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鄂城钢铁厂志》(1957—1985)是叙述鄂城钢铁厂的历史和现状的一卷工厂志。编修本厂志的目的在于;①取材于本厂,成书于近时,汇集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活动的实绩,编列在册,以保存这一时期全面系统的史料,②如实反映厂情厂貌,收集翔实史例与确切数据,为各级领导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加强管理提供具体可靠的依据,⑧直书工厂几落几起的曲折过程,从中探索发展规律,为教育后人勤俭办厂振兴工业积累本厂本土的教材。
目录
封面
鄂城钢铁厂志
体例
题词
--
原湖北省副省长、国家旅游局局长韩克华题词。
--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宁夫题词。
--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王树成题词。
--
湖北省副省长张进先题词。
--
湖北省经委副主任张起题词。
--
湖北省国防工办副主任徐达三题词.
--
湖北省国防工办副主任裴耀唐题词
--
湖北省冶金工业局副局长唐云生题词
--
湖北省冶金工业局副局长袁霖题词。
--
湖北省驻京办事处主任刘继华题词。
--
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张益民给鄂钢厂志编委的信。
图片
--
鄂城钢铁厂位置及矿山分布图
--
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周传典(右二)湖北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金士郎(中)视察鄂钢。(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一日)
--
冶金工业部安环司司长刘培善(左三),安环司总工程师李家瑞(中)视察焦化污水处理的生物曝气池。
--
湖北省省长黄知真(左二)视察鄂钢第一炼钢分厂。
--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宁夫(右二)视察鄂钢。
--
湖北省副省长郭振乾(中)视察鄂钢第二炼钢分厂施工现场。
--
1、鄂城西门外原始地貌。先迁队在测量地形。(1957年)
--
2、苏联专家观察地形。(1958年)
--
3、全厂四千多名职工参加“技术革命,增产节约”誓师大会的会场。(1959年4月15日)
--
1、刘继华等同设计人员正在设计。(1957年)
--
2、鄂城县县长李为民。副厂长刘继华带领余家湾的农民拆迁房屋。农民高高兴兴地搬家,并在旧住址合影留念。
--
3、从外地运来了首批耐火材料。 (1958年)
--
4、湖北省副省长李明浩和副厂长张靖国等参加高炉破土、施工(1958年3月25日)
--
5、高大的铁塔正在吊装第一座高炉炉体。(1958年)
--
1、厂党委书记和来厂实习的湖北大学同学在高炉群前合影。(1959年7月15日)
--
2、调来第一批小火车头。(1958年)
--
3、省委决定把国家分配给湖北省的第一台解放牌汽车分到我厂。(1957年11月)
--
4、我厂第一个高压变电站安装送电。这是送电前合影。(1958年3月)
--
5、省冶金机械修造厂的工人师傅在锻打机件。 (1958年)
--
1、我厂第一个矿山。西山采矿区的工人大战九月、保证高炉吃饱。(1958年9月)
--
2、矿石人工装车运往厂区。(1958年)
--
3、第一次基建通水。(1958年3月13日)
--
4、工人们在土烧结炉旁操作。(1959年)
--
5、红旗二号简易焦炉第一次出焦。(1959年8月)
--
6、为轧钢早日投产,加工车间正在紧张地加工零件。
--
1、为高炉焊接除尘器。(1958年)
--
2、二号高炉正在吊装金属结构。(1958年7月)
--
3、1958年10月10日上午8时,一号高炉出第一炉铁。
--
4、1959年4月17日,1.5吨转炉第一次出钢。
--
5、出钢后顺利注锭。(1959年4月17日)
--
6、把第一炉钢制成钢瓶献给黄冈地区工交五级干部会。(1959年4月25日)
--
7、轧钢机大剪正在安装。(1959年)
--
8、第一架500轧钢机安装完毕。(1959年)
--
9、1959年9月27日第一套250轧钢机组安装完毕。9月28日轧出第一条钢材。
--
1、59年9月5日、耐火车间生产的耐火材料。
--
2、我厂第一辆消防车。(1958年)
--
3、原炼钢车间办公室。(1958年)
--
4、59年春节刘继华副厂长带领慰问团到罗田县慰问职工家属的合影。(1959年)
--
6、第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们。(1958年)
--
1、1970年上马的烧结车间。
--
2、通过技术改造,1号高炉由83.5m3改为91.2m3。这是一号高炉出铁。(1970年)
--
3、1970年8月1日,全厂五座高炉实现一片红。这是五座高炉同时生产外貌。
--
1、初办的冷轧轧机在轧钢。(1966年)
--
2、1968年木工房有了大带锯。(1972年)
--
3、汽车钢板弹簧成品的喷漆工艺。(972年)
--
4、校办工厂的学生在听老师讲课。(1972年)
--
1、79年9月26日下午2点35分544m3高炉出第一炉铁。
--
2、省建委副主任马书尧、冶金局局长周永柏、厂党委书记杨继录为544m3高炉开炉剪彩。(1971年)
--
3、正在吊装中的544m3高炉。
--
1、七十年代初期炼钢采用保温帽口浇注优质钢钢锭。(1970年)
--
2、500轧机在开坯。(1970年)
--
3、300轧机在轧弹簧钢板。(1974年)
--
4、“上游”机车把钢材运送出厂。
--
1、1960年厂领导合影。
--
2、1959年12月23日召开中共湖北钢铁厂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是大会会场。
--
3、湖北钢铁厂首届职工代表先进生产工作者大会于1959年5月10日在厂职工俱乐部召开。
--
4、共青团湖北钢铁厂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60年1月22日召开。这是大会期间全体代表的合影。
--
厂境远眺
--
西山风光
--
厂前一瞥
--
1、1979年建成投产的544立方米高炉。
--
2、矿山公司西山采区一角。
--
3、技术先进,除尘良好的烧结车间。
--
4、焦化回收系统一角。
--
1、浇注钢水。
--
2、三号电炉在出钢。
--
1、方坯冷床。
--
2、为型钢车间开坯。
--
3、生产热轧扁钢。
--
4、线材生产。
--
5、线材钩式冷床。
--
6、生产冷轧带钢。
--
7、汽车钢板弹簧总成生产线。
--
1、普碳圆钢1980年荣获冶金工业部优质产品证书。
--
2、普通碳素热轧12毫米圆钢1979年荣获湖北省优质产品证书。
--
3、汽车钢板弹簧1979年荣获湖北省优质产品证书。
--
4、钢筋混凝土用低合金螺纹钢1981年荣获湖北省优质产品证书。
--
5、吊装各种钢材、源源不断运往祖国各地。
--
焦炭
--
化工产品
--
生铁
--
圆钢
--
热轧扁钢
--
冷轧带钢
--
螺纹钢筋
--
线材
--
六角钢中空钢
--
农用钢
--
汽车钢板弹簧
--
水泥
--
1、为冶炼生产氧气的150m3/时制氧机。
--
2、由修建处兴建的厂房——350冷轧带钢车间。
--
3、机动部为车间生产各种备品备件。
--
4、繁忙的运输部门。
--
1、为确保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处正在做机械性能试验。
--
2、技术监督处的疲劳试验机。
--
3、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在活动。
--
4、生产指挥中心——厂总调度室。
--
5、洁净绿化厂区,环保处正在进行大气监测。
--
1、培养技术干部的职工大学。
--
2、技工学校的学员在做实验。
--
3、环境幽静的职工医院。
--
4、精心治疗。
--
5、知识宝库——厂图书室一角。
--
1、第二招待所
--
2、职工宿舍
--
3、新苗茁壮
--
4、职工食堂
--
5、职工俱乐部
--
1、美国阿姆科公司技术考察队来厂进行技术商谈。
--
2、日本国粉体学会会长井伊谷纲一教授来厂参观。
--
3、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工业技术组一行四人来厂考察。(1984年2月)
--
4、美国俄亥俄州科技人员在参观厂区。
--
鄂钢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
奖旗
--
奖状
--
合格证
--
全体人员合影(一九八六年九月于东湖宾馆)
--
历任鄂钢党政领导人
----
裴耀唐
----
张靖国
----
刘继华
----
潘绪发
----
韩兰轩
----
周发田
----
唐云生
----
左斌超
----
郭连甲
----
林哲良
----
胡可银
----
马文友
----
袁霖
----
张黎民
----
张连江
----
张金玉
----
刘清
----
李子鑫
----
董加申
----
梁动敏
----
李安德
----
马书尧
----
王恩喜
----
高春芳
----
郭怀兰
----
魏元三
----
白云霄
----
杨继录
----
吴正明
----
甘镜源
----
曲荣财
----
吴志松
----
刘超
----
万荣枝
----
杨兴玉
----
李光植
----
邓庆宗
----
宋大文
----
陈明洁
----
金长赓
----
耿大光
----
曾宪松
----
黄锰铨
----
徐泰康
目录
第一编 概述
--
第一章 鄂城钢铁厂简述
--
第二章 鄂城钢铁厂地理环境
----
第一节 自然地理
------
一、鄂钢位置
------
二、占地面积
------
三、地形
------
四、地质水文
------
五、气候
----
第二节 鄂城沿革
----
第三节 经济地理
------
一、铁路交通
------
二、公路交通
------
三、水运
------
四、水源
------
五、电源
------
六、城市布局
----
第四节 矿山地理
--
第三章 鄂城钢铁厂发展过程
----
第一节 建厂初期阶段(1957~1960)
----
第二节 调整巩固阶段(1961~1966)
----
第三节 十年动乱阶段(1967~1976)
----
第四节 改革提高阶段(1977~1985)
------
1957~1985年职工人数、基建投资、工业产值与利税积累曲线图
--
第四章 鄂城钢铁厂基本面貌
----
第一节 生产规模(1985)
------
一、生产车间设备系列与生产能力简表
------
二、主要生产流程简图
----
第二节 工业总产值与主要产品产量
----
第三节 鄂钢经济效益在国内地力骨干钢铁企业中排列的名次
----
第四节 厂组织机构(机构体制图)
----
第五节 职工队伍构成
----
第六节 干部队伍构成
--
第五章 鄂城钢铁厂在省内外地方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一节 鄂钢在省内中小钢铁企业中的地位
----
第二节 主要销售产品及其用途
----
第三节 产品行销各省市部门状况
----
第四节 鄂城钢铁厂优质产品
----
第五节 鄂钢产品出口状况
--
第六章 省内外对鄂城钢铁厂的支援
----
第一节 湖北省与冶金部领导的关怀
----
第二节 省内地方的支援
----
第三节 广大群众的支持
----
第四节 兄弟企业的支援
第二编 生产建设
--
第七章 建设过程及规模演变
----
第一节 建厂筹备
------
一、建厂依据
------
二、厂址选择
------
三、抽调建厂人员
------
四、成立建厂筹备处
----
第二节 工厂建设
------
一、建厂设计
------
二、施工单位
------
三、破土开工
------
四、一号高炉建成
------
五、初步形成生产能力
----
第三节 投入生产
------
一、人员培训
------
二、高炉出铁
------
三、转炉电炉出钢
------
四、轧机陆续出材
------
五、采矿、炼焦、耐火材料先后投产
------
六、工厂扩建
----
第四节 土地征用
------
一、建厂初期征用土地
------
二、扩建期间征用土地
------
三、征用土地补偿办法
------
四、土地征用平衡情况
------
五、厂区土地分配使用情况
------
六、矿山征用土地
----
第五节 地形测量与地质勘探
------
一、一九五七年地形测绘
------
二、一九五八年地质勘探
------
三、一九六一年技术改造地形测绘
------
四、一九七0年扩建地形测绘
------
五、一九七三年总体规划测绘与勘探
------
六、一九七九年地形测绘
----
第六节 工厂设计规模的演变
------
一、一九五八年建厂初步设计
------
二、一九五九年修改设计
------
三、一九六二年近期规划
------
四、一九七三年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
五、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规模及工厂组成
------
七、“七五”期间技术改造规划
----
第七节 历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金额
----
第八节 生产能力存在不平衡问题
--
第八章 矿山
----
第一节 矿山概述
----
第二节 各矿点分述
------
一、西山铁矿
------
二、荷花池铁矿
------
三、汀家坳铁矿
------
四、铁子山铁矿
------
五、螺丝山铁矿
----
第三节 选矿厂分述
------
一、螺丝山选矿厂
------
二、荷花池选矿厂
------
三、西山选矿厂
----
第四节 在建矿、白云石矿与辅助设施
------
一、黄梅铁矿
------
二、纸坊白云石矿
------
三、矿山机修厂
------
四、地质队
--
第九章 烧结
----
第一节 一烧结车间
----
第二节 二烧结车间
----
第三节 原料场的筹建
----
第四节 75m2烧结机的筹建
--
第十章 焦化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第一组焦炉的建设
----
第三节 第二组焦炉的建设
----
第四节 焦炭生产与化工产品回收
----
第五节 技术改造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第十一章 炼铁
----
第一节 一炼铁车间
----
第二节 二炼铁车间
------
一、概述
------
二、544m3高炉的建设
------
三、工艺流程
------
四、原料供应
------
五、生产发展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六、技术革新、技术措施与环境保护
------
七、二高炉的建设
--
第十二章 炼钢
----
第一节 一炼钢车间概述
----
第二节 转炉
----
第三节 电炉
----
第四节 铸锭
----
第五节 原料、筑炉与出渣
----
第六节 技术革新与钢种、钢号
----
第七节 焦油白云石车间
----
第八节 二炼钢车间的建设
--
第十三章 轧钢
----
第一节 轧钢综述
----
第二节 一轧钢车间
----
第三节 二轧钢车间
----
第四节 三轧钢车间
----
第五节 四轧钢车间
----
第六节 热轧带钢车间
----
第七节 冷轧带钢车间
--
第十四章 汽车钢板弹簧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钢板弹簧生产
----
第三节 创优质产品与试制新产品
----
第四节 粉末冶金
--
第十五章 动力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供电
----
第三节 供水
----
第四节 供汽、供风
----
第五节 电讯
----
第六节 燃气
----
第七节 氧气
----
第八节 电石
--
第十六章 机修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自营工程项目
----
第三节 技术革新
----
第四节 下属各车间
------
一、金工车间
------
二、铸造车间
------
三、修理车间
----
第五节 铸钢车间
--
第十七章 运输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铁路运输
----
第三节 公路运输
----
第四节 水路运输与矿石原料码头
----
第五节 装卸
--
第十八章 修建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施工工艺
----
第三节 建筑材料、施工设备与预制件加工
----
第四节 自营工程主要项目
--
第十九章 工程设计与科研项目
----
第一节 工程设计
----
第二节 科研项目
----
第三节 科技情报工作
----
第四节 科技图书室
--
第二十章 土法生产上马和几个车间的停产与报废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采矿车间
----
第三节 土法烧结
----
第四节 炼焦车间
----
第五节 耐火材料车间
----
第六节 1.5吨侧吹转炉
第三编 企业管理
--
第二十一章 企业管理概况
----
第一节 从建厂到整厂减人阶段的企业管理
----
第二节 调整巩固阶段的企业管理
----
第三节 改革提高阶段的企业管理
--
第二十二章 各项管理分遵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生产调度管理
----
第三节 技术管理
----
第四节 质量管理
----
第五节 能源管理
----
第六节 设备管理
----
第七节 物资管理
----
第八节 劳动工资管理
----
第九节 安全管理
----
第十节 财务管理
----
第十一节 销售管理
----
第十二节 环境保护
----
第十三节 计量管理
----
第十四节 档案管理
----
第十五节 鄂钢驻武汉办事处
第四编 文教福利
--
第二十三章 职工文化体育
----
第一节 鄂钢俱乐部
----
第二节 职工业余文艺活动
----
第三节 职工业余体育活动
----
第四节 鄂钢图书室
----
第五节 通讯报道
----
第六节 《鄂钢报》
----
第七节 鄂钢广播站
----
第八节 印刷室
--
第二十四章 职工教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工人培训
----
第三节 干部教育
----
第四节 技工学校
----
第五节 职工大学
--
第二十五章 职工子弟教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学龄前儿童教育
----
第三节 子弟小学
----
第四节 子弟中学
----
第五节 农场子弟学校
--
第二十六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二节 职工医院
----
第三节 抢救危、重伤病员实例
----
第四节 几件医疗事故实例
----
第五节 医疗管理制度和规定
----
第六节 特约医院
----
第七节 医药费用开支
----
第八节 卫生防疫工作
----
第九节 爱国卫生工作
--
第二十七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工作概况
----
第二节 计划生育措施与效果
--
第二十八章 劳动保护
----
第一节 劳动保护工作概况
----
第二节 劳动保护用品发放与历年开支
----
第三节 职业病的防治
----
第四节 妇女病的防治与女工四期保护
----
第五节 享受保健待遇的规定
----
第六节 防暑降温与防寒保暖
----
第七节 职工困难户的救济
----
第八节 职工疗养
----
第九节 职工退休离休
----
第十节 职工丧葬抚恤
--
第二十九章 职工宿舍
----
第一节 房产管理机构与房屋建筑面积
----
第二节 职工住宅的建设与分配
----
第三节 单身职工宿舍的管理
----
第四节 职工住宅的设计、施工与维修
--
第三十章 职工生活及福利设施
----
第一节 生活福利管理机构与生活水平演变
----
第二节 职工食堂
----
第三节 职工浴室
----
第四节 幼儿园、托儿所、女工卫生室、理发室
----
第五节 冰厂、豆制品厂、液化气站
----
第六节 第一、第二招待所
----
第七节 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与使用
--
第三十一章 职工生活状况调查
----
第一节 职工生活调查
----
第二节 职工家计抽样调查
----
第三节 互助储金会
--
第三十二章 待业青年与家属工作
----
第一节 知识青年的下放与安置
----
第二节 家属委员会
--
第三十三章 劳动服务公司
----
第一节 劳动服务公司的成立及其经营性质
----
第二节 鄂钢水泥车间
----
第三节 拉丝车间、加工车间与其他服务点
----
第四节 鄂钢农场
第五编 党政工作
--
第三十四章 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一节 建厂初期思想政治工作
----
第二节 调整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三节 “文化革命”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
第四节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三十五章 党的建设
----
第一节 历届(任)党委会
----
第二节 历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党的组织机构
----
第四节 党的组织建设
----
第五节 党的思想建设
----
第六节 党的宣传工作
----
第七节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八节 党校
--
第三十六章 行政机构
----
第一节 鄂钢隶属关系
----
第二节 厂行政机构
----
第三节 历任厂长、副厂长
--
第三十七章 职工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
第二节 历届职工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历年评比先进集体数、先进个人数以及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名单
--
第三十八章 工会
----
第一节 厂工会机构及历任工会主席、副主席
----
第二节 基层工会机构及历任工会主席
----
第三节 历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历届工会委员会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
第五节 女工工作
--
第三十九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厂团委机构及历任团委书记、副书记
----
第二节 厂团委下属团委、总支、直属支部及其历任书记
----
第三节 历次团员代表大会、历届团委会
----
第四节 团支部、团小组与团员人数
----
第五节 团的主要活动
--
第四十章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一节 金属学会与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二节 厂科协各专业组成
----
第三节 科协主要活动
----
第四节 厂历次晋升的高、中级知识分子
--
第四十一章 民兵
----
第一节 武装部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民兵建制与民兵工作三落实
----
第三节 民兵军训活动
----
第四节 征兵工作与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
----
第五节 人防工程
--
第四十二章 治安保卫
----
第一节 治安保卫机构
----
第二节 治安保卫工作
----
第三节 历年发案与侦破情况
----
第四节 对几起重大案件的处理
----
第五节 帮教与民事调解
----
第六节 消防队
--
第四十三章 历次重大运动
----
第一节 反右倾运动及其改正
----
第二节 五反运动概况
----
第三节 “文化革命”概况
----
第四节 揭批查概况
--
第四十四章 重大学习活动
----
第一节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
----
第二节 学雷锋
----
第三节 学人民解放军
----
第四节 学大庆
----
第五节 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六编 大事记
--
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八六年历年大事记
附录
--
一、人名录
----
(一)中共鄂城钢铁厂委员会历任书记、副书记名录
----
(二)鄂城钢铁厂历任厂长、副厂长名录
----
(三)鄂城钢铁厂历任工会主席名录
----
(四)中共鄂城钢铁厂委员会各部办、基层党委、直属总支、直属支部历任负责人名单
----
(五)鄂城钢铁厂下属分厂、车间、处室、公司历任主要行政领导干部名单
----
(六)鄂城钢铁厂群众团体历任负责人名单
----
(七)省级部级劳动模范名录
----
(八)省级以上人民代表名单
----
(九)省级以上工会、共青团代表、委员名单
----
(十)市级以上政协委员名单
----
(十一)历次晋升的高中级知识分子名单
--
二、文摘录
----
(一)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对省工业厅呈报的湖北钢铁厂建厂规划的批复(1957.5.15)
----
(二)湖北省工业厅向省计委呈送湖北钢铁厂设计任务书的报告(1957.11.5)
----
(三)湖北省计委关于湖北钢铁厂设计任务书的批复(1957.11.8)
----
(四)湖北省工业厅为省属钢铁厂建厂请予大力支援的公函(1957.11.12)
----
(五)湖北省建设局关于湖北钢铁厂初步设计的审核意见(1958.4.1)
----
(六)湖北日报关于湖北钢铁厂破土开工的报道(1958.3.26)
----
(七)一九六一年鄂钢对部分职工生活困难进行补助和组织垦荒自救的情况(1961.12.25)
----
(八)武汉黑色冶金设计院编制的《鄂钢近期规划报告》(节录)(1962.1)
----
(九)中共湖北省委批转鄂城钢铁厂计划在一九六三年转亏损为盈利的意见(1962.12.24)
----
(十)湖北省扭亏增盈办公室编印的“鄂城钢铁厂扭转亏损的几点作法”( 1963.11.11)
----
(十一)湖北省工业厅、交通厅关于确定鄂城汽车轮渡码头位置会议纪要(1964.8.25)
----
(十二)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653油库工程会议纪要(1965.7.16)
----
(十三)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大冶和鄂城地区矿山建设几个问题的通知(1971.5.10)
----
(十四)湖北省计委关于鄂城钢铁厂总体规划的报告(1972.11.24)
----
(十五)冶金工业部关于鄂城钢铁厂规划设计的审查意见(1973.1.8)
----
(十六)冶金工业部关于一批中型钢铁厂总体规划审批问题的通知(1973.5.24)
----
(十七)湖北省建委关于鄂城钢铁厂扩建初步设计的批复(1973.12.28)
----
(十八)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将黄梅铁矿划归鄂城钢铁厂开采的批复(1977.8.28)
----
(十九)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批转《关于加速鄂城钢铁厂基本建设会议纪要》(1978.4.27)
----
(二十)中共鄂城钢铁厂委员会关于成立鄂城钢铁厂志编纂委员会的通知(1982.8.3)
----
(二十一)湖北省冶金局关于申请批准荷花池选矿厂工程设计任务书的报告(1982.12.30)
----
(二十二)财政部关于同意鄂钢实行上交利润递增包干办法的批复(1983.5.30)
----
(二十三)湖北省财政局关于鄂钢实行上交利润递增包干办法的通知(1983.7.1)
----
(二十四)湖北省经委关于鄂城钢铁厂危房拆建的批复(1984.8.22)
----
(二十五)湖北省经委、计委、财政厅、建设银行、冶金工业总公司关于鄂城钢铁厂“七五”期间技术改造规划和
----
(二十六)冶金工业部关于鄂城钢铁厂技术改造规划审查意见的报告(1985.9.20)
----
(二十七)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鄂城钢铁厂二炼钢和二高炉建设现场办公会议纪要的通知(1985.9.2
--
三、回忆录
----
记鄂城钢铁厂精减职工、扭亏增盈的事
--
四、鄂城钢铁厂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名单
----
(一)鄂城钢铁厂志编纂委员会人员名单
----
(二)鄂城钢铁厂志审定委员会人员名单
----
(三)鄂城钢铁厂志办公室人员名单
----
(四)厂志编辑工作人员名单
----
(五)厂志资料采集人员名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