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本市水利事业的历史与现状。
出版时间:
1990年05月
目录
封面
泰安市水利志
泰安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序
凡例
题词
图片
--
泰山长寿桥瀑布
--
泰山黑龙潭水库
--
东平湖
--
东平县戴村坝
--
东平湖石洼闸
--
莱芜市雪野水库
--
新泰市东周水库溢洪闸
--
泰安市郊区黄前水库
--
莱芜市雪野水库溢洪闸
--
莱芜市雪野水库电站
--
宁阳县龙泉扬水站
--
莱芜市大冶水库古城渡槽
--
泰安市郊区胜利渠翻板闸门引汶工程
--
泰安市郊区抗旱打井工地
--
肥城县万亩井灌高产试验区
--
莱芜市房干小流域治理后的情景
--
新泰市金斗水库养鱼获丰收
--
山东省《泰安市水利志》评审会
--
泰安市水系与大中型水利工程位置图
目录
大事记
概述
第一编 水系与水资源
--
第一章 水系
----
第一节 大汶河
----
第二节 汶河支流
----
第三节 南四湖水系
----
第四节 京杭大运河与小汶河
----
第五节 黄河
----
第六节 其他河流
----
第七节 东平湖(水库)
----
第八节 稻屯洼
--
第二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水资源供需量
----
第四节 温泉
第二编 水旱灾害及抗旱防汛
--
第一章 水旱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水灾
----
第三节 冰雹
--
第二章 抗旱防汛
----
第一节 抗旱
----
第二节 防汛
第三编 河湖及涝洼治理
--
第一章 大汶河(含大清河)治理
----
第一节 上游段
----
第二节 中游段
----
第三节 下游段(大清河)
--
第二章 汶河主要支流治理
----
第一节 汇河
----
第二节 赢汶河
----
第三节 石汶河
----
第四节 柴汶河
----
第五节 漕河
--
第三章 南四湖水系治理
----
第一节 放城、石莱河
----
第二节 洸河
----
第三节 宁阳沟
----
第四节 赵王河
----
第五节 泉河
----
第六节 湖东排渗河
--
第四章 东平湖治理和运用
----
第一节 筑堤御黄
----
第二节 湖改水库
----
第三节 运用和效果
--
第五章 涝洼治理
----
第一节 湖洼治理
----
第二节 沿河洼地治理
第四编 水库塘坝
--
第一章 大中型水库
----
第一节 大型水库
----
第二节 中型水库
--
第二章 小型水库
----
第一节 小(一)型水库
----
第二节 小(二)型水库
--
第三章 塘坝
----
第一节 塘坝建设
----
第二节 重点塘坝
第五编 灌溉工程
--
第一章 井
----
第一节 井的建设
----
第二节 打井工具
----
第三节 提水机具
--
第二章 引河引泉
----
第一节 引河
----
第二节 引泉
--
第三章 塘坝水库灌区
----
第一节 塘坝灌区
----
第二节 水库灌区
--
第四章 扬水站
----
第一节 扬水站的发展
----
第二节 重点扬水站
--
第五章 喷滴灌
----
第一节 喷灌
----
第二节 滴灌
第六编 水土保持
--
第一章 水土流失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原因及危害
--
第二章 水土流失治理
----
第一节 防治和管理
----
第二节 效益
第七编 其他水利工程
--
第一章 人畜吃水工程
----
第一节 山区吃水工程
----
第二节 矿区水库区吃水工程
--
第二章 泰城泰山供水
----
第一节 泰城供水
----
第二节 泰山供水
--
第三章 水能
----
第一节 水能资源
----
第二节 水能利用
第八编 水利管理
--
第一章 水资源管理
----
第一节 组建专管机构
----
第二节 管理概况
--
第二章 财物管理
----
第一节 资金管理
----
第二节 物资管理
--
第三章 工程与灌溉管理
----
第一节 施工管理
----
第二节 工程管理
----
第三节 灌溉管理
--
第四章 排灌机械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概况
----
第二节 技术改革
--
第五章 综合经营
----
第一节 水库渔业
----
第二节 其他经营
第九编 水文勘测规划设计科技
--
第一章 水文事业
----
第一节 水文站网
----
第二节 水文测验
----
第三节 水文情报预报
----
第四节 水文资料整编刊印
--
第二章 勘测规划设计
----
第一节 勘测
----
第二节 规划设计
--
第三章 水利科技
----
第一节 灌溉试验
----
第二节 水土保持试验
----
第三节 其他科研项目
----
第四节 科技情报
第十编 水政人文
--
第一章 水利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水利职工
--
第二章 水利教育
----
第一节 培训技术干部
----
第二节 培训农民技术员
--
第三章 先进单位和个人
----
第一节 先进单位
----
第二节 先进个人
------
刘训升
------
张灿峯
------
刘振喜
------
赵兴亮
--
第四章 水利法规
----
第一节 水利法规制定
----
第二节 水利布告和规定
第十一编 其他水利工作
--
第一章 工程占地和移民
----
第一节 工程占地
----
第二节 水库移民
--
第二章 水利争端
----
第一节 市外争端
----
第二节 市内争端
--
第三章 支援外地施工
----
第一节 出省施工
----
第二节 出地区施工
--
第四章 水利企业
----
第一节 市(原地区)属企业
----
第二节 县(市区)属企业
--
第五章 统计和档案
----
第一节 统计
----
第二节 档案
--
第六章 水利学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技术咨询
考
--
(一)大汶河流经考
--
(二)戴村坝考
编纂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