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青川县政权的更替以及行使政权的主要活动等。
内容时限:
0000-1985
目录
封面
1987年8月21日和9月5日,经中共青川县委、县人大常委、县人民政府、县政协、县纪委的领导同志集体
青川县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
1987年8月20日上午中共青川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常委、县政协、县纪委的领导同志在县人大常委会
--
中共青川县委、县人民政府大门
--
青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
--
原青川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青川县城——乔庄今貌
--
1983年9月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给青川县革命老根据地授旗
--
赤水县所在地——今青溪
--
明龙州治地砖城东北角——今青溪
--
青川县行政区划图
--
中华民国青川县行政区划图
--
清龙安府青川分县示意图
--
明四川龙安府青川千户所示意图
--
元四川省广元路龙州清川县示意图
--
北宋利州路属示意图
--
唐州县示意图
--
隋属县示意图
--
北周州示意图
--
魏县示意图
--
梁县示意图
--
南齐属县示意图
--
刘宋示意图
--
东晋州郡县示意图
--
西晋郡县示意图
--
三国蜀汉郡属县示意图
--
东汉广汉郡白水县示意图
--
西汉广汉郡白水县示意图
《青川县政权志》正误表
目录
序
凡例
概述
大事年表
第一章机构设置
--
第一节县级机构
--
第二节州、郡
--
第三节所、司、汛、寨
--
第四节区级机构
--
第五节乡级机构(里、乡团、团练所、联保处、乡公所、乡政府、公社、乡政府)
第二章民国时期纪事
--
第一节辛亥革命时期
--
第二节“防区制”阶段
--
第三节红军在青川
--
第四节“新生活运动”实施
--
第五节推行“地方自治”
--
第六节 二五减租
--
第七节禁政五种
--
第八节抗日活动
--
第九节组训设防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1949至1956)
--
第一节建立新政权
--
第二节征粮
--
第三节剿匪
--
第四节禁烟禁毒
--
第五节减租退押
--
第六节抗美援朝
--
第七节镇压反革命
--
第八节土地改革
--
第九节三反五反
--
第十节爱国增产创模运动
--
第十一节互助组
--
第十二节农业合作社
----
1.初级社
----
2.高级社
--
第十三节统购统销
----
1.粮食统购统销
----
2.棉布计划供应
--
第十四节对私改造
----
1.对私营商业的改造
----
2.对手工业的改造
第四章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7至1966)
--
第一节开展建设
--
第二节整风反右
--
第三节大跃进
--
第四节大办公共食堂
--
第五节人民公社化
--
第六节大办钢铁
--
第七节大购大销
--
第八节反右倾
--
第九节整风整社
--
第十节贯彻“调整”方针
--
第十一节“四清”运动
第五章十年动乱(1966至1976)
--
第一节动乱开始
--
第二节造反夺权
--
第三节“大联合”、“三结合”
--
第四节清理阶级队伍
--
第五节知青“上山下乡”
--
第六节农业学大寨
--
第七节一打三反
--
第八节 声讨林彪、“四人帮”
第六章拨乱反正 重点转移
--
第一节揭批查运动
--
第二节解放思想、放宽政策
--
第三节平反冤、假、错案
--
第四节给地主、富农分子摘帽
--
第五节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第六节贯彻“八字”方针
--
第七节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
第八节 林、牧、副、渔
--
第九节农业区域规划
--
第十节整顿企业
--
第十一节工业交通
--
第十二节地名普查
--
第十三节人口普查
--
第十四节计划生育
--
第十五节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
--
第十六节教科文卫
--
第十七节精神文明建设
--
第十八节人民生活的变化
附录
--
青川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革命秩序,维持地方治安的布告
--
青川县各届人民代表会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宣言
--
青川县群运工作团、总团部布告
--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章程摘录
--
青川县农业合作化的全面规划
--
大院公社“农业生产责任制章程”
--
青川县人民政府关于更定全县各区(镇)、公社、大队、街道名称的布告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