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志

甘谷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甘谷县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9

出版时间: 1999年05月

目录

封面
甘谷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县城俯瞰(1997年)
-- 县城俯瞰(1917年)
-- 中共甘谷县委大门
-- 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县水泥厂
-- 省摩擦密封材料厂
-- 甘谷电厂
-- 高桥建筑公司承建的县信用联社办公楼
-- 县汽车站
-- 渭河大桥
-- 甘谷火车站
-- 县邮电大楼
-- 县工商银行
-- 县建设银行
-- 国税征收大厅剪彩仪式
-- 县医院大夫手术场面
-- 甘谷一中
-- 文体活动
-- 省长孙英视察学校
-- 省市领导检查县包装制品厂
-- 省委书记阎海旺视察丰裕养殖有限公司
-- 县人寿保险公司
-- 走俏国外的华羲牌麻鞋
-- 县中药饮品加工厂
-- 九墩牧场
-- 古城新景
-- 精耕细作
-- 梯田建设
-- 服装市场
-- 商贸繁荣
-- 实验月季园
-- 特产调运
-- 辣椒干
-- “全录王”辣椒
-- 出口产品
-- 电线电缆
-- 苹果
-- 草辫制品
-- 药材
-- 尖山寺风光
-- 永明寺远眺
-- 人面鲵鱼瓶
-- 凤首壶
-- 大像山大佛
-- 华盖寺
-- 书法·李则广
-- 书法·何鸿吉
-- 书法·王海涵
-- 书法·武克雄
-- 书法·田骏丰
-- 书法·魏学文
-- 满园春色·颉平海
-- 竹·王丙中
-- 山水·宋尘谪
-- 怒放·马负书
-- 砚铭·王金慎
-- 五雄图·马衡麟
-- 碑刻·王金慎
-- 篆刻·陈冠英张维萍
-- 编委主任、副主任、主编、副主编及县志办全体同志前排左起:张健、李平定、杜松奇、艾晓明、李承旭后排左起
-- 甘谷县地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行 政 建 置
-- 第一章 位置区域
---- 第一节 位置
---- 第二节 区域
-- 第二章 建置沿革
-- 第三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清以前区划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 第三节 建国后区划
-- 第四章 县城乡镇
---- 第一节 县城
---- 第二节 乡镇
第二编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山脉河流
-- 第二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土壤
---- 第四节 植被
---- 第五节 野生动物
---- 第六节 矿产
-- 第三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冰雹
---- 第三节 霜冻涝灾
---- 第四节 地震
---- 第五节 山崩及其他
第三编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源流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人口发展
---- 第三节 分布和密度
-- 第二章 人口调查
---- 第一节 丁口调查
---- 第二节 人口调查
---- 第三节 人口普查
-- 第三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出生死亡
---- 第二节 迁入迁出
---- 第三节 人口自流
-- 第四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年龄构成
---- 第二节 性别构成
---- 第三节 民族宗教构成
---- 第四节 文化构成
---- 第五节 籍贯职业构成
-- 第五章 婚姻家庭
---- 第一节 婚姻家庭
---- 第二节 姓氏
-- 第六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措施
---- 第二节 职工队伍
第四编 农 业
-- 第一章 体制
---- 第一节 减租减息
---- 第二节 土地改革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
---- 第五节 生产责任制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耕地
---- 第三节 耕作制度
---- 第四节 作物种类
---- 第五节 农业科技
---- 第六节 职工队伍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机构和状况
---- 第二节 育苗
---- 第三节 植树造林
---- 第四节 经营管理
-- 第四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慨述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畜禽
---- 第四节 饲草饲料
---- 第五节 疫病防治
-- 第五章 水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治河
---- 第三节 修渠
---- 第四节 水库塘坝
---- 第五节 灌溉
---- 第六节 经营管理
---- 第七节 水土保持
-- 第六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农机具
---- 第三节 监理和供销
-- 第七章 农村能源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改灶
---- 第三节 沼气
---- 第四节 太阳能
---- 第五节 能源消费
-- 第八章 气象服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业务
第五编 工 业
-- 第一章 建国前工业
-- 第二章 建国后工业
---- 第一节 省属企业
---- 第二节 县办国营工业
---- 第三节 县办集体所有制工业
---- 第四节 职工队伍
-- 第三章 电力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电站
---- 第三节 农电
-- 第四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 第三节 企业生产
---- 第四节 企业管理
第六编 交通 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古道
---- 第三节 道路
---- 第四节 运输
---- 第五节 桥涵
---- 第六节 管理
-- 第二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 第四节 基层邮电局所
第七编 商 贸
-- 第一章 商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国营商业
---- 第四节 集体和个体商业
---- 第五节 地方风味食品
---- 第六节 商品加工
-- 第二章 供销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 农资供应产品收购
---- 第四节 县供销合作社历届社员代表大会
---- 第五节 职工队伍
-- 第三章 粮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征购销
---- 第三节 储运
---- 第四节 职工队伍
-- 第四章 物资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
---- 第三节 供应
第八编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计划编制
-- 第二章 统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业务
-- 第三章 物价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价格管理
-- 第四章 计量
---- 第一节 度量衡器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管理
-- 第五章 工商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节 集市贸易
---- 第四节 工商企业登记
---- 第五节 经济合同与商标广告
---- 第六节 经济监督检查
---- 第七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六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地籍
---- 第三节 建设用地
---- 第四节 土地税
第九编 财税 审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
---- 第三节 历代财政
---- 第四节 建国后财政
---- 第五节 公债国库券
---- 第六节 监督检查
---- 第七节 职工队伍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工商各税
---- 第三节 利润监交与各项基金
---- 第四节 税源培植
---- 第五节 职工队伍
-- 第三章 审计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业务
第十编 金 融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建国前机构
---- 第二节 建国后机构
-- 第二章 货币发行与管理
---- 第一节 货币流通
---- 第二节 人民币发行与管理
---- 第三节 现金和工资基金
-- 第三章 各项存款
---- 第一节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户存款
---- 第二节 农村集体单位存款
---- 第三节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第四章 农业贷款
---- 第一节 贷款管理和利率
---- 第二节 农业贷款
---- 第三节 专项贷款
---- 第四节 农业贷款清理与豁免
-- 第五章 工商信贷
-- 第六章 保险
第十一编 城建环保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城乡建设局
---- 第二节 房管所
---- 第三节 自来水管理所
-- 第二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城廓变迁
---- 第二节 街道分布
---- 第三节 城镇规划
---- 第四节 市政建设
---- 第五节 沙堤维修
---- 第六节 古建筑
---- 第七节 新建筑简介
-- 第三章 乡镇建设
---- 第一节 住宅
---- 第二节 道路
-- 第四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单位
---- 第二节 施工设计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污染
---- 第二节 治理
-- 第六章 房地产管理
第十二编 党 派 群 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早期组织
---- 第二节 早期活动
---- 第三节 基层党组织
---- 第四节 中共甘谷县委员会
---- 第五节 历届代表大会
---- 第六节 党务活动
-- 第二章 其他党派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
---- 第二节 中国共和党
---- 第三节 中国民主同盟
----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农民协会贫下中农协会
第十三编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政权
---- 第一节 县衙县政府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二章 政协
---- 第一节 历届政协甘谷县委员会
---- 第二节 工作记略
第十四编 政 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 第三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 第四节 禁毒禁赌
---- 第五节 户口管理
---- 第六节 交通、消防管理
---- 第七节 社会治安管理
-- 第二章 审判
---- 第一节 法院
---- 第二节 历代审判概况
---- 第三节 刑事审判
---- 第四节 民事审判
---- 第五节 经济审判
---- 第六节 申诉复查
-- 第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检察
---- 第四节 法纪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人民调解
---- 第三节 法制宣传
---- 第四节 律师
---- 第五节 公证
第十五编 民 政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优抚
---- 第一节 拥军支前
---- 第二节 优待
---- 第三节 抚恤
-- 第三章 复退军人安置
-- 第四章 救灾救济
---- 第一节 救济
---- 第二节 收容遣送
---- 第三节 农村扶贫
-- 第五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五保户”
---- 第二节 残疾人
---- 第三节 儿童福利教养院
---- 第四节 殡葬改革
-- 第六章 婚姻登记
-- 第七章 上山下乡
---- 第一节 城镇居民
---- 第二节 工干家属
---- 第三节 知识青年
第十六编 劳 动 人 事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编制管理
-- 第二章 干部
---- 第一节 干部队伍
---- 第二节 干部制度
-- 第三章 工人
-- 第四章 工资奖金和劳保福利
---- 第一节 工资
---- 第二节 奖金
---- 第三节 劳保福利
-- 第五章 劳动就业
第十七编 军 事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军事活动
---- 第一节 防务
---- 第二节 驻军
---- 第三节 红军过境
-- 第三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团练团队
---- 第二节 县中队
---- 第三节 武装部
---- 第四节 预备役团
-- 第四章 兵役
---- 第一节 募兵制
---- 第二节 征兵制
----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 第五节 预备役
-- 第五章 民兵
---- 第一节 建制
---- 第二节 训练
-- 第六章 重要战事
第十八编 文化 体育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第二节 戏剧
---- 第三节 民间曲艺
---- 第四节 电影
---- 第五节 广播电视
---- 第六节 报刊图书
---- 第七节 文学创作
---- 第八节 民间故事
---- 第九节 遗址和文物
---- 第十节 大像山
---- 第十一节 名胜古迹
---- 第十二节 八景
-- 第二章 档案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馆藏档案
---- 第三节 检索利用
-- 第三章 县志
---- 第一节 旧志简介
---- 第二节 旧志序跋录
-- 第四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体育活动
---- 第三节 场馆建设
---- 第四节 体育教育与群体组织
---- 第五节 运动会
---- 第六节 名次和奖励
第十九编 教育 科技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古代教育
---- 第三节 普通教育
---- 第四节 成教和职教
---- 第五节 教师
---- 第六节 教育经费
-- 第二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应用与推广
---- 第三节 科普活动
第二十编 卫 生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防疫保健
---- 第一节 地方病防治
---- 第二节 妇幼卫生
---- 第三节 环境卫生与食品卫生
---- 第四节 公费医疗
-- 第三章 医疗
---- 第一节 中医
---- 第二节 西医
-- 第四章 药政管理
-- 第五章 医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教育
---- 第二节 进修学习
---- 第三节 多种培训
第二十一编 社 会
-- 第一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基督教
---- 第四节 天主教
---- 第五节 伊斯兰教
-- 第二章 风俗
---- 第一节 岁时节令
---- 第二节 衣食住行
---- 第三节 生辰
---- 第四节 婚嫁
---- 第五节 丧葬
---- 第六节 民间祭祀
-- 第三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第二节 词汇
---- 第三节 语法
---- 第四节 谚语
---- 第五节 歇后语
第二十二编 艺 文
-- 第一章 散文
---- 第一节 记
---- 第二节 序
---- 第三节 其他各体散文
-- 第二章 诗歌
---- 第一节 诗词
---- 第二节 楹联
第二十三编 人 物
-- 第一章 传
---- 伏羲
---- 石作蜀
---- 杜琦
---- 杜季贡
---- 杨阜
---- 姜维
---- 西凉王李(星)后尹氏
---- 杨机
---- 王珣
---- 王从善
---- 王羌特
---- 黄虞再
---- 关里爷
---- 巩建丰
---- 田树桢
---- 李则广
---- 王权
---- 宋廷桢
---- 公车上书九举人
------ 1.陈协华
------ 2.安启桢
------ 3.李象贤
------ 4.魏鸿翼
------ 5.谢敬熙
------ 6.谢邦彦
------ 7.李浑
------ 8.李卓
------ 9.李涛
---- 宋梓
---- 田骏丰
---- 安履祥
---- 何鸿吉
---- 李(镝)
---- 魏鸿发
---- 谢绍安
---- 贾鸿逵
---- 李彦
---- 李恭
---- 王子云
---- 马健元
---- 王树亚
---- 姚汝崇
---- 原烨
---- 邢华
---- 蔡炯
---- 马福德
---- 陈益清陈保豆陈世昌
-- 第二章 简介
---- 姜母杨氏
---- 尹守贞
---- 尹思贞
---- 尹倍
---- 曹玮
---- 麻盛
---- 赵荣贵
---- 潘钦岳
---- 田五
---- 王化兴
---- 马迈祖
---- 黄成彩
---- 魏佐唐
---- 魏观象
---- 赵勤学
---- 谢跃龙
---- 魏立
---- 任廷飚
---- 王海涵
---- 吴棣棻
---- 雷光甸
---- 李仿吾
---- 张士鳌
---- 张海
---- 宋兴周
---- 任丹山
---- 张轸
---- 原志迥
---- 李蔚起
---- 李象德
---- 黄金鼎
---- 张友戬
---- 谢俊山
---- 宋恪
---- 刘锡珍
---- 王兰轩
---- 安鼎铭
---- 王无
---- 魏立中
---- 宋之琳
---- 魏学文
---- 王祥麟
---- 马经国
-- 第三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 杨祥祥
---- 李颜生
---- 贾敏政
---- 陈忠义
---- 王建堂
---- 张永寿
---- 杨娃儿
---- 丁保成
---- 丁占清
---- 王芜如
---- 程原太
---- 郑秋娃
---- 王升荣
---- 郭岗岗
---- 张玉珍
---- 谢国光
---- 苏牛娃
---- 李六十四
---- 魏永亨
---- 郭孝贤
---- 张俊清
---- 马较元
---- 王进成
---- 颉堡成
---- 张苟苟
---- 牛进林
---- 苏晓光
---- 巩志宝
---- 谢玉娃
---- 裴孟娃
---- 刘达儿
---- 康纪德
---- 王进有
---- 席正荣
---- 王根尚
---- 董俊太
---- 孙付元
---- 杨史旦
---- 张平顺
---- 董进元
---- 王生荣
---- 阎思忠
---- 刘正新
---- 宋效棋
---- 李荣善
---- 安舫樵
---- 周九娃
---- 朱富家
---- 王林娃
---- 王苟旦
---- 苏连娃
---- 姚广禄
---- 赵世有
---- 巩德义
---- 王忙娃
---- 刘兴正
---- 张万全
---- 王成明
---- 张存有
---- 王风娃
---- 李碎有
---- 张平定
---- 王虎虎
---- 李仁子
---- 范旦旦
---- 张前海
---- 李合德
---- 王全义
---- 卢丑定
---- 杨焕林
---- 王元生
---- 王兰明
---- 张新育
---- 刘海成
---- 魏仕杰
---- 张义成
---- 孟志中
---- 黄昌林
---- 牛成福
-- 第四章 表
---- 一、甘谷籍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 二、县外甘谷籍中、高级干部名录
---- 三、县外甘谷籍高级职称人员名录
---- 四、县内高级职称人员名录
---- 五、县外甘谷籍中级职称人员名录
---- 六、县内中级职称人员名录
---- 七、历代至民国学历官职姓名表
附录
-- 王恩茂同志回忆录(节录)
-- 甘谷县首届农民代表大会告全县农民书
-- 甘谷大像山永明寺设戒碑记
-- 张治中致贾鸿逵信
-- 关于《甘谷县志》的终审批复
索引
盛世修志 继往开来——《甘谷县志》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