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风物志

防城港风物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万紫千红总是春 芦 岩 防城港市位于广西南部,濒临浩瀚的北部湾,与越南边、海、 河山水相连,地理位置独特,战略地位重要,是广西最大最重要的 海上门户,又是我国西南地区对东南亚贸易最便捷的大道通衢, 有“西南门户,边陲明珠”的美誉,目前正围绕东兴国家重点开放 开发试验区,着力建设“边海经济带”,积极融人国家“一带一路” 发展战略布局。 从地理形势来看,防城港市东南部的海岸线曲折回环,岩岸、 沙岸、红树林海岸发育良好,形成许多宜渔、宜游、宜港的滩涂、 沙滩和海湾。市境中部、北部多山地、丘陵、河谷,十万大山是岭 南名山,植被丰茂,雨林蓊郁,保存有多种珍稀动植物,种植有广 西最大片的经济林。西部襟山带江,江海交织,陆地边境线有多个 对外开放的边贸点,著名的北仑河源于我国,中、下段是中越两国 的界河。从东兴到越南的芒街市仅有一桥之遥,是中国与东盟互 市的最大口岸。 大体而言,防城港市属亚热带海洋季风区,年平均温度20℃ 左右,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得山林滋养,又得大海调 节,空气、水、食物都十分洁净,城区、乡镇、山林、海滨都是宜于 养生之地。 防城港市现辖二区、一县、一市,总人口100万,聚居着壮、 汉、瑶、京等多个民族。这里既有山海林泉之美,又有人文风物之 盛.是改革开放最活跃的城市,又是时尚奢华与纯朴安宁和谐交 集的家园.向来被世人誉为“中国白鹭之乡”“中国肉桂八角之 乡”“中国长寿之乡”“民族地区第一大港”。2008年以来.先后 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城市”“中同十大最关爱民生城市”“中 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等称号。据2013年3月《中国经济 周刊》和中国社科院城环所联合发布的《中同城镇化质量报告》, 防城港市城镇化质量在广西区内的14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一,人均 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农民 人均纯收入位居广西前列。 英国史学家巴克尔说,有4个主要的自然因素决定着人类的 生活和命运,那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地形。防城港是个天宝物 华之地,仿佛就坐落在金山之上,它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 源、矿产资源,特别是海洋资源,其储量和人均占有量都位居全国 各地级市前列,完全可以满足长期的、持续的、有质量的经济社会 发展需要.为防城港市在广西率先进入小康并及早跨入沿海城市 第一集团准备了充足的条件。同时.我还认为,一个城市能够长期 发展,永盛不衰,与地域文化的沉淀及文化健康基因的传承有很 大的关系。古今中外有过不少著名的城市,有的因为自然资源过 度开发而废弃,有的因为城市扩张的无序与规划的不善而衰落, 有的因为理念的封闭及暴力的盛行而损毁。每一个城市都有演变 的脉络,城市之所以成为今天这个样子,都有它的必然因素和偶 然因素。当我二十年前来到防城港,并逐渐熟悉它的面孔,我一直 在了解探索它的内核,历史的、人文的;遗憾的、憧憬的。经济、 社会、文化、环境,都是进步与繁荣的阶梯,一个都不应忽视。 防城港市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是个人文荟萃之地。早在 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防城港的先民便在这块古老而美丽的 土地上繁衍生息,至今还遗存下神秘莫测的“贝丘文化”。汉唐时 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使这里生产的葛布、珍珠、陶瓷走向海外, 罗马、波斯、印度等地的玻璃、宝石、白银、香料和经卷也经这里 进入中国京城。防城港2000多年来,一直是东南亚、南亚诸国与 中国通商、通航、互市、朝贡的门户及路径。物质的还有文化层面 的兼收并蓄,使防城港人具备了勇于开创、敢于挑战人生的勇气 和担当大事的气概。一个人口不太多的城市,却是广西第二大侨 乡;晚清和民国时期,来自乡野的农家子弟刘永福、陈济棠等却能 叱咤风云。改革开放后.防城港的嬗变与繁荣,也辉映着防城港人 特有的气质和风范. 自古以来,防城港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始终交错栖居,以共同 的勤劳与智慧,开发着祖国的疆土,在营造城市和美丽乡村的同 时,形成了许许多多独具风采、饶有情趣的节庆、服饰、饮食、婚 俗、居住、礼仪等文化,也产生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诗歌、传说、绘 画、舞蹈等文化艺术。也由于居住地域和生态环境的不同,各民族 也有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与传承。令人 欣喜的是,民族文化鲜明的个性特征,并没有妨碍各民族文化的 交融,魅力无穷的海洋文化就是集大成者。这也是防城港赖以生 存的基础之一,值得我们欣赏、保护及借鉴。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在 历史的长河中,已给防城港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自然 景观,以负责的态度、翔实的资料,写作、编辑一部风物志十分必 要。大致有地理概貌、历史沿革、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重大事件、 地域文化、珍奇物产等内容,比较全面地、多角度地、多层次地讲 述防城港曾经拥有值得骄傲的既往,自信而豪迈地展示更加灿烂 辉煌的今天与明天。如今一卷在手,既可以把它作为休闲渎物,浏 览之下如游戏海滩,随波飞浪舞,愉悦心性,也可以把它作为小型 的百科伞书,披阅之下,如登高望远.万物奔涌,心胸豁然。若是 从政者,或许能把它作为“智慧芯片”,开卷有益,认清这个地方 的幽微底蕴,时代经纬.发展轨迹。我常常感到,下基层沟通与灯 下读书皆不可偏废。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防城港风物志》的出 版,是文化建设不错的选择,阅读这座斑斓的城市,会觉得新潮正 在古老而亮丽的海湾里澎湃。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目录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编委会
万紫千红总是春
目录
第一章 一方水土
-- 优美的自然环境
-- 诗意的秀山魅水
-- 大美的黄金海岸
-- 丰沛的特产资源
-- 安乐的民族家园
-- “防城人”源流考
-- 恋恋的侨乡深情
-- 港门,工业重镇滨海新城
-- 防城,一个沿海沿边的老城区
-- 上思,一个绿色而甜蜜的县
-- 东兴,牵手越南与东盟的魅力城市
第二章 历史沿革
-- 海洋文化的开篇:贝丘遗址
-- 一个高瞻远瞩的布局:闬寨
-- 文明开象已千年:上思州
-- 设险守国为要塞:防城堡
-- 悠悠岁月:防城老街
-- 一地沧桑:东兴老街
-- 迷人的古镇:江平
-- 驮在鱼背上的风景:企沙镇
-- 小山圩大气场:民国时期的那良
-- 古碑诠释的村落:高坝
-- 遥远的文泉:上思县孔驮屯
第三章 史迹与轶闻
-- 云帆沧海:最早的碧海丝路
-- 马援平乱:泽披南邦
-- 齐鲁健儿:“马留人”扎根南疆
-- “改土归流”:土司制度的崩解
-- 人贵有学:蛮荒中有人中举
-- 上思教案:必然的碰掩
-- “丁未起义”:孙中山倡导共和
-- 成立中共党支部:钟竹筠东兴亮剑
-- 阻击疏鲁:桂南会战揭幕
-- 上思抗日:十万青山十万兵
-- 战时小香港:援华物资的集散地
-- “三光企”起义:翻身大队的崛起
-- 广西3.22工程:风起浮码头
-- 万吨级泊位:广西走向蓝海
-- 胡志明访东兴:北仑河见证中越情
-- 防城港区:大改革大开放的杰作
-- 东兴试验区:睦邻安邦的发展平台
-- 红沙核电:中周西部前个核电站
-- 兴利除弊 勤政爱民
-- 屡仆屡起 肇始共和
-- 草莽英豪 两掌广西
-- 下海擒龙手 军界纵横人
-- 伙夫起家 八属称雄
-- 热心教育 服务桑梓
-- 情洒京岛 诗留珠乡
第四章 风景名胜及旅游
-- 港城第一山:仙人山
-- 传奇小岛:钓鱼台
-- 人间新月:月亮湾
-- 弄潮天堂:白浪滩
-- 海上赤壁:怪石滩
-- 风情万利:金滩
-- 七色熔岩:火山岛
-- 古渔村的标本:生态筋山
-- 白鹭天堂:万鹤山
-- 海底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幽雅古奇:北仑河口景区
-- 红尘仙域:十万大山同家森林公园
-- 木石奇观:皇袍山森林乐园
-- 围门屏风:屏峰雨林公园
-- 天工造物:聪皇沟
-- 漂流胜地:九龙潭 野人谷
-- 岩深天地广:弄怀岩
-- 天鼓震碧潭:应天瀑布
-- 健康净心泉:峒中温泉 布透温泉
-- 港城新乐园:桃花湾广场
-- 蓝色文明的萃集: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
-- 文化建设的扛鼎之作:四大场馆
-- 神话的延伸:龙马·明珠景区
-- 千年遗迹:唐代潭蓬古运河
-- 南天屏障:白龙古炮台
-- 刘永福故居及其父诰封碑
-- 流水带不走遗泽:伯南公园
-- 陈氏故居及谦受图书馆
-- 中越人民友谊公同
-- 中越北仑河大桥
-- 多种文明的诠释:罗浮天主教堂 三德灭主教堂米强天主教堂
-- 尘世间的那份清凉:观音寺 灵峰寺 关帝庙
第五章 地域文化
-- 上思歌圩
-- 京族哈节
-- 瑶族阿波节
-- 防城港市国际海上龙舟赛
-- 春节
-- “三月三”与壮家五色饭
-- 清明节
-- 四月八“垃圾忆”与“药粑”
-- 端午节与灰水粽
-- 中元节
-- 中秋节
-- 防城采荼戏
-- 防城“跳岭头”
-- 唱春牛
-- 舞狮 舞龙
-- 牛腹闹春鼓
-- 上思舞鹿
-- 粤剧
-- 京族独弦琴
-- 壮族建房习俗
-- 壮族生产习俗
-- 瑶族生产习俗
-- 壮族服饰
-- 京族服饰
-- 瑶族服饰
-- 古老的民间美容术——开脸
-- 瑶寨的成人礼
-- 寄赖
-- 踢沙
-- 拉大网
-- 渔箔
-- 疍家海上婚礼
-- 壮族婚姻习俗
-- 京族婚姻习俗
-- 花头瑶族婚礼
-- 壮族生育习俗
-- 壮族丧葬习俗
-- 京族丧葬习俗
-- 瑶族丧葬习俗
-- 壮族日常生活禁忌
-- 京族的各种禁忌
-- 民间歌谣(选载)
-- 咏防城港诗文(选载)
第六章殄哥物产
-- 一、植物
---- 金花茶
---- 红树林
---- 肉桂
---- 八 角
---- 车辕木
---- 银叶树
---- 膝柄木
---- 椤麻
---- 相思树
---- 桫椤
---- 矩鳞油杉
---- 榕树
---- 木麻黄
---- 紫荆木
---- 鸡血藤
---- 天桃
---- 露兜树
---- 石斛
---- 稔子
---- 菠萝蜜
---- 菠萝
---- 杨桃
---- 木瓜
---- 荔枝
---- 龙眼
---- 柠檬
---- 甜橙
---- 甘 蔗
---- 芭蕉
---- 海薯藤
---- 红姑娘
-- 二、动物
---- 白 鹭
---- 海南虎斑鸦
---- 斑鸠
---- 丁鸡郎
---- 犀鸟
---- 原鸡
---- 蛤蚧
---- 猕猴
---- 黑叶猴
---- 果子狸
---- 穿山甲
---- 蟒蛇
---- 金钱豹
---- 眼镜王蛇
-- 三、海洋生物
---- 白龙珍珠
---- 红珊瑚
---- 中华白海豚
---- 中华乌塘鳢
---- 石斑鱼
---- 鲈鱼
---- 青蟹
---- 花蟹
---- 对虾
---- 沙虫
---- 泥虫
---- 大蚝
---- 海参
---- 鱿鱼
---- 墨 鱼
---- 文蛤
----
---- 海龟
---- 海蜇
---- 紫菜
-- 四、特色食品
---- 鲶汁
---- 干贝
---- 鱼肚
---- 糯米糖粥
---- 风吹饼
---- 白糍粑
---- (粑)丝
---- 榄子焖沙箭鱼
---- 芋头糕
---- 屈头蛋
---- 木薯饺
---- 煎堆
---- 香菇
---- 香糯
---- 香猪
---- 百花蜜
---- 沙糕
---- 鱼生
---- 鱼丸
---- 猪脚粉
---- 那良米粉
---- 海鸭蛋
---- 光坡鸡
---- 李进记酸椒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