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志(——2005)上册

歙县志(——2005)上册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全面客观记述歙县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二、本志记述时限,上限追溯至事物发端,下限为2005年。 三、本志记述遵守现行区域。1949 - 1988年工农业等经济部分综合数据包含原岩寺区、洽舍区及黄山乡、篁墩乡。少数影响较大的属原歙县的历史人物,沿用传统修志做法,本志有选择地收录。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

目录

封面
歙县志(上册)
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歙县志》编辑部
《歙县志》学术顾问
《歙县志》审定单位
图片
-- 歙县城区略图
-- 歙县地势图
-- 1960年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前排右四)陪同毛泽东主席视察
-- 1969年毛泽东主席会见中共九大代表(左二胡早娣)
-- 2001年5月20日江泽民视察歙县棠樾牌坊群
-- 安徽省第八届党代会歙县代表滕祁源(中)陈玉明(右)、庄兰豪(左)
-- 胡仕圣县长主持徽州府衙修复工程奠基仪式
-- 1934年新安中学堂老师黄宾虹(中)许承尧(右)严达(左)与学生合影
-- 行政办公中心大楼
-- 徽园
-- 新区夜景
-- 县城全景
-- 紫阳公园
-- 滨江长廊
-- 杞梓里村新貌
-- 金山高速公路出入口
-- 徽园门楼
-- 大铭山庄小区
-- 张曙音乐广场
-- 清凉峰
-- 石潭风光
-- 山水画廊新安江
-- 水竹坑七姑尖
-- 烟雨新安江
-- 浦口(新安江起点)
-- 搁船尖
-- 枇杷之乡漳潭
-- 雄村桃花坝
-- 棠樾牌坊群
-- 许国石坊
-- 许村大观亭
-- 渔梁坝
-- 雄村竹山书院
-- 郑村郑氏宗祠
-- 黄宾虹故居
-- 北岸吴氏宗祠
-- 阳和门
-- 渔梁街
-- 斗山街
-- 昱岭关
-- 长庆塔
-- 沙溪洞宾井
-- 古村昌溪
-- 璜田古戏台
-- 2002年8月横关鸡母山发掘恐龙化石
-- 北岸廊桥
-- 太平桥
-- 新州石塔
-- 三潭枇杷
-- 徽州贡梨
-- 三口蜜桔
-- 宋村葡萄
-- 富岱杨梅
-- 县树——樟树
-- 县鸟——画眉
-- 县花——梅花
-- 黄山短尾猴
-- 梅花鹿
-- 娃娃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黑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蜈蚣岭梯级茶园
-- 富堨甘蔗
-- 清凉峰华东黄杨(国家二级保护树种)
-- 狮石红豆杉
-- 岔口葫芦水库2005年12月竣工
-- 金竹贡菊
-- 山核桃蜜枣香榧
-- 北岸同乐养殖场
-- 夏坑养蚕
-- 练江牧场
-- 深渡网箱养鱼
-- 金马仪表车间
-- 金马仪表系列产品
-- 华富雅马哈车业——电动车
-- 乾龙电器系列灯具
-- 金港针织茧丝
-- 县经济开发区
-- 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墨 项德胜作
-- 清明上河图仿古墨 项德胜作
-- 墨模 项胜利作
-- 徽墨之都——歙县牌匾
-- 歙砚之乡——歙县牌匾
-- 忆江南 江立明作
-- 眉纹天香砚(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江宝忠作
-- 高山流水金星水浪砚 凌家宏作
-- 徽派盆景
-- 木雕
-- 紫檀木雕竹林七贤吴秋黎作
-- 砖雕十八学士
-- 砖雕门楼
-- 古城名胜集锦石雕
-- 百鹿石雕(之一)
-- 元官窑枢府瓷盘(县博物馆藏)
-- 陶庵图轴 渐江作
-- 溪山独径图 郑旼作
-- 山水 黄宾虹作
-- 虎 汪更新作
-- 山水 胡华令作
-- 书法 郑泽民作
-- 山水 张仲平作
-- 宋 枢府瓷碗(县博物馆藏)
-- 山水 张翰飞作
-- 山水 程啸天作
-- 牛 汪观清作
-- 竞新公司股票(县档案馆收藏)
-- 铁线篆 李文彬90岁作
-- 提篮竹篓竹编
-- 山水 汪采白作
-- 明 永乐官窑青花瓷盘(县博物馆藏]
-- 书法 汪利权作
-- 隶书 吴进贤作
-- 花鸟 鲍黎健作
-- 山水 张君逸作
-- 陶行知纪念馆
-- 第三届徽州古城文化节
-- 第34届环球洲际小姐大赛选手相聚歙县
-- 三阳叠罗汉
-- 渔梁跳钟馗
-- 汪满田鱼灯
-- 国家级重点职高行知中学
-- 歙县中学
-- 歙县第二中学
-- 上丰中心学校
-- 七色花幼儿园趣味运动会开场式
-- 歙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 新安学校广播操表演
-- 舞龙
-- 2002年安徽省获奖黄梅戏《一串鞋》剧照
-- 历代歙县志
-- 乡村志
-- 《歙县志》编辑部全体成员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区划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境域变迁
-- 第二章 区划
---- 第一节 历史区划
---- 第二节 现行区划
-- 第三章 府治·县治
---- 第一节 府治
---- 第二节 县治
-- 第四章 乡镇
---- 第一节 镇概况
------ 徽城镇
------ 郑村镇
------ 桂林镇
------ 富蝎镇
------ 北岸镇
------ 深渡镇
------ 王村镇
------ 许村镇
------ 溪头镇
------ 霞坑镇
------ 杞梓里镇
------ 岔口镇
------ 街口镇
---- 第二节乡概况
------ 雄村乡
------ 坑口乡
------ 上丰乡
------ 昌溪乡
------ 武阳乡
------ 三阳乡
------ 金川乡
------ 小川乡
------ 新溪口乡
------ 森村乡
------ 绍濂乡
------ 石门乡
------ 长陔乡
------ 璜田乡
------ 狮石乡
第二编 环境·资源
-- 第一章 环境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地层
------ 构造
------ 地貌特征
------ 地貌类型
---- 第二节 山脉·河流
------ 山脉
------ 河流
---- 第三节 环境质量与保护
------ 大气环境
------ 水环境
------ 声环境
------ 地面环境
------ 环境保护与管理
-- 第二章 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土地分类
------ 土壤种类与养分
------ 土壤分布
---- 第二节 水资源
------ 水文观测
------ 地袁水
------ 地下水
---- 第三节 气候资源
------ 四季特征
------ 区域气候
------ 气象要素
---- 第四节 植物资源
------ 木本植物
------ 草本植物
------ 水生植物
---- 第五节 动物资源
------ 兽类
------ 禽类
------ 水族
------ 两栖类
------ 爬行类
------ 昆虫类
------ 其它
---- 第六节 矿物资源
------ 金属类
------ 非金属类
------ 附:灾害
第三编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总量
---- 第一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 历代人口
------ 人口密度
------ 人口分布
---- 第二节 人口结构
------ 姓氏结构
------ 民族结构
------ 性别年龄结构
------ 文化结构
------ 行业结构
------ 职业结构
------ 家庭结构
-------- 附:人瑞
---- 第三节 人口变动
------ 自然变动
------ 迁徙变动
------ 经商务工
------ 外来人口
-- 第二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生育管理
---- 第二节 节育优育
---- 第三节 计划生育成果
第四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市建设
---- 第一节 古城掠影
------ 古代城池
------ 县城主要建筑
---- 第二节 道路建设
------ 主次干道
------ 街巷
---- 第三节 公共建筑
------ 桥梁
------ 公园广场
------ 雕塑
---- 第四节 公共设施
------ 供水排水
------ 供电用电
------ 路灯亮化
------ 绿地绿化
------ 城市交通
---- 第五节 古城保护
------ 县城总体规划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旧城改建
------ 新区开发
---- 第六节 市容保洁
------ 街道保洁
------ 垃圾清运
------ 垃圾处理
-- 第二章 镇村建设
---- 第一节 村落布局
------ 选址
------ 水口
------ 水埠
------ 街巷
---- 第二节 公共设施
---- 第三节 住宅
------ 旧时民宅
------ 现代住宅
---- 第四节 小城镇建设
------ 集镇规划
------ 小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三章 房地产业
---- 第一节 房产管理
------ 产权产籍登记
------ 公房管理
----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
---- 第四节 房地产开发
------ 房地产企业
------ 集资建房
------ 商住区开发
------ 经济适用住房
---- 第五节 拆迁安置
------ 征地补偿
------ 拆迁补偿
---- 第六节 房地产市场
------ 私房买卖
------ 公房出售
------ 商品房交易
---- 第七节 物业管理
-- 第四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企业
---- 第二节 勘测设计
---- 第三节 建筑管理
------ 资质管理
------ 工程管理
------ 新技术新材料运用
第五编 交通·邮政·电信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古道·古桥·渡口
------ 古道
------ 古桥
------ 渡口
---- 第二节 公路交通
------ 公路线路
------ 公路桥梁
------ 高速公路隧道
------ 公路运输与管理
---- 第三节 铁路交通
------ 铁路线路
------ 铁路桥梁
------ 铁路运输与管理
---- 第四节 水路交通
------ 航线
------ 港口码头
------ 水路运输与管理
---- 第五节 物流业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政机构
------ 驿站
------ 铺递
------ 邮政局
---- 第二节 邮路分布
---- 第三节 邮政业务
------ 信函包裹
------ 邮政汇蓄
------ 报刊发行
-------- 附:集邮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信企业
------ 电信公司
------ 移动公司
------ 联通公司
---- 第二节 固定与移动电话
------ 固定电话
------ 移动电话
---- 第三节 电报传真
---- 第四节 计算机网络
------ 网络与计算机
------ 电子政务
第六编 农业
-- 第一章 农业经济综述
---- 第一节 土地制度与经营管理
------ 封建私有制
------ 农民所有制
------ 集体所有制
------ 联产承包制
---- 第二节 农业区划与产业结构调整
------ 农业区划
------ 产业结构调整
---- 第三节 农业综合开发
------ 基本农田保护
------ 多种经营
------ 农业扶贫开发
------ 农业标准化
---- 第四节 农业管理
------ 农村财务监督
------ 减轻农民负担
------ 农业行政执法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水稻
------ 玉米
------ 小麦
------ 其它粮食作物
---- 第二节 油料作物
------ 油菜
------ 六月黄豆
------ 芝麻
------ 花生
---- 第三节 经济作物
------ 桑叶
------ 菊花
------ 棉花
------ 麻类
------ 糖料
------ 烟草
------ 中药材
------ 干鲜果
---- 第四节 蔬菜
---- 第五节 耕地·种子·肥料
------ 耕地
------ 种子
------ 肥料
---- 第六节 耕作制度
------ 单熟制
------ 两熟制
------ 多熟制
-- 第三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蚕茧
------ 蚕种
------ 养蚕
------ 茧丝
---- 第二节 畜禽
------ 家畜
------ 家禽
---- 第三节 蜜蜂
------ 中蜂
------ 意蜂
-- 第四章 渔业
---- 第一节 养鱼水域
---- 第二节 淡水养殖
------ 鱼苗生产
------ 池塘养鱼
------ 网箱养鱼
------ 流水养鱼
------ 稻田养鱼
---- 第三节 渔政管理
---- 第四节 捕捞管理
-- 第五章 疫病虫害防治
---- 第一节 农作物疫病虫害防治
---- 第二节 畜禽疫病虫害防治
---- 第三节 蚕蜂疫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 鱼疫病防治
-- 第六章 农业机具与机械
---- 第一节 传统农作农具
---- 第二节 机械机具与机械化
---- 第三节 农机具研制推广与政府扶持
------ 农机具研制
------ 农机具推广与政策扶持
---- 第四节 农机经营管理
第七编 茶业
-- 第一章 栽培
---- 第一节 茶区产量
---- 第二节 茶园垦辟与管理
------ 老茶园改造
------ 新茶园垦辟
------ 茶园管理
---- 第三节 茶树良种
------ 地方良种
------ 引进良种
-- 第二章 加工
---- 第一节 采摘
---- 第二节 初制
------ 初制工艺
------ 初制机具
------ 初制茶厂
---- 第三节 精制
------ 精制品种
------ 精制工艺
---- 第四节 窨花
------ “三花”生产
------ 窨制工艺
------ 花茶产量
-- 第三章 购销
---- 第一节 收购
------ 收购渠道
------ 收购价格
---- 第二节 销售
------ 内销
------ 外销
---- 第三节 商标
-- 第四章 名茶
---- 第一节 绿茶名茶
------ 老竹大方
------ 黄山毛峰
------ 屯绿
------ 黄山银钩
------ 黄山绿牡丹
---- 第二节 花茶名茶
-- 第五章 茶文化
---- 第一节 文赋
------ 茶文
------ 茶赋
---- 第二节 诗联
------ 茶诗
------ 茶联
---- 第三节 茶俗
第八编 林业·水利·
-- 第一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树种
------ 森林分布
------ 立木蓄积
-------- 附:一、古树名木
-------- 二、林副产品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国有造林
------ 集体造林
------ 专项造林
------ 退耕还林
------ 义务植树
---- 第三节 森林管护
------ 抚育间伐
------ 封山育林
------ 森林防火
------ 森林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 苗木花卉
------ 苗木生产与经营
------ 花卉生产与经营
---- 第五节 木竹经营
------ 采伐
------ 运输
------ 检量
------ 收购
------ 价格
---- 第六节 林政管理
------ 管理机构
------ 采伐与销售管理
------ 林地管理
------ 林业结构调整
------ 山林权属
---- 第七节 林场圃所
------ 斯干苗圃
------ 石门林场
------ 岩寺特种经济林场
------ 许村林场
------ 水竹坑林场
------ 桂林林场
------ 徽城实验林场
------ 歙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
------ 安徽省徽州国家森林公园
-- 第二章 水利
---- 第一节 塘竭灌溉
------ 水塘
------ 蝎坝
---- 第二节 水库灌溉
------ 小(二)型水库
------ 小(一)型水库
------ 丰乐灌区
---- 第三节 机电灌溉
------ 车灌
------ 机灌
------ 电灌
---- 第四节 防洪抗旱
------ 机构与制度
------ 防洪护岸工程
------ 防洪
------ 抗旱
------ 农村饮水
---- 第五节 水土保持
------ 水土流失
------ 流域治理
---- 第六节 水利管理
------ 水政管理
------ 水利工程管理
------ 河道管理
------ 水利资金管理
---- 第七节 新安江库区开发
------ 移民安置
------ 道路码头建设
------ 库区开发
第九编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经济综述
---- 第一节 工商业改造
---- 第二节 产权劳动制度变革
---- 第三节 工业规模
---- 第四节 工业结构
------ 产业结构
------ 所有制结构
---- 第五节 工业效益
------ 产品研发
------ 技术改造
------ 产值效益
---- 第六节 工业管理
------ 计划经济时期
------ 改革开放以后
-- 第二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食品工业
------ 酒饮料
------ 粮油饲料
------ 副食品
------ 肉类加工品
---- 第二节 机械·电子·仪表
------ 机械机具
------ 电子仪表
---- 第三节 纺织·服装·皮革
------ 纺织
------ 服装
------ 皮革塑料
---- 第四节 电力
------ 发电
------ 供电
------ 用电
---- 第五节 造纸·印刷
------ 造纸
------ 印刷
---- 第六节 化工·建材
------ 化工
------ 建材
---- 第七节 工艺品
---- 第八节 其它
第十编 商贸服务
-- 第一章 商贸服务综述
---- 第一节 商业所有制
------ 集体商业
------ 国有商业
------ 民营商业
---- 第二节 流通体制变革
------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计划经济时期
------ 改革开放以后
---- 第三节 物资体制变革
---- 第四节 粮食体制变革
-- 第二章 商业市场
---- 第一节 集市贸易
---- 第二节 超市与连锁店
------ 新洲超市
------ 上海华联超市
------ 家和购物广场
------ 百姓缘购物广场
-- 第三章 商品经营
---- 第一节 百货
------ 日用百货
------ 五金交电
------ 服装配饰
------ 日用杂品
---- 第二节 专营商品
------ 烟草与卷烟
------ 中西药品
------
------ 石油煤炭
---- 第三节 生产资料
------ 化月巴
------ 农药
------ 农机具
------ 机电
------ 农用塑料薄膜
------ 种子
---- 第四节 建筑材料
------ 金属建材
------ 非金属建材
------ 化工装潢
------ 附:废旧物资回收
---- 第五节 农副产品
------ 副食品
------ 土特产品
-- 第四章 粮油业
---- 第一节 农村粮油购销
---- 第二节 城镇粮油供应
---- 第三节 粮油储运
------ 附:粮油票证
-- 第五章 服务业
---- 第一节 旅馆业
---- 第二节 餐饮业
---- 第三节 居民服务业
-- 第六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贸易机构与渠道
---- 第二节 商品进出口
第十一编 旅游
-- 第一章 景观资源
---- 第一节 自然景观资源
------ 名山
------ 胜水
------ 特异景点
---- 第二节 人文景观资源
------ 城区
------ 东乡
------ 南乡
------ 西乡
------ 北乡
------ 附:名人游踪
-- 第二章 旅游服务
---- 第一节 旅游市场开发
------ 旅游规划
------ 基础设施建设
------ 景区景点开发
------ 市场营销
------ 旅游宣传促销
---- 第二节 景区与线路
------ 旅游景区
------ 县内游览线路
------ 周边连接线路
---- 第三节 旅游接待
------ 旅行社
------ 旅游宾馆
------ 导游服务
------ 接待业绩
---- 第四节 旅游商品
------ 土特产
------ 食品
------ 工艺品
---- 第五节 旅游管理
------ 旅游管理机构
------ 行业管理与培训
第十二编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国民经济计划与实施
---- 第一节 国民经济计划编制与实施
------ 一五计划(1953—1957)
------ 二五计划(1958—1962)
------ 三五、四五计划(1966—1975)
------ 五五计划(1876—1980)
------ 六五计划(1981—1985)
------ 七五计划(1986—1990)
------ 八五计划(1991—1995)
------ 九五计划(1996—2000)
------ 十五计划(2001—2005)
---- 第二节 国民经济产值
---- 第三节 重点建设项目管理
--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登记管理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 商标
------ 广告
---- 第五节 工商行政执法
-- 第三章 质量物价管理
---- 第一节 质量管理
------ 度量衡管理
------ 标准化管理
---- 第二节物价管理
------ 物价演变
------ 物价管理
-- 第四章 统计审计
---- 第一节 统计
------ 丁口田赋统计
------ 抽样调查
------ 普查
------ 统计服务与监督
---- 第二节 审计
------ 财政金融审计
------ 行政事业与专项资金审计
------ 企业审计
------ 经济责任审计
------ 社会审计
------ 政府性投资项目审计
-- 第五章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一节 国有资产调查与统计
---- 第二节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三节 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
-- 第六章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 土地资源管理
------ 土地资源评价
------ 土地资源保护
---- 第二节 地籍管理
------ 城区地籍
------ 土地登记
---- 第三节 建筑用地管理
------ 单位建设用地
------ 居民建设用地
------ 外商投资用地
------ 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用地
------ 军用机场用地
------ 土地储备
---- 第四节 矿产资源管理
---- 第五节 国土资源执法
------ 土地补偿
------ 地价评估
------ 违章查处
-- 第七章 食品药品监督
---- 第一节 食品监督管理
---- 第二节 药品监督管理
第十三编 财政·税收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
------ 县级财政体制
------ 乡镇财政体制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预算管理
------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 企业财务管理
------ 支农资金管理
------ 预算外资金管理
------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 政府控购与采购管理
-- 第二章 税收
---- 第一节 税收体制
---- 第二节 农业税收
------ 田赋
------ 农业税收
------ 农村税费改革
-------- 附:历代贡品
---- 第三节 工商税收
------ 工商税种
------ 附加税种
------ 游击区工商税
第十四编 金融·保险
-- 第一章 金融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当铺
------ 钱庄
------ 银行
------ 信用合作社
---- 第二节 金融业务
------ 存款
------ 贷款
------ 基本建设拨款贷款
------ 结算
------ 侨汇
------ 债券
---- 第三节 金融管理
------ 行政管理
------ 金银市场
------ 金融监察
------ 会计核算
---- 第四节 证券交易
-- 第二章 保险
---- 第一节 保险机构
---- 第二节 保险业务
------ 险种
------ 保费理赔
第十五编 文房四宝
-- 第一章 徽墨
---- 第一节 墨模
------ 制模
------ 模式
---- 第二节 制墨
------ 原料
------ 工艺
------ 品类
------ 墨名
------ 形制
---- 第三节 名工·名墨
-- 第二章 歙砚
---- 第一节 起源
---- 第二节 砚石
------ 品类
------ 分布
---- 第三节 制砚
------ 工艺
------ 砚式
---- 第四节 名工·名砚
-- 第三章 纸笔
---- 第一节 澄心堂纸
---- 第二节 汪伯立笔
-- 第四章 四宝文化
---- 第一节 收藏
------ 徽墨收藏
------ 歙砚收藏
------ 澄心堂纸收藏
---- 第二节 题咏
------ 徽墨题咏
------ 歙砚题咏
------ 澄心堂纸题咏
---- 第三节 著述
------ 徽墨著述
------ 歙砚著述
------ 纸笔著述
第十六编 徽商
-- 第一章 概说
---- 第一节 徽商成因
------ 环境因素
------ 风气绵延
------ 时代趋势
---- 第二节 商业道德
------ 诚信为本
------ 仁义为质
---- 第三节 无徽不成镇
------ 苏浙地带
------ 长江两岸
------ 运河沿线
------ 闽粤海上
---- 第四节 无商不成徽
------ 兴教育才
------ 倡学立派
------ 构筑家园
---- 第五节 商妇德行
------ 劝夫经商倾妆资夫
------ 勤俭持家奉亲抚子
------ 坚贞抚孤重振家声
------ 承继夫志慨行义举
-- 第二章 资本来源
---- 第一节 劳动积累
---- 第二节 赠遗资本
---- 第三节 婚姻资本
---- 第四节 合股资本
---- 第五节 委托资本
---- 第六节 借贷资本
---- 第七节 官僚资本
-- 第三章 经营行业
---- 第一节 盐业
---- 第二节 茶业
---- 第三节 木业
---- 第四节 典当业
---- 第五节 粮业
---- 第六节 绸布业
---- 第七节 漆业
---- 第八节 酱业
-- 第四章 经营特色
---- 第一节 严格管理
---- 第二节 勇于竞争
---- 第三节 借助政治
---- 第四节 建立垄断
---- 第五节 组建会馆
-- 第五章 利润流向
---- 第一节 购置土地
---- 第二节 资助宗族
---- 第三节 捐赈助饷
---- 第四节 资助公益
---- 第五节 抚孤恤贫
---- 第六节 奢侈性消费
---- 第七节 投资产业
------ 附:歙籍徽商名录
第十七编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中共组织创建
---- 第二节 县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一次党代会
------ 第二次党代会
------ 第三次党代会
------ 第四次党代会
------ 第五次党代会
------ 第六次党代会
------ 第七次党代会
------ 第八次党代会
------ 第九次党代会
------ 第十次党代会
------ 第十一次党代会
---- 第三节 县委组织
---- 第四节 基层组织
---- 第五节 综合党务
------ 执政决策
------ 宣传教育
------ 保密
------ 统战
------ 老干部管理
---- 第六节 纪检监察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组织
------ 县党部
------ 中统调查室
------ 军统安徽站徽屯组
------ 三民主义青年团歙县分团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活动
-- 第三章 民主党派与工商联
----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歙县县委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歙县总支
---- 第三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歙县总支
---- 第四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歙县总支
---- 第五节 九三学社歙县支社
---- 第六节 工商业联合会
------ 工商界代表大会
------ 组织建设
------ 附:商会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人团体
------ 工人代表大会
------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农民团体
---- 第三节 妇女团体
------ 妇女代表大会
------ 组织建设
---- 第四节 青少年团体
------ 共青团
------ 少年先锋队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