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该县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2
出版时间:
1994年07月
目录
封面
宝应县志
宝应县地方志办公室负责人及《宝应县志》主要编纂人员
图片
--
题词
--
宝应县行政区划图
--
宝应县城区图
--
1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机关
--
2中心广场
--
3水陆交通一瞥
--
4宝应运河大桥
--
5八宝亭
--
6纵棹园
--
7柳堡风光
--
8县城远眺
--
9江苏宝胜电缆厂
--
10晨光机械厂孔雀牌调压器
--
11柴油机厂双鱼牌燃气灶具
--
12电器设备厂粉末静电喷涂设备
--
13电缆生产流水线
--
14扬州市东方炊具厂装配车间
--
15车辆厂安宜牌液化石油气钢瓶
--
16液化气站
--
17振动仪器厂测试仪器
--
18黄浦工业泵厂迎浪牌化工泵
--
19化工机械配件厂弯管配件
--
20维扬名酒
--
21化肥厂厂区一角
--
22电机厂
--
23铜材厂上引连铸车间
--
24江苏亚宝绝缘材料厂聚酰亚胺车间
--
25汜水布厂后织车间
--
26第一丝厂生产的白厂丝
--
27制药厂氨力农针剂
--
28粮食机械胶辊厂金钱豹牌砻谷胶辊
--
29纺织厂细纱车间
--
30绳缆厂制绳车间
--
31副食品加工厂生产的盐渍藕
--
32鹅群
--
33林带
--
34麦收
--
35退水闸
--
36泾河大糕
--
37藕粉
--
38龙凤花炮
--
39特等晚籼米
--
40射阳湖夕照
--
41芡实
--
42珍珠
--
43甲鱼
--
44慈姑
--
45螃蟹
--
46青虾
--
47鳜鱼
--
48水产养殖公司
--
49配电网
--
50宝应商场
--
51服装自选厅
--
52邮电大楼
--
53金融大楼
--
54苏中饭店
--
55全藕席
--
56油淋童鸡
--
57莲蓬鱼饼
--
58鸳鸯戏水
--
59龙眼蒸饺
--
60古镇老街
--
61渔民住宅
--
62苏中路
--
63居民新村
--
64人民医院
--
65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
66外科手术室
--
67中医院
--
68爱德敬老院
--
69小学晨操
--
70扬州广播电视大学宝应分校
--
71宝应县中学
--
72电大语言实验室
--
73机关幼儿园
--
74电视转播塔
--
75少年足球邀请赛
--
76《藕乡恋情》剧照
--
77《论语正义》刘宝楠[清]
--
78明万历《宝应县志》孤本
--
79蟾宫玉兔(国画)陶成[明]
--
80普天同庆(年画)成励志
--
81鱼肥藕香(国画)李亚如
--
82书法 刘夜烽
--
83撒(摄影)薛水利
--
84有柄石斧[新石器时期]
--
85玉壁[汉]
--
86海船纹铜镜[宋]
--
87波纹双系硬陶壶[汉]
--
88漆盒[汉]
--
89汉石门画像拓片
--
90抗日战争胜利前后报纸剪辑
--
91曹甸烈士墓
--
92 1945年解放区发行的流通券
--
93宝应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
94圆通禅寺
--
95大成殿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建置区划
--
第一章建置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县域 治所
--
第二章区划
----
第一节明清时期区划
----
第二节中华民国时期区划
----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区划
--
第三章县城 乡镇
----
第一节县城
----
第二节镇
----
第三节乡
第二编地理环境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构造
----
第三节地震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发育简史
----
第二节基本特征
----
第三节类型及分布
--
第三章气候 物候
----
第一节四季特征
----
第二节气候要素
----
第三节灾害性天气
----
第四节物候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水系
----
第二节河流
----
第三节湖泊
----
第四节地表水位
--
第五章土壤 植被
----
第一节种类 分布
----
第二节养分 等级
----
第三节特性
----
第四节植被
--
第六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
----
第二节滩地
----
第三节水
----
第四节植物
----
第五节动物
----
第六节矿物
--
第七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灾害类型
----
第二节自然灾害录(1932~1989年)
--
第八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状况
----
第二节污染治理
----
第三节环境管理
第三编人 口
--
第一章人口规模
----
第一节人口总量
----
第二节人口变动
----
第三节人口分布
--
第二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民族构成
----
第二节性别、年龄构成
----
第三节文化构成
----
第四节职业构成
--
第三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晚婚节育
----
第三节优生优育
第四编水利
--
第一章流域性工程
----
第一节里运河宝应段的整治
----
第二节沿运闸洞工程
----
第三节大汕子隔堤及退水闸工程
--
第二章骨干河道
----
第一节整治老河道
----
第二节新开河道
----
第三节主要支排河
--
第三章农田水利建设
----
第一节自流灌区
----
第二节东荡圩区
----
第三节运西圩区
----
第四节田间工程
--
第四章防汛 排涝 抗旱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防汛抗旱经费
----
第三节重大抗灾斗争纪略
--
第五章水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法规
----
第三节里运河堤防管理
----
第四节自流灌区管理
----
第五节圩区管理
第五编农业
--
第一章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封建土地占有制
----
第二节减租减息
----
第三节土地改革
----
第四节互助合作
----
第五节人民公社
----
第六节联产承包制
----
第七节专业户及其他经济形式
--
第二章农业区划
----
第一节运西湖圩农业区
----
第二节运东高平田农业区
----
第三节中部低洼圩田农业区
----
第四节东荡农业区
--
第三章耕地 改制 布局
----
第一节耕地
----
第二节耕作与改制
----
第三节布局
--
第四章作物栽培
----
第一节三麦栽培
----
第二节水稻栽培
----
第三节棉花栽培
----
第四节油菜栽培
----
第五节旱谷栽培
--
第五章肥料
----
第一节有机肥料
----
第二节无机肥料
----
第三节菌肥及其他
--
第六章植物保护
----
第一节三麦病虫害及防治
----
第二节水稻病虫害及防治
----
第三节棉花病虫害及防治
----
第四节油菜病虫害及防治
----
第五节草害与防除
--
第七章农业机具
----
第一节机具演变与发展
----
第二节农用拖拉机
----
第三节耕作机具
----
第四节播种机具
----
第五节排灌机具
----
第六节植保机具
----
第七节收割机具
----
第八节脱粒机具
--
第八章农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经营管理
第六编林牧副渔
--
第一章畜禽业
----
第一节畜禽饲养
----
第二节良种引进与繁育
----
第三节疫病防治
----
第四节生产基地
--
第二章渔业
----
第一节捕捞
----
第二节养殖
----
第三节渔政管理
----
第四节养殖基地
--
第三章水生植物
----
第一节莲藕
----
第二节慈姑
----
第三节芦苇
----
第四节蒲草
----
第五节其他水生植物
--
第四章林业
----
第一节林木
----
第二节林木管理
----
第三节果树
----
第四节生产基地
--
第五章蚕桑业
----
第一节桑树栽植
----
第二节家蚕饲养
--
第六章编织业
----
第一节芦制品
----
第二节蒲制品
----
第三节竹制品
----
第四节柳制品
----
第五节禾草藤制品
--
第七章其他基业
----
第一节蔬菜
----
第二节药材
----
第四节养蜂
----
第五节狩猎
第七编工业
--
第一章工业体制及改革
----
第一节国营工业
----
第二节县属集体工业
----
第三节乡镇、村办工业
----
第四节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
----
第五节合营、联营及其他工业
----
第六节工业管理机构
----
第七节工业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章食品工业
----
第一节酿造
----
第二节莲藕加工
----
第三节粮、油加工
----
第四节副食品加工
--
第三章轻工业
----
第一节造纸
----
第二节印刷
----
第三节鞭炮
----
第四节服装、鞋帽
----
第五节塑料制品
----
第六节玻璃制品及瓷器
----
第七节文体、旅游用品及其他
----
第八节家具
--
第四章纺织工业
----
第一节轧花
----
第二节棉纺
----
第三节棉织
----
第四节缫丝、丝织
----
第五节针织
--
第五章机械工业
----
第一节农业机械
----
第二节通用机械及部件
----
第三节电机、电器
----
第四节电线、电缆
----
第五节电镀与冰花
--
第六章灶具工业
----
第一节燃气灶具
----
第二节液化气钢瓶
----
第三节角阀、调压阀
----
第四节灶具配件
--
第七章交通设备工业
----
第一节船舶修造
----
第二节车辆装修
----
第三节车、船配件
----
第四节储运器具
--
第八章电子仪表工业
----
第一节仪器、仪表
----
第二节电子元器件
----
第三节电子整机
--
第九章冶金工业
----
第一节冶炼
----
第二节轧制加工
--
第十章化学工业
----
第一节化学肥料
----
第二节化学药品
----
第三节染料化工
----
第四节橡胶制品
----
第五节胶粘剂
----
第六节炼油化工
----
第七节日用化工
----
第八节其他化工
--
第十一章建材工业
----
第一节砖瓦
----
第二节水泥及其制品
----
第三节耐火材料
----
第四节建筑装饰材料
----
第五节其他建筑材料
第八编能源
--
第一章发电
----
第一节私营电厂
----
第二节县办电厂
----
第三节集资联营办电
----
第四节企事业办电
--
第二章供电
----
第一节电力线路
----
第二节变电
----
第三节配电
----
第四节电力调度
--
第三章用电及管理
----
第一节用电
----
第二节管理
--
第四章煤炭
----
第一节煤炭开采
----
第二节煤炭销售及加工
--
第五章石油及其他能源
----
第一节石油销售
----
第二节液化石油气
----
第三节风能、沼气
第九编交通邮电
--
第一章陆路交通
----
第一节道路
----
第二节桥梁
----
第三节车辆
----
第四节陆运
--
第二章水上交通
----
第一节航道
----
第二节船闸
----
第三节港口码头
----
第四节渡口
----
第五节船舶
----
第六节水运
--
第三章社会运输
----
第一节机关、企事业车船
----
第二节乡镇、个体运输
--
第四章装卸搬运
----
第一节装卸工具
----
第二节个体搬运
----
第三节集体装卸
--
第五章交通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交通监理
----
第三节运输市场管理
----
第四节公路管理
----
第五节航道管理
--
第六章邮电机构
----
第一节驿站
----
第二节邮政、电信局
--
第七章邮政
----
第一节邮递网络
----
第二节邮政设备
----
第三节邮政业务
--
第八章电信
----
第一节电报
----
第二节电话
----
第三节无线电台
第十编商业
--
第一章商业经济成份
----
第一节私营(个体)商业
----
第二节国营商业
----
第三节集体商业
----
第四节合营、联营商业
--
第二章粮油购销及饲料经营
----
第一节粮食自由购销
----
第二节粮食统购统销
----
第三节油脂购销
----
第四节饲料供应
----
第五节粮油储运
--
第三章生产资料购销
----
第一节金属材料
----
第二节机电设备
----
第三节化工原材料
----
第四节木材及其他建筑材料
----
第五节化肥、农药
----
第六节农业机具
----
第七节其他
--
第四章土特产品收购
----
第一节棉麻
----
第二节蚕茧
----
第三节莲藕、慈姑
----
第四节芦苇稻、麦草
----
第五节芦、蒲、草编织品
----
第七节畜、禽副产品
--
第五章日用工业品购销
----
第一节棉布、百货
----
第二节五金、交电、化工
----
第三节日用杂品
--
第六章食品、副食品购销
----
第一节畜、禽产品
----
第二节水产品
----
第三节蔬菜
----
第四节副食品
----
第五节糖、盐、烟、酒
--
第七章药品购销
----
第一节中药材收(采)购
----
第二节药品经营
--
第八章饮食服务
----
第一节饮食业
----
第二节旅馆业
----
第三节浴室业
----
第四节其他服务业
--
第九章对外贸易
----
第一节经营管理机构
----
第二节出口商品
----
第三节进口商品
--
第十章集市贸易
----
第一节传统集市
----
第二节物资交流会
第十一编财政金融
--
第一章财政、税务机构
----
第一节财政机构
----
第二节税务机构
--
第二章财政、税务管理体制
----
第一节财政管理体制
----
第二节税务管理体制
--
第三章财政收支
----
第一节财政收入
----
第二节财政支出
--
第四章工商税捐和基金
----
第一节税捐
----
第二节工商税
----
第三节基金
--
第五章农业赋税
----
第一节田赋
----
第二节公粮公草
----
第三节农业税
--
第六章公产与财务管理
----
第一节公产管理
----
第二节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
第三节企业财务管理
----
第四节农业事业经费管理
--
第七章债券
----
第一节公债
----
第二节国库券
----
第三节特种国债及保值公债
----
第四节地方债券
--
第八章金融机构
----
第一节钱庄
----
第二节信用合作社
----
第三节银行
--
第九章货币
----
第一节银两与银元
----
第二节法币
----
第三节地方货币
----
第四节人民币
--
第十章信贷与结算
----
第一节存款
----
第二节贷款
----
第三节结算
--
第十一章金融管理
----
第一节现金管理
----
第二节金银管理
--
第十二章保险业务
----
第一节人身保险
----
第二节财产保险
----
第三节农业保险
第十二编城乡建设 建筑业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第一节城垣 布局
----
第二节公共建筑
----
第三节市政建设
----
第四节住宅建设
--
第二章乡镇建设
----
第一节集镇建设
----
第二节农村建设
--
第三章建筑事业
----
第一节建筑队伍
----
第二节建筑技术
----
第三节建筑施工
----
第四节建筑管理
--
第四章房产管理
----
第一节公房管理
----
第二节私房管理
--
第五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土地征用
----
第二节用地管理
第十三编计划统计 工商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体制
----
第三节编制计划
----
第四节执行计划
--
第二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统计网络
----
第二节统计调查
--
第三章审计
----
第一节审计机构
----
第二节审计监督
--
第四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企业登记
----
第三节广告、商标管理
----
第四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节个体经济管理
----
第六节市场管理
----
第七节查处违法经营
--
第五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物价演变
----
第三节商品交换比价
--
第六章计量标准管理
----
第一节量值演变
----
第二节计量管理
----
第三节标准管理
第十四编党派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宝应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党的秘密组织及其活动
----
第二节县委工作机构沿革
----
第三节党的代表会议和党的代表大会
----
第四节县委常委会
----
第五节组织工作
----
第六节纪检工作
----
第七节宣传工作
----
第八节统战工作
----
第九节党员教育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宝应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活动概况
--
第三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职工团体
----
第二节农民团体
----
第三节青少年团体
----
第四节妇女团体
----
第五节工商团体
----
第六节侨联
第十五编政权政协
--
第一章旧时政权
----
第一节县署、县政府
----
第二节代议机构
--
第二章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县参政会与县参议会
----
第二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三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县人大常委会
----
第五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六节选举
--
第三章人民政府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主要政务活动
--
第四章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历届县政协委员会
----
第二节县政协常设机构
----
第三节主要活动
第十六编公安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社会治安
----
第三节户政管理
----
第四节消防
----
第五节监狱 看守所
----
第六节基层治保组织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法纪检察
----
第四节经济检察
----
第五节监所检察
----
第六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审判制度
----
第三节刑事审判
----
第四节民事审判
----
第五节经济审判
----
第六节行政审判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公证
----
第四节律师
----
第五节民事调解
第十七编民政
--
第一章优待抚恤
----
第一节拥军优属
----
第二节抚恤
----
第三节烈士褒扬
--
第二章安置
----
第一节安置机构
----
第二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三节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
--
第三章救灾救济
----
第一节灾害救济
----
第二节社会救济
--
第四章收容遣送
----
第一节游民收容
----
第二节教养遣送
--
第五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福利事业
----
第二节福利生产
--
第六章婚丧管理
----
第一节婚姻登记
----
第二节殡葬改革
--
第七章地名
----
第一节地名管理
----
第二节部分地名简介
--
第八章信访
----
第一节信访机构
----
第二节信访受理
第十八编人事劳动
--
第一章干部队伍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干部构成
----
第三节人员编制
----
第四节录用与调配
----
第五节人才引进
----
第六节任免与奖惩
--
第二章职工劳动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用工制度
----
第三节劳动就业
----
第四节劳动调配
----
第五节劳动安全保护
----
第六节知青安置与职工精简下放
--
第三章工资福利
----
第一节工资
----
第二节奖金
----
第三节福利
----
第四节假期
--
第四章退职 退休 离休
----
第一节退职
----
第二节退休
----
第三节离休
第十九编军事
--
第一章军事机构
----
第一节明清军事机构
----
第二节民国政府军事机构
----
第三节人民武装机构
--
第二章武装
----
第一节驻军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三节民间武装
--
第三章兵役
----
第一节募兵制
----
第二节征兵制
----
第三节志愿兵役制
----
第四节义务兵役制
----
第五节预备役
--
第四章民兵
----
第一节民兵组织
----
第二节民兵训练
----
第三节民兵活动
--
第五章兵事
----
第一节古代兵事
----
第二节抗日战争时期兵事
----
第三节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兵事
第二十编教育
--
第一章儒学 书院 学塾
----
第一节儒学
----
第二节书院
----
第三节学塾
--
第二章幼儿教育
----
第一节事业概况
----
第二节教养与教学
----
第三节幼儿园选介
--
第三章小学教育
----
第一节事业概况
----
第二节学制与课程设置
----
第三节教育与教学
----
第四节小学选介
--
第四章普通中学教育
----
第一节事业概况
----
第二节学制与课程设置
----
第三节教育与教学
----
第四节中学选介
--
第五章中等专、职业教育
----
第一节师范学校
----
第二节卫生学校
----
第三节职业学校
--
第六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扫盲与成人初等教育
----
第二节成人中等教育
----
第三节成人高等教育
--
第七章教师
----
第一节教师队伍
----
第二节教师培训
----
第三节教师待遇
--
第八章教育经费与设施
----
第一节教育经费
----
第二节校办工厂、农场
----
第三节教育设施
第二十一编科技
--
第一章科技组织
----
第一节科技管理机构
----
第二节科研单位
----
第三节群众科技团体
--
第二章科技队伍
----
第一节队伍构成
----
第二节职称评定与改革
--
第三章科技普及
----
第一节科普宣传
----
第二节咨询服务
----
第三节科技培训
--
第四章科技研究
----
第一节专业研究
----
第二节群众性科研活动
--
第五章科技成果
----
第一节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
第二节获奖科技成果
--
第六章观测预报
----
第一节水文测报
----
第二节气象测报
----
第三节地震测防
第二十二编文化
--
第一章文化机构及团体
----
第一节文化机构
----
第二节文化团体
--
第二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文学
----
第二节音乐 舞蹈 戏剧
----
第三节美术 书法 摄影
----
第四节群众文化活动
--
第三章电影放映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放映单位
----
第三节发行、宣传与维修服务
--
第四章戏剧演出
----
第一节流行剧种
----
第二节演出场所
----
第三节剧团
--
第五章图书 档案
----
第一节图书馆、室
----
第二节书店
----
第三节档案
--
第六章广播 电视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视
----
第三节录像放映
--
第七章报刊 通讯
----
第一节报刊
----
第二节通讯
--
第八章文物 胜迹
----
第一节文物
----
第二节胜迹
--
附录 著述书目
第二十三编卫生
--
第一章医疗卫生
----
第一节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二节医疗卫生队伍
----
第三节医疗设施
----
第四节医疗制度
--
第二章医疗技术
----
第一节中医各科
----
第二节西医各科
----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
第三章疫病防治
----
第一节血吸虫病防治
----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麻风病防治
----
第四节结核病防治
----
第五节寄生虫病防治
----
第六节其他病防治
--
第四章公共卫生
----
第一节食品卫生
----
第二节劳动卫生
----
第三节学校卫生
----
第四节群众卫生活动
--
第五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妇女保健
----
第二节儿童保健
--
第六章卫生行政管理
----
第一节医政管理
----
第二节药政管理
----
第三节经费管理
第二十四编体 育
--
第一章体育活动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第三节老年和残疾人体育
--
第二章体育队伍
----
第一节裁判员、教练员与体育师资
----
第二节体育人才的培养与输送
--
第三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运动会
----
第二节纪录
--
第四章体育设施与经费
----
第一节设施
----
第二节经费
第二十五编社会
--
第一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职工生活
----
第二节农民生活
----
第三节渔民生活
--
第二章风俗民情
----
第一节生活习俗
----
第二节岁时习俗
----
第三节婚丧喜庆
----
第四节生产习俗
----
第五节文明新风
--
第三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伊斯兰教
----
第四节基督教
----
第五节天主教
--
第四章姓氏宗谱
----
第一节姓氏
----
第二节宗谱
--
第五章传说轶事
----
第一节民间传说
----
第二节名人轶事
--
第六章谚语 歌后语
----
第一节谚语
----
第二节歇后语
第二十六编方言
--
第一章语音
----
第一节声韵调系统
----
第二节语音特点
----
第三节语音差异
--
第二章同音字汇
--
第三章分类词表
--
第四章语法例句
第二十七编人物
--
第一章人物传略
----
第一节古今人物
------
臧旻
------
臧洪 陈容
------
陈琳
------
陈晟
------
柏丛桂
------
陶成
------
仲兰 仲本 仲云鸾
------
张习 张旦
------
丁效恭
------
朱曰藩
------
黄清
------
吴敏道
------
乔可聘 乔莱
------
陶澂
------
王式丹 王懋竑
------
刘中柱
------
朱克生
------
朱泽沄
------
刘师恕
------
刘台拱
------
高朗亭
------
张肱
------
朱彬 朱士彦
------
刘宝楠 刘恭冕
------
僧昌智 僧可樵
------
成孺 成肇麐 成翊青
------
朱励志
------
周实
------
冯煦
------
孙荫庭
------
卢殿虎
------
僧天泉
------
陈青槐
------
水易佳
------
翟灿然 翟惠然
------
田旸谷
------
陈务人
------
冯立生
------
鲍执之
------
蔡德发
------
陈式周
------
李兆祥
------
居石涛
------
刘铁冷
------
李述祖
------
王福成
------
毛启爽
------
张汉文
------
相菊潭
------
朱仲坚
------
刘克白
------
王家骧
------
居荟明
------
毛起(鹆)
------
刘烈人
------
周邨
----
第二节革命烈士
------
夏凤山
------
陈处泰
------
林友映
------
程宝丰
------
谢宝堂
------
陈时裕
------
徐宝龙
------
松野觉
------
陶祖全 叶诚忠
------
高福生
------
周锦章
------
王石先
------
闵鉴青 苏律 华英超
------
黄德和
------
柏玉山 赵勤
------
袁舜生
------
蔡廷柏
------
王坤
------
胡寿林
------
童俊生
------
赵元忠
------
范日升
------
曹政
------
成贻宾
------
徐树基
------
陈德金 王金兰 刘胜英
------
金德勇
------
徐立涛
--
第二章人物名录
----
第一节进士、举人名录
----
第二节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三节战斗英雄名录
----
第四节模范先进工作者名录
志余
--
一、文告
--
二、碑文
--
三、信函
--
四、诗词辑存
--
五、县志序跋选
编后记
编纂机构和编纂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