产量
----
第二节 质量
----
第三节 成本、工资
----
第四节 盐业积累
--
第八章 原盐归坨与运销
----
第一节 归坨
----
第二节 运输
----
第三节 行销
--
第九章 潮汛气象
----
第一节 潮汛测算
----
第二节 气象观测
----
第三节 本场历年气象
--
第十章 自然灾害
--
第十一章 多种经济
----
第一节 海水养殖
----
第二节 海盐化工
----
第三节 供销社
--
第十二章 村镇建设与管理
----
第一节 村镇基础设施
----
第二节 村镇管理
文教编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全日制教育
----
第二节 工农业余教育
----
第三节 教育经费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文化
----
第一节 机构 设施 团体
----
第二节 文艺创作与演出
--
第三章 卫生 体育 科技
----
第一节 卫生
----
第二节 计划生育
----
第三节 体育运动
----
第四节 科学技术
人物编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一、卢维祯
----
二、蔡石峰
--
第二章 先进名录
----
第一节 建场初期模范标兵
----
第二节 省级先进人物录
----
第三节 本场获奖辑录
杂记编
--
第一章 竹屿史略
----
第一节 竹屿简史
----
第二节 解放初期的竹屿
----
第三节 漳浦盐业的兴废
--
第二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岁时节日与法定节日
----
第二节 日常生活
--
第三章 名胜与特产
----
第一节 风景名胜
----
第二节 字迹
----
第三节 土特产品
大事记
文存
--
《关于1985年“三包四定五放权”方案》
--
《漳浦盐场场规六十条》
跋
后记
盐业工人之歌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