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城乡建设志(1991-2012)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
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原
则,以安康中心城市为主轴辐射县城和乡镇,全面记述全市城乡建设和住房
建设22年的历史和现状。
二、全志按事物属性分章、节、目统辖内容,以章分其大类,以节统领
各部,目分小类,不上目录。记、志、录、图、表、照皆用,使用语体文的
叙述方式,按统一的语言风格,横排竖写,以类系事、横不漏项、竖不断
线,尽可能记录到年、月、日。志书前置1 08幅图片,后记结尾,后附索引。
三、本志按照住建局1991年以后的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进行记述,围绕
全市城市和住房建设主题记录历史。除城市外部交通外,其他行业与城市建
设有关的内容,一概不越界、不越位,确保部门志的专业属性。
四、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之记事本末体,一般不重复正文内容。
五、本志上限时间为1 991年,下限201 2年止。使用历史背景材料时可
突破上限,但不重复2000年出版《安康市建设志》、1 995年出版《安康地区
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志》、1 991年出版的《安康地区恢复重建志》、《安康地
区志》等志书已记载过的历史事件,只是在时间上进行有机的衔接。
六、本志历史资料主要取自安康市住建局历年档案、文件、立项审批报
告等历史资料,以及各部门、各区县、各开发公司提供的文件和材料,或通
过采访、实地调查获取。对所有资料进行认真甄别鉴定、比较核对,去伪存
真、去粗取精以确保本志历史资料的权威性和真实性。
七、本志记录历任住建局副处级以上名单,中层部门负责人任职任命记
录。正文记述中领导职务第一次以职务之称,其后直呼其名,不使用同志和
先生等称谓。对于特定名词第一次注释之后,其后不再注明,如“九五”规
划(1996年至2000年)。
八、行政区划以现行的行政区划为主,对不同时期的国家机构、领导职
务、地名、乡镇、城市道路、街道、公园、广场、风景名胜等名称均以当时
称谓为准。
内容时限:
1991-2012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安康城乡建设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机构职能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内设部门
--
第三节 行政职能
--
第四节 党组织建设
--
第五节 部门简介
第二章 城市规划
--
第一节 规划沿革
--
第二节 规划编制
--
第三节 城市规模
--
第四节 片区规划
--
第五节 道路骨架规划
--
第六节 绿地系统规划
--
第七节 建筑色彩规划
--
第八节 中心城市控制范围
--
第九节 城镇规划
--
第十节 规划管理
第三章 城市道路桥梁建设
--
第一节 建设历程
--
第二节 改造道路
--
第三节 新建道路
--
第四节 城区桥梁建设
第四章 城市公用设施建设
--
第一节 供水设施
--
第二节 排水设施
--
第三节 燃气设施
--
第四节 环卫设施
--
第五节 停车场建设
--
第六节 市场建设
--
第七节 人防工程
第五章 城市绿化建设
--
第一节 绿化目标
--
第二节 绿化管理
--
第三节 绿化活动
--
第四节 绿化成果
--
第五节 城市行道树
--
第六节 古树名木保护
第六章 城市景点建设
--
第一节 街景灯饰
--
第二节 文化景观
--
第三节 广场建设
--
第四节 公园建设
--
第五节 风景名胜
第七章 江南老城改造
--
第一节 江南城堤
--
第二节 片区改造
--
第三节 棚户区改造
--
第四节 背街小巷改造
--
第五节 电缆人地
--
第六节 街道改造
第八章 江北新区开发
--
第一节 建设史略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建设足迹
--
第四节 交通组织
--
第五节 街区建设
--
第六节 标志性建筑
--
第七节 江北护岸
--
第八节 在建项目
第九章 高新区建设
--
第一节 始建历程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总体规划
--
第四节 保障措施
--
第五节 建设进展
--
第六节 重点项目
第十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建设历程
--
第二节 旬阳县城
--
第三节 石泉县城
--
第四节 紫阳县城
--
第五节 白河县城
--
第六节 宁陕县城
--
第七节 岚皋县城
--
第八节 平利县城
--
第九节 镇坪县城
--
第十节 汉阴县城
第十一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历史变迁
--
第二节 建设足迹
--
第三节 重点镇建设
--
第四节 村镇房屋建设
--
第五节 联帮共建
--
第六节 名镇介绍
第十二章 城市交通环境
--
第一节 铁路设施
--
第二节 公路设施
--
第三节 水运码头
--
第四节 航空运输
--
第五节 高速客运站
第十三章 保障房建设
--
第一节 集资建房
--
第二节 经济适用房
--
第三节 廉租住房
--
第四节 限价商品房
--
第五节 公共租赁房
--
第六节 拆迁安置房
--
第七节 公房管理
第十四章 商品房开发建设
--
第一节 开发管理
--
第二节 商品房销售
--
第三节 住宅小区建设
--
第四节 商住小区选介
--
第五节 房价管理
--
第六节 产权产籍
--
第七节 物业管理
--
第八节 征地拆迁
--
第九节 高层建筑
--
第十节 房屋在建项目
--
第十一节 开发公司选介
第十五章 城市配套设施建设
--
第一节 国家机关办公设施建设
--
第二节 商贸企业配套设施建设
--
第三节 文化教育配套设施建设
--
第四节 医疗卫生配套设施建设
--
第五节 城区私人建房
第十六章 建筑业管理
--
第一节 发展足迹
--
第二节 设计管理
--
第三节 工程招标
--
第四节 施工管理
--
第五节 建材管理
--
第六节 墙体改革
--
第七节 质量监督
--
第八节 安全管理
--
第九节 造价管理
--
第十节 劳保统筹
第十七章 城市管理
--
第一节 城市经营
--
第二节 市容管理
--
第三节 城市环卫
--
第四节 城市“双创”
--
第五节 城市排洪抗震
--
第六节 城市监察
--
第七节 社会监督
--
第八节 城建档案管理
--
第九节 精神文明建设
--
第十节 各种表彰奖励
第十八章 城建队伍
--
第一节 历届领导班子
--
第二节 人事任命
--
第三节 人物简介
大事记
附录
--
十年以后的安康,应该是一个富裕的安康
--
建设生态城市走循环发展之路
--
小城安康
--
辛卯祭屈原文
--
汉水赋
--
汉滨赋
--
安澜楼赋
--
安澜楼楹联辞赋
本志修编始末
后记
索引