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县志

汉川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叙汉川县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内容时限: 1873-1985

出版时间: 1992年08月

目录

封面
汉川县志
图片
-- 汉川县行政区划图
-- 1.汉川电视差转台
-- 2.泵站河夕照
-- 3.城关港
-- 1.马口镇镇标
-- 2.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门景
-- 3.县城鸟瞰
-- 1991年7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右)视察汉川水灾情况
-- 1991年1月27日国务委员宋健(左五)视察汈汊湖养殖场
-- 1991年7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中右)在湖北省省长郭树言(中左)的陪同下来汉川看望受灾群众
-- 1991年7月6日省委书记关广富(左二)视察汉川
-- 1911年汉川义军首先响应武昌起义
-- 县粮食局储运站
-- 喜摘新棉
-- 叶集茶场茶园
-- 分水渠道林
-- 汈汊湖养殖场螃蟹基地
-- 1.采莲
-- 2.捕鱼
-- 3.稻田养鱼
-- 4.汉川泵站全景
-- 精养鱼池
-- 河蚌育珠
-- 荷沙公路汉川新河段
-- 县工商银行大楼夜景
-- 泵站河“七一”桥
-- 城关仙女大道段
-- 分水镇新农村招待所
-- 县油泵油嘴厂
-- 湖北民族帽厂生产的民族帽
-- 汉川电线厂产品
-- 汉川棉纺织厂
-- 汉川酒厂生产的“满湖春”白酒
-- 脉旺钢管厂
-- 湖北省自行车零件三厂
-- 汉川扁丝厂
-- 湖北制伞厂生产的晴雨伞
-- 1987年12月28日省长郭振亁(右一)等领导同志为湖北汉川电厂奠基
-- 湖北汉川电厂主控室
-- 县玛钢厂
-- 县图书馆阅读室
-- 汉川一中语音室
-- 城关二小
-- 马陶
-- 县教师进修学校
-- 仙女山电影院
-- 县直机关幼儿园
-- 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
-- 汈汊湖上龙舟赛
-- 县体育场
-- 泐山烈士塔
-- 县邮电局Z87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 城关仙女大道北段夜景
-- 城关镇中心集贸市场一角
-- 汉川11万伏变电站
-- 春秋时期青铜器铜簋(左)铜盉(右)
-- 明成化冰裂纹龙纹花卉瓶
-- 汈东工艺厂生产的工艺品
-- 马口业余体校
-- 县光荣院
-- 西晋时期兵器铜驽机
-- 东汉时期鸟兽规矩镜
-- 汉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全体成员(1990)合影
-- 汉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全体人员合影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人口
-- 一、县域
-- 二、建置沿革
-- 三、行政区划
---- (一)晚清时期区划
---- (二)民国时期区划
---- (三)解放后区划
-- 四、县城区镇
---- (一)县城
---- (二)县辖镇
---- (三)区、农场
-- 五、人口概况
---- (一)历代人口
---- (二)人口结构
---- (三)分布、迁徙
---- (四)人口与土地资源
-- 六、计划生育
---- (一)基本情况
---- (二)宣传教育
---- (三)节育措施
---- (四)政策约束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一、地质
---- (一)地层
---- (二)构造
-- 二、地貌
---- (一)地貌成因
---- (二)地貌形态
-- 三、河流、湖泊
---- (一)河流
---- (二)湖泊
-- 四、土壤、植被
---- (一)土壤
---- (二)植被
-- 五、气候
---- (一)四季气候特征
---- (二)气候要素
---- (三)农业灾害性天气
-- 六、自然资源
---- (一)水资源
---- (二)土地资源
---- (三)矿产资源
---- (四)生物资源
-- 七、自然灾害
---- (一)水灾
---- (二)旱灾
---- (三)其他灾害
第三编 农业
-- 一、农村生产关系演变
---- (一)解放前农村经济状况
---- (二)解放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 二、种植业
---- (一)生产条件
---- (二)作物栽培
---- (三)植物保护
-- 三、养殖业
---- (一)饲养管理
---- (二)疫病防治
第四编 水利
-- 一、堤防建设
---- (一)汉江干堤
---- (二)汉北河堤
---- (三)南屏垸堤
---- (四)民堤
------ 附:消失的重要民堤
---- (五)府河支堤
-- 二、流域工程建设
---- (一)汉江下游分洪工程
---- (二)府河改道工程
---- (三)汉北水利工程
-- 三、农田基本建设
---- (一)汈汊湖治理
---- (二)南屏垸治理
---- (三)防涝设施
---- (四)防旱设施
---- (五)围垦
-- 四、抗灾
---- (一)组织措施
---- (二)重大抗洪排涝斗争纪略
------ 附:东岳庙抢险纪实
---- (三)抗旱纪略
-- 五、水文
第五编 水产
-- 一、水域
---- (一)河流
---- (二)湖泊
---- (三)沟渠
---- (四)塘堰
-- 二、渔民
-- 三、渔场
---- (一)集体渔场
---- (二)国营渔场
-- 四、天然捕捞
---- (一)鲜鱼捕捞
---- (二)水禽猎捕
-- 五、人工养殖
---- (一)苗种生产
---- (二)成鱼养殖
---- (三)特种水产品养殖
---- (四)水生经济植物生产
-- 六、水体农业
-- 七、鱼病防治
---- (一)主要病害
---- (二)防治工作
-- 八、渔具渔法
---- (一)渔具
---- (二)渔法
-- 九、渔政管理
---- (一)机构设置
---- (二)水产资源保护
---- (三)生产秩序维护
第六编 林业
-- 一、解放前林业概况
-- 二、解放后的林业
---- (一)林场
---- (二)种苗生产
---- (三)植树造林
---- (四)树种
---- (五)森林保护
第七编 乡镇企业
-- 一、行业
---- (一)乡镇工业
---- (二)乡镇加工业
---- (三)乡镇运输业
---- (四)乡镇建筑业
---- (五)乡镇商业、饮食服务业
---- (六)乡镇农业企业
-- 二、重点企业
-- 三、专业村、户
-- 四、企业管理
---- (一)行政管理
---- (二)经营管理
---- (三)横向联合
第八编 工业
-- 一、纺织工业
---- (一)棉纺织
---- (二)针复织
---- (三)印染
------ 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五零九工厂简介
-- 二、粮棉食品加工工业
---- (一)棉花加工
---- (二)粮食加工
---- (三)油料加工
---- (四)粮油副产品加工
---- (五)饮料加工
---- (六)副食品加工
---- (七)蛋品加工
---- (八)饲料加工
-- 三、轻工业
---- (一)陶瓷
---- (二)玻璃
---- (三)造纸
---- (四)纸制品
---- (五)印刷
---- (六)服装鞋帽
---- (七)家具
---- (八)晴雨伞
---- (九)塑料皮革
---- (十)工艺美术
-- 四、机械工业
---- (一)机械修理
---- (二)配件生产
---- (三)机械制造
-- 五、金属制品工业
-- 六、电力建设
---- (一)地方办电
---- (二)电网建设
---- (三)供电用电
---- (四)三电管理
-- 七、燃化工业
---- (一)煤炭
---- (二)化学肥料
---- (三)化学农药
---- (四)医药
-- 八、建材工业
---- (一)砖瓦
---- (二)水泥
---- (三)水泥预制件
---- (四)石灰
---- (五)沙石
第九编 交通·邮电
-- 一、水上运输
---- (一)航道
---- (二)船闸
---- (三)港口
---- (四)船舶
---- (五)运输
-- 二、陆路运输
---- (一)公路
---- (二)桥梁
---- (三)渡口
---- (四)运输
-- 三、交通管理
---- (一)港航管理
---- (二)车辆监理
-- 四、邮电
---- (一)机构
---- (二)邮路
---- (三)邮政
---- (四)电信
第十编 城乡建设
-- 一、城镇建设
---- (一)县城
---- (二)县辖镇
-- 二、乡村建设
---- (一)集镇
---- (二)村落
-- 三、房地产经营管理
---- (一)房产
---- (二)地产
-- 四、建筑
---- (一)队伍
---- (二)设备
---- (三)工程
---- (四)管理
-- 五、环境保护
---- (一)废水治理
---- (二)废气治理
---- (三)废渣治理
---- (四)化学农药控制
---- (五)生态环境保护
第十一编 财政·金融
-- 一、财政
---- (一)晚清财政
---- (二)民国时期财政
------ 附:汪伪县政府财政
---- (三)解放后财政
-- 二、金融
---- (一)解放前金融
------ 附:日伪政权金融
---- (二)解放后金融
第十二编商业
-- 一、晚清、民国时期的商业
---- (一)市场演变
---- (二)经营方式
---- (三)商品购销
---- (四)革命根据地的商业
-- 二、解放后的商业
---- (一)市场
---- (二)经营体制
---- (三)商品购销
---- (四)饮食服务
---- (五)对外贸易
第十三编 工商·物价
-- 一、工商行政管理
---- (一)集贸市场管理
---- (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企业登记管理
---- (四)个体经济管理
---- (五)商标、广告管理
---- (六)经济合同管理
---- (七)打击投机倒把
-- 二、物价
---- (一)物价演变
---- (二)物价政策实施
---- (三)主要商品价格
---- (四)商品比价、差价
---- (五)非商品收费
---- (六)物价监督管理
第十四编 政党·政协
-- 一、中国共产党
---- (一)解放前的汉川县党组织
---- (二)解放后的汉川县党组织
-- 二、中国国民党
---- (一)县党部
---- (二)区乡党部
-- 三、政协
---- (一)历届政协委员会
---- (二)主要活动
第十五编 政权
-- 一、晚清时期的政权
-- 二、民国时期的政权
---- (一)县革命军政分府
---- (二)县知事公署
---- (三)县政府
---- (四)革命根据地政权机关
------ 附:汪伪政权
---- (五)参议会
-- 三、解放后的政权
---- (一)权力机构
---- (二)行政机构
---- (三)司法机关
第十六编 社团
-- 一、解放前的社团
---- (一)工人团体
---- (二)农民团体
---- (三)青、少年团体
---- (四)妇女团体
---- (五)商民团体
---- (六)抗日十人团
-- 二、解放后的社团
---- (一)工会
---- (二)农会
---- (三)青年团
---- (四)少年先锋队
---- (五)妇联
---- (六)工商联
---- (七)科学技术协会
---- (八)抗美援朝分会
---- (九)中苏友好协会
第十七编 司法
-- 一、晚清时期的司法
-- 二、民国时期的司法
---- (一)民国警察
---- (二)审判与检察
---- (三)革命根据地的司法
-- 三、解放后的司法
---- (一)公安
---- (二)检察
---- (三)审判
---- (四)司法行政
第十八编 政务
-- 一、解放前的政务
---- (一)社会救济
---- (二)人事
---- (三)吕巷抗日烈士纪念碑
-- 二、解放后的政务
---- (一)民政
---- (二)劳动人事
---- (三)来信来访
---- (四)外事侨务
---- (五)支援外省(县)建设
第十九编 军事
-- 一、晚清时期军事
-- 二、民国时期军事
---- (一)兵役
---- (二)武装
---- (三)军事设施
---- (四)革命根据地军事
------ 附:伪军驻县部队、侵华日军驻县部队
---- (五)战事
------ 附:侵华日军暴行纪略
-- 三、解放后的军事
---- (一)军事机构
---- (二)兵役
---- (三)武装
---- (四)人民防空
第二十编 教育
-- 一、晚清时期的教育
-- 二、民国时期的教育
---- (一)学校
---- (二)教师
---- (三)经费
---- (四)革命根据地教育
-- 三、解放后的教育
---- (一)基础教育
---- (二)专业教育
---- (三)成人教育
---- (四)思想政治教育
---- (五)教师、教研
---- (六)教育行政
第二十一编 科技
-- 一、科技组织
---- (一)科研单位
---- (二)科普组织
-- 二、科技管理
---- (一)科学技术队伍管理
---- (二)项目管理
---- (三)成果管理
---- (四)经费管理
-- 三、科技普及
---- (一)科技知识宣传
---- (二)技术培训
---- (三)青少年科技活动辅导
-- 四、科技服务
---- (一)情报传递
---- (二)人才引进
---- (三)技术承包
---- (四)科技咨询
---- (五)技术市场
---- (六)横向联系
-- 五、科技成果
-- 六、计量管理
-- 七、沼气利用
第二十二编 文化
-- 一、群众文化
---- (一)文化单位
---- (二)文艺团体
---- (三)文艺辅导
---- (四)文艺汇演
---- (五)演出场所
-- 二、戏曲
---- (一)汉剧
---- (二)花鼓戏、楚剧
---- (三)汉川善书
---- (四)皮影
-- 三、文艺创作
---- (一)诗文
---- (二)剧本
---- (三)音乐
---- (四)美术、摄影
---- (五)书法
-- 四、民间文艺
---- (一)民间歌谣
---- (二)民间传说
-- 五、古迹、名胜、文物
---- (一)古遗址
---- (二)古墓葬
---- (三)风景名胜
---- (四)文物
-- 六、电影、电视、录像
---- (一)电影
---- (二)电视
---- (三)录像
-- 七、报刊、广播、通讯
---- (一)报刊
---- (二)广播
---- (三)通讯报道
-- 八、图书
---- (一)图书阅览
---- (二)图书发行
-- 九、档案
第二十三编 医药·卫生
-- 一、解放前的医药、卫生
---- (一)卫生防疫
---- (二)医疗
---- (三)医药
---- (四)妇幼保健
-- 二、解放后的医药、卫生
---- (一)卫生防疫
---- (二)血吸虫防治
---- (三)医疗
---- (四)医药
---- (五)妇幼保健
第二十四编 体育
-- 一、解放前的体育概况
-- 二、解放后的体育
---- (一)群众体育
---- (二)学校体育
---- (三)业余体校
---- (四)竞赛活动
---- (五)人才输送
---- (六)场地、设施
第二十五编 民情风俗
-- 一、人民生活
-- 二、风俗习惯
---- (一)生产习俗
---- (二)生活习俗
---- (三)婚育寿丧习俗
---- (四)时令、节日习俗
---- (五)社会风尚
---- (六)陋俗
-- 三、宗教信仰
---- (一)佛教
---- (二)道教
---- (三)基督教
-- 四、方言俗语
---- (一)语系
---- (二)语音
---- (三)词汇
---- (四)歇后语
---- (五)谚语
第二十六编 人物
-- 一、人物传
---- 黄石
---- 田宗汉
---- 王定邦
---- 江光国
---- 祁国钧
---- 张国荃
---- 邹幼云
---- 李熙
---- 何羽道
---- 何镇国
---- 魏人镜
---- 胡宗堃
---- 杨国栋
---- 杨其祥
---- 刘邦骥
---- 罗四维
---- 罗正品
---- 向忠发
---- 王金焕
---- 程棣华
---- 金三姑
---- 尹先海
---- 黄秋松
---- 喻华新
---- 汤家珍
---- 张全才
---- 王平章
---- 邹燮斌
---- 刘绳武
---- 徐全直
---- 徐宝珊
---- 金秉衡
---- 李良才
---- 胡兰亭
---- 刘嗣授
---- 荣国钧
---- 陈锐夫
---- 张粟原
---- 吴师筑
---- 王辉武
---- 方植三
---- 谢文耀
---- 王瑞堂
---- 张国维
---- 何少泉
---- 王镇南
---- 匡厚生
---- 冯亚佛
---- 张丹樵
---- 张吟秋
---- 向岩
---- 梁钟汉 梁耀汉 张荫兰
---- 晏勋甫
---- 程敦秀
---- 岑伟生
---- 陈文彪
---- 胡桂卿
---- 黄文弼
---- 唐金龙
---- 李占春
---- 熊映庭
---- 匡远鹏
---- 王发成
---- 晏道刚
---- 何定杰
---- 余道一
---- 张梦侬
---- 钟朴生
---- 李知本
---- 林雄成
---- 吴良琛
---- 徐英
---- 张曙光
---- 李铁根
---- 尹先炳
---- 程白舟
---- 傅生文
-- 二、人物录
---- 汪桂芬
---- 张伟
---- 张西阶
---- 杨笃卿
---- 何九
---- 蔡芝
---- 周楚雄
---- 李良贵
---- 张怀宽
---- 涂明启
---- 梁琴堂
---- 黄远魁
---- 匡友之
---- 刘家彝
---- 魏敦五
---- 向近候
---- 沈作鼎
---- 武双贵
---- 王前
---- 祁培清
---- 金传兴
---- 汪庆文
---- 萧平阶
---- 陈永玮
---- 萧菊潜
---- 郎维汉
---- 周达夫
---- 黄正早
---- 王成祥
---- 童世纲
---- 胡涛
---- 王远芳
---- 王仁载
---- 杨鸿藻
---- 程鸿书
-- 三、烈士英名表
附 录
-- 一、重要文献
-- 二、汉川县历代修志概略
-- 三、珍奇轶事
-- 四、新编专业志、乡镇志名录
-- 五、汉川县城最后一次解放时间考略
-- 六、新《汉川县志》编修始末
汉川县历任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